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龄社会法治研究的双重维度
1
作者 鲁晓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社会老龄化既是人口结构的根本变化,也是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老龄社会法治研究要走出将老龄法治与老龄法等同的误区,从更为宏大的视野对老龄社会法治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老龄法是老龄社会法治研究的起点和基点。我国老龄法研究应以积... 社会老龄化既是人口结构的根本变化,也是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老龄社会法治研究要走出将老龄法治与老龄法等同的误区,从更为宏大的视野对老龄社会法治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老龄法是老龄社会法治研究的起点和基点。我国老龄法研究应以积极老龄观为指导,以积极老龄观三要素作为老龄法分类基础,以推动形成老龄法律制度体系为目标。老龄社会法治研究,还应适应老龄化新形势和社会治理变革的需要,推动法律政策、法律原则、具体法律文件和法律规范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老龄法 法治研究 法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经济结构与网络协同发展的实证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方方 杨焕焕 刘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25-129,共5页
文章采用1453家上市公司母子企业关系为基础建立经济联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中心性和结构洞指标来揭示粵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在经济网络中的具体战略定位。结果表明:湾区城市网络间的联系强弱与城市间公司分布的密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 文章采用1453家上市公司母子企业关系为基础建立经济联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中心性和结构洞指标来揭示粵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在经济网络中的具体战略定位。结果表明:湾区城市网络间的联系强弱与城市间公司分布的密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香港、深圳、广州是湾区的核心城市,对城市群有着重要的引领和协调作用;其他城市间的联系相对较弱,需要明确发展定位,形成错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结构 城市定位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自然法学法治论之旨趣及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柯卫 马腾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9-246,共8页
自然法学派对西方法治论传统及"良法之治"理念具有承启意义。晚近新自然法学褪去了道德形而上学的色彩,其法治论也渐次转向对法治形式价值的关注。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法治"以正义原则为旨归,趋于描述一种确保正... 自然法学派对西方法治论传统及"良法之治"理念具有承启意义。晚近新自然法学褪去了道德形而上学的色彩,其法治论也渐次转向对法治形式价值的关注。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法治"以正义原则为旨归,趋于描述一种确保正义价值的形式化制度体系与法治秩序;在富勒的法律道德性理论中,"法治"作为不断趋向道德目标的治理事业,体现为一种内在具有合理形式、蕴涵"程序自然法"的秩序框架。晚近新自然法学注重认知与方法的平衡,现实地考量法治的形式价值,进而转向对规范之内在属性及秩序之稳定形式的审思,这对强调程序正义的中国法治秩序构建不乏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新自然法学 罗尔斯 富勒 形式正义 程序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澳门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戴激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需要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指导下进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实行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澳门基本法》为核心构...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需要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指导下进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实行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澳门基本法》为核心构建起多层次的协商机制,对内地协商民主的发展极具启示意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应从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开始:尊重宪法作为社会共识的重要价值,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运行宪法设计的协商民主制度,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协商民主 宪法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宪法学思考
5
作者 戴激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60,共4页
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高法律依据,《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逻辑起点,《宪法》并从运行原则、制度载体、必要条件、现实保障等方面为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提供了规范依据... 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高法律依据,《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逻辑起点,《宪法》并从运行原则、制度载体、必要条件、现实保障等方面为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提供了规范依据。当前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应当坚持《宪法》规定的原则,同时通过宪法解释对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设计,促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为协商民主的良好运行提供坚实的宪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政协制度 宪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TMDL制度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谢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06,共7页
