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家勤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6期243-243,共1页
自然保护区是对多样性物种保护的重要手段,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多样性、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也日渐增多。本文就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做出分析整理,旨在推... 自然保护区是对多样性物种保护的重要手段,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多样性、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也日渐增多。本文就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做出分析整理,旨在推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现状 对策分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鲎与圆尾鲎潜在栖息地评估与生态位特征分析
2
作者 廖健 李懿扬 +6 位作者 张水源 杨圆枫 熊春晖 肖绍军 王学锋 王中铎 郭昱嵩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鲎作为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人为因素导致鲎栖息地丧失日益严重。该研究运用MaxEnt模型对中国鲎与圆尾鲎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栖息地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深入分析了其生态位特征。通过整合地理分布数据... 鲎作为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人为因素导致鲎栖息地丧失日益严重。该研究运用MaxEnt模型对中国鲎与圆尾鲎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栖息地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深入分析了其生态位特征。通过整合地理分布数据与环境变量,构建了高精度的生态位模型(中国鲎训练集AUC值为0.9963,测试集AUC值为0.9958;圆尾鲎训练集AUC值为0.9980,测试集AUC值为0.9972)。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鲎与圆尾鲎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受到多种环境因素(水深、最小叶绿素a含量和离岸距离等)的共同影响。影响中国鲎潜在栖息地的关键环境因子贡献率为:水深(29.75%)>最小叶绿素a含量(23.98%)>离岸距离(13.49%),而影响圆尾鲎潜在栖息地的关键环境因子贡献率为:最小叶绿素a含量(55.85%)>离岸距离(14.28%)>水深(10.03%)。多重生态位图揭示了中国鲎与圆尾鲎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Schoener's D=47.2%),中国鲎显示了较宽的生态位。中国鲎更倾向于分布在更深的海域,而圆尾鲎则偏好于初级生产力更丰富的近岸海域。生态位特征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两种鲎类在资源利用和适应环境策略上的不同。该研究不仅为鲎类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未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 圆尾鲎 潜在栖息地 生态位重叠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葛研 王海京 +2 位作者 潘岽生 肖绍军 龚世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7-151,共5页
2009年5~10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43种,隶属于3目12科,其中两栖动物1目4科14种,爬行动物2目8科29种;区系组成方面,40种为东洋界种类(占9... 2009年5~10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43种,隶属于3目12科,其中两栖动物1目4科14种,爬行动物2目8科29种;区系组成方面,40种为东洋界种类(占93.0%),其中4种渗透到古北界的华北区(占9.3%),3种为我国广布种(占7.0%)。风景区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沼水蛙Hylaranaguentheri、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和棘胸蛙Paa spinosa。调查还发现3种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即非洲爪蟾Xenopuslaevis、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凹甲陆龟Manouria impressa。根据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特点及受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白云山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粤北地区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模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家勤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2期64-66,共3页
本文以广东粤北地区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模式分析为研究课题,以广东粤北地区三大林场为实际案例,从土壤培育、良种选择、抚育和施肥3个方面探讨了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模式,以期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高效培育模式 广东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种苗的培育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家勤 《现代园艺》 2015年第2期40-40,共1页
林业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重点,林木种苗的培育与发展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自然也被提高到了重要地位,但是传统林木种苗培育发展方式的诸多弊端已经暴露出来。在林业建设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林木种苗的培育和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需求... 林业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重点,林木种苗的培育与发展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自然也被提高到了重要地位,但是传统林木种苗培育发展方式的诸多弊端已经暴露出来。在林业建设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林木种苗的培育和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需求,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竞争力。在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培育和发展的现状以及林木种苗培育方面的先进科学技术之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苗 科学育苗 统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