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砷尾矿污染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相关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堃 徐颖 +7 位作者 周媛 黄华枝 廖俊杰 李林 朱永闯 廖斌 梁洁良 李金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1-399,共9页
以湖南石门雄黄尾矿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纵向不同深度、横向不同距离土样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查明砷污染土壤的核心微生物组成并将其与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共存网络图分析。结果表明:该尾矿区的土壤各项重金属指... 以湖南石门雄黄尾矿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纵向不同深度、横向不同距离土样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查明砷污染土壤的核心微生物组成并将其与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共存网络图分析。结果表明:该尾矿区的土壤各项重金属指标严重超标,尤以铅(626.54 mg·kg^(−1),Ei=105.48)、砷(1804.75 mg·kg^(−1),Ei=565.75)、镉(31.46 mg·kg^(−1),Ei=7491.5)的生态危害性最强;土壤采样深度与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00),而横向样品中RI与采样距离显著负相关(r=−0.85,P=0.000)。在污染土壤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54.35%±17.16%)和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a,22.39%±10.64%)占主导地位,属层级中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16.47%±11.84%)、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8.07%±7.11%)以及硫酸状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7.53%±14.68%)相对丰度较高;而26个共享类群占据了该尾矿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总平均相对丰度90%以上,尽管不同属的具体相对丰度在不同样品间的分布趋势差异较大。纵剖采集的污染土样中,铁原体属(Ferroplasma)、硫酸状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硫化杆菌属(Sulfobacill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占优势,与理化的共存网络图分析(相关系数|r|≥0.6,P<0.05)显示部分类群与亚铁、游离态砷和镉成显著正相关,而与pH成显著负相关;横向采集的土样中,以嗜酸菌属(Acidiphilium)、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等为主,部分类群与总砷、铅成显著正相关,而与结合态或包蔽型砷成显著负相关。综上,该研究不仅对目标区域尾矿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污染土壤中核心响应类群的组成多样性,为筛选潜在重金属抗性菌群或工程菌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尾矿 重金属污染土壤 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微生物群落结构 微生物共享类群 共存网络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联苯三羧酸配体构筑的零维四核镍(Ⅱ)配合物和一维锰(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黎彧 温炳松 +5 位作者 邹训重 黄宾 邱文达 张泽敏 游遨 成晓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988,共8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三羧酸配体biphenyl-2,5,3′-tricarboxylate acid(H_3bptc)和2-(4-carboxypyridin-3-yl)terephalic acid(H_3cptc)以及菲咯啉(phen)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Ni Cl_2·6H_2O和Mn Cl_2·4H_2O反...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三羧酸配体biphenyl-2,5,3′-tricarboxylate acid(H_3bptc)和2-(4-carboxypyridin-3-yl)terephalic acid(H_3cptc)以及菲咯啉(phen)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Ni Cl_2·6H_2O和Mn Cl_2·4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零维四核镍结构的配合物[Ni_2(μ_3-Hbptc)(Hbptc)(phen)_3(H_2O)]_2·4H_2O(1)和一个基于三核锰单元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Mn_3(μ_4-cptc)_2(2,2′-bipy)_2(H_2O)_4]·2H_2O}_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零维四核镍结构,而且这些四核镍单元通过O-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而配合物2中存在一个中心对称的三核锰单元,这些三核锰单元又通过配体进一步连接成了一维链。研究表明,配合物1和2中相邻金属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氢键 三羧酸配体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抗老化硅溶胶/纯丙乳液复合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5
3
作者 江娟 周纯 +4 位作者 黎彧 吕晓君 马佳莹 梁贤 陈杰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6-258,共3页
采用硅溶胶与纯丙乳液复配,加入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配以颜填料和助剂制得具有抗菌、抗老化性能的硅溶胶/纯丙乳液复合涂料。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硅溶胶/纯丙乳液复合涂料对紫外线具有较好屏蔽作用,对300nm的紫外光的透光度低于1... 采用硅溶胶与纯丙乳液复配,加入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配以颜填料和助剂制得具有抗菌、抗老化性能的硅溶胶/纯丙乳液复合涂料。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硅溶胶/纯丙乳液复合涂料对紫外线具有较好屏蔽作用,对300nm的紫外光的透光度低于10%,能延缓紫外光对涂层的破坏,延长涂层对建筑物外墙的保护寿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67.5%和70.5%,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 纯丙乳液 纳米氧化锌 外墙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银修饰电极检测过氧化氢 被引量:6
4
作者 何锦强 万俊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8,共6页
