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融与共生:粤港澳大湾区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1
作者 李从睿 朱海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5-69,共5页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其创作承载着构建文化自觉的使命,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阵地。大湾区电影通过主体意识的审美升华、情感价值的有效链接及历史记忆的意象重构,形成了生活空间、地志空...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其创作承载着构建文化自觉的使命,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阵地。大湾区电影通过主体意识的审美升华、情感价值的有效链接及历史记忆的意象重构,形成了生活空间、地志空间与心理空间三位一体的叙事矩阵,进而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成功与主流意识有机融合。从空间叙事视角进一步对大湾区电影考察,能有效挖掘其在新时代、新语境和新格局中的独特表达路径,并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价值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大湾区电影 电影空间 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影视剧的传播实践与集体应答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176,共7页
近年的影视作品深入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对其进行了立体的阐释、宣传和推动。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剧集体行动,从国家站位和叙事到百姓视角和交流,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到解决问题、激励引导,肩负起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别报道”“深度... 近年的影视作品深入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对其进行了立体的阐释、宣传和推动。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剧集体行动,从国家站位和叙事到百姓视角和交流,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到解决问题、激励引导,肩负起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别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对外报道”。这些优秀作品实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全覆盖传播,并具有整体—局部—个体的空间层次、历史—当下—未来的时间层次、你—我—他共同奋斗的主体层次。但现有作品在对外传播、传播领域、传播系统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下积极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影视剧传播 高质量作品 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我国制片合作网络建构与产业路径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海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85,共6页
2020年,全球影业陷入低迷。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得当,我国电影产业在下半年逐步恢复生机,全年票房超2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当前,抗疫形势依旧严峻,中国电影产业即面危局又逢变局,如何化危为机,不仅“活下来”还要“活得好”... 2020年,全球影业陷入低迷。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得当,我国电影产业在下半年逐步恢复生机,全年票房超2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当前,抗疫形势依旧严峻,中国电影产业即面危局又逢变局,如何化危为机,不仅“活下来”还要“活得好”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电影产业包括制片、发行、放映三大环节,制片是后两者的基础。离开优质的电影产品,就不会有健康的电影产业。我们需要创作出更多兼具艺术感染力和市场号召力的佳作,填补国外大片撤档延期带来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网络建构 路径优化 市场号召力 电影产业 化危为机 制片 艺术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活化与发展路径探究——以广东省湛江市调丰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慧超 莫荣向 黄凯洁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20期48-52,共5页
自国家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我国传统村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探究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模式成了学界的重要议题。在促进乡村多功能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产业融合成了传统村落活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广东省湛江市调丰村... 自国家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我国传统村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探究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模式成了学界的重要议题。在促进乡村多功能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产业融合成了传统村落活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广东省湛江市调丰村作为典型的粤西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农业资源,但村落发展滞后,亟须产业激活。本研究通过对调丰村实地考察,基于对案例地的现状分析,探讨其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以此提出对传统村落活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农文旅融合 活化路径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时代”是怎样创造出来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产业的应对策略
5
作者 房默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1,共5页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云激荡,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事件,如经济危机的爆发、国共合作的分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抗日战争等,这些政治大事件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也深刻地影响了刚刚兴起的上海电影文化产业。但是出乎意...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云激荡,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事件,如经济危机的爆发、国共合作的分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抗日战争等,这些政治大事件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也深刻地影响了刚刚兴起的上海电影文化产业。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这种极为不利的社会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策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风云激荡 经济危机 国共合作 电影文化产业 电影产业 九一八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视听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的现实表征与构建逻辑
