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边缘结构模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伟南 林畅琪 +2 位作者 郜艳晖 贾卫东 周舒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0-383,387,共5页
目的介绍边缘结构模型原理,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具有时依性混杂变量的纵向数据中。方法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的初治患者随访研究为例,根据逆概率权重构建虚拟人群解决ALT和HBV DNA的时依性混杂,拟合边缘结构... 目的介绍边缘结构模型原理,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具有时依性混杂变量的纵向数据中。方法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的初治患者随访研究为例,根据逆概率权重构建虚拟人群解决ALT和HBV DNA的时依性混杂,拟合边缘结构模型。结果本研究所构建的边缘结构模型解决了在随访研究中时依性混杂对治疗组的影响,并有效地评估了各类CHB抗病毒药物的疗效。结论边缘结构模型基于假设条件下能无偏地估计治疗/暴露组的效应,且弥补了传统生存分析方法在时依性混杂、删失和治疗转换问题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结构模型 逆概率加权 时依性混杂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喻嘉宏 陈小娜 +5 位作者 郜艳晖 张岩波 陈柏楠 孔羡怡 杨朔 李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介绍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理论,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医学研究实践。方法以453名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的随访研究为例,采用Mplus7.4软件构建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结果识别出2个增长趋势不同的亚类"一般抑郁组"和"严重抑郁组&... 目的介绍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理论,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医学研究实践。方法以453名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的随访研究为例,采用Mplus7.4软件构建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结果识别出2个增长趋势不同的亚类"一般抑郁组"和"严重抑郁组",每个亚类人数分别为380人(83.89%)和73人(16.11%),年龄较小患者属于"一般抑郁组"可能性高(t=-0.051,P<0.05)。结论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在纵向数据分析中能够识别不可观测亚群的不同增长轨迹,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的增长模型在探讨群体异质性方面的不足,是纵向数据分析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异质性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效应-最大期望回归树模型的模拟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南 林畅琪 +3 位作者 廖海宁 潘敏仪 郜艳晖 周舒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5-668,673,共5页
目的介绍随机效应-最大期望回归树模型(random effect-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regression tree,RE-EM回归树)方法原理,比较RE-EM回归树与CART回归树在具有系统结构特征的纵向数据中的估计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生成不同参数设置的模... 目的介绍随机效应-最大期望回归树模型(random effect-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regression tree,RE-EM回归树)方法原理,比较RE-EM回归树与CART回归树在具有系统结构特征的纵向数据中的估计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生成不同参数设置的模拟数据,比较在不同随机效应及残差存在相关结构的纵向数据中两种树模型对特征空间的预测能力,并通过均方残差指标对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所构建的RE-EM回归树在不同参数设置下的预测性能均优于CART回归树。结论RE-EM回归树具有较强的预测性能,能准确预测特征空间且数据拟合效果好,相对于CART回归树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效应-最大期望回归树 CART回归树 随机效应 纵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