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碱性磷酸酶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莉萍 杨国柱 +3 位作者 陆幸妍 陈珺 卢丽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2-575,579,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某高校人群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结合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分析两指标的临床预测意义以及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1~2012年广州地区的某高校505例人群的完整体... 目的调查广州某高校人群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结合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分析两指标的临床预测意义以及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1~2012年广州地区的某高校505例人群的完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直接检测法得出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的水平及ALP水平,根据公式计算出non-HDLC,结合AIP指数统计分析不同分组人群血浆non-HDLC水平和ALP水平,探讨non-HDLC对动脉粥样硬化评估的临床预测意义,以及骨代谢指标ALP与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血脂non-HDLC、LDL0C水平60岁以前同年龄层不存在性别差异,血脂水平都在60岁以后出现高值,且存在性别差异;无论对血脂正常人群按TC或TG分层与否,与LDL-C,non-HDLC都呈现出与AIP更稳定更密切的相关性。6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人群中ALP与血脂non-HDLC均呈正相关(r=0.520、0.226,P<0.001、P<0.05),而男性仅60岁以上的ALP值与AIP呈正相关(r=0.717,P<0.001)。结论较以往单凭LDL-C值的判断,血脂non-HDLC值和AIP值的结合判断能提高临床上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血脂与骨指标ALP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碱性磷酸酶 低密度脂蛋白 促动脉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