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用风险下供应链预订契约协调效力研究
1
作者 陈志明 黄苹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2-1580,共9页
以预付商业信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报童模型中融入定金、折扣、信用风险等因素,构建供应链预订交易分散决策模型,求解下游的最优订货决策、上游的最优交货与信用决策。系统提出预订契约概念,分别在履约和违约情境中验证其协调效力。研究... 以预付商业信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报童模型中融入定金、折扣、信用风险等因素,构建供应链预订交易分散决策模型,求解下游的最优订货决策、上游的最优交货与信用决策。系统提出预订契约概念,分别在履约和违约情境中验证其协调效力。研究发现:预订契约存在订单激励效果,表现为订货量随着定金和折扣的降低而增大;违约情境的订货量大于履约情境的订货量,且随着市场风险增加,两者差异越来越大;当下游支付定金很少、违约概率很大时,上游会削减交货量,引发供应链批量冲突现象;无论是履约还是违约情境,预订契约都能完美协调供应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订契约 供应链协调 信用风险 商业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风险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机制与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苹 王晨晨 利聪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2,共15页
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识别气候变暖风险与企业盈利的因果关系,本文基于2001—2021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系统考察气候变暖风险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气候变暖风险显著... 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识别气候变暖风险与企业盈利的因果关系,本文基于2001—2021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系统考察气候变暖风险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气候变暖风险显著抑制了企业的盈利,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气候变暖风险通过降低企业收入、提高企业成本进而抑制企业盈利。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以及ESG评级有助于缓解气候风险的负面冲击。本文拓展了气候风险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就采取有效适应性措施,应对气候风险的盈利抑制效应,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风险 盈利能力 数字化 绿色转型 ESG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薪酬差异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邓鸣茂 梅春 陆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73,共13页
薪酬激励是影响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既有文献多关注股权激励等显性薪酬激励,而鲜有文献研究垂直薪酬差异等隐性薪酬激励对高管管理行为的影响。以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CEO与非CEO高管间的垂直薪酬差异对非CE... 薪酬激励是影响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既有文献多关注股权激励等显性薪酬激励,而鲜有文献研究垂直薪酬差异等隐性薪酬激励对高管管理行为的影响。以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CEO与非CEO高管间的垂直薪酬差异对非CEO高管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及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垂直薪酬差异能够激励非CEO高管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当非CEO高管预期晋升概率较高和公司治理机制较完善时,垂直薪酬差异对非CEO高管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激励效应更强。这为垂直薪酬差异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对中国上市公司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提升财务报告质量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薪酬差异 锦标赛激励 真实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创新何以有效:类型区分与影响机制
4
作者 张玲 郑馨 解晓晴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范式,需要探讨其如何有效发挥作用。本文同时考察内向型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探讨两类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程度与机制。实证结果表明:①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外向型开放式创...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范式,需要探讨其如何有效发挥作用。本文同时考察内向型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探讨两类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程度与机制。实证结果表明:①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即存在拐点效应。②在影响机制上,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主要通过提升敏捷研发能力,促进绩效提升;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主要通过提升敏捷商业化能力,促进绩效提升。③不同规模的企业采用两种开放式创新的有效程度不同:企业规模正向调节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绩效的正向关系;正向调节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绩效的倒U型关系。研究成果深化了对不同类型开放式创新的理解,对企业如何有效创新、开放兼容同时自主可控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向型开放 外向型开放 敏捷研发能力 敏捷商业化能力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抑或挤入:地方政府债务何以影响企业绿色投资
5
作者 丁伟武 吴松洋 黄苹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76,共20页
为探索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投资的挤入或挤出效应,基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数据与上市公司绿色投资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存在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分解... 为探索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投资的挤入或挤出效应,基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数据与上市公司绿色投资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存在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分解发现,非公开发行地方债显著抑制企业绿色投资,而公开发行的绿色城投债促进企业绿色投资,即存在挤入效应,其占比越高,绿色投资带动效应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源头预防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而对末端治理投资影响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财政分权程度更大、环境规制更低、财政透明度更低和金融发展水平更低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挤出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脱实向虚,抑制绿色投资;金融监管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绿色投资挤出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建议严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优化其债务结构,强化绿色属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绿色投资 源头预防投资 末端治理投资 非公开发行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事件新闻对中国股指收益率的影响——基于ChatGPT情感分析策略
