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微发泡技术快速烧成轻质高强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然 王亚婕 +3 位作者 黄佳奇 彭君 马杰 陈章武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8-54,共7页
以黏土、钾钠长石、铝矾土、硅灰石、滑石、氧化铝、抛光废渣为主要原料,通过配方优化与温度控制的微发泡技术,制备了一种可快速烧成、且产品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轻质高强陶瓷。其密度在1.5~2.2 g/cm^(3),抗折强度在20~35 MPa,吸水... 以黏土、钾钠长石、铝矾土、硅灰石、滑石、氧化铝、抛光废渣为主要原料,通过配方优化与温度控制的微发泡技术,制备了一种可快速烧成、且产品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轻质高强陶瓷。其密度在1.5~2.2 g/cm^(3),抗折强度在20~35 MPa,吸水率小于0.2%。XRD测试结果表明该微发泡陶瓷砖的主晶相为钙长石;SEM测试结果表明该多孔陶瓷存在两种不同孔径范围的微孔(0~70µm和100~300µm)。分析结果表明,这种采用两种不同形成机理设计出的内部多孔结构陶瓷板具有密度可控、抗折强度高、且烧成时间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发泡 快速烧成 轻质高强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线在抛釉砖抗菌性能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传宝 陈然 +4 位作者 马杰 韦守泉 朱世豪 陈章武 黄佳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55,共5页
引入银纳米线为抗菌活性物质,通过配置均匀分散的抗菌液并结合磨抛工艺,将银纳米线均匀填充于抛釉砖表面微孔中,制备了一种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的抛釉砖。另外,通过优化抗菌液中的银纳米线固含量,确... 引入银纳米线为抗菌活性物质,通过配置均匀分散的抗菌液并结合磨抛工艺,将银纳米线均匀填充于抛釉砖表面微孔中,制备了一种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的抛釉砖。另外,通过优化抗菌液中的银纳米线固含量,确定了当抗菌液用量为20 mL/m^(2)、银纳米线固含量为1 mg/mL时,所制备的抗菌抛釉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抗菌性能和抗菌耐久性能均能达到99.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银系抗菌剂 陶瓷 抗菌抛釉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