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危机下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困局与破解——“一个信用集群视角下的江门市中小企业融资对策”例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华民 刘芬华 +1 位作者 唐松 赵丹妮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5,共9页
金融危机不过是经济周期运行过程中纠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不均衡状态的一种极端方式,当以常态待之。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危机对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急迫问题在于短期内的就业困境,而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是中小企业... 金融危机不过是经济周期运行过程中纠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不均衡状态的一种极端方式,当以常态待之。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危机对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急迫问题在于短期内的就业困境,而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是中小企业的基业常青。从微观层面分析,本轮金融危机导致了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出口订单的缩减,这是由于外部需求不足所引发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最简捷路径应该是中小企业产品市场从国外到国内的转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以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金融危机,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融资难是中小企业的常在表征,全球皆然,并非某区域经济个体表征,金融危机只不过是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却非问题根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以及金融业界创造了多元化工具,但其根本还在于小企业主动的信用积累,外生力量可以治标但不能治本。小企业信用集群理念可以帮助小企业加速其信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区域经济 就业困境 中小企业 融资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功能视角的科技金融的政策性禀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雨清 李华民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31,共5页
本文回顾了科技金融的理论进展,分析了科技创新的风险特征,从科技创新与商业性金融的融合、与股权资金的融合两个方面,分析了科技金融商业化的悖论,指出为科技创新拓展外部融资渠道的必要性,以及政策性金融与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适配性,认... 本文回顾了科技金融的理论进展,分析了科技创新的风险特征,从科技创新与商业性金融的融合、与股权资金的融合两个方面,分析了科技金融商业化的悖论,指出为科技创新拓展外部融资渠道的必要性,以及政策性金融与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适配性,认为这决定了科技金融的政策性禀赋。据此,本文建议设置专门的政策性科技银行,并对其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风险功能 政策性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余志君 任晓怡 车德欣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149,共10页
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推动我国实体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8-2022年数据集,采用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强度越大,自身股价崩盘风险... 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推动我国实体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8-2022年数据集,采用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强度越大,自身股价崩盘风险越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于高不确定性环境的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具有显著风险治理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够优化企业财务状况、提升创新活力并改善内外部预期,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特别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还具有较为显著的行业溢出效应,能够展现出更为显著的金融风险抑制效果。政府应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差异化政策、推动跨行业合作以及加强监管评估等方式,全面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风险治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金融市场 股价崩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产配置激励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9
4
作者 蔡宗朝 吴非 李华民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共6页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和扰动企业财务稳定水平来实现的,特别的是,这种不利扰动对于高端创新而言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面临金融资产配置激励时会产生有差异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金融化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及当前政府出台"脱虚向实"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技术创新 机制检验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小企业融资吗?——基于博弈模型的演绎 被引量:5
5
作者 吴非 张健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7年第5期39-43,共5页
为了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主流学术观点提出"银行机构-企业融资"规模对应理论。但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关键在于大银行机构。小企业同大银行建立金融关系,更能提高其守信概率,并能改善自身的经营能力;大... 为了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主流学术观点提出"银行机构-企业融资"规模对应理论。但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关键在于大银行机构。小企业同大银行建立金融关系,更能提高其守信概率,并能改善自身的经营能力;大银行具备支撑多元化金融服务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更好的对接小企业融资需求。在新环境和新技术下,依靠制度环境的改善来引导大银行进军小企业信贷市场,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企业融资 大银行机构 守信 失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区域政策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9,共6页
西部经过10年大开发,经济社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东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劳动力素质和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仍然差异较大。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本文借鉴了内部区域发展同样严重不平衡、但在缩小区域差... 西部经过10年大开发,经济社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东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劳动力素质和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仍然差异较大。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本文借鉴了内部区域发展同样严重不平衡、但在缩小区域差异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欧盟所制定的区域政策,提出了以下建议:我国西部大开发可以仿效欧盟确定明确的援助对象和政策工具、针对各个地区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援助政策,同时完善相关法规和体制以及注重与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区域政策 西部大开发 区域差异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吗--基于企业年报文本大数据分析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华民 崔皓 吴非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81,共22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最小微观构成,其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支撑。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集,分析金融集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特...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最小微观构成,其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支撑。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集,分析金融集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对于非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位于初创期、成熟期的企业驱动效果更加明显。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企业预期和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等三种传导路径助力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特别地,金融监管是金融集聚更好释放效力的重要外部基础条件,在金融监管强度大的地区中,金融集聚能够有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活动。本项研究从新的视角为理解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数字化转型 文本识别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征信系统优化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思璐 李华民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0,共5页
