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向循环技术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盛倩玉 刘颖珊 +4 位作者 刘志鹏 韩忠彬 王涛 谢英豪 余海军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3,共5页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在产业技术和生态层面构筑全新方案。对循环经济领域定向循环技术(DRT)的概念原理、特征属性及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并对应用场景及效果进行评估。DRT作为一种循环技术的创新性发展理念,与产业经济结合紧密。在动力锂离...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在产业技术和生态层面构筑全新方案。对循环经济领域定向循环技术(DRT)的概念原理、特征属性及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并对应用场景及效果进行评估。DRT作为一种循环技术的创新性发展理念,与产业经济结合紧密。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领域的产业实践中,这一技术已得到验证,能够将动力电池经再生利用重新制成产品,用于新电池生产,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循环技术(DRT) 动力电池回收 逆向产品定位设计(RPPD) 全链条一体化(IEIC) 碳足迹综合权益法(ICM) 再生料标准(RMS) 再生料追溯方法(RM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利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玥 郑晓洪 +4 位作者 阮丁山 郑诗礼 曹宏斌 李长东 孙峙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4-247,共14页
磷酸铁锂(LiFePO_(4))电池因其良好的循环性、高安全性、低成本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引发了对废旧LiFePO_(4)电池循环利用的更多重视;然而LiFePO_(4)自身的价值属性不突出、综合回收技术壁垒偏高,导... 磷酸铁锂(LiFePO_(4))电池因其良好的循环性、高安全性、低成本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引发了对废旧LiFePO_(4)电池循环利用的更多重视;然而LiFePO_(4)自身的价值属性不突出、综合回收技术壁垒偏高,导致废旧LiFePO_(4)电池的高值回收仍是LiFePO_(4)电池循环利用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LiFePO_(4)电池的退役路径和再生利用路径,从预处理、资源再生两方面梳理了LiFePO_(4)正极废料再生利用的研究进展,得出了直接再生更具应用潜能但仍处于技术初步研究阶段、间接再生适合原料复杂性较高或需要高价值资源储备情况的基本判断。着眼LiFePO_(4)正极废料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展,识别出发展前提、发展关键、发展保障3个方面的产业化重要因素,展示了LiFePO_(4)全组分短程再生利用技术及其万吨级生产线应用案例。进一步阐述了退役电池残能检测、智能化拆解预处理、正极废料直接再生等LiFePO_(4)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原料来源及使用状况复杂、多种金属杂质精深脱除、正极材料更新换代等LiFePO_(4)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挑战,提出了规范管理并顺畅回收渠道、加快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转化、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以提高市场接受度等发展建议,以畅通LiFePO_(4)电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路径,促进LiFePO_(4)电池循环利用及关联产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回收 预处理 循环再生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循环技术回收制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爱霞 余海军 谢英豪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锂是解决锂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出发,分别研究退役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LiFePO_(4))锂离子电池中定向循环回收制锂的技术进展,分析不同技术优缺点,并展望该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锂是解决锂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出发,分别研究退役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LiFePO_(4))锂离子电池中定向循环回收制锂的技术进展,分析不同技术优缺点,并展望该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前端提锂工艺有助于提高锂回收率,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湿法回收有较高的锂回收率。同时,提出构建高效低成本浸出体系、优化低温焙烧体系,构建全链条一体化定向循环低碳回收体系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锂离子电池 定向循环技术(DRT) 回收 火法冶金 浸出 锂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锂电材料热处理过程有机物的转化行为
4
作者 申奥 柳浩 +2 位作者 张家靓 陈永强 王成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68,共8页
退役锂离子电池不同于传统的固体废物,其中包含多种有价金属和有机物,不易妥善处理。目前锂电池回收工艺往往都需要经过热处理工艺来实现材料的分离与相态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会热解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退役锂离子电池不同于传统的固体废物,其中包含多种有价金属和有机物,不易妥善处理。目前锂电池回收工艺往往都需要经过热处理工艺来实现材料的分离与相态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会热解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实现退役锂电池的绿色高效回收,亟需明晰这些污染气体的成分以及各种有机物的转变行为。采用TG-EI-MS对热解过程中的逸出气体进行了实时测试,揭示了它们的离子流强度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分析总结得出有机物的热解反应过程,具体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50~300℃):电解液(DMC、EC、DEC)的挥发与分解、电解质LiPF_(6)的水解;第二阶段(300~500℃):黏结剂PVDF的热解、烷烃自由基与F^(-)的结合;第三阶段(500~800℃):C_(2)H_(6)O等小分子有机物的热解及各种自由基的结合。该研究将为退役锂离子电池的无害化处理以及回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三元锂电池 热解 有机物 TG-E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苹果酸-Na_(2)S_(2)O_(8)耦合体系下废旧磷酸锰铁锂正极粉选择性浸出工艺研究
