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颈长尾雉
1
作者 韩婉诗 陈秀娟 +2 位作者 杨江波 邓雨源 李春波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1,共1页
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广东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补充科学考察时,通过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1只雄性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活动影像(图1),拍摄地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海拔614 m,植被类(亚)型为暖性竹林,属毛竹Phyllost... 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广东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补充科学考察时,通过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1只雄性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活动影像(图1),拍摄地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海拔614 m,植被类(亚)型为暖性竹林,属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自然保护区 活动影像 白颈长尾雉 红外相机 连州 毛竹 科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连州田心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种群及其生境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庆昌 缪绅裕 +3 位作者 唐志信 邓冬梅 李春波 黄福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3-609,共7页
香果树是中国特有的茜草科的单种属植物,1993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Ⅱ级)。论文首次报道了广东境内的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最大种群及其群落的基本情况,以期为深入了解该保护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提供... 香果树是中国特有的茜草科的单种属植物,1993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Ⅱ级)。论文首次报道了广东境内的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最大种群及其群落的基本情况,以期为深入了解该保护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资料。2013年采用美国Onset公司产HOBO-U23-002温度-湿度记录仪对广东连州田心梅树冲的香果树种群所处生境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测定了土壤的理化特性、叶面和旷地的光照强度、香果树群落的物种组成、香果树种群的基径径级结构与高度结构,以及叶片的某些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连州田心梅树冲是香果树的适宜生长地,生境的年均气温17.315℃,年均大气相对湿度84.316%;土壤pH5.64,有机质含量1.95%(大于林外旷地的0.50%);叶面光照强度小于旷地的12%。香果树叶片SPAD值约为40,净光合速率为2.16-12.92μmol·m-2·s-1(以CO2计),蒸腾速率0.29-0.62 mmol·m-2·s-1(以H2O计)。群落中有维管植物33种,其中乔木层17种,以壳斗科的4种为最多,樟科3种次之;除香果树外,群落优势种为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西川朴Celtis vandervoetiana、野黄桂Cinnamomum jensenianum和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等。连州田心梅树冲的香果树种群共有97个个体,其中Ⅰ级幼苗11株(占11.34%),Ⅱ级幼苗76株(占78.35%),小树9株(占9.28%),中树0株,大树1株(1.03%);高度为0.20-2.03 m的个体数77株,占总数的79.38%。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均表明,种群目前虽暂时处于增长阶段,但因受2008年南岭地区的冰灾影响,能产生果实的大树严重受损,缺失中树阶段的个体,且Ⅰ级幼苗数量少于Ⅱ级幼苗,该种群将在一定时期后因无法更新而进入衰退阶段,为此应加强香果树的就地和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树 种群 径级结构 高度结构 群落 生境 生理生态 田心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连州田心梅树冲伯乐树种群及其生境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曾庆昌 缪绅裕 +3 位作者 唐志信 邓冬梅 李春波 陶文琴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5,共8页
伯乐树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自然种群在广东连州田心梅树冲的个体数量较多。2013年用HOBO温湿度记录仪对其生境温湿度进行监测,同时测定土壤的理化特性、叶面光照强度、叶片生理生态特性、种群结构等,以分析伯乐树种群及其... 伯乐树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自然种群在广东连州田心梅树冲的个体数量较多。2013年用HOBO温湿度记录仪对其生境温湿度进行监测,同时测定土壤的理化特性、叶面光照强度、叶片生理生态特性、种群结构等,以分析伯乐树种群及其群落的生境特征。结果表明,生境2013年的年均气温17.356℃,年均相对湿度92.002%,符合中国伯乐树生境年均气温15℃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土壤pH为6.38,有机质含量为0.50%,所测得的叶面光照强度小于旷地的10%。叶片SPAD值40.81-45.73,净光合速率3.53-4.07μmol/(m2·s)(以CO2计),蒸腾速率0.90-1.40 mmol/(m2· s)(以H2O计),水分利用效率2.91-3.92。2012年和2013年伯乐树种群为Poisson分布型;年龄结构、地径结构和树高结构均呈纺锤形,表明因受2008年初南岭地区冰雪灾害的影响,大树和更新层幼苗均受到破坏,为衰退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乐树 种群结构 生境 分布格局 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连州自然分布的3种植物体内及根际环境中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志信 李春波 +3 位作者 陈伟霖 龙连娣 陶文琴 缪绅裕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2,共7页
