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通信网络混合入侵数据自适应识别技术
1
作者 陈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X期121-123,共3页
针对目前舰船通信网络混合入侵数据数量大、识别精准度低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技术。该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设定混合入侵数据阈值,比较聚类中心和混合入侵数据所属区域的偏离程度,然后在所有的通信网络数据中识别出... 针对目前舰船通信网络混合入侵数据数量大、识别精准度低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技术。该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设定混合入侵数据阈值,比较聚类中心和混合入侵数据所属区域的偏离程度,然后在所有的通信网络数据中识别出混合入侵数据,建立二维网络,最后找出相似度较高的混合入侵数据的差异,完成精准识别。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所研究的技术更加重视加权处理和过滤处理,使混合入侵数据能够拥有最大的识别结构,识别起来更加容易,在识别混合入侵数据时有很强的能力,识别结果精准度高,有效提高了通信网络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通信 通信网络 混合数据 通信数据 入侵数据识别 自适应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分析的广东省“双高”院校科创能力分析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7
2
作者 赖金志 黄卓晔 +1 位作者 郑少金 郭莉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54,共6页
为了解广东省首批进入"双高"建设计划的14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现状,以专利为切入点,基于IncoPat专利搜索平台中2000-2019年的专利信息数据,从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类型、技术领域、法律状态、专利转让和申请人等维度进行深... 为了解广东省首批进入"双高"建设计划的14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现状,以专利为切入点,基于IncoPat专利搜索平台中2000-2019年的专利信息数据,从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类型、技术领域、法律状态、专利转让和申请人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广东省"双高"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发展迅速,科技创新领域与区域经济密切相关,并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实力;但同时也存在科创成果质量不高、成果转化率低和运营水平低等问题。为提升广东省"双高"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议加强政策引导,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质量;加强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知识产权运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专利转化效率;优势专业合作互补,实现创新资源整合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科技创新能力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碎片感知的服务功能链映射算法
3
作者 孙素云 唐彩虹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64-3270,共7页
针对网络虚拟化环境中资源碎片问题,提出一种资源碎片感知的服务功能链路由算法。提出一种资源碎片化度量模型,用于定量地测量物理节点和物理链路的资源碎片化程度,将服务功能链映射问题转化为以最小化资源碎片为优化目标的整数线性规... 针对网络虚拟化环境中资源碎片问题,提出一种资源碎片感知的服务功能链路由算法。提出一种资源碎片化度量模型,用于定量地测量物理节点和物理链路的资源碎片化程度,将服务功能链映射问题转化为以最小化资源碎片为优化目标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使用分步优化方法,解决动态网络环境中服务功能链映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算法进行对比,SFC-RFA有效降低了资源碎片率,服务功能链请求接受率提高了12%~26%,资源利用率提高了7%~17%,取得了较好的负载均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功能虚拟化 软件定义网络 服务功能链 虚拟网络功能 资源碎片 网络资源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式的高效率双频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郑艳华 林杰凯 +1 位作者 章秀银 麦晓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了提高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频无线能量传输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中,该装置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中均采用一个馈电线圈对两个谐振线圈馈电;两个谐振线圈工作在不同的频率并通过磁耦合... 为了提高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频无线能量传输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中,该装置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中均采用一个馈电线圈对两个谐振线圈馈电;两个谐振线圈工作在不同的频率并通过磁耦合的方式把能量从发射端向接收端同频传输.由于两个谐振线圈均参与了能量传输,所以该传输装置能在较远的距离实现效率较高的双频能量传输.为了验证该理论模型的特性,本文将其设计在PCB板材上并进行仿真和实验测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双频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装置的能量传输频率为6.78和13.56 MHz;在传输距离为装置尺寸60%时达到最高效率,其最高效率分别为88.5%和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 磁耦合谐振 高效率 无线能量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图形形状的G-GCT变换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绍根 刘娅琴 +1 位作者 路利军 王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33-2236,共4页
