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民国西南民族调查研究的趋同与分异--从首次广西瑶山调查报告的译注谈起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志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23-127,共5页
近代学术意义上国人的瑶族研究,始于1928年中山大学生物系幸树帜、任国荣等学者深入广西大瑶山进行的田野调查,他们开启了国内学者"发现瑶族"的研究历程。瑶山首行的民族调查毕竟是从属于自然科考的副产品。调查报告发表后,... 近代学术意义上国人的瑶族研究,始于1928年中山大学生物系幸树帜、任国荣等学者深入广西大瑶山进行的田野调查,他们开启了国内学者"发现瑶族"的研究历程。瑶山首行的民族调查毕竟是从属于自然科考的副产品。调查报告发表后,引起在桂传教士陈嘉言(Caysac George)的关注并将其译注。在陈嘉言19个脚注的背后,自有清末民国时期在桂传教士"科学传教"(La Science Missionnaire)瑶族而衍生出的瑶族调查及其建构与传承的瑶学知识体系。这类瑶族研究早于国内学院派瑶族研究,两者趋同与分异交织而并行,共同完成"发现瑶族"事业,并推动西南民族研究的近代学术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广西瑶山调查 “发现瑶族” “科学传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