6
作者 郭维 汪勃澄 韩迪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35,共17页
中美贸易事件新闻是引起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重要外部因素,其通过投资者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向中国股票市场传导。精准评估各类中美贸易事件新闻对中国股指波动的影响,对于揭示中国资本市场价格调整的内部微观机制与外部冲击影响具有现实意... 中美贸易事件新闻是引起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重要外部因素,其通过投资者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向中国股票市场传导。精准评估各类中美贸易事件新闻对中国股指波动的影响,对于揭示中国资本市场价格调整的内部微观机制与外部冲击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结合ChatGPT情感分析策略与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中美贸易事件新闻对中国股指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美贸易事件新闻类型多维且复杂,其对股指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与事件的类型、发起国,以及事件情感极性有着密切关联;中美贸易事件新闻对各行业板块股指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其中,中国中小市值上市公司、耐用消费品和服装行业受中美贸易事件新闻影响较大;股指收益率波动对不同类型中美贸易事件新闻的敏感度也存在差异,从事件类型的角度,大部分股指板块受到中美双方共同发起的会谈类事件新闻影响最为显著,从事件来源的角度,三种来源对股指收益率的影响由强到弱排序为:中美共同发起的事件、美国发起的事件、中国发起的事件。该研究揭示了中美贸易事件新闻通过投资者情绪驱动市场预期与资产价格调整的微观机制,拓展了贸易事件新闻对金融市场影响路径的实证识别方式,并为构建基于情绪监测的金融预警机制、提升资本市场对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提供了现实启示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事件新闻 股指收益率 ChatGPT 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应及影响渠道研究 被引量:85
7
作者 刘锋 黄苹 唐丹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158,共15页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采用2011—2019年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异质性检验显示,上述抑制作用具有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碳排放抑...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采用2011—2019年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异质性检验显示,上述抑制作用具有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碳排放抑制效应最明显,对东部地区碳排放抑制效应不显著。从作用渠道来看,绿色金融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有效抑制了碳排放,但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没有发挥碳减排效应。因此,建议健全绿色低碳融资体系,支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引导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以此推动碳减排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发展 碳减排 能源消费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商业信用下考虑违约风险的供应链协调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志明 周少锐 周建红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83-1891,共9页
考虑制造商向分销商提供商业信用,同时分销商向零售商提供商业信用的三阶段供应链,运用融入了违约风险与时间价值因素的改进Newsvendor模型,求解各企业的最优生产/订货批量,分析违约概率和信用期对这些批量决策的影响,并探讨数量折扣契... 考虑制造商向分销商提供商业信用,同时分销商向零售商提供商业信用的三阶段供应链,运用融入了违约风险与时间价值因素的改进Newsvendor模型,求解各企业的最优生产/订货批量,分析违约概率和信用期对这些批量决策的影响,并探讨数量折扣契约在商业信用模式下的协调效力。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违约风险会令上游交货量小于下游订货量,引发供应链短板效应,甚至订单萎缩的反向牛鞭效应;批量规模与自身信用期负相关,与他人信用期正相关;数量折扣契约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预期利润、信用期和违约概率的影响,且协调效力取决于是否发生砍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商业信用 报童模型 违约风险 供应链协调 三阶段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蚂蚁花呗消费信贷产品信用风险调查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纯 史福厚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8-82,共5页
蚂蚁花呗消费信贷产品对大学生群体的用户渗透率日益提高,其相应的信用风险也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广州市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获得第一手数据,运用交叉分析法等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剖析,发现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 蚂蚁花呗消费信贷产品对大学生群体的用户渗透率日益提高,其相应的信用风险也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广州市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获得第一手数据,运用交叉分析法等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剖析,发现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还款能力不足、部分还款意愿不强、套现行为频发、对逾期还款后果认知模糊、没有授信门槛且额度过高等。为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应提高大学生群体信用风险意识,加大信用风险的教育力度,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严格校园信贷监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信用风险 信贷产品 蚂蚁花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沃林 夏苒若 周艺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23,共7页
信用评价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组织稳健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准确地分析社会组织信用建设的现状及其困境,制定更好的政策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机制建设成为研究焦点。选取广东省141名社会组织负责人的调研数据,结合博弈论和信息不... 信用评价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组织稳健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准确地分析社会组织信用建设的现状及其困境,制定更好的政策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机制建设成为研究焦点。选取广东省141名社会组织负责人的调研数据,结合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建构信用评价机制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同时借鉴不同地域及领域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经验,认为社会组织信用机制建设包括“一个地方标准”“一个管理章程”“一个监管平台”三大部分,并指出社会组织信用机制建设的核心在于信用评价指标建构、应用和反馈机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信用评价 信用管理 信用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用风险的债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志明 陈丹彤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6,共7页