以广东连州自然分布的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ée et Lévl.)Cheng et L.K.Fu]、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和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为研究对象,... 以广东连州自然分布的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ée et Lévl.)Cheng et L.K.Fu]、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和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根、茎和叶片及根际土壤和岩石的C、N含量和C∶N比以及δ^(13)C和δ^(15)N值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δ^(13)C和δ^(15)N值的散点图比较了3种植物生态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同种植物中,根、茎和叶片的C和N含量及C∶N比总体高于根际土壤和岩石,其中,叶片中C和N含量均最高,茎的C∶N比最高;而根际土壤和岩石的δ^(13)C和δ^(15)N值总体高于根、茎和叶片。在供试的3种植物间,根际土壤和岩石中C和N含量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根、茎和叶片中C和N含量以及根、茎和叶片及根际土壤和岩石的C∶N比、δ^(13)C和δ^(15)N值均有一定差异;其中,金荞麦根中C含量显著(P<0.05)低于南方红豆杉和半枫荷,其根、茎和叶片中N含量和δ^(15)N值均极显著(P<0.01)高于后二者,其根、茎和叶片的C∶N比和δ^(13)C值均极显著低于后二者,其根际土壤和岩石的C∶N比和δ^(13)C值总体上也低于后二者;南方红豆杉和半枫荷的叶片中C和N含量以及茎和叶片的δ^(13)C值、根际土壤和岩石的δ^(13)C和δ^(15)N值均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的整体差异相对较小。从散点图上看,金荞麦的生态位远离南方红豆杉和半枫荷,而后二者的生态位有交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草本植物金荞麦与木本植物南方红豆杉和半枫荷的C和N含量以及δ^(13)C和δ^(15)N值的差异不仅与植物自身的生活型有关,而且与各自生境中的光照和土壤因子等相关。另外,供试3种植物的根、茎和叶片的δ^(13)C值变幅为-31.69‰^-26.46‰,符合C3植物的δ^(13)C值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半枫荷 金荞麦 稳定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连州上柏场报春苣苔种群及其生境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缪绅裕 唐志信 +5 位作者 邓冬梅 周健桃 潘丽君 王厚麟 李春波 黄福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4-562,共9页
2012年用自动记录仪对已知最大规模的广东连州上柏场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种群所处生境的气温、相对湿度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每季度监测植物叶片绿色度和种群数量;测定土壤、岩石、水体和植物体多种元素的含量,计算植物的吸收系... 2012年用自动记录仪对已知最大规模的广东连州上柏场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种群所处生境的气温、相对湿度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每季度监测植物叶片绿色度和种群数量;测定土壤、岩石、水体和植物体多种元素的含量,计算植物的吸收系数,以期为种群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岩洞的气温变幅为1.262~24.847℃,平均气温和温差均为洞内〉洞中〉洞口;相对湿度为洞15〉洞中〉洞内,洞内湿度的变幅最大。报春苣苔能较好地适应4000lx以下的光强,低于洞外最强光的10%。所测定的元素含量,以ca最高,且岩石〉土壤〉植物体,以N最低,且植物体=土壤〉岩石。地面植株对元素的吸收系数顺序为H〉N〉C〉P〉K〉Na〉Ca〉Mg〉A1,侧壁植株的为H〉C〉K〉Mg〉N〉Ca〉Na〉P〉A1。植株叶片绿色度为洞口〉洞中〉洞内,但差异不显著。种群数量波动较大,夏季和秋季多,冬季和早春少,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有较明显相关性。结果提示,报春苣苔虽要求石灰岩生境.但对不同牛态因子仍具一定适廊性.为迁地傈护提供了王单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春苣苔 种群 生境 上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连州上柏场岩洞内及洞口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唐志信 邓冬梅 +5 位作者 李春波 黄福长 何和清 周健桃 潘丽君 缪绅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53-56,共4页
