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察薄氏腹针对脑卒中患者MMSE评分及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叶青 洪敏 +2 位作者 张凯娜 幸冰峰 范穗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958-1960,共3页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对脑卒中患者MMSE评分及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0例,按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研究组应用薄氏腹针,对...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对脑卒中患者MMSE评分及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0例,按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研究组应用薄氏腹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均有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较治疗前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薄氏腹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智能,故推测肠道屏障功能与脑智能可能正相关,可通过调节胃肠屏障功能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薄氏腹针 肠道屏障功能 智能 脑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醒脑汤结合头针在脑中风恢复期应用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叶青 洪敏 +1 位作者 刘洪 姜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8-231,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醒脑汤结合头针在脑中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研究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6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益肾醒脑汤结合头针在脑中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研究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6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肾醒脑汤和头针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凝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NIHSS评分和IADL评分,治疗前后BDNF、ET-1和NO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后伤残程度。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12周的NIHSS评分对于对照组,I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12周PT和APTT高于对照组,FIB和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BDNF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残疾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益肾醒脑汤结合头针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凝血指标和内皮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醒脑汤 头针 脑中风 凝血指标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眠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叶龙霖 王叶青 +2 位作者 蒋平平 林颖珣 洪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3422-3428,3442,共8页
背景在老龄化背景下,缺血性中风发病呈年轻化、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失眠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的探究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眠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背景在老龄化背景下,缺血性中风发病呈年轻化、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失眠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的探究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眠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缺血性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中医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各40例。中医治疗组采用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治疗,西药治疗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10次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维度(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血清IL-6与TNF-α水平,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研究过程中中医治疗组脱落1例、西药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中医治疗组39例、西药治疗组38例纳入研究。组别与时间对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存在交互作用,组别及时间对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1、2个疗程,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均低于治疗1个疗程(P<0.05)。治疗1、2个疗程中医治疗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均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组别与时间对血清IL-6、TNF-α水平存在交互作用,组别及时间对血清IL-6、TNF-α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1、2个疗程,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组内治疗1个疗程(P<0.05)。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1、2个疗程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Z=2.234,P<0.05)。结论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入眠和睡眠障碍 经筋解结 涌泉贴敷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失眠症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pcDNA-STC1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研究
4
作者 钟华 曾梅青 +2 位作者 周玉婷 何舜卿 卢秉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6-943,共8页
目的 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pcDNA-STC1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后增殖、转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变化。方法 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宫颈癌组织STC1的表达水平、患者的预后生存期。选择2019年1-10月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 目的 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pcDNA-STC1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后增殖、转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变化。方法 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宫颈癌组织STC1的表达水平、患者的预后生存期。选择2019年1-10月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qRT-PCR检测STC1 m RNA的表达,并分析STC1 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HeLa细胞分组:空白对照组:HeLa细胞正常培养,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HeLa-pcDNA-NC):5%微泡浓度+2μg空载质粒+无血清DMEM培养基。实验组(HeLa-pcDNA-STC1):5%微泡浓度+2μg pcDNA-STC1质粒+无血清DMEM培养基。MTT法及癌细胞单克隆形成数目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Matrigel体外成管实验检测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p-PI3K、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结果 GEPIA数据库显示宫颈癌组织STC1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且预后生存期与STC1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癌旁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和STC1 mRNA下调,且miR-574-5p水平与STC1水平呈负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48 h、72 h、96 h OD值降低,细胞克隆数极少,迁移率降低,细胞侵袭数减少,血管生成能力下降,MMP-2、MMP-9、VEGF、Ang2、p-PI3K、p-AKT蛋白表达下调(P <0.05)。结论 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pcDNA-STC1转染能够明显抑制人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转移、侵袭和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造影剂 斯钙素1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证患者血清微RNA表达谱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泽民 陈滢宇 +4 位作者 袁前发 陈思羽 杨小蓉 何震宇 洪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筛选脾虚证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miRNA水平探讨脾虚证的发病机制和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选择高脂血症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各4例,以及健康志愿者5名,提取其血清 RNA,进行 miRNA 定量 PCR 芯片检测。筛选脾虚证... 目的筛选脾虚证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miRNA水平探讨脾虚证的发病机制和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选择高脂血症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各4例,以及健康志愿者5名,提取其血清 RNA,进行 miRNA 定量 PCR 芯片检测。筛选脾虚证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进行层次聚类、靶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脾虚证患者9个候选血清miRNA,其中6个表达上调,3 个表达下调;候选miRNA的表达在脾虚证患者、脾胃湿热证患者及健康志愿者3组样本间存在差异。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6个上调miRNA调控的83个靶基因显著富集于7个通路,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病原虫感染性疾病、免疫/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胰腺癌等;3个下调miRNA调控的365个靶基因显著富集于5个通路,主要涉及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RNA 运输、磷酸肌醇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9个脾虚证患者候选 miRNA 可作为脾虚证临床辨证的潜在血清标志物,为脾虚证患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脾胃湿热证 高脂血症 微RNA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介导贞术调脂胶囊抑制去势小鼠骨丢失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姜俨 胡丽 +6 位作者 董群伟 唐琳 葛冬冬 卢秉慧 周天宇 谢佑红 孙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00-1807,共8页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贞术调脂胶囊(FTZ)抑制去卵巢(OVX)小鼠骨丢失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8只11周C57BL6/J雌性小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OVX组和FTZ组。FTZ组在OVX基础上给予FTZ[1.55 g/(kg·d)]灌胃,SHAM组和OVX组...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贞术调脂胶囊(FTZ)抑制去卵巢(OVX)小鼠骨丢失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8只11周C57BL6/J雌性小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OVX组和FTZ组。FTZ组在OVX基础上给予FTZ[1.55 g/(kg·d)]灌胃,SHAM组和OVX组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12周后收集小鼠左侧股骨、血清和粪便标本。左侧股骨行Micro-CT扫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0、IL-6、LPS和TRACP5b的含量;末次灌胃结束24 h后收集小鼠粪便,提取并检测粪菌总DNA,利用16 S rRNA高通量肠菌基因测序技术,对标本中的细菌16 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进行定性分析和OUT分析。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BV/TV、Tb.N、BMD和IL-10均显著性降低(P<0.05),Tb.Sp、TNF-α、IL-6、LPS和TRACP5b显著性增高(P<0.05);与OVX组相比,FTZ组Tb.N和IL-10显著性增高(P<0.05),Tb.Sp、TNF-α、IL-6和TRACP5b显著性降低(P<0.05)。在门水平,OVX组Firmicutes/Bacteroidota(F/B)率较SHAM组有增高趋势(P=0.310),但无显著性差异,而与OVX组相比,FTZ组F/B率显著性降低(P=0.002)。在属水平,与SHAM组相比,Faecalibaculum和Coriobacteriaceae_UCG-002丰度在OVX组中显著减少(P=0.030,P=0.005),Lachnoclostridium丰度在OVX组中显著增加(P=0.037),而与OVX组相比,FTZ组Faecalibaculum和Coriobacteriaceae_UCG-002丰度显著增加(P=0.045,P=0.005),Lachnoclostridium丰度显著减少(P=0.013)。结论FTZ能够延缓去势小鼠骨量丢失,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中Faecalibaculum、Coriobacteriaceae_UCG-002和Lachnoclostridium丰度实现的,且同时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去卵巢小鼠 贞术调脂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