企业债券因高收益特性而成为广受欢迎的投资标的,然而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企业的经营不善可能导致债券违约。目前债券投资决策的诸多分析忽视了信用风险,少数考虑的只是将其简单视为外生变量。研究发现:在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违约率... 企业债券因高收益特性而成为广受欢迎的投资标的,然而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企业的经营不善可能导致债券违约。目前债券投资决策的诸多分析忽视了信用风险,少数考虑的只是将其简单视为外生变量。研究发现:在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违约率对债券投资比例的影响远远大于收益率的影响,因此投资组合决策应该更多地考虑风险因素而非利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 投资组合优化 信用风险 KMV 动态违约点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创新的个人信用评分设计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湘榕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62,共5页
当前,各种各样的个人信用评分不断推出并尝试应用于各种不同场景。我国对于个人信用评分的应用需求主要来自于社会治理、消费信贷和社会生活,分别对应诚信分、金融分和综合分。在充分考虑满足不同主体应用需求和评分数据限制的基础上,... 当前,各种各样的个人信用评分不断推出并尝试应用于各种不同场景。我国对于个人信用评分的应用需求主要来自于社会治理、消费信贷和社会生活,分别对应诚信分、金融分和综合分。在充分考虑满足不同主体应用需求和评分数据限制的基础上,对诚信分、金融分和综合分从评分要素构成、评分方法、评分产品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个人信用评分的未来发展是,社会各方共同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地方政府探索建立诚信分,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致力发展金融分,社会征信机构探索联合建立综合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用评分 诚信分 金融分 综合分 应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赋能企业数字化——基于数字技术创新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建兴 潘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73-178,共6页
文章采用2000—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基础设施赋能企业数字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且能够有... 文章采用2000—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基础设施赋能企业数字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且能够有效提升实质性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在企业内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人才集聚、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而在企业外部,政企关联和市场化水平能够有效增强数字基础设施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技术创新 宽带中国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重构机制研究——基于广度与深度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祎 张镒 解晓晴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6,共15页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传统企业如何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组织重构具有现实紧迫性。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广度与深度双重视角,构建企业市场感知能力通过平台连通性和兼容性增强资源重构能力的多重中介模型,并采用214名管理者的调研数据...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传统企业如何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组织重构具有现实紧迫性。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广度与深度双重视角,构建企业市场感知能力通过平台连通性和兼容性增强资源重构能力的多重中介模型,并采用214名管理者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感知能力促使企业提高资源整合重构能力;企业除了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累积的海量数据提高连通性,在数据挖掘基础上满足潜在需求之外,还可以通过平台赋能的泛在化连接增强技术层面与组织层面的兼容性,从而助推企业实现组织重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连通性和兼容性在市场感知与组织重构之间起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拓展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理论研究,为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重构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市场感知 资源重构 连通性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数字化信息渠道与农户亲环境行为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鹏 白福臣 郑沃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5,共7页
促进农户向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对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这决定了剖析农户亲环境行为逻辑的重要性。论文基于构建的“环境规制—数字化信息渠道—农户亲环境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中的农户数据和二元P... 促进农户向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对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这决定了剖析农户亲环境行为逻辑的重要性。论文基于构建的“环境规制—数字化信息渠道—农户亲环境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中的农户数据和二元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而且,约束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在不同情境下对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拓宽农户的环境规制信息获取渠道,增强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促进农户环境规则感知,进而促使农户采取亲环境行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环境规制对激励农户亲环境行为是重要的,但数字化赋能环境规制的内生逻辑则是关键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亲环境行为 环境规制 数字化信息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溢价并购的达摩克斯之剑:商誉与股价崩盘风险 被引量:42
16
作者 邓鸣茂 梅春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9,共14页
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犹如达摩克斯之剑,会导致股价崩盘风险。基于中国沪深A股2007~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高溢价并购产生的商誉、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发生并购且确认商誉后的第二年会发生股价崩盘风... 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犹如达摩克斯之剑,会导致股价崩盘风险。基于中国沪深A股2007~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高溢价并购产生的商誉、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发生并购且确认商誉后的第二年会发生股价崩盘风险,商誉减值后的第一年也会引起股价崩盘风险,其原因在于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并不能提升公司的业绩以及反映超额收益的本质,而是成为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进行伪市值管理,提升短期股价并借机减持的工具;大股东、管理层、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关注会加剧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为监管层、投资者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信号和监管依据,监管层、投资者均应关注高溢价并购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溢价并购 商誉减值 股价崩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金抱团交易的信息网络与股价尾部风险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鸣茂 阳久祥 梅春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44,共16页