5
作者 刘勇奇 巩勤学 +3 位作者 周启 郑宇 杨云广 唐红辉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67,共5页
以废旧磷酸锰铁锂正极粉为原料,采用DL-苹果酸-Na_(2)S_(2)O_(8)耦合浸出体系选择性回收锂、锰、铁金属,考察DL-苹果酸浓度、Na_(2)S_(2)O_(8)与磷酸锰铁锂物质的量比、液固比L/S、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锂、铁、锰、磷浸出率影响,并对... 以废旧磷酸锰铁锂正极粉为原料,采用DL-苹果酸-Na_(2)S_(2)O_(8)耦合浸出体系选择性回收锂、锰、铁金属,考察DL-苹果酸浓度、Na_(2)S_(2)O_(8)与磷酸锰铁锂物质的量比、液固比L/S、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锂、铁、锰、磷浸出率影响,并对耦合体系浸出渣进行了SEM、XRD分析,对浸出液成分进行FTIR分析。结果表明:在DL-苹果酸浓度0.4 mol/L、Na_(2)S_(2)O_(8)与磷酸锰铁锂物质的量比0.4、液固比15 mL/g、浸出温度30℃、浸出时间3 h条件下,锂、铁、锰、磷浸出率分别为98.76%、2.37%、96.89%、52.45%,浸出液中锂、铁、锰、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98、0.21、12.66、6.52 g/L;浸出渣主要成分为磷酸铁,浸出过程DL-苹果酸与Mn^(2+)形成配合物溶于浸出液,实现铁锰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池回收 废旧磷酸锰铁锂 正极粉 Na_(2)S_(2)O_(8) DL-苹果酸 选择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循环再生利用工艺概述 被引量:5
6
作者 于惠 王榆彬 +1 位作者 廖折军 杨云广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37,共6页
在能源危机与温室效应的环境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以及储能领域大量应用。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周期只有3~5 a,之后电池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进行退役处理。而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中的贵重金属含量远高于相应矿石原料中的含量,因... 在能源危机与温室效应的环境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以及储能领域大量应用。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周期只有3~5 a,之后电池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进行退役处理。而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中的贵重金属含量远高于相应矿石原料中的含量,因此回收其中的贵重金属不仅能缓解资源问题,也能保护环境。综述了废旧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利用历程,主要包括梯次利用、湿法回收贵重金属以及再生工艺。湿法回收先以放电、破碎的形式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无机酸加还原剂浸出后通过化学沉淀和相似相溶原理进行除杂,再通过再生技术重新合成前驱体,最后经过烧结生成正极材料,并分析了现有应用技术的优缺点。未来的回收利用工艺应朝着绿色环保、低价友好的方向发展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电池 梯次利用 回收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学梅 谢英豪 +1 位作者 余海军 明帮来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4-337,共4页
介绍广东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标委会已发布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标准,指出广东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和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部分废旧电池无法真正进入资源有效利用途径;已发布的标准... 介绍广东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标委会已发布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标准,指出广东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和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部分废旧电池无法真正进入资源有效利用途径;已发布的标准技术内容赶不上行业发展速度,也缺乏同国家废旧电池回收标准体系的有效衔接等,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池 回收利用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亚硫酸钠还原—碳酸钠沉淀法在废电池定向循环中去除铜铝 被引量:1
8
作者 文勤 乔延超 +4 位作者 阮丁山 欧阳石保 蔡秋东 付雄聪 陈若葵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研究了用亚硫酸钠还原—碳酸钠沉淀法从废电池浸出液去除铜、铝,考察了亚硫酸钠用量、浸出液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Cu 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500 mL废电池浸出液,在pH=2.0、初始铜质量浓度4.8 g/L、反应温度85℃... 研究了用亚硫酸钠还原—碳酸钠沉淀法从废电池浸出液去除铜、铝,考察了亚硫酸钠用量、浸出液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Cu 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500 mL废电池浸出液,在pH=2.0、初始铜质量浓度4.8 g/L、反应温度85℃、搅拌速度400 r/min、亚硫酸钠用量为反应所需理论量1.2倍条件下反应60 min,Cu 2+去除率达98.2%;浸出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调节pH至4.5,在反应温度65℃、搅拌速度450 r/min条件下反应40 min,Al 3+去除率达97.6%。该工艺除铜、铝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电池浸出液 亚硫酸钠 碳酸钠 还原 沉淀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气化技术处置固体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刁圳强 朱实权 +3 位作者 苏晓娅 秦林波 韩军 MAO Dean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4,共7页
