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及实证检验——源于广东实践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湘云 吴文洋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共13页
基于协同学和演化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科技金融-产业-环境"复杂系统动态演化层次结构模型,从系统间和系统内两个角度研究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同时,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哈肯模型计算协同演化稳态解并拟合协同... 基于协同学和演化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科技金融-产业-环境"复杂系统动态演化层次结构模型,从系统间和系统内两个角度研究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同时,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哈肯模型计算协同演化稳态解并拟合协同演化势函数曲线,研究表明: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演化是一个由多要素、多主体、多层次形成的集合体,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型复杂巨系统形成过程,二者通过竞争合作、风险共担、信息共享、交互学习等方式,促使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发生非零作用,从无序到有序,达到最优稳态解状态,最终实现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1+1>2"的协同效应和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高新技术产业 协同演化机制 复杂系统 哈肯模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助企业的主要动机研究——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翔 黄鹏翔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上市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数额巨大且逐年增长,引起了广泛的质疑,而现有研究对政府补助企业的动机尚无一致的结论。基于理性经济人理论,考虑制度更改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以2007—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企业的主要动... 上市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数额巨大且逐年增长,引起了广泛的质疑,而现有研究对政府补助企业的动机尚无一致的结论。基于理性经济人理论,考虑制度更改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以2007—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企业的主要动机,结果表明:政府补助企业的主要动机在于扩大就业和帮助上市公司"保牌",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增加税收和帮助上市公司达到配股要求不是政府补助企业主要考虑的因素,也没有明显证据证明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补助。应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加强对政府补助的审批和监管,提高政府补助的资源配置效率,并积极引导政府补助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就业 保牌 配股 税收贡献 盈余管理 退市制度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收入增长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非线性影响吗?——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拓展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范跃民 余一明 孙博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基于Grossman和Krueger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对旅游业收入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是否符合长期EKC假设进行了检验,发现:总体上,旅游收入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旅游业碳排放总量,而且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旅游业收入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 基于Grossman和Krueger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对旅游业收入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是否符合长期EKC假设进行了检验,发现:总体上,旅游收入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旅游业碳排放总量,而且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旅游业收入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但对碳排放总量指标不满足EKC假设;东中西分样本估计中,旅游业收入的增加显著提高了东中西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其中东部地区旅游收入的弹性最高,而中部最小;东部与西部地区旅游业收入的增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均符合EKC假设;旅游收入的提高显著增加了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倒U关系。在建设旅游生态区方面,政府应遵循国家标准,并鼓励制定当地特色的地方标准,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活动中再生资源的闭环环节,有序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完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收入 旅游业碳排放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方法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婧 唐文清 +2 位作者 张敏强 张文怡 郭凯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96-1704,共9页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PGMM)可对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及群体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在能力发展、行为发展及干预、临床心理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PGMM可在结构方程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框架下定义,通常使用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估计和基于马尔科...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PGMM)可对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及群体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在能力发展、行为发展及干预、临床心理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PGMM可在结构方程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框架下定义,通常使用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估计和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的贝叶斯推断两种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样本量、测量时间点数、潜在类别距离等因素对模型及参数估计有显著影响。未来应加强PGMM与其它增长模型的比较研究;在相同或不同的模型框架下研究数据特征、类别属性等对参数估计方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数据 混合增长模型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 参数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结构影响管家行为的双路径模型:观点采择和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康勇军 王霄 彭坚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8-157,共10页
作为一种牺牲个人利益以保护组织长期利益的行为表现,管家行为被大量研究证实能够提升组织绩效和创造力。有鉴于此,探索提升管家行为的有效途径正逐渐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建构了一个组织结构影响管家行为的双路径模... 作为一种牺牲个人利益以保护组织长期利益的行为表现,管家行为被大量研究证实能够提升组织绩效和创造力。有鉴于此,探索提升管家行为的有效途径正逐渐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建构了一个组织结构影响管家行为的双路径模型,该模型包括以观点采择为代表的信息加工路径和以情感承诺为代表的社会交换路径。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108家企业566名员工的不同来源、两阶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支持了理论假设。有机组织结构能够增强员工的观点采择和情感承诺,进而激发管家行为;相反,机械组织结构却削弱了员工的观点采择与情感承诺,抑制了管家行为的产生。本文推进了管家行为的前因研究,并揭示了组织结构与管家行为之间的黑箱,对于组织治理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家行为 组织结构 观点采择 情感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创高科技企业声誉对其风险投资获得时间的影响——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春香 张百舸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61,共5页