当前,供应链金融信用系统依然存在信用数据壁垒、信用记录不完整、信用信息虚假和信用数据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难以承托整个融资链条信用系统的周延闭合,因此嵌入金融科技以提升征信能力尤为迫切。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技术支持,以其不可... 当前,供应链金融信用系统依然存在信用数据壁垒、信用记录不完整、信用信息虚假和信用数据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难以承托整个融资链条信用系统的周延闭合,因此嵌入金融科技以提升征信能力尤为迫切。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技术支持,以其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性、可靠性等优势当能胜任。为此,嵌入区块链技术,积极构建开放式共享式征信架构,搭建"官民结合"征信平台,强化利益相关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全生命周期监控机制,完善"红黑名单"共享清单等,以优化现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系统,有效提升全链条融资运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供应链金融 信用系统 征信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发展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演化效应 被引量:8
9
作者 文钟艺 吴蝶 +1 位作者 李华民 吴非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7-76,共10页
采取文本挖掘法编制金融科技指数,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为口径,基于CSMAR数据库2011—2019年样本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商业银行机构风险承担演化效应。研究发现,金... 采取文本挖掘法编制金融科技指数,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为口径,基于CSMAR数据库2011—2019年样本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商业银行机构风险承担演化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整体上提升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该效应经由金融科技的自构金融业态与赋能商业银行业态转型两条途径效应的消长演化得以实现,且在不同禀赋的商业银行机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有鉴于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立足自身特质,吸纳融合创新金融科技,合理安排风险承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GMM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契约研究:一个委托代理的视角
10
作者 唐松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02,共5页
本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以高新技术企业家为研究出发点,对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家财富、经营能力等方面分析后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在创立新企业时,通过提升技术研究、经营能力等可以增加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委托代理 融资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利率市场化驱动企业去杠杆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华民 任玎 +1 位作者 吴非 任晓怡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8,共9页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主板市场上市企业为分析载体,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去杠杆的结构性影响。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驱动企业对整体杠杆、金融杠杆和长期杠杆实行去杠杆化。利率市场化对于企业的结构性去杠杆效果有着明显...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主板市场上市企业为分析载体,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去杠杆的结构性影响。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驱动企业对整体杠杆、金融杠杆和长期杠杆实行去杠杆化。利率市场化对于企业的结构性去杠杆效果有着明显的异质性,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优化货币供给、提升银行业部门发展水平;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现金流、提升风险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驱动了企业的去杠杆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货币政策导向,推动企业有效结构性去杠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去杠杆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参股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环保投资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华民 李仟壹 向海凌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22,共14页
当前,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突出问题较多,国有资本参股能否改善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提升企业环... 当前,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突出问题较多,国有资本参股能否改善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提升企业环保投资强度,且通过传递正面信号激励、提高投资效率以及强化社会责任履行,提升了民营企业环保投资强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外部有力的制度要素安排,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碳排放交易试点、政府环保政策强度较大的地区,国有资本参股能够引致民营企业环保投资更大的“加速度”。因此,相关政策设计宜关注降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代理成本,确保民营企业的环保投资收益;鼓励国有资本扩大参股民营企业的范围并实施企业优选策略,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环保投资潜力,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 民营企业 环保投资强度 混合所有制改革 社会责任履行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为中小企业融资?——基于信息处理能力跨期演化视角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华民 吴非 陈哲诗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主流观点认为,银行机构与其融资对象之间,天然存在规模对应格局,其理论支撑是"小银行优势"假说。然而,对于广东省辖内大银行(分支)机构的田野式调研发现,大银行机构正积极布局小企业市场。本文的解释是,其一,凭借其范围经济优... 主流观点认为,银行机构与其融资对象之间,天然存在规模对应格局,其理论支撑是"小银行优势"假说。然而,对于广东省辖内大银行(分支)机构的田野式调研发现,大银行机构正积极布局小企业市场。本文的解释是,其一,凭借其范围经济优势,大银行机构具备以低利率水平向小企业融资的充分条件;其二,中国的大银行机构惯性地拥有"软"信息贷款技能;其三,将不同规模的银行机构置于跨期模型,动态综合分析其信息处理能力,不同规模的银行机构的"软""硬"信息处理能力,存在消长演化,即在阶段Ⅱ的竞争格局中,大银行机构越来越凸显出其综合信息处理的成本优势。该项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思维方式,不能拘泥于增设中小银行机构,而应更多关注大银行机构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拓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机构格局 “软”“硬”信息 融资技术 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三板市场是否有效?——基于融资效能和风险衍生视角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政 吴非 李华民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8,共10页