等离子气化技术是固体废物处理的前沿技术之一,能够实现固体废物的全部资源化,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本文介绍了等离子气化技术的概念及工艺,综述了国外等离子气化技术处理固体废物的工业化现状,重点介绍了我国等离子气化技术在基础... 等离子气化技术是固体废物处理的前沿技术之一,能够实现固体废物的全部资源化,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本文介绍了等离子气化技术的概念及工艺,综述了国外等离子气化技术处理固体废物的工业化现状,重点介绍了我国等离子气化技术在基础研究、中试和工业化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等离子气化技术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指出:等离子气化技术是一种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法规标准的完善,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等离子气化 合成气 玻化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焙烧预处理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负极材料回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海森 阮丁山 +3 位作者 张鹏 孟志远 周游 李强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08,114,共5页
为了解决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粉中正、负极材料难浮选分离的问题,采用氧化焙烧预处理磷酸铁锂电池粉,再通过浮选分离磷酸铁锂正、负极材料。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电池粉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粉经500℃氧化焙烧处理30 min后浮选所得负极石墨产... 为了解决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粉中正、负极材料难浮选分离的问题,采用氧化焙烧预处理磷酸铁锂电池粉,再通过浮选分离磷酸铁锂正、负极材料。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电池粉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粉经500℃氧化焙烧处理30 min后浮选所得负极石墨产品碳品位从47.63%提高至97.70%,正极产品中碳品位由24.00%降至1.01%,分选效果明显增强。未预处理的电池粉表面存在蛛网状长碳链有机物,使得电池正、负极材料发生粘连,浮选分离效果较差;通过氧化焙烧预处理,能有效消除正、负极材料上的长碳链有机物,增强正、负极材料间表面性质差异,强化浮选分离效率,实现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粉中石墨负极材料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池回收 磷酸铁锂 负极回收 氧化焙烧 表面改性 浮选 石墨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周期视角下镍钴锂再生料现状与标准化研究
11
作者 梁裕铿 吴景武 +4 位作者 高翔 余海军 戴海桃 冯均利 余淑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7-1404,共8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产业发展关键原料镍、钴、锂资源的需求量激增。我国镍、钴、锂资源相对稀缺,受主要供应国的矿产出口管制,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通过进口优质的镍、钴、锂再生料,拓展多元的资源供给渠道。...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产业发展关键原料镍、钴、锂资源的需求量激增。我国镍、钴、锂资源相对稀缺,受主要供应国的矿产出口管制,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通过进口优质的镍、钴、锂再生料,拓展多元的资源供给渠道。从生命周期及循环发展的角度出发,基于我国镍、钴、锂再生料生产工艺流程、环境效益和标准化现状,对我国现有再生资源标准进行解读和分析。针对商品编码、鉴别方法、进出口税率、碳足迹核算和再生料标准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我国再生资源进口、保障供应链安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产品定位设计 再生料标准 定向循环 综合权益法 BTB溯源方法学 碳足迹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基除氟剂协同无定形氢氧化铝除氟实验研究
12
作者 郑宇 刘勇奇 +4 位作者 巩勤学 石泉清 周启 刘少葵 仇雅丽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236,240,共4页
对某企业酸性浸出废水进行了一段氧化锆除氟、二段无定形氢氧化铝除氟实验研究。一段氧化锆除氟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氧化锆除氟剂加入量对废水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延长反应时间都能促进除氟剂除氟率提高;反... 对某企业酸性浸出废水进行了一段氧化锆除氟、二段无定形氢氧化铝除氟实验研究。一段氧化锆除氟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氧化锆除氟剂加入量对废水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延长反应时间都能促进除氟剂除氟率提高;反应温度75℃、除氟剂加入量50 g/L、反应时间50 min时,除氟率达到96%,废水中氟质量浓度由600 mg/L降至25 mg/L。一段除氟后废水进行二段无定形氢氧化铝除氟,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 min、氢氧化铝加入量5 g/L时,废水氟质量浓度由25 mg/L降至6.5 mg/L;除氟渣晶型良好、衍射峰明显,XRD检测结果显示Na_(3)AlF_(6)是除氟渣中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含氟废水 除氟剂 氧化锆 氢氧化铝 除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红土镍矿粗细分级?重磁联合除铬工艺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鹏云 方浩 +4 位作者 陈洲 刘波 蒋振康 郭学益 许开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7-578,共12页