以氧化石墨烯(GO)和硝酸银为原料,通过共合成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银颗粒(AgNPs-rGO)复合物,并将AgNPs-rGO复合物修饰在碳糊电极(CPE)上,制得AgNPs-rGO/CPE电极。通过XRD、SEM和EDS技术对AgNPs-rG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 以氧化石墨烯(GO)和硝酸银为原料,通过共合成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银颗粒(AgNPs-rGO)复合物,并将AgNPs-rGO复合物修饰在碳糊电极(CPE)上,制得AgNPs-rGO/CPE电极。通过XRD、SEM和EDS技术对AgNPs-rG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AgNPs很好地负载在了rGO上,且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高达50.57%。当硝酸银浓度为0.02 mol/L时,AgNPs-rGO/CPE电极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pH=5.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过氧化氢在AgNPs-rGO/CPE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gNPs-rGO/CPE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检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仅为3.7%。当过氧化氢的浓度在1.0×10^-8-1.0×10^-6mol/L范围内时,过氧化氢的响应电流值ΔI与其浓度对数lgc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高达0.993 4。将其应用于自来水样品中的过氧化氢检测,得到的加标回收率达到97.1%,多次重复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仅为4.7%,表明制备的AgNPs-rGO/CPE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检测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纳米银颗粒 过氧化氢 电化学分析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联苯四羧酸配体构筑的一维锰(Ⅱ)和二维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金伟 温炳松 +3 位作者 曹芳利 邱文达 黎彧 成晓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2-2328,共7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四羧酸配体(2,4-H4bpta和3,5-H4bpta)和4,4'-联吡啶(4,4'-bipy)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MnCl_2·4H_2O和CuCl_2·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μ3-2...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四羧酸配体(2,4-H4bpta和3,5-H4bpta)和4,4'-联吡啶(4,4'-bipy)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MnCl_2·4H_2O和CuCl_2·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μ3-2,4-H2bpta)(4,4'-bipy)2]n(1)和一个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u(μ4-3,5-bpta)0.5(2,2'-bipy)(H_2O)]·H_2O}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晶系,P21/c和C2/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而且这些一维链通过O-H…N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而配合物2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相邻锰离子间存在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氢键 四羧酸配体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包含联苯三羧酸配体的铜(Ⅱ)和锰(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黎彧 邹训重 +1 位作者 顾金忠 成晓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9-1165,共7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联苯三羧酸配体(H3dppa)和4,4′-联吡啶(4,4′-bipy)分别与CuCl_2·2H_2O和MnCl_2·4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零维双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_2(Hdppa)_2(4,4′-bipy)(H_2O)_4]·4,4′-bipy·6H_2O(1)和一... 采用水热方法,用联苯三羧酸配体(H3dppa)和4,4′-联吡啶(4,4′-bipy)分别与CuCl_2·2H_2O和MnCl_2·4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零维双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_2(Hdppa)_2(4,4′-bipy)(H_2O)_4]·4,4′-bipy·6H_2O(1)和一个基于双螺旋链单元的三维配位聚合物{[Mn_3(μ_5-dppa)_2(4,4′-bipy)(H_2O)_2]·4H_2O}_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三斜和单斜晶系,P1和C2/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零维双核铜结构,而且这些双核铜单元通过O-H…O/N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而配合物2中存在一个双螺旋锰链单元,这些锰链单元又通过配体进一步连接成了三维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2中相邻锰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氢键 三羧酸配体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有效促进的实践 被引量:46
7
作者 李俊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0-183,共4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大赛的弊端也逐渐凸显。该文针对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对技能大赛如何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专业...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大赛的弊端也逐渐凸显。该文针对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对技能大赛如何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技能大赛内容;切实深入开展"普测型"校级技能大赛。并以环保专业为例,对具体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大赛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环保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被引量:117
8