金融市场的信息共享、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会影响投资者的偏好与交易行为。以2010—2020年中国公募基金重仓持股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社会网络Louvain算法从基金信息网络中提取出基金抱团交易团体,分析了基金抱团交易的信息网络对股价... 金融市场的信息共享、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会影响投资者的偏好与交易行为。以2010—2020年中国公募基金重仓持股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社会网络Louvain算法从基金信息网络中提取出基金抱团交易团体,分析了基金抱团交易的信息网络对股价尾部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基金抱团交易的持股比例越高,股价未来的极端上涨与下跌风险就越大,更换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以及子样本检验,结论依然稳健;基金抱团交易阻碍了信息传递的效率、降低了持股稳定性,从而影响股价尾部风险;越是接近基金信息网络中心位置的股票,抱团交易持股比例越高对股价尾部风险的影响越剧烈。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信息网络与机构投资者行为的交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还对丰富投资交易策略、加强机构投资者抱团交易行为和市场风险的监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抱团交易 信息网络 风险价值 期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效率评价和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宁 邬宝仪 郭维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92,共14页
采用多方向效率分析方法对2014~2018年34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效率进行内生性评价,并分析各投入、产出指标的个体效率,研究发现,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和存款总额的个体效率低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效率低的主要来源;另外,征信系... 采用多方向效率分析方法对2014~2018年34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效率进行内生性评价,并分析各投入、产出指标的个体效率,研究发现,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和存款总额的个体效率低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效率低的主要来源;另外,征信系统不完善可能是整体效率下降的原因之一。进一步使用内生性效率值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能力进行探究,发现地区性银行处理小微企业贷款的能力超过大中型银行,尤其在东部地区更突出,但大中型银行与小银行之间的差距呈现缩减趋势。因此,提升银行小微信贷水平,应加强政府部门引导,推动银行网点数字化转型,有效识别信贷风险,形成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贷款效率 多方向效率分析 改善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性质、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回报社会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沃林 郭萍 吴植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3,共10页
企业回报社会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组成部分,理解企业回报社会的决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产权性质—政策不确定性—企业回报社会”框架,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932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产权性质对企业... 企业回报社会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组成部分,理解企业回报社会的决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产权性质—政策不确定性—企业回报社会”框架,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932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产权性质对企业回报社会的影响,以及政策不确定性在二者之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相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政策不确定性增强了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动机。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无论较高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抑或较低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都倾向于通过回报社会与各界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期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即民营企业回报社会并非是利他信念的表现,而是外部环境诱导的结果。因此,为提高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积极性,政府应当针对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特质,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激励与监督体制,扩宽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性质 企业回报社会 政策不确定性 第三次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增进农民幸福感——基于经济收入-社会网络-生态环境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郑沃林 洪炜杰 罗必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151,共12页
2021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后,进入了由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过渡的新时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重要的议题。共同富裕与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紧密联系,政策努力的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的幸福感。理解增进幸福感的决定机理有助于为推进... 2021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后,进入了由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过渡的新时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重要的议题。共同富裕与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紧密联系,政策努力的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的幸福感。理解增进幸福感的决定机理有助于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策略。本文从“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三大维度,依次分析了经济收入、社会网络和生态环境对增进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绝对收入对农户家庭幸福产生倒U型影响,而主观相对收入显著影响农户家庭幸福感。(2)社会网络对农户家庭幸福的影响不确定。(3)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幸福感。特别地,改善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弱化外出务工对农民家庭幸福感的负向影响。文章认为,重构后小康时代的财富观和福利观,在以人为中心的包容性发展中谋求精神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富足,是保证不断增进农民幸福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生态福利 幸福感 农民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