广东连州上柏场石灰岩洞自然分布着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和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对该生境下的植物资源进行研究,有利于种群保护与发展。采集制作植物标本、鉴定和应用资源归类法,据文献对植物... 广东连州上柏场石灰岩洞自然分布着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和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对该生境下的植物资源进行研究,有利于种群保护与发展。采集制作植物标本、鉴定和应用资源归类法,据文献对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柏场岩洞及洞口附近有野生维管植物163种,隶属73科132属。植物资源可分为13类,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比例最大,占76.07%。上柏场植物资源丰富,类别多样,具鲜明特色,需在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可持续地利用其他类别的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洞 植物资源 连州上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州上柏场报春苣苔所处岩洞植物区系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健桃 潘丽君 +5 位作者 缪绅裕 王厚麟 杨春霞 唐志信 邓冬梅 李春波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8-593,共6页
为了解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种群所处生境的植物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对广东连州上柏场石灰岩洞内及洞口附近的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经采集鉴定标本,统计出上柏场岩洞有维管植物66科100属115种,包括报春苣苔、... 为了解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种群所处生境的植物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对广东连州上柏场石灰岩洞内及洞口附近的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经采集鉴定标本,统计出上柏场岩洞有维管植物66科100属115种,包括报春苣苔、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连县唇柱苣苔(Chirita lienxienensis)1种连州特有植物,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等多种石灰岩特征植物。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为主,而种的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中国特有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生活型谱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由于洞穴高度、光照等的限制,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上柏场岩洞种类密度较高,其特殊的种类组成与其亚热带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石灰岩地貌生境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洞 报春苣苔 区系成分 特征种 连州上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资源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韦美满 王湘龙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5期59-63,共5页
采用Pearson系数相关性分析,对广东全省及各区域森林资源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广东省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与人均GDP、GDP总量、人口数等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动态变化 经济因素 相关性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崖爬藤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袁莲莲 王少平 +3 位作者 雷泽湘 钟才荣 唐志信 任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崖爬藤为葡萄科常绿或半常绿藤本,具有重要园林绿化价值。该研究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其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崖爬藤平均叶面积(23.1 cm^2)较大,单位叶面积干重(4.4 mg·cm^(-2))较小,成熟叶厚约为195.5μm,栅栏组... 崖爬藤为葡萄科常绿或半常绿藤本,具有重要园林绿化价值。该研究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其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崖爬藤平均叶面积(23.1 cm^2)较大,单位叶面积干重(4.4 mg·cm^(-2))较小,成熟叶厚约为195.5μm,栅栏组织不发达,胞间隙大。利用便携式LI-6400光合测定仪、PAM-2100荧光测定仪对崖爬藤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0.818)较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没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最大净光合速率Pn为3.691μmol·m^(-2)·s^(-1),出现在14:00时,变化趋势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等因子相同,与胞间CO_2浓度Ci相反,同时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3.056μmol·mmol^(-1))。这都显示了崖爬藤喜阴湿环境,不耐寒且具有一定的耐旱特性,适合栽植于我国温度较高的南方地区。此外,以崖爬藤1~2年生老枝和当年生嫩枝为材料,经梯度溶液IBA处理进行扦插生根实验,结果表明,崖爬藤扦插繁殖迅速,生根率较高,以当年生嫩枝不经IBA处理直接扦插为最佳。该研究结果将为崖爬藤的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爬藤 园林绿化 叶片形态结构 光合生理 扦插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