为了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湿法冶炼设备的磨蚀,对红土镍矿原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表征,提出“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对红土镍矿中的铬铁矿进行富集分离,降低红土镍矿原矿中铬铁矿的含量并获取部分品质合格的铬精矿。... 为了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湿法冶炼设备的磨蚀,对红土镍矿原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表征,提出“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对红土镍矿中的铬铁矿进行富集分离,降低红土镍矿原矿中铬铁矿的含量并获取部分品质合格的铬精矿。研究结果表明:红土镍矿中的铬主要富集在0.058~1.500 mm粒级中,赋存物相为铬铁矿和褐铁矿,分别占比54.51%和44.04%;Ni不存在独立矿物相,95.95%的镍赋存于褐铁矿中。“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能够将送入冶炼的红土镍矿Cr2O3品位由原矿的2.24%降低至1.27%,去除率达43.30%,能够有效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冶炼设备的磨蚀;同时,该工艺还能获得Cr2O3品位为36.19%,回收率32.07%,铬铁比为2.51的铬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粗细分级 重选 磁选 褐铁矿 铬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进展 被引量:51
14
作者 余海军 谢英豪 张铜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8-460,共13页
近年来,作为高能汽车动力电池的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以及无污染等优点得到快速发展。但经过数百至上千次的循环充放电后其容量下降并最终报废,从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角度看,回收电池再... 近年来,作为高能汽车动力电池的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以及无污染等优点得到快速发展。但经过数百至上千次的循环充放电后其容量下降并最终报废,从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角度看,回收电池再利用成为必然。作者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回收利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的方法,包括湿法工艺、火法工艺和联合工艺等,并对各工艺作出了评价;概述了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二次污染、安全性问题与解决方法和回收制备产物的种类,为中国未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回收利用 分离 湿法冶金 火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TiO_2/泡沫镍可见光下光催化氧化水体中As(Ⅲ)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超艳 魏志钢 +2 位作者 潘湛昌 谢英豪 杜欣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5,共4页
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泡沫镍上负载Zn2+掺杂TiO2,制得Zn/TiO2/泡沫镍光催化剂,利用XRD、SEM、UVVis、CA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表观形貌、光学及光电特性的分析,并研究了可见光催化氧化As(Ⅲ)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掺杂Zn2+将TiO2禁带宽度减... 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泡沫镍上负载Zn2+掺杂TiO2,制得Zn/TiO2/泡沫镍光催化剂,利用XRD、SEM、UVVis、CA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表观形貌、光学及光电特性的分析,并研究了可见光催化氧化As(Ⅲ)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掺杂Zn2+将TiO2禁带宽度减少0.05 e V,使起始吸收带边红移。Zn/TiO2/泡沫镍光电流密度为非掺杂的5倍。Zn/TiO2/泡沫镍可见光催化氧化As(Ⅲ)的去除率为非掺杂的1.8倍,羟基自由基在光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光催化后溶液未检测到镍基材溶出,可应用于处理饮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电沉积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泡沫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和纳米SiO_(2)改性大豆基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二兵 涂伊静 +2 位作者 叶曼玉 朱志强 陈奶荣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制备无甲醛的环保型生物基木材胶黏剂,以单宁和纳米SiO_(2)改性脱脂豆粉制备大豆基胶黏剂(DSF),并分析了改性大豆基胶黏剂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单宁和纳米SiO_(2)二元复合改性大豆基胶黏剂(DSF-T-SiO_(2))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 为制备无甲醛的环保型生物基木材胶黏剂,以单宁和纳米SiO_(2)改性脱脂豆粉制备大豆基胶黏剂(DSF),并分析了改性大豆基胶黏剂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单宁和纳米SiO_(2)二元复合改性大豆基胶黏剂(DSF-T-SiO_(2))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TG分析表明单宁和SiO_(2)改性显著提高了胶黏剂的热稳定性;单宁改性大豆基胶黏剂(DSF-T)可提高干态和湿态胶合性能,纳米SiO_(2)改性大豆基胶黏剂(DSF-SiO_(2))的干态胶合性能略有提高,但湿态胶合性能无明显改善。