针对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中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判定问题,GCT(geometry complex transform,几何复变换)对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判定能够给出与人类视觉一致的判定结果,但是GCT变换只能表示和判定封闭的几何图形形状。G-GCT变换(generic GCT,... 针对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中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判定问题,GCT(geometry complex transform,几何复变换)对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判定能够给出与人类视觉一致的判定结果,但是GCT变换只能表示和判定封闭的几何图形形状。G-GCT变换(generic GCT,一般几何复变换)在两个方面对GCT变换进行了扩展,使得G-GCT变换可以同时对封闭的和非封闭的几何图形形状进行表示和相似性判定。理论证明和实验验证,对于封闭的图形形状,G-GCT变换与GCT变换具有同等的表示和判定能力,而对于非封闭的图形形状,G-GCT变换也能给出与人类视觉一致的判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图形形状表示 相似性判定 GCT G-G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网络通信中CAN总线在数据链路与传输层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董兵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X期131-133,共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船舶工业向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逐渐发展。现在的船舶不仅仅是起运输作用的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载体,集成了大量电子设备。船载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增加给船舶网络通信带来了压力。本文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船舶工业向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逐渐发展。现在的船舶不仅仅是起运输作用的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载体,集成了大量电子设备。船载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增加给船舶网络通信带来了压力。本文针对船舶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结合CAN总线结构,系统的研究船舶通信网络的数据链路与传输层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CAN总线 数据链路 传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机制的虚拟机放置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素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0-158,共9页
有效的虚拟机放置算法可以优化分配计算资源,提高云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分析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互补机制的虚拟机放置算法。首先基于虚拟机之间的资源互补关系,将资源粒度较小的虚拟机组合成为新的虚拟机,然后基... 有效的虚拟机放置算法可以优化分配计算资源,提高云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分析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互补机制的虚拟机放置算法。首先基于虚拟机之间的资源互补关系,将资源粒度较小的虚拟机组合成为新的虚拟机,然后基于虚拟机和服务器之间的资源互补关系,依次将虚拟机放置到互补的服务器中,使服务器中各个资源量呈现均衡分布状态。仿真结果表明,CBVMP算法降低了运行的服务器个数和数据中心的能耗,提高了云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互补 虚拟机 服务器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关键数据挖掘的船舶航行路径控制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宜英 谢文达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5-27,共3页
船舶航行路径受到航向、速度、发动机性能参数等关键数据的影响,对路径稳定性控制较为困难,为了提高船舶航行路径控制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多维关键数据挖掘的船舶航行路径控制算法。构建船舶航行的运动学模型,采用轴加速度计、磁力计和三... 船舶航行路径受到航向、速度、发动机性能参数等关键数据的影响,对路径稳定性控制较为困难,为了提高船舶航行路径控制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多维关键数据挖掘的船舶航行路径控制算法。构建船舶航行的运动学模型,采用轴加速度计、磁力计和三轴陀螺仪等测量设备进行船舶航行路径的多维参量采集,对采集的原始参量数据进行自适应融合处理,进行船舶航行路径控制参量的量化跟踪估计,采用多维关键数据挖掘方法获得船舶航行的最优的姿态角和最优路径解析参量,实现船舶航行路径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船舶航行路径控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较好,对关键数据的估计精度较高,提高了船舶整体控制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关键数据挖掘 船舶 航行 路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通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评《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岗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47,共1页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开始备受青睐,各大科技企业对通信工程类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但就目前而言,社会与高校对通信工程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与计划未能及时与企业需求相挂钩,未能满足现实需求。因此,对于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我们不能再拘泥于...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开始备受青睐,各大科技企业对通信工程类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但就目前而言,社会与高校对通信工程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与计划未能及时与企业需求相挂钩,未能满足现实需求。因此,对于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我们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培养策略,需要逐步进行调整,以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正确方针。