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京豆汁儿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袁钰 李静 +4 位作者 林少华 贾红亮 潘妍 罗红霞 邓毛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100,共6页
以北京不同城区具代表性的6家豆汁儿店的豆汁儿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对豆汁儿中所含优势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是豆汁儿中的优势菌属,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占比达到95.8%以上。优势菌种为食窦... 以北京不同城区具代表性的6家豆汁儿店的豆汁儿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对豆汁儿中所含优势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是豆汁儿中的优势菌属,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占比达到95.8%以上。优势菌种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沙克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对豆汁儿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进行功能预测分析,推测豆汁儿中的风味物质来源于氨基酸代谢,发酵过程中产生β-低聚半乳糖及GOS,益于肠道菌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汁儿 16S rDNA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曲中产酯酵母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顾宗珠 林晓吟 +3 位作者 何思娜 陈晓宣 张舒琪 李金兰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0期53-56,共4页
采用稀释涂布法从酿酒用曲中筛选到16株产酯能力强、形态各异的酵母菌株,从中优选产酯量最高的1株酵母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产酯条件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较优菌株生长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6℃、pH值为7、培养时间18h、葡萄糖含量为4... 采用稀释涂布法从酿酒用曲中筛选到16株产酯能力强、形态各异的酵母菌株,从中优选产酯量最高的1株酵母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产酯条件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较优菌株生长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6℃、pH值为7、培养时间18h、葡萄糖含量为4%(w/v)。对产酯酵母进行耐酒精试验结果表明,最高耐受酒精度为6%vol,有望将其应用到果酒生产中提高果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 产酯酵母 筛选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耐盐性谷氨酰胺酶在高盐稀态酱油酿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茂 张远平 邓毛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17,共4页
研究利用一种耐盐性谷氨酰胺酶在酱油高盐稀态发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主要从谷氨酸的角度探讨了该谷氨酰胺酶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量,以及分别从谷氨酸含量、焦谷氨酸含量、酱油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方面来阐述该谷氨酰胺酶对酱油酿造的影响。
关键词 谷氨酰胺酶 谷氨酸 酱油酿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法提取香菇呈味物质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健 顾宗珠 王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88-190,195,共4页
以香菇为原料,对比了加热、均质、超声波、微波四种不同破壁方法对呈味物质的释放程度,最终确定对超声波作用下提取的香菇呈味物质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香菇中呈味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以香菇为原料,对比了加热、均质、超声波、微波四种不同破壁方法对呈味物质的释放程度,最终确定对超声波作用下提取的香菇呈味物质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香菇中呈味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0W,料水比1∶20,超声时间20min,香菇粉末粒径为80目。在此条件下,香菇液水解度可达到2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香菇 水解度 呈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蛋白酶水解香菇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顾宗珠 沈健 王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72,75,共5页
为了使香菇得到充分利用,对香菇的酶解条件进行研究。采用中性蛋白酶对香菇进行酶解,通过料水比、酶的筛选、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pH为7.0,温度为50℃,料水比为1∶15,酶量为70000U/g.香菇,酶解时间为12h。该条件下,... 为了使香菇得到充分利用,对香菇的酶解条件进行研究。采用中性蛋白酶对香菇进行酶解,通过料水比、酶的筛选、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pH为7.0,温度为50℃,料水比为1∶15,酶量为70000U/g.香菇,酶解时间为12h。该条件下,酶解率为2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 香菇 酶解率 正交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水解液的美拉德反应条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宗珠 沈健 王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6,共4页
以香菇酶解液和葡萄糖为主要底物制备美拉德反应产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微波加热对美拉德反应褐变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添加量为10%,香菇水解液初始pH值调整为9,加热时间为4min,微波功率为800W时褐变程度最佳。感官... 以香菇酶解液和葡萄糖为主要底物制备美拉德反应产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微波加热对美拉德反应褐变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添加量为10%,香菇水解液初始pH值调整为9,加热时间为4min,微波功率为800W时褐变程度最佳。感官评价反应产物具有独特的酱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液 微波加热 美拉德反应产物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波加热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鸭味香精的优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健 顾宗珠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3-77,共5页
以鸭骨为原料,利用胰蛋白酶酶解经预处理的鸭骨获得鸭骨泥酶解液,再经微波加热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鸭味香精。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微波功率为500 W,反应时间为7min,半胱氨酸盐酸盐添加量为5%,葡萄糖添加量为6%,初始pH... 以鸭骨为原料,利用胰蛋白酶酶解经预处理的鸭骨获得鸭骨泥酶解液,再经微波加热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鸭味香精。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微波功率为500 W,反应时间为7min,半胱氨酸盐酸盐添加量为5%,葡萄糖添加量为6%,初始pH为7.5,在此条件下进行制备,鸭味香精感官评价总分为31.8,产物风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骨 微波加热 美拉德反应 鸭味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结晶工艺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平凡 姚勇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44,共4页
谷氨酸等电点结晶工艺对于味精制作成本和质量控制来说非常重要,主要进行了谷氨酸发酵液粘度、发酵结束等待时间、谷氨酰胺含量、流加浓度、还原糖含量等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粘度≤8.0CP,谷氨酰胺含量≤0.08g/dL,流加发酵液浓... 谷氨酸等电点结晶工艺对于味精制作成本和质量控制来说非常重要,主要进行了谷氨酸发酵液粘度、发酵结束等待时间、谷氨酰胺含量、流加浓度、还原糖含量等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粘度≤8.0CP,谷氨酰胺含量≤0.08g/dL,流加发酵液浓缩浓度≤32.0g/dL,流加发酵液还原糖含量≤1.20g/dL,发酵结束立即放罐对谷氨酸结晶工艺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电点 谷氨酸 结晶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