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莫来石陶瓷微晶薄板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一军 王秀峰 曹丽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156-159,共4页
为了降低莫来石微晶陶瓷的合成成本,用粉煤灰、铝矾土与叶腊石等为原料,以氟化铝(AlF3)为矿化剂,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合成了莫来石质的陶瓷微晶薄板。采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 为了降低莫来石微晶陶瓷的合成成本,用粉煤灰、铝矾土与叶腊石等为原料,以氟化铝(AlF3)为矿化剂,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合成了莫来石质的陶瓷微晶薄板。采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气孔率和吸水率逐渐降低,试样中莫来石晶相含量、弯曲强度、密度逐渐增加。当煅烧温度为1200℃时,试样得弯曲强度达到96MPa。AlF3矿化剂的加入有利于促进莫来石的析晶和微晶板材的烧结,随AlF3矿化剂加入量的逐渐增加,试样的弯曲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适合的加入量为4.0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陶瓷 莫来石 粉煤灰 铝矾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陶瓷颜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博烨 黄剑锋 +4 位作者 曹丽云 李嘉胤 汪庆刚 刘一军 潘丽敏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7-304,共8页
本文对红色陶瓷颜料按照发色的主要元素分类进行了综述,讨论了近年来的新型红色陶瓷颜料特别是环保无毒的稀土类红色陶瓷原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红色陶瓷颜料的研究进行展望。以稀土元素为主要发色元素的高温红色颜料如Ce_(1-x)Pr_xO_2、YA... 本文对红色陶瓷颜料按照发色的主要元素分类进行了综述,讨论了近年来的新型红色陶瓷颜料特别是环保无毒的稀土类红色陶瓷原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红色陶瓷颜料的研究进行展望。以稀土元素为主要发色元素的高温红色颜料如Ce_(1-x)Pr_xO_2、YAl_(1-x)Cr_xO_3、(Bi_(1-x)RE_x)_2O3、Y_(2-x)TbxZr_(2-y)Fe_yO_(7-δ)等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应用方面,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多种制备方法相结合、开发新体系等途径制备更具有更低成本、更好化学稳定性、晶粒细小、发色稳定的颜料满足喷墨打印颜料等是今后产业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陶瓷颜料 高温 稀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时间对电沉积ZnS薄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一军 黄剑锋 +1 位作者 王秀峰 朱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69-72,共4页
采用阴极恒电位法在氧化锡铟导电玻璃(ITO)基板上电沉积了ZnS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仪(UV-VIS-NIR)对薄膜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沉积时间对薄膜的结构以及光... 采用阴极恒电位法在氧化锡铟导电玻璃(ITO)基板上电沉积了ZnS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仪(UV-VIS-NIR)对薄膜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沉积时间对薄膜的结构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沉积时间为6min时,可以得到表面均匀而致密的ZnS薄膜,在500~1000nm波长范围内的薄膜透过率约为40%~60%。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ZnS薄膜的结晶程度、微观形貌均有所改善,但当沉积时间达到或超过8min时,薄膜的结构和性能又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薄膜 电沉积 X射线衍射 沉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