基于以上培养模式,由曾翎、万红为主编编写的《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法》一书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8月正式出版。该书秉承大力发展理论实践双重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学生、教师、教育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为高校通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多方位的思考及建议。本书作为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成果系列,凝结了多位优秀编者数年的心血,实为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教育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工程专业 通信类专业 物联网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课程教学改革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应用型人才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资源相关性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
10
作者 孙素云 彭利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5-889,共5页
针对网络虚拟化环境中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建立资源相关性度量模型,刻画虚拟节点和物理顶点之间的匹配程度,根据虚拟节点和物理顶点之间的资源相关性,将虚拟节点映射到资源相关性较强的物理顶点上;为了降低虚拟链路的映射路径长度... 针对网络虚拟化环境中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建立资源相关性度量模型,刻画虚拟节点和物理顶点之间的匹配程度,根据虚拟节点和物理顶点之间的资源相关性,将虚拟节点映射到资源相关性较强的物理顶点上;为了降低虚拟链路的映射路径长度,通过建立节点间邻接关系模型,将相邻的虚拟节点映射到邻接的物理顶点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均衡了物理网络资源的分布状态,降低了虚拟网络映射的资源代价,提高了虚拟网络请求接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化 虚拟网络映射 相关性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用耐热钢热扭转变形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
11
作者 王珊珊 梁同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为分析舰船用耐热钢热扭转变形行为,提出基于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法。通过检测系统获取显微图像,在低温、高温分析其热扭转变形显微图像。结果表明:低温组的热扭转变形纹路密集性小于高温组,热扭转变形与热扭转温度、应变速率有关,应变速... 为分析舰船用耐热钢热扭转变形行为,提出基于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法。通过检测系统获取显微图像,在低温、高温分析其热扭转变形显微图像。结果表明:低温组的热扭转变形纹路密集性小于高温组,热扭转变形与热扭转温度、应变速率有关,应变速率、热扭转温度越大,热扭转变形的峰值应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外体 耐热钢 热扭转 变形 人工智能视觉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性融合的船舶航运图像识别算法
12
作者 张婵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5,共3页
针对原有船舶航运图像识别算法在计算过程中,仅对图像中某一特征提取,造成图像识别精度较差的问题,引用多特性融合技术,设计基于多特性融合的船舶航运图像识别算法。设定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航运图像,依据图像预处理流程完成图像预处理。... 针对原有船舶航运图像识别算法在计算过程中,仅对图像中某一特征提取,造成图像识别精度较差的问题,引用多特性融合技术,设计基于多特性融合的船舶航运图像识别算法。设定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航运图像,依据图像预处理流程完成图像预处理。设定特征提取部分中的除原有的边缘特征,增加图像色彩特征以及纹理特征。使用提取到的图像特征,采用粒子滤波的形式,完成船舶航运图像识别。至此,基于多特性融合的船舶航运图像识别算法设计完成。构建实验环节对此方法进行测试,与原有算法相比,此方法对图像识别的有效性更高。综上所述,此船舶航运图像识别算法优于原有船舶航运图像识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特性融合 图像识别 船舶航运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在无人船舶目标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13
作者 罗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51,共3页
为了缩短无人船舶目标图像的识别时间,提高目标图像的质量,提出了数据挖掘在无人船舶目标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确定无人船舶目标图像的阈值,根据目标图像的阈值误差分割了目标图像,采用图像边缘点提取公式将图像边缘点连... 为了缩短无人船舶目标图像的识别时间,提高目标图像的质量,提出了数据挖掘在无人船舶目标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确定无人船舶目标图像的阈值,根据目标图像的阈值误差分割了目标图像,采用图像边缘点提取公式将图像边缘点连接成线,提取出目标图像的外轮廓,完成无人船舶目标图像的预处理;通过目标图像识别算法的改进设计,得到了目标图像的识别流程,实现了数据挖掘在无人船舶目标图像的识别中的应用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数据挖掘在无人船舶目标图像识别方法与基于航拍技术的目标图像识别方法相比,目标图像的识别时间缩短了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无人船舶 目标图像 识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的全局路径规划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艾炎 唐艳玲 +1 位作者 潘佳佳 李鸿铨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3期121-122,共2页
本项目基于ROS系统来进行全局路径规划的设计与实现。硬件上通过使用基于英伟达的Jetson Nano作为运行ROS的主控板,基于STM32的传感器收集及电机驱动控制板通过串口与ROS主控板连接,将极光雷达、惯性传感器IMU等传感器数据实时传给ROS主... 本项目基于ROS系统来进行全局路径规划的设计与实现。硬件上通过使用基于英伟达的Jetson Nano作为运行ROS的主控板,基于STM32的传感器收集及电机驱动控制板通过串口与ROS主控板连接,将极光雷达、惯性传感器IMU等传感器数据实时传给ROS主控,ROS通过全局路径规划算法A*来进行全局的路径规划,为完成最终的自动导航与建图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系统 全局路径 规划的设计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