经分析以25 g脱脂豆粉、5 g单宁、0.1 g纳米SiO_(2)和70 g去离子水混合均匀搅拌得到的改性胶黏剂DSF-T-SiO_(2)-2的起始黏度比未改性的DSF降低了79.58%;DSF-T-SiO_(2)-2的固化胶层水溶解率为(27.5±0.05)%,比对照组DSF下降了28.4个百分点。此外,DSF-T-SiO_(2)-2制备的胶合板的干态、湿态胶合强度最高分别为2.55和0.95 MPa,达到了国家标准GB/T 9846—2015室内用II类胶合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基胶黏剂 单宁 胶合性能 环保 胶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33598-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解读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英豪 余海军 +1 位作者 张铜柱 欧彦楠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5,共3页
解读2017年5月12日发布、2017年12月1日实施的GB/T 33598-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阐述标准的主要技术条款和相关要求,为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整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等提供安全、合理、环保、高效的废旧动力电池拆解... 解读2017年5月12日发布、2017年12月1日实施的GB/T 33598-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阐述标准的主要技术条款和相关要求,为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整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等提供安全、合理、环保、高效的废旧动力电池拆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拆解 回收利用 电动汽车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中间产物铝渣的资源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乔延超 邓浩臻 +3 位作者 阮丁山 何芳 罗琳 罗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采用氢氧化钠碱浸-碳分工艺处理废旧电池回收中间产物——铝渣,实现了废渣中的镍钴锰与铝分离并分步回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0℃、氢氧化钠浓度6 mol/L、苛性比为5、碱浸5 h条件下,碱浸液中铝浸出率可达97.70%,镍钴锰浸出率小于0.2... 采用氢氧化钠碱浸-碳分工艺处理废旧电池回收中间产物——铝渣,实现了废渣中的镍钴锰与铝分离并分步回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0℃、氢氧化钠浓度6 mol/L、苛性比为5、碱浸5 h条件下,碱浸液中铝浸出率可达97.70%,镍钴锰浸出率小于0.23%;碱浸渣经浸出-除杂-萃取后,得到Ni、Co、Mn含量均大于100 g/L,Fe、Al含量均小于0.001 g/L的纯净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溶液,从而实现废旧三元锂电池中铝与镍钴锰的资源化高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三元锂电池 废旧电池回收 铝渣 碱浸 硫酸镍 硫酸钴 硫酸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编码与电动汽车身份识别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海军 谢英豪 +1 位作者 张铜柱 李长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日趋明朗,政府在努力推动产业朝阳发展的同时,需将动力电池安全与末端治理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对每个动力电池标记唯一的识别码,在车联网终端系统上加装动力电池射频卡阅读器,...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日趋明朗,政府在努力推动产业朝阳发展的同时,需将动力电池安全与末端治理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对每个动力电池标记唯一的识别码,在车联网终端系统上加装动力电池射频卡阅读器,使动力电池通过无线信息网络连接到动力电池安全云计算服务平台,并在平台内部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实现了动力电池状态监控、动力电池行驶记录定位检测,有利于落实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高动力电池使用规范性和安全性以及完善废旧电池回收渠道、推动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制度,并且从生产标记、出厂跟进和对号回收实现动力电池闭合循环,使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环境友好型绿色汽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编码 身份识别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标识国家标准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静榕 张铜柱 +1 位作者 刘波 张学梅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0-683,共4页
梯次利用是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以及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生产商的权益十分必要。梯次利用电池是作为一种新的产品进行销售,因此必须采用标识。解读GB/T 34015.4-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 梯次利用是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以及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生产商的权益十分必要。梯次利用电池是作为一种新的产品进行销售,因此必须采用标识。解读GB/T 34015.4-20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明确梯次利用产品与标识的定义,详细阐述标识的构成与相关的技术要求,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标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产品标识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