美国的TMDL制度是继NPDES许可证制度之后,美国为保证水质而实施的另一项水污染控制制度,这项制度综合控制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因而超出了NPDES许可证仅适用于点源污染的局限性。我国应借鉴美国的TMDL制度,完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关键词 TMDL 排污总量控制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环境责任与政府环境责任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颜运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67,共12页
通过分析和反思企业环境责任和政府环境责任的"非协同性",从而提出构建企业环境责任和政府环境责任协同机制的具体建议:其一,实现观念协同,解决生态文明观与经济发展观的冲突,使企业和政府实现生态文明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协同... 通过分析和反思企业环境责任和政府环境责任的"非协同性",从而提出构建企业环境责任和政府环境责任协同机制的具体建议:其一,实现观念协同,解决生态文明观与经济发展观的冲突,使企业和政府实现生态文明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协同,从而引导各自行为协同;其二,实现政策协同,避免地方环保对策对中央环保政策的偏离,克服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制的矛盾,实现环境"政策"与环境"对策"的协同;其三,避免权法冲突和法律失调,实现企业与政府环境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有效法制协同;其四,走出条块分割和监管失灵的困境,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环境职能部门之间环境责任予以合理分配,实现行政协同;其五,为避免邻避效应与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企业和政府自身环境责任缺失,结合中国目前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以及域外环境治理之经验,构建中国区域环境责任协同机制,实现区域协同;其六,打破环境责任上"重民责轻行责"的局面,提高环境司法的公众参与度,确保企业与政府环境责任的切实可行,实现问责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责任 政府环境责任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金类型识别与定金规则的具体适用——《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67条和第68条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立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4,共12页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的违约责任一章只规定了违约定金,没有规定其他类型的定金。《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确认,定金还包括立约定金、成约定金和解约定金,具有不同的法律调整功能,需确认它们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对于定金的识别,不论约定...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的违约责任一章只规定了违约定金,没有规定其他类型的定金。《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确认,定金还包括立约定金、成约定金和解约定金,具有不同的法律调整功能,需确认它们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对于定金的识别,不论约定的是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只要没有适用定金罚则的约定,都不是定金。对于定金类型的识别,交付了定金但没有约定定金类型或者约定不明的,推定为违约定金。对定金罚则发生争议的,应当依照《民法典》第587条规定处理;一方根本违约,对方轻微违约的,不影响定金罚则的适用;部分违约,只要不构成根本违约,可以请求按比例适用定金罚则。不可抗力构成不履行债务适用定金罚则的正当抗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定金 立约定金 成约定金 解约定金 司法解释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法律人格问题论析 被引量:105
9
作者 孙占利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7,共8页
初期的人工智能仍属于工具范畴,自主智能机器人的"自主意识"和"表意能力"是赋予智能机器人取得法律人格的必要条件,其"人性化"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法律人格化。"工具论""控制论"&qu... 初期的人工智能仍属于工具范畴,自主智能机器人的"自主意识"和"表意能力"是赋予智能机器人取得法律人格的必要条件,其"人性化"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法律人格化。"工具论""控制论""拟制论"将渐次成为解决其法律人格的可能方案。自主智能机器人将可能先成为著作权等特定权益的主体,其权益变相归属于公共领域。强人工智能时期可能出现具有拟制法律人格或类法律人格的智能机器人,传统法律制度将出现颠覆性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主意识 人性化 法律人格 人类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正名”论释 被引量:3
10
作者 柯卫 马作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0-54,共5页
先秦时代社会转型而导致诸子百家多讲"正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荀子的"正名"之论却别有深意,尤其是荀子,更是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遵循"君要像君、臣要像臣"这一传统礼制原则本题中应有之义,... 先秦时代社会转型而导致诸子百家多讲"正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荀子的"正名"之论却别有深意,尤其是荀子,更是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遵循"君要像君、臣要像臣"这一传统礼制原则本题中应有之义,还有两方面与政治法律相关的内容:一是尊王抑僭,维护王道大一统,重建君主等级政治秩序;一是审是非、辨善恶、垂范则,以便统一思想,实行文化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正名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德责任到职业伦理——法官责任的道德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伟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4-234,共11页