为了深入研究新三板市场的有效程度,本文选取新三板企业2011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分析企业融资行为的效率和风险问题。研究表明:企业的定向增发和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经济效率而言弊大于利,特别的,定向增发更为明显地减损了企业的... 为了深入研究新三板市场的有效程度,本文选取新三板企业2011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分析企业融资行为的效率和风险问题。研究表明:企业的定向增发和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经济效率而言弊大于利,特别的,定向增发更为明显地减损了企业的经济效率;对于融资行为所衍生的风险而言,股权质押行为更有可能衍生出经营财务风险。基于此,从资金需求端看,企业自身应当从融资事前准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端正融资观念入手来改善当前的境况;从资金供给端看,应通过差异化的制度供给来增加市场的有效信息含量,提高市场流动性,并逐步提高企业融资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融资监管体系是新三板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三板 融资效率 风险衍生 纠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参股能否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华民 兰雅婷 向海凌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9-217,共19页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了重要契机。本文运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了重要契机。本文运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运营能力提升、财务状况改善及创新要素投入强化三种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并不存在所谓“避险”偏好,反而能够助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创新创业环境较差、市场估值较低组别中的民营企业,反而能起到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驱动作用。特别地,国有资本参股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够在促动“绿色-数字化”技术创新能力塑成方面带来显著效果,有助于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不仅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提供新的分析视角,还有助于优化国有资本体制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参股 民营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杠杆的创新驱动效应:生命周期视角与异质性检验 被引量:22
16
作者 徐斯旸 何强 李华民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9,共12页
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综合创新指标,实证分析企业杠杆的创新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杠杆率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之间总体呈现“倒U型”关系;与初创期企业相比,成熟期和成长期企业... 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综合创新指标,实证分析企业杠杆的创新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杠杆率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之间总体呈现“倒U型”关系;与初创期企业相比,成熟期和成长期企业的杠杆率水平提升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创新驱动效应;民营企业运用财务杠杆促进创新的效果比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增强企业创新的能力强于西部地区。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第一,并非所有类型企业都需要降低杠杆率水平,应区别对待不同类别企业,有针对性地降低部分企业的杠杆率水平,保证企业创新活动的可持续性。第二,应推行结构化去杠杆政策,针对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产权属性、区域差别等异质性特征,结合创新驱动效应,审慎推行企业去杠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杠杆 杠杆率 企业创新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治理企业脱实向虚?——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用识别、异质性特征与机制检验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华民 邓云峰 吴非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7,共9页
借助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能够有效治理企业的脱实向虚行为,且对不同状态企业的金融化行为有较强的异质性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能够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 借助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能够有效治理企业的脱实向虚行为,且对不同状态企业的金融化行为有较强的异质性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能够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提升企业财务稳定性,这有助于驱动企业降低金融化水平。在现有范式基础上嵌入银行业发展因素,发现只有在较好的银行业发展基础上,利率市场化驱动企业去金融化的作用才能有效释放。为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的体制机制,针对不同经济主体提供差异化的政策支持,疏通利率市场化的传导渠道,从而抑制企业的脱实向虚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金融化 银行业部门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压力、地方债务与企业杠杆率分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姚凯辛 李为 项后军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41,共12页
本文采用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地方债务对实体企业杠杆率结构分化的影响以及财政压力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地方债务规模扩张,总体上挤出了实体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杠杆率。第... 本文采用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地方债务对实体企业杠杆率结构分化的影响以及财政压力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地方债务规模扩张,总体上挤出了实体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杠杆率。第二,地方债务对于实体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存在显著的产权结构和期限结构分化,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企部门和企业长期融资,对国企部门和企业短期融资影响不大。第三,财政压力催化地方债务导致企业杠杆率的产权结构分化和期限结构分化更加显著。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合理控制地方债务扩张速度,避免实体企业融资被过度挤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压力 地方债务 企业杠杆率 企业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变动的家庭劳动分工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华民 王基鸣 姚凯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期和2015期调查数据考察房价变动对于“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涨幅越大,全域范围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越明显,家庭...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期和2015期调查数据考察房价变动对于“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涨幅越大,全域范围的冲击效应和替代效应越明显,家庭女性劳动参与率越高,其中房价收入比是房价变动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呈显著负相关的合理解释。进一步的决定机制检验分析表明,房价上涨预期带来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值变效应,超过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决定效应。传递机制检验分析表明,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是房价变动冲击传统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中介传递变量。异质性检验分析表明,房价收入比高的未婚女性、拥有子女数量较多的已婚女性及迁移家庭女性对于传统性别分工观念主导家庭劳动分工模式的认同程度尤低。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面对中国社会老龄化临界点预期,动员女性劳动力资源的政策依据在于提升女性劳动收入水平的激励边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变动 家庭劳动分工 经济理性 财富效应 预算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