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大型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爱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我院在实施实验教学方面除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每个专业都设立了综合大型实验,通过大型实验全面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运用能力。通过几年的实践,该...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我院在实施实验教学方面除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每个专业都设立了综合大型实验,通过大型实验全面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运用能力。通过几年的实践,该文以应用生物技术专业的综合大型实验为例,进一步阐明学院的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生物技术 大型综合实验 实验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食品酶制剂的安全特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作为 张立彦 +1 位作者 芮汉明 曾庆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74,134,共4页
介绍用于生产食品酶制剂的微生物的安全性、潜在的产 毒素性、潜在的致病性、工程酶原理及特征,说明建立食 品酶制剂的安全评价的重要性,并介绍一种新的安全评 价体系。
关键词 食品 酶制剂 基因工程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生物合成与生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家洲 张冬青 +2 位作者 肖玉平 黄荣林 赵鑫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7-42,共6页
微生物发酵法是生产辅酶Q10的最佳工艺。辅酶Q10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聚十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苯环修饰等过程。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聚十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对羟基苯甲酸聚十异戊二烯焦磷酸转移酶等... 微生物发酵法是生产辅酶Q10的最佳工艺。辅酶Q10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聚十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苯环修饰等过程。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聚十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对羟基苯甲酸聚十异戊二烯焦磷酸转移酶等是Q10合成的关键酶。生产辅酶Q10的菌种可通过诱变、基因重组和支路敲除等方法获得。氧化还原电位控制、pH控制补料分批发酵、发酵萃取耦合技术等新工艺逐渐应用于辅酶Q10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生物合成 菌种构建 生产工艺 代谢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废水培养枯草芽孢杆菌产絮凝剂及固定化吸附Cu^(2+)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万俊杰 梁耀开 邓毛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600-8603,8685,共5页
[目的]利用食品废水培养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S1-296产絮凝剂吸附Cu2+。[方法]以味精废水和啤酒废水作为替代培养基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制备含γ-聚谷氨酸的絮凝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的... [目的]利用食品废水培养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S1-296产絮凝剂吸附Cu2+。[方法]以味精废水和啤酒废水作为替代培养基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制备含γ-聚谷氨酸的絮凝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的絮凝剂进行了明胶-戊二醛交联固定处理,并对Cu2+进行吸附和解析研究。[结果]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pH为7,培养时间为48 h,啤酒废水与味精废水的体积比为1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絮凝剂主要由γ-聚谷氨酸和多糖组成。固定后的絮凝剂最佳Cu2+吸附条件为:最佳吸附pH为5,絮凝剂投加量为0.6 g,温度为40℃,Cu2+初始浓度为30 mg/200 ml,最大Cu2+吸附容量为4.1 mg/g。最佳Cu2+解析条件为:pH为2,最大解析率为81%。[结论]利用味精废水和啤酒废水作为主要原料,使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产絮凝剂更具有经济和实用价值,真正实现了"以废治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味精废水 絮凝剂 CU2+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A3的培养条件及处理啤酒废水条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万俊杰 邓毛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4-176,205,共4页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株A3,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用曲线拟和方法创建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其产絮凝培养基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添加量2.2%、酵母膏添加量0.51%、pH7.6、温度30.3℃时A3产絮凝剂条件最佳,数学模型为Y=-4...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株A3,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用曲线拟和方法创建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其产絮凝培养基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添加量2.2%、酵母膏添加量0.51%、pH7.6、温度30.3℃时A3产絮凝剂条件最佳,数学模型为Y=-486.2+60.5X1-13.7X12+61.9X2-60.7X22+56X3-3.7X32+18.2X4-0.3X42,培养的动力学模型为:(C0-C)t/C0×100%=96.03-338.15/t。同时利用A3菌产絮凝剂对啤酒废水进行COD去除处理,结果显示:pH值为8、100mL废水中絮凝剂的添加量为1.5mL和1%CaCl2用量为2mL时,COD去除效果最佳。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COD去除率可达60%。并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y=40.8+22.4e-(x-8)2/4.5;y=66.4-58.9/(1+(x/0.67)6.5)和y=67.4-56.5/(1+(x/0.68)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 啤酒废水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有限酶解技术提高鲶鱼食用肉粉溶解度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晓琴 徐丽 +2 位作者 付翠萍 霍乃蕊 马俪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838-9839,9981,共3页