人们通常认为,相比于其他职业而言,法官应当负有更高的道德责任,但是,这个观念的确切意义仍有待探究,因为无论是法官责任还是道德责任,都存在多重的面向。事实上,法官高阶道德责任的核心,并不在于尽量避免错误以免受追责,而是在于对法... 人们通常认为,相比于其他职业而言,法官应当负有更高的道德责任,但是,这个观念的确切意义仍有待探究,因为无论是法官责任还是道德责任,都存在多重的面向。事实上,法官高阶道德责任的核心,并不在于尽量避免错误以免受追责,而是在于对法律命题作出最佳的道德证立,法官应摆脱"平庸之恶",矢志追求司法的卓越品质。这意味着对法官责任的认定和规范,应当实现从法官责任向法官职业伦理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责任 道德责任 职业伦理 实证性道德标准 规范性道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实施背景下意定监护功能异化之矫正 被引量:5
12
作者 鲁晓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80,共12页
我国民法将监护作为补足自然人行为能力之手段,导致监护被行为能力侵蚀和遮蔽,于功能上由关爱走向限制。法律剥夺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的自我决定权,致使被监护人不得不托庇于监护人。《民法典》引入意定监护,本为克服法律整齐划一规定... 我国民法将监护作为补足自然人行为能力之手段,导致监护被行为能力侵蚀和遮蔽,于功能上由关爱走向限制。法律剥夺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的自我决定权,致使被监护人不得不托庇于监护人。《民法典》引入意定监护,本为克服法律整齐划一规定之不足。但由于与行为能力挂钩,意定监护困顿于监护人选择的狭窄视角,极大地减损了功能矫正力度。解开意定监护功能异化之结,需要找寻在不违背基本法理情况下将意定监护与行为能力脱钩的办法。通过目的解释,经由解释论路径重构行为能力与监护关系,使意定监护回归本人利益保护这一立法目的,系可行的路径。对《民法典》第28条和第33条作目的性限缩,将其限于自然人行为能力欠缺情况下监护的适用;而将行为能力非欠缺时的监护,视为一个立法未予规定之悬而未决的问题,通过运用民事法理和适用民法基本原则进行调整,系可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定监护 行为能力 功能异化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社会养老法律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柯卫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49,共5页
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正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这对建立健全我国社会养老法律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具体... 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正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这对建立健全我国社会养老法律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具体介绍英、德、日三国社会养老法律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发现并总结其可取之处,从中探求对构建我国社会养老法律保障制度体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人口老龄化 社会养老 法律制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意志与法官的道德责任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伟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83,157,共12页
法官可以自由地作出裁判,因此法官应为其裁判承担道德责任。作为法官道德责任基础的自由,是一种作为慎思的自由,它对负责任的裁判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法官应把自己视为法律人共同体的一员,并根据专家标准作出慎思的裁判,尽最大努力追求... 法官可以自由地作出裁判,因此法官应为其裁判承担道德责任。作为法官道德责任基础的自由,是一种作为慎思的自由,它对负责任的裁判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法官应把自己视为法律人共同体的一员,并根据专家标准作出慎思的裁判,尽最大努力追求司法之善。这种责任观为司法提供了一个诱人的伦理目标,使得法官不仅仅是在整体的,而且也在个人化的意义上成为法律和道德的实践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意志 道德责任 慎思 法官责任 伦理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跨区域大气污染传输控制立法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8-102,共5页
对跨区域大气污染传输实行有效控制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主要内容,而相关立法的缺位已经成为对跨区域大气污染实施有效控制的主要障碍。在我国缺乏相关立法经验的前提下,可借鉴美国清洁空气法对跨区域大气污染传... 对跨区域大气污染传输实行有效控制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主要内容,而相关立法的缺位已经成为对跨区域大气污染实施有效控制的主要障碍。在我国缺乏相关立法经验的前提下,可借鉴美国清洁空气法对跨区域大气污染传输控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设立跨区域大气污染传输控制机构、构建跨区域大气污染传输控制的市场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 大气污染 立法缺位 立法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裁判与法律的客观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伟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82,共6页
法官裁判总会作出客观性宣称,但在客观性宣称与真正的客观性之间,存在着一个二阶的空间。法官不仅要提出客观性宣称,而且要提出有效的客观性宣称。一个有效的客观性宣称,必须体现其参与客观性与揭示真理的能力。在实践中,一个作出有效... 法官裁判总会作出客观性宣称,但在客观性宣称与真正的客观性之间,存在着一个二阶的空间。法官不仅要提出客观性宣称,而且要提出有效的客观性宣称。一个有效的客观性宣称,必须体现其参与客观性与揭示真理的能力。在实践中,一个作出有效客观性宣称的裁判,未必就是符合法律客观真意的裁判,但是,这种"不完美性"并非法治不可接受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 客观性 一阶命题 二阶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下交付的风险及其程序法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立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80,共9页