作者 郭慧 李峻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3-167,共5页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施,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客观需求、立德树人的创新形式以及思政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与升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教学认识不足,观念不到位;课程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施,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客观需求、立德树人的创新形式以及思政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与升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教学认识不足,观念不到位;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主体责任不清晰、分工不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有待提升;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体系未建立。因此,需要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落实主体明确责任、扩充资源搭建体系、完善制度健全体制等四个方面,进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口铅锌矿酸性底泥可培养微生物资源的探索分离 被引量:2
9
作者 房保柱 王怡欢 +5 位作者 张堃 廖俊杰 欧阳欣 岳秀 肖吉 李文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0-21,共12页
通过改良优化多种传统分离培养基,对凡口铅锌尾矿的酸性底泥可培养微生物资源进行分离,并结合多种分子标记基因对分离资源进行系统发育地位分析。结果表明,凡口铅锌尾底泥中分离获得细菌41株,分属于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变形菌门(P... 通过改良优化多种传统分离培养基,对凡口铅锌尾矿的酸性底泥可培养微生物资源进行分离,并结合多种分子标记基因对分离资源进行系统发育地位分析。结果表明,凡口铅锌尾底泥中分离获得细菌41株,分属于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11目,18科,18属;真菌8株,分属于2门,5目,5科,5属;藻类1株,属于Galdieria属的红藻。改良ISP 2和改良9号培养基的分离效果较好,分离获得的微生物多样性较为良好。研究结果为矿山酸性废水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为酸性废水的修复及生态治理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口铅锌尾矿 极端微生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有机结合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慧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68-70,共3页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变化、学生本身诉求的多样化,都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学生管理成效低、时效差,矛盾多、风险大,条文多、创新少,存在制度化或者人性化路径的偏向依赖问题。针对这些问...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变化、学生本身诉求的多样化,都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学生管理成效低、时效差,矛盾多、风险大,条文多、创新少,存在制度化或者人性化路径的偏向依赖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学生管理的路径依赖,开展制度化和人性化有机结合的策略探析,并在这一过程中规避两大误区,提出理念、措施、保障"三位一体"的结合策略,使学生管理模式更加健康、更加优化、更贴实际,最终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管理 制度管理 人性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超级电容器与微生物燃料电池集成一体化创新综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文达 肖红兵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101,共8页
发展了一种简单的水热法在柔性碳布基底上制备出NiCo_(2)O_(4)纳米线,进一步利用磷酸根和氧空位共同修饰的策略对NiCo_(2)O_(4)纳米线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调控。实验表明,修饰后的Ni Co_(2)O_(4)纳米线电极在2m A·cm^(-1)的电流... 发展了一种简单的水热法在柔性碳布基底上制备出NiCo_(2)O_(4)纳米线,进一步利用磷酸根和氧空位共同修饰的策略对NiCo_(2)O_(4)纳米线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调控。实验表明,修饰后的Ni Co_(2)O_(4)纳米线电极在2m A·cm^(-1)的电流密度下面积比电容达到了2.96F·cm^(-1),组装的柔性全固态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达到了3.12 mW·h·cm^(-3);微生物燃料电池器件最大的功率密度也达到3 276.1 mW·cm^(-2)。综合实验设计结合材料制备、表征和性能测试,对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造就创新型拔尖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综合实验 超级电容器 微生物燃料电池 集成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氧化锌复合物协同微波在羽绒杀菌中的应用
12
作者 江娟 黎彧 +4 位作者 周纯 林志盛 吴坤鹏 张润霆 陈云波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3期71-74,83,共5页
通过高温分解法制备银-氧化锌复合物,并用于羽绒杀菌。研究所制备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的杀菌工艺,探讨复合物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羽绒抗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复合物进行循环回收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高温分解法制备银-氧化锌复合物,并用于羽绒杀菌。研究所制备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的杀菌工艺,探讨复合物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羽绒抗菌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复合物进行循环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银-氧化锌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的最高抑菌率为53.34%,工艺条件为羽绒与复合物质量比2∶1,微波辐射功率400 W、微波辐射时间2min、微波辐射温度47℃。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复合物进行连续5次回收,回收后的抑菌率分别为37.24%、18.52%、16.19%、10.69%和8.54%。所制备银-氧化锌复合物协同微波对羽绒具有抗菌性,随着回收次数的增加,复合物抗菌效果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氧化锌复合物 微波 羽绒 杀菌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印染废水的效能及其微生物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黔花 李志华 +2 位作者 岳秀 于广平 王慧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48,共6页