[目的]筛选出有限酶解鲶鱼肉蛋白的最佳用酶种类和酶解工艺条件,为鲶鱼食用肉粉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鲶鱼为原料,经预处理、采肉、漂洗、斩拌、有限酶解、打浆和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鲶鱼食用肉粉。其中选择4种酶(风味蛋白酶、枯... [目的]筛选出有限酶解鲶鱼肉蛋白的最佳用酶种类和酶解工艺条件,为鲶鱼食用肉粉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鲶鱼为原料,经预处理、采肉、漂洗、斩拌、有限酶解、打浆和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鲶鱼食用肉粉。其中选择4种酶(风味蛋白酶、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作为水解用酶,分别在各酶最佳酶解条件下对鲶鱼肉糜进行水解,以鲶鱼肉粉的溶解度为评价指标。[结果]用中性蛋白酶作为有限酶解的酶类加工出的鲶鱼食用肉粉溶解度可达90%以上,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55%,酶解时间60 min,料水比1∶3(g∶g)。[结论]用中性蛋白酶作为有限酶解的酶类,加工出的鲶鱼食用肉粉溶解度最高,风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鲶鱼 有限酶解 食用肉粉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体概念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静 桑燕鸿 +1 位作者 李禺 邓毛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2-124,共3页
基于"生命体"的概念,从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和生机度等角度构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用于北部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环北部湾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为0.379(不健康),构建的指标体系及评... 基于"生命体"的概念,从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和生机度等角度构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用于北部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环北部湾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为0.379(不健康),构建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区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生命体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鸡肉蛋白食品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作为 张立彦 芮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利用复合蛋白酶水解鸡肉,获得一系列不同水解时间下的功能鸡肉蛋白,测定各功能鸡肉蛋白的食品加工特性。结果表明:鸡肉轻度水解蛋白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起泡性、吸油性以及吸水性等功能特性,且水解时间为2~4h得到的功能鸡肉蛋白的各项... 利用复合蛋白酶水解鸡肉,获得一系列不同水解时间下的功能鸡肉蛋白,测定各功能鸡肉蛋白的食品加工特性。结果表明:鸡肉轻度水解蛋白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起泡性、吸油性以及吸水性等功能特性,且水解时间为2~4h得到的功能鸡肉蛋白的各项功能特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功能蛋白 食品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收集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21-21,29,共2页
以高职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为例,介绍了若干信息化教学资源收集的快速、简便、有效方法,以使任课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能更快、更好地收集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做出质量高的多媒体课件,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食品专业课程 信息化 教学资源 收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涂膜剂在番茄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强华 张娜萍 +2 位作者 陈业 罗妤娴 冼健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79,282,共3页
采用蜂胶涂膜剂对番茄进行保鲜处理,通过正交实验法对蜂胶涂膜剂配方进行优化。通过测定番茄样品的感官变化、失重率变化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确定番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蜂胶涂膜剂配方是蜂胶浓度为0.5%、明胶浓度为1%、蔗... 采用蜂胶涂膜剂对番茄进行保鲜处理,通过正交实验法对蜂胶涂膜剂配方进行优化。通过测定番茄样品的感官变化、失重率变化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确定番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蜂胶涂膜剂配方是蜂胶浓度为0.5%、明胶浓度为1%、蔗糖酯浓度为0.1%,此时番茄样品保鲜效果最好,可以有效延长番茄样品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番茄 涂膜 正交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的特性、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晶博 李丁 +1 位作者 邓毛程 梁世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9-1792,1799,共5页