6
作者 王晓红 张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69,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视听已成为文化传播与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也日益成为文化生产的重要领域。网络视听在创新主体、核心根脉和重要目标等方面,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刻而自洽的内涵关系,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影像赋权、彰显中国特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视听已成为文化传播与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也日益成为文化生产的重要领域。网络视听在创新主体、核心根脉和重要目标等方面,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刻而自洽的内涵关系,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影像赋权、彰显中国特色的文化“双创”以及打造共同富裕的产业驱动等先天优势。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网络视听空间以丰富的案例多维度地反映和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究其背后的生成逻辑,实为网络视听承担了五种身份,即作为“引领者”弘扬主流价值,作为“记录者”打造多模态中国文化符号,作为“讲述者”激发情感共鸣的时代语态,作为“参与者”构建多元互动的社会场景,作为“驱动者”正确处理技术赋能与艺术实践的关系。网络视听媒体以其突出的视听艺术特性和共创共享的互联网品质,正在成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视听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生产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数字人的媒介补偿作用及其元宇宙营销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龚思颖 苏婷婷 周敏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5-78,共4页
AI数字人正处于一个探索商业化发展和盈利模式的关键时期。AI数字人所引发的媒介更迭及其对人的感知经验的颠覆与重构,在营销过程中实现了对媒介的功能性补偿、生理性补偿和心理性补偿。AI数字人的媒介补偿作用表现为生成兼具工具性与... AI数字人正处于一个探索商业化发展和盈利模式的关键时期。AI数字人所引发的媒介更迭及其对人的感知经验的颠覆与重构,在营销过程中实现了对媒介的功能性补偿、生理性补偿和心理性补偿。AI数字人的媒介补偿作用表现为生成兼具工具性与生命性的技术集成者、算法修辞下的信息化虚拟身体、可塑性和营销适配性“双高”的形象。文章指出,AI数字人的媒介补偿作用可以显著提升元宇宙营销的经营价值和消费价值,提升营销效率、建立品牌资产、延伸营销场景,以及满足个性需求、丰富营销体验、实现价值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数字人 媒介补偿 元宇宙 营销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三种空间呈现
8
作者 陈万洋 周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0-144,共5页
空间理论作为跨学科的理论视角,能为科幻电影带来新的创作思考。以列斐伏尔“空间的三元性辩证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在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中得到视听空间、身体空间、文化空间三种对应的空间指称。在视听空间上,画面空间实现内... 空间理论作为跨学科的理论视角,能为科幻电影带来新的创作思考。以列斐伏尔“空间的三元性辩证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在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中得到视听空间、身体空间、文化空间三种对应的空间指称。在视听空间上,画面空间实现内涵拓展,声音空间实现情感共鸣,后期空间实现思维越阡;在身体空间上,阐述了身体与意识的分离、身体与机器的矛盾、身体共同体与生命政治的探索;在文化空间上,呈现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文化景观,想象力消费与共同体美学的文化叙事,影院梦与科幻梦的文化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三元性辩证法 视听空间 身体空间 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物纪录片青年形象的叙事研究
9
作者 周高尖 周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0-124,共5页
青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银幕形象,展现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通过总结新时代人物纪录片青年形象的三种呈现,一是激荡澎湃的励志形象;二是温情质朴的“浪漫”形象;三是“迷茫景观”的“边缘”形象,从空间叙事、生活流叙事、符... 青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银幕形象,展现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通过总结新时代人物纪录片青年形象的三种呈现,一是激荡澎湃的励志形象;二是温情质朴的“浪漫”形象;三是“迷茫景观”的“边缘”形象,从空间叙事、生活流叙事、符号叙事等方面深入探析新时代人物纪录片青年形象的叙事建构策略,从而实现青年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形象 叙事研究 纪录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媒介视域下的零售空间设计策略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龚思颖 杜肇铭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本文从媒介特征、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三方面剖析沉浸媒介的特点,旨在挖掘其在零售空间中的应用潜力,探究沉浸媒介视域下的零售空间设计策略。沉浸媒介通过改变零售主体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而改变商业价值的创造方法,引领着零售空间设... 本文从媒介特征、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三方面剖析沉浸媒介的特点,旨在挖掘其在零售空间中的应用潜力,探究沉浸媒介视域下的零售空间设计策略。沉浸媒介通过改变零售主体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而改变商业价值的创造方法,引领着零售空间设计新趋势。沉浸媒介视域下的零售空间设计策略围绕交互体验,从动态设计、感官设计,娱乐设计、叙事设计、共情设计和智能设计六方面着手,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增强品牌营销的传播效益,提升消费体验的功能性、享乐性、象征性、情感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媒介 沉浸设计 零售空间 空间设计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演进、感知机制与身体装配:生命影像视角下的VR电影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炳丞 房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58-64,共7页