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并对系统中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污泥长时间运行会发生解体,但具有自修复潜力。该体系的COD、氨氮、总磷、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53%、56.65%、95.12%、69.03%。微生物测序结... 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并对系统中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污泥长时间运行会发生解体,但具有自修复潜力。该体系的COD、氨氮、总磷、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53%、56.65%、95.12%、69.03%。微生物测序结果显示:颗粒污泥解体前后的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体系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其中磁螺菌属Magnetospirillum对染料降解和COD去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印染废水 生物降解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对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健凤 容健美 +1 位作者 陈政宇 赵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39-48,共10页
以NaOH改性的荔枝皮和壳聚糖为原料,在适当的吸附时间、搅拌速率和pH条件下,采用滴加成球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重金属吸附剂——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通过其对Cr(Ⅵ)的吸附试验,研究了Cr(Ⅵ)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吸附时间、壳... 以NaOH改性的荔枝皮和壳聚糖为原料,在适当的吸附时间、搅拌速率和pH条件下,采用滴加成球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重金属吸附剂——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通过其对Cr(Ⅵ)的吸附试验,研究了Cr(Ⅵ)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吸附时间、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的投加量对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研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对Cr(Ⅵ)的吸附最佳条件为:初始浓度为120 mg/L,初始pH值为1,吸附溶液体积与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投加量的比是100 m L∶0.2 g,吸附时间为240 min。(2)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基本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3)通过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其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在室温下,最大的吸附量可达到108.7 mg/g。(4)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吸附前比吸附后表面粗糙,孔隙多。(5)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出,壳聚糖交联改性荔枝皮小球中含有壳聚糖与改性荔枝皮中绝大多数的官能团,起主要吸附作用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酰胺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改性荔枝皮 吸附 六价铬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81-2989,共9页
以德国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测序,研究2个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利用PICRUSt软件对其功能进行推演.结果表明,冬季,污水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内温度20℃,进水COD 712mg/L时,出水可获得52%的COD平均去除率,产... 以德国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测序,研究2个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利用PICRUSt软件对其功能进行推演.结果表明,冬季,污水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内温度20℃,进水COD 712mg/L时,出水可获得52%的COD平均去除率,产气率为122L/kg COD;固体废物厌氧反应器(PSD)内温度37℃,反应器内COD 3007mg/L时,可获得374L/kg VSS的产气率.2个反应器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组成,对细菌,Synerigistaceae科的相对丰度最高(AnMBR:24.0%±10.0%;PSD:11.0%±3.1%);对古菌,Methanobacteriaceae科的相对丰度最高(An MBR:0.6%±0.3%;PSD:13.8%±1.8%);2个反应器的功能基因组成也相似,产甲烷都以H_2还原CO_2的通路为主.PSD反应器中H_2还原CO_2通路相关基因、F420合成相关基因、辅酶M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丰度都高于AnMBR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16S RRNA基因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合作 应对挑战 融合发展——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综述
16
作者 刘第红 张嘉炜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2005年创办的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在广东和台湾两地轮流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未来·机遇·挑战”。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一个共同心愿:两岸高教界应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 2005年创办的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在广东和台湾两地轮流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未来·机遇·挑战”。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一个共同心愿:两岸高教界应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融合发展,携手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高等教育形态变革的挑战,促进粤台建设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高校 深化合作 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