良好的声誉通常伴随着较高的业绩,而业绩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文章利用英国纳米微米技术行业高科技企业的样本,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了企业声誉能否帮助企业缩短获得风险投资所需时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总体声誉,... 良好的声誉通常伴随着较高的业绩,而业绩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文章利用英国纳米微米技术行业高科技企业的样本,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了企业声誉能否帮助企业缩短获得风险投资所需时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总体声誉,包括熟悉度和美誉度,可以显著缩短风险投资的获得时间;熟悉度比美誉度的影响作用更大;企业管理团队的职业背景差异化程度可以缩短风险投资获得的时间,但年龄的差异化程度与风险投资获得的时间没有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创高科技企业 风险投资 Cox比例 风险模型 企业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并快乐着:服务型领导的收益与代价——基于工作-家庭资源模型视角 被引量:40
7
作者 康勇军 彭坚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服务型领导被以往大量研究证实能够对下属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然而,我们对服务型领导如何影响领导者自己还知之甚少。基于此,文章根据工作-家庭资源模型,探讨了服务型领导的收益与代价。采用经验抽样法,对广州市76名企业单位中的主管... 服务型领导被以往大量研究证实能够对下属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然而,我们对服务型领导如何影响领导者自己还知之甚少。基于此,文章根据工作-家庭资源模型,探讨了服务型领导的收益与代价。采用经验抽样法,对广州市76名企业单位中的主管进行为期5天的日记研究,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主管每日从事服务型领导行为既可以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从而改善工作-家庭关系,又可能会引发资源损耗,从而恶化了工作-家庭关系。主管感知的组织支持是服务型领导行为双刃剑效应的"门阀",当主管感知到高的组织支持时,从事服务型领导行为会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而当主管感知到低的组织支持时,从事服务型领导行为可能更容易增加资源损耗。以上结果能拓宽我们对服务型领导影响效果的认识,并为如何干预服务型领导行为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领导行为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家庭促进 组织支持 工作-家庭资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风险投资伙伴选择与初创企业成长--基于1999—2019年中国风险投资事件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鹏翔 黄翔 黄天翔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09,共13页
在各国的创业投资市场中,联合风险投资普遍存在。风险投资机构可能会为规避联合投资风险而选择“相似性伙伴”,也可能为追求更大投资收益而选择“高资源禀赋伙伴”或“异质性伙伴”来进行联合投资;相对于与“相似性伙伴”联合投资,与“... 在各国的创业投资市场中,联合风险投资普遍存在。风险投资机构可能会为规避联合投资风险而选择“相似性伙伴”,也可能为追求更大投资收益而选择“高资源禀赋伙伴”或“异质性伙伴”来进行联合投资;相对于与“相似性伙伴”联合投资,与“高资源禀赋伙伴”或“异质性伙伴”联合投资可以通过“资源累积”或“资源互补”提高为初创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进而更有利于初创企业的成长。基于清科私募通数据库中1999—2019年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件,构建具有“领投者—潜在跟投者”双边数据特征的研究样本,对联合风险投资的伙伴选择及其对初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对联合投资伙伴的选择中,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规避”动机不明显,没有表现出选择“相似性伙伴”的倾向,更多的是出于“资源累积”或“资源互补”动机选择“高资源禀赋伙伴”或“异质性伙伴”来进行联合投资,以谋取更大的投资收益;风险投资机构与“高资源禀赋伙伴”联合投资可以促使初创企业获得更多的后续融资和专利,进而能够显著促进初创企业成长;风险投资机构与“异质性伙伴”联合投资对初创企业后续融资和专利的影响不显著。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联合投资伙伴时,要注意优化资源并有效提升为初创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尽量选择有利于“资源累积”的投资伙伴,以更好地促进初创企业成长;初创企业在引进风险投资时也应慎重并科学搭配,力求引进具有高资源禀赋、能够更好促进自身成长的合作伙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联合投资 初创企业 风险投资机构 资源累积 资源互补 风险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管家的收益和代价:解密CEO管家行为对自身幸福感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康勇军 彭坚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传统观点认为,CEO仅是组织的代理人,容易出现私利行为;然而,现实中不少CEO在组织中充当着管家角色,勤勉奉献,甚至在组织需要的时刻牺牲个人利益。本研究聚焦于CEO的管家行为,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揭示了CEO从事管家行为的收益与代价。文... 传统观点认为,CEO仅是组织的代理人,容易出现私利行为;然而,现实中不少CEO在组织中充当着管家角色,勤勉奉献,甚至在组织需要的时刻牺牲个人利益。本研究聚焦于CEO的管家行为,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揭示了CEO从事管家行为的收益与代价。文章采用经验抽样法,对61名CEO进行为期五天的日记研究,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CEO每日从事管家行为既可以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到更高的工作幸福感,又可能会引发工作负担,削弱工作幸福感。C E O的心理资本是管家行为双刃剑效应的"门阀",对于高心理资本的CEO而言,从事管家行为会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而对于低心理资本的CEO而言,从事管家行为可能更容易增加工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家行为 工作幸福感 双刃剑效应 资源保存理论 心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敏 黄亮雄 黄翔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41,共11页
从微观层面检验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展现全要素生产率与融资约束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性越大,融资约束越少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大。全要素生产率与融资... 从微观层面检验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展现全要素生产率与融资约束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性越大,融资约束越少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大。全要素生产率与融资约束存在替代关系,融资约束的负作用仅在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呈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抹平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在内资企业和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交互效应更强。内资企业更能发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抹平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向影响的作用,但该抹平作用仅在内资出口企业中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等如何影响居民幸福感——基于个体不平等指数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晓东 张春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6,共9页
利用Fehr and Schmidt提出的不平等厌恶模型以及Roemer构建的机会平等理论框架,从微观层面探究不同性质来源的收入不平等成分对居民幸福感的异质性作用机理。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研究表明:第一... 利用Fehr and Schmidt提出的不平等厌恶模型以及Roemer构建的机会平等理论框架,从微观层面探究不同性质来源的收入不平等成分对居民幸福感的异质性作用机理。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研究表明:第一,受"公平偏好"心理的影响,一定程度的公平收入差距能够提高居民幸福感,但过高的公平收入差距依然会通过"不平等厌恶"心理机制对居民幸福感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处于公平收入劣势地位的群体具有更高的"不平等厌恶"程度,公平收入差距对该部分群体幸福感的负向影响更大;第二,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差距尽管没有直接负向作用于幸福感,但却通过"公平偏好"心理与"不平等厌恶"心理机制的相互作用对其产生间接影响,即随着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的上升,民众的"不平等厌恶"心理会增强,公平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的负向影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不平等指数 幸福感 不平等厌恶 公平偏好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