γ-聚谷氨酸是一种谷氨酸同聚物,可由微生物发酵得到。γ-聚谷氨酸具有水溶性、可生物降解性和可食用性且对人和环境无毒的诸多优点,这使得γ-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γ-聚... γ-聚谷氨酸是一种谷氨酸同聚物,可由微生物发酵得到。γ-聚谷氨酸具有水溶性、可生物降解性和可食用性且对人和环境无毒的诸多优点,这使得γ-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γ-聚谷氨酸的化学结构、性质、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谷氨酸同聚物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水解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柯野 陈丹 +2 位作者 李家洲 谢明权 罗晓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94,共7页
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对植物蛋白具有高效的水解能力和较好的脱苦作用.为了便于大量获得该酶以利于工业上的应用,文中通过RT-PCR克隆获得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基因,将之转化到毕赤酵母KM71菌株中并成功表达,之后用该酶进行牛胰岛素氧化链B链及... 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对植物蛋白具有高效的水解能力和较好的脱苦作用.为了便于大量获得该酶以利于工业上的应用,文中通过RT-PCR克隆获得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基因,将之转化到毕赤酵母KM71菌株中并成功表达,之后用该酶进行牛胰岛素氧化链B链及大豆和花生蛋白的水解试验.结果显示:在10 L发酵罐中诱导表达时,发酵液中重组碱性蛋白酶的酶活达4100U/mL;该蛋白酶最适反应pH值和温度分别为8.5~9.5和50℃,在pH值为6.0~10.0和温度低于4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酶具有广泛的肽键选择性;该酶对大豆和花生蛋白显示出了强于部分商品化蛋白酶的水解能力.以上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重组碱性蛋白酶 毕赤酵母 克隆 表达 水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杜淑霞 欧仕益 +1 位作者 徐丽 张加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8-361,共4页
茶多酚含量的高低是评价茶饮料质量好坏的一个主要指标,GB/T21733-2008中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实际操作时,我们发现其中对奶茶类饮料的样品预处理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本文通过改进样品预处理... 茶多酚含量的高低是评价茶饮料质量好坏的一个主要指标,GB/T21733-2008中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实际操作时,我们发现其中对奶茶类饮料的样品预处理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本文通过改进样品预处理方法,即采用酸性丙酮破乳和沉淀蛋白质,提高了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6%~10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1%~0.26%(n=6),可广泛应用于奶茶类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茶 茶多酚 酒石酸铁比色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大鼠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丽 吕丽虹 +4 位作者 俞建东 龙天柱 黄永亨 闵军 万云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91-2096,共6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大鼠脾脏N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NK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ELISA检测大鼠脾脏NK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乳...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大鼠脾脏N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NK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ELISA检测大鼠脾脏NK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大鼠脾脏NK细胞对小鼠淋巴瘤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NK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和抑制NK细胞自然凋亡的作用,并能提高NK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和增强对Yac-1细胞的杀伤毒性,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其中30mg/L是大蒜素的相对适宜浓度。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上调NK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增强其体外肿瘤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杀伤细胞 天然 干扰素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与牛奶蛋白互作对蛋白质离体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杜淑霞 欧仕益 +1 位作者 贝惠玲 徐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79,共4页
采用胃蛋白酶体外消化法和HPLC法测定了茶多酚与牛奶蛋白互作后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和几种主要儿茶素含量的变化,并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了两者互作后不同结合状态茶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牛奶蛋白含量为0.5%、茶多酚含量在0-10.0 g/k... 