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化批判的内在机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维度 被引量:7
1
作者 卢文忠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62,共4页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来说,文化是人类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构建生存方式过程中所创造的社会精神性存在。文化批判的内在机制就是批判主体对社会精神性存在进行反思、否定和超越以实现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原理、方式和过程,批判主体和...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来说,文化是人类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构建生存方式过程中所创造的社会精神性存在。文化批判的内在机制就是批判主体对社会精神性存在进行反思、否定和超越以实现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原理、方式和过程,批判主体和批判对象是文化批判内在机制中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文化批判的实现方式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媒介传播、社会思想运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批判的社会功能在于实现思想解放、建设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内在机制 马克思主义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与超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路径研究——一种情境主义路径的理解 被引量:1
2
作者 颜卫青 周茜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4,共6页
情境主义的路径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发性意义不容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迁移在特定的现实情境中发生。分析教育情境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迁移。准确把握教... 情境主义的路径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发性意义不容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迁移在特定的现实情境中发生。分析教育情境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迁移。准确把握教育情境,通过大学生对情境系统"限定与给予"认识性理解和适应性协调,可以准确把握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枢纽,在中国现代性获得的实践中,在古今中西相互交织的问题域中,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现代性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对接与超越中,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主体精神世界的有效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情境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性 对接与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5
3
作者 殷梅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13-16,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及观察走访,各个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思考与系统的规划,充分发挥校园文... 通过问卷调查及观察走访,各个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思考与系统的规划,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作用,真正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向性意识的意义与功能立场——评塞尔的意向性意识理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亮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26,共6页
塞尔通过生物自然主义的立场和意向性理论论证心灵意识的实在性,以回避二元论和唯物主义的困境。但塞尔的论证只能看做从意向性的角度对功能意义具有不可还原性的细致分析,意向性因果关系实际是对意识随附于大脑的详细说明,这就混淆了... 塞尔通过生物自然主义的立场和意向性理论论证心灵意识的实在性,以回避二元论和唯物主义的困境。但塞尔的论证只能看做从意向性的角度对功能意义具有不可还原性的细致分析,意向性因果关系实际是对意识随附于大脑的详细说明,这就混淆了心灵意识在功能意义上的不可还原性以及在功能结构上的可还原性,最终陷入了二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意向性 感受性 功能意义 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