区别于传统银幕电影对外部世界的选择性呈现,VR电影是一种内部世界的构建活动。基于吉尔·德勒兹“有生命的影像”的理论视角分析,发现VR电影不再让“电影眼”去捕捉外在物质,而是让物质在内部空间中作为“纯粹视觉”去言说自身,以... 区别于传统银幕电影对外部世界的选择性呈现,VR电影是一种内部世界的构建活动。基于吉尔·德勒兹“有生命的影像”的理论视角分析,发现VR电影不再让“电影眼”去捕捉外在物质,而是让物质在内部空间中作为“纯粹视觉”去言说自身,以抹除实在界的痕迹来构建“虚构的真实”;其次,VR电影对“大脑”的直接干涉,使观众丧失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转而以精神分裂症的样态感知着影像“虚幻的力量”;再者,因由自我意识的丧失,VR电影使观众步入了“后身体化”的时代,以“艺术化自身”的方式实现着对身体的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电影 生命 文本 感知 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码与修辞:电影中城市形象的原初、像似、拓扑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炳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01-107,共7页
城市形象是电影“城市性”属性的银幕表现,作为视觉文本的符码组合,蕴蓄着城市禀赋、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与城市想象。从电影史的维度来检视,自电影诞生之初,城市形象便赋予电影以天然的灵晕,拥有了原初性;城市作为人类的精神阵地与文化... 城市形象是电影“城市性”属性的银幕表现,作为视觉文本的符码组合,蕴蓄着城市禀赋、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与城市想象。从电影史的维度来检视,自电影诞生之初,城市形象便赋予电影以天然的灵晕,拥有了原初性;城市作为人类的精神阵地与文化交互空间,银屏符码与影像修辞的“双轴共现”给予其像似性,像似于人丰富的情感表现;电影对人类未来的城市想象创造出天马行空的城市空间,又寄予其拓扑性。纵观其发展,从符号与修辞的角度审视,电影中的城市形象无不具备该三种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原初性 像似性 拓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广州市住宅室内设计“现代性”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国玲 陈天勋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住宅室内设计“现代性”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居住空间的传统形态,随之也加深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空间的认知。在岭南地区特别是在广州地区,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思潮正是在这样一种独特的...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住宅室内设计“现代性”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居住空间的传统形态,随之也加深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空间的认知。在岭南地区特别是在广州地区,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思潮正是在这样一种独特的社会现代性背景下发生的。此文反思20世纪初广州住宅空间室内设计的发展与状况,从“现代性”的文化层面和理性层面两个方向对广州市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室内装饰展开研究,因为当时广州的室内生活方式更能体现中国人在“西学东渐”思潮下的最优选择,以期对当代的居住文化有更深入了解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住宅室内设计 现代性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领导上海左翼电影运动的文化策略--以夏衍回忆文章为中心
14
作者 房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08,共7页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左翼电影运动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光彩的篇章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左翼电影滥觞之时,当时的左翼电影小组的负责人就得到了瞿秋白的具体指示与指导,这为左翼...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左翼电影运动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光彩的篇章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左翼电影滥觞之时,当时的左翼电影小组的负责人就得到了瞿秋白的具体指示与指导,这为左翼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瞿秋白有关电影问题的谈话,虽然就事论事,也不系统,但思想内容却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对于今天的中国电影事业,依然具有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左翼电影运动 政治决策 文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的声音”装置艺术作品赏析
15
作者 乔国玲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84,共1页
设计师:乔国玲设计说明: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答,生命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喜悦与感动,让我们为之雀跃,这就是幸福。幸福的来临只在一瞬间的被感动、被融化、被启迪;作者采集了很多人体会到的“幸福声音”,当你接近这个装置的时候... 设计师:乔国玲设计说明: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答,生命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喜悦与感动,让我们为之雀跃,这就是幸福。幸福的来临只在一瞬间的被感动、被融化、被启迪;作者采集了很多人体会到的“幸福声音”,当你接近这个装置的时候,让这幸福的声音,被千万遍地传播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说明 装置艺术 作品赏析 感动 声音 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电影导演合同比较研究
16
作者 黄奕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6-109,共4页
电影合同是规范电影从业人员行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保障制片方和从业人员双方权利的依据。本研究立足导演工种,探讨中国与美国的电影创作体制与导演角色定位的差异,对比分析中美电影导演合同具体条款的异同,并探究中美电影导演合... 电影合同是规范电影从业人员行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保障制片方和从业人员双方权利的依据。本研究立足导演工种,探讨中国与美国的电影创作体制与导演角色定位的差异,对比分析中美电影导演合同具体条款的异同,并探究中美电影导演合同差异的内核。研究发现,中国与美国的电影导演合同在导演的职责、制片方与导演双方的指代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别,这些差别从本质上体现出制片方与导演权利配置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电影 导演合同 导演权利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韵》摄影作品
17
作者 窦国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