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偏低探源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灿新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47-52,共6页
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仍然偏低。究其原因,不仅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环境存在着严峻的挑战,而且还由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出现误区,思想道德教育走上知识化,思想道德教育过于... 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仍然偏低。究其原因,不仅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环境存在着严峻的挑战,而且还由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出现误区,思想道德教育走上知识化,思想道德教育过于形式化,思想道德示范的相对薄弱,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相对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和谐是和谐社会建构的核心内容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灿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1,共5页
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要营造好精神和谐的局面,就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培育民族精神放在一个突出位置上,并重视其制度保障。同时,还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元”与“多元”、“建设”与“批判”、“现代西方文化”与“东... 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要营造好精神和谐的局面,就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培育民族精神放在一个突出位置上,并重视其制度保障。同时,还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元”与“多元”、“建设”与“批判”、“现代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文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和谐 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建设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适应、引导、超越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灿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59,共5页
道德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道德建设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道德建设还要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道德成其为"道德"的本性所然。道德建设要实现其"引... 道德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道德建设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道德建设还要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道德成其为"道德"的本性所然。道德建设要实现其"引导"功能,其根本是道德建设能够超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 适应 引导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发展变化的基本形态——道德流变、道德演变与道德变易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灿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6,159,共7页
古往今来,道德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千姿百态。但其基本的形态可以分作道德流变、道德演变与道德变易。为了把握住纷繁复杂的道德流变,必须从辩证道德论的立场出发,坚持道德认识的辩证性,具体把握道德流变、道德演变与道德变易的基本形态,... 古往今来,道德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千姿百态。但其基本的形态可以分作道德流变、道德演变与道德变易。为了把握住纷繁复杂的道德流变,必须从辩证道德论的立场出发,坚持道德认识的辩证性,具体把握道德流变、道德演变与道德变易的基本形态,才能对道德现象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从而推动人类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发展变化 道德流变 道德演变 道德变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德”——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灿新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人类竭尽所能 ,在最大的限度上去减少各种罪恶 ,其中 ,包括恶“德”的手段在内。为了更好地运用恶“德”这种手段 ,加强对它的研究和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恶“德” 绝对的恶 相对的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的政治化向路及其理性的合理重建——哈贝马斯的后现代科学技术观
6
作者 张谨 《理论月刊》 2008年第3期49-52,共4页
哈贝马斯认为现时代理性的衰落并非理性的终结,而在于理性的滥用与误用。应该在启蒙现代性的基础上重建一种新的理性形式,即"交往理性,"以此克服因工具理性所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在后工业社会,由于工具理性过度膨胀而使科学... 哈贝马斯认为现时代理性的衰落并非理性的终结,而在于理性的滥用与误用。应该在启蒙现代性的基础上重建一种新的理性形式,即"交往理性,"以此克服因工具理性所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在后工业社会,由于工具理性过度膨胀而使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哈贝马斯论述了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主要条件、科学技术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基本方式;对技术统治论的本质与后果作了深刻的分析。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性,他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制度的视角来看待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或多或少地带有技术悲观论色彩。我们应当辩证地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理性的反思 科学技术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腐败滋长的政治道德根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灿新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当代中国政治腐败的滋长,有其复杂的政治道德根源,其一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信念的现实转变;其二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心理的部分扭曲;其三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机制存在着缺陷;其四是当代中国旧政治道德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些政治道德根源,有... 当代中国政治腐败的滋长,有其复杂的政治道德根源,其一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信念的现实转变;其二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心理的部分扭曲;其三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机制存在着缺陷;其四是当代中国旧政治道德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些政治道德根源,有其特有的“远度”、“深度”和“广度”。从而也就决定了,要克制当代中国政治腐败的滋长,不仅仅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建设,而是一项巨大、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腐败 政治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