从侦查实践来看,控制下交付的风险主要有货物失控风险、人身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警察腐败风险、司法主权风险等,要确保控制下交付的成功,就必须加强对控制下交付的风险的控制。从比较法的视角来看,控制下交付风险控制的制度主要... 从侦查实践来看,控制下交付的风险主要有货物失控风险、人身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警察腐败风险、司法主权风险等,要确保控制下交付的成功,就必须加强对控制下交付的风险的控制。从比较法的视角来看,控制下交付风险控制的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具备保证持续监视的能力;面临失控风险时必须确保立即拦截;控制下交付不得危及公民的生命与健康;优先适用替代型控制下交付;国际控制下交付获得有关国家或者地区的同意等。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控制下交付的风险防范缺乏规定,由此可能带来巨大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有必要进行修法,对世界各国或地区控制下交付风险防范的共同规律予以立法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下交付 风险控制 秘密侦查 特殊侦查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下交付的侦查属性:强制侦查与任意侦查之论争与批判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立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8,共12页
不少学者认为控制下交付需要与某些强制侦查措施捆绑使用,进而推断出控制下交付属于强制侦查措施的观点是一种典型的错误。在侦查实践中,控制下交付往往与某些强制侦查措施交叉、混合使用,这并不影响控制下交付的独立性。日本法学界将... 不少学者认为控制下交付需要与某些强制侦查措施捆绑使用,进而推断出控制下交付属于强制侦查措施的观点是一种典型的错误。在侦查实践中,控制下交付往往与某些强制侦查措施交叉、混合使用,这并不影响控制下交付的独立性。日本法学界将控制下交付划归任意侦查的观点违反了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日本控制下交付的立法实践背道而驰,也背离了国际公约所确立的关于控制下交付的立法义务,更忽视了控制下交付的巨大风险,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与矛盾。所以要在反对将强制侦查与任意侦查的界分理论适用于控制下交付的同时,贯彻“公权力必须依法行使”的观点,在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或地区控制下交付立法的基础上,对《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二款进行改造,这是实现控制下交付法治化的唯一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下交付 强制侦查 任意侦查 特殊侦查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风险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62
19
作者 姚志伟 李卓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160,共1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会给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私人权益带来风险。中国现有的规制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披露、内容责任主体以及投诉机制方面尚存在不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披露方面应明确显性披露和隐性披露两套体系,服务提供...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会给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私人权益带来风险。中国现有的规制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披露、内容责任主体以及投诉机制方面尚存在不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披露方面应明确显性披露和隐性披露两套体系,服务提供者承担隐性披露义务,使用者承担显性披露义务;内容责任主体方面,不应简单地将服务提供者定性为内容提供者,应探索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特点的安全港机制,并且该机制应与使用者的内容责任兼容;投诉机制方面,要求服务提供者就用户投诉内容采取针对性阻止措施并不合理,可以考虑两套方案进行改进,一是将投诉与针对性阻止措施脱钩,二是大幅度提高就投诉采取针对性阻止措施的门槛。基于此,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采取对风险本身进行分类的规制路径,从而实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内容风险 ChatGPT 信息披露 内容责任 安全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公益诉讼制度体系化构建 被引量:22
20
作者 颜运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6,共10页
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是平行对应概念,二者的法理和制度不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在传统诉讼法上提及公益诉讼以及实体法上规定公益诉权的立法模式,并不代表公益诉讼制度安排的科学性,反而加剧了公益诉讼制度的非体系化现象。... 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是平行对应概念,二者的法理和制度不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在传统诉讼法上提及公益诉讼以及实体法上规定公益诉权的立法模式,并不代表公益诉讼制度安排的科学性,反而加剧了公益诉讼制度的非体系化现象。公益诉讼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在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具体规则等方面并不兼容。各类公益诉讼案件尽管有较大差异,但也存在较多共性,要以开放的眼光寻求公益诉讼体系化立法的合力,系统再造公益诉讼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具体规则,出台一部专门的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诉讼法》,这将是中国诉讼法对世界诉讼法的巨大创新之一。公益诉讼制度体系化需要从立法技术层面(包括立法预测技术、立法结构技术、立法表达技术以及立法清理与编纂技术)入手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公益诉讼法的体系结构应为逻辑自洽的“总则”“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附带公益诉讼”和“附则”五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私益诉讼 行政公益诉讼 民事公益诉讼 立法技术 法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