采用胃蛋白酶体外消化法和HPLC法测定了茶多酚与牛奶蛋白互作后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和几种主要儿茶素含量的变化,并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了两者互作后不同结合状态茶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牛奶蛋白含量为0.5%、茶多酚含量在0-10.0 g/kg的模拟奶茶溶液中,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随茶多酚浓度的增大而下降,茶多酚含量≥2.0 g/kg时牛奶蛋白的离体消化率显著降低;等体积的纯牛奶和茶水同时食用时,茶水中茶多酚含量≥2.5 g/L时牛奶蛋白的离体消化率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还表明,食用条件下茶多酚与牛奶蛋白的结合以物理结合为主,而其中EGCG和ECG 2种儿茶素与牛奶蛋白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对牛奶蛋白的离体消化率起主要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牛奶蛋白 互作 蛋白质离体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发夫酵母生产虾青素的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晓立 裘晖 +2 位作者 邓毛程 朱明军 梁世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从提高虾青素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综合考虑。研究选择了混合碳源、混合氮源、柠檬酸铵((NH_4)_3C_6H_5O_7)、Na_2HPO_4、K_2HPO_4、MgSO_4·7H_2O组成培养基。正交设计优选出的培养基为混合碳源(糖蜜40%、淀粉塘60%)30 g/L、混合氮源... 从提高虾青素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综合考虑。研究选择了混合碳源、混合氮源、柠檬酸铵((NH_4)_3C_6H_5O_7)、Na_2HPO_4、K_2HPO_4、MgSO_4·7H_2O组成培养基。正交设计优选出的培养基为混合碳源(糖蜜40%、淀粉塘60%)30 g/L、混合氮源(玉米浆40%、(NH_4)_2SO_460%)7 g/L、MgSO_4·7H_2O 1.5 g/L、(NH_4)_3C_6H_5O_7 2g/L、Na_2HPO_4 2.0 g/L,用此优化培养基摇瓶培养红发夫酵母获得生物量16.92 g/L,虾青素含量903μg/g和虾青素产量15 279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发夫酵母 虾青素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朊假丝酵母为原料生产风味酵母抽提物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茂 邓毛程 +2 位作者 张远平 李静 张东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23-226,231,共5页
以产朊假丝酵母为原料制备酵母抽提物,以氨基态氮含量和抽提物得率为主要指标考察了对酵母自溶影响关键的几个因素,包括均质压力、均质次数、自溶温度、自溶p H、外加蛋白酶的种类及添加量、自溶时间,并在此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酵母自溶... 以产朊假丝酵母为原料制备酵母抽提物,以氨基态氮含量和抽提物得率为主要指标考察了对酵母自溶影响关键的几个因素,包括均质压力、均质次数、自溶温度、自溶p H、外加蛋白酶的种类及添加量、自溶时间,并在此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酵母自溶进行正交实验,最后确定了酵母抽提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5%浓度的酵母悬浮液,75MPa压力下循环均质2次后,调初始p H6.5,并添加1.5%(w/w)的复合风味酶,温度50℃下水浴自溶48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酵母抽提物的氨基态氮含量和得率分别达到650.6mg/100m L和50.1%,该酵母抽提物有酱香并略带酯香,口感浓郁有鲜甜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朊假丝酵母 酵母抽提物 工艺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甜味剂纽甜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晏日安 舒小康 +2 位作者 杜淑霞 李存芝 黄才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共3页
以异丁烯、乙烯和阿斯巴甜为原料,经加成、氧化和催化氢化等步骤合成了纽甜,总产率14.5%(以异丁烯计),产品的物理性质与波谱数据与文献一致。
关键词 甜味剂 纽甜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产迷迭香的精油提取及其主要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廖俊杰 杨伟柱 +2 位作者 廖鹏程 曹素红 张友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测定粤产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的精油含量及成分,为迷迭香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从迷迭香茎叶中提取精油,通过GC-MS气质联用仪对迷迭香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迷迭香精油的提取率为1.1%,从... 目的测定粤产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的精油含量及成分,为迷迭香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从迷迭香茎叶中提取精油,通过GC-MS气质联用仪对迷迭香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迷迭香精油的提取率为1.1%,从精油中检测出32种组分。结论粤产迷迭香提取的精油成分与以前报道结果基本相同,种类略有差别,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精油 提取 成分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石琳 阳元娥 姚勇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641-2164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艾叶中的挥发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CO...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艾叶中的挥发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超临界萃取得到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2-苯二羧酸-2-乙基己基酯(17.81%)1、,2,34,4,a5,,6,8a-八氢-7-甲基-7-亚甲基-1-(1-亚甲基)-(1a,4a8,a)萘(11.13%);水蒸馏法得到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4,66,-三甲基-[1S-(1a,2β,5a)]-二环[3.1.1]-3-庚烯-2-醇(22.05%)、4-甲基-1-(1-甲基乙基)-[1S-(1a,4b.5,a)]-二环[3.1.0]己烷-3-醇(10.69%)、石竹烯氧化物(10.62%)。[结论]超临界萃取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较多,其中极性较小的成分含量较高;水蒸馏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集中在极性较大的醇类,极性较小的挥发成分用水蒸馏法相对难以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FOLIUM ARTEMISIAE ARGYI) 挥发油 提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