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rcetin调节肝癌HepG2细胞Fas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继红 梁力建 黄洁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Fas基因表达变化在quercet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h为对照,20、40、60、80μmol/L quercetin作用于HepG2细胞72h和60μmol/Lquercetin作用于HepG2细胞6h、12h、24h、48h、7...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Fas基因表达变化在quercet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h为对照,20、40、60、80μmol/L quercetin作用于HepG2细胞72h和60μmol/Lquercetin作用于HepG2细胞6h、12h、24h、48h、72h,应用同位素试剂盒IP3-[3H]Birtrak检测细胞IP3含量,RT-PCR分析Fas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Fas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各浓度的querceti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72h,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7.9±1.5)pmol/106cells、(15.5±1.1)pmol/106cells、(5.7±0.9)pmol/106cells、(5.5±0.8)pmol/106cellsvs(29.4±0.5)pmol/106cells],Fas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0.26±0.01、0.30±0.01、0.30±0.02、0.37±0.02vs0.19±0.02],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灰度与面积之积的相对强度)1.10±0.08、0.91±0.02、0.78±0.07、0.73±0.05vs0.15±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2±1.1)%、(15.5±1.1)%、(26.8±2.5)%、(27.1±1.5)%vs(2.6±0.1)%];60μmol/L querceti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6h、12h、24h、48h、72h,各时相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3.3±1.4)pmol/106cells、(12.0±1.4)pmol/106cells、(7.5±0.8)pmol/106cells、(5.6±0.5)pmol/106cells、(4.3±0.6)pmol/106cellsvs(29.2±0.6)pmol/106cells,P<0.01];12h后Fas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0.26±0.02、0.28±0.02、0.26±0.01、0.24±0.01vs0.20±0.01],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0.65±0.17、1.20±0.07、1.51±0.06、1.50±0.06、0.97±0.17vs0.18±0.01],24h后各时相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0.5)%、(20.5±2.0)%、(30.7±1.6)%vs(2.6±0.1)%,P<0.01]。结论:Quercetin能减少IP生成,上调Fas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N 1-皮素 基因 FIG 细胞凋亡 肌醇1 4 5-三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肝NK细胞对肝移植免疫反应中NF-κB活性和IL-1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钟东佳 黄永亨 +4 位作者 龙天柱 俞建东 林泽宇 闵军 万云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12-2217,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移植肝组织内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5(IL-15)的表达水平及脾组织内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活性变化,探讨供肝NK细胞减轻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方法:Lewis大鼠为肝移植供体,BN大鼠为受体,改良"二袖套"法... 目的:观察大鼠移植肝组织内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5(IL-15)的表达水平及脾组织内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活性变化,探讨供肝NK细胞减轻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方法:Lewis大鼠为肝移植供体,BN大鼠为受体,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应用[60Co]射线照射清除供体免疫细胞和经门静脉回输供肝NK细胞等技术,实验设立3组。A组:急性排斥组;B组:单纯[60Co]照射排斥组;C组:[60Co]照射+供肝NK细胞门静脉回输排斥组。移植术后第1、3、7天收集受鼠外周血清,ELISA法检测IL-15分泌水平,同时切取移植肝行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移植肝组织IL-15蛋白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检测受鼠脾组织NF-κB表达活性。另外每组各设亚组观察移植后大鼠自然生存时间。结果:B组术后大鼠自然存活时间较A、C组明显缩短,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程度较A、C组严重;术后第3、7天,3组受鼠外周血IL-15水平均较第1天时显著升高;移植术后第3、7天,B组大鼠血清IL-15浓度均显著高于A、C组;术后第3、7天,移植肝组织中B组IL-15表达也显著高于A、C组,受鼠脾组织中B组NF-κB表达活性亦显著高于A、C组。结论:IL-15可能作为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移植物的预后估计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供肝NK细胞可能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活性来调节IL-15的水平,进而减轻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白细胞介素15 NF-ΚB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亨力 马兴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3-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年间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58例(观察组),与同期开腹手术96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年间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58例(观察组),与同期开腹手术96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58例,其中54例 (93.1%)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4例(6.8%)中转开腹,均治愈出院。观察组手术时间(57.25±19.86) min,对照组手术时间(54.25±23.74)min,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量(35.48± 21.54)mL,对照组出血量(43.67±24.49)m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 d体温,观察组 (37.6±0.4)℃,对照组(37.5±0.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 (26.28±3.56)h,对照组(34.40±6.63)h,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天数,观察组(4.1±0.4)d,对照组(6.5±0.6)d,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格掌握LC术的指征和中转开腹的前提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可行的、安全的,其疗效满意,可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istein在调节肝癌HepG2细胞Fas基因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继红 梁力建 黄洁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3999-400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Fas基因表达变化在geniste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h为对照,以20、40、60、80μmol/L genistein作用于HepG2细胞72h和60μmol/L genistein作用于HepG2细胞6、12、24、48、72h...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Fas基因表达变化在geniste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h为对照,以20、40、60、80μmol/L genistein作用于HepG2细胞72h和60μmol/L genistein作用于HepG2细胞6、12、24、48、72h,应用同位素试剂盒IP3-[3H] Birtrak检测细胞IP3含量,RT-PCR分析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Fas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各浓度的genistei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72h,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Fas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μmol/L genistei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6、12、24、48、72h,6h后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2h后Fas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6h后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24h后各时相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Genistein能减少IP3生成,上调Fas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凋亡 三羟异黄酮 F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1-6肝癌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后对survivin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周忠信 张继红 +2 位作者 张泷娟 黄晓卉 刘正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2,2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丝裂霉素(MMC)处理后Hepa1-6肝癌细胞survivin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Hepa1-6经1.0、3.0和9.0μg/ml浓度的MMC处理后1和3d,MTT法测定Hepa1-6生长抑制率,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经丝裂霉素(MMC)处理后Hepa1-6肝癌细胞survivin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Hepa1-6经1.0、3.0和9.0μg/ml浓度的MMC处理后1和3d,MTT法测定Hepa1-6生长抑制率,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9.0μg/ml浓度的MMC对Hepa1-6的抑制率明显高于1.0和3.0μg/ml浓度组,1.0和3.0μg/ml的MMC作用3d后对Hepa1-6生长无抑制。各浓度MMC处理第1天的Hepa1-6表达survivin mRNA以及survivin均降低,1.0和3μg/ml的MMC处理第3天,Hepa1-6表达survivin mRNA以及survivin升高,9μg/ml组survivin mRNA以及survivin表达于第3天仍低。结论低浓度MMC能诱导Hepa1-6细胞内survivin表达增加,可能是Hepa1-6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1-6 肝肿瘤 丝裂霉素 SURVIVIN 药物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基因表达在genistein抑制裸鼠肝癌生长中的作用
6
作者 张继红 梁力建 黄洁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探讨bcl-2基因表达变化在genistein治疗裸鼠移植人肝癌中的作用。方法:以裸鼠移植人肝癌为对照,对照组腹腔注入含0.04%DMSO RPMI-1640培养基0.05 L/kg,genistein治疗组腹腔注入genistein 1mg kg-1·d-1,3周后观察肝癌增长情况... 目的:探讨bcl-2基因表达变化在genistein治疗裸鼠移植人肝癌中的作用。方法:以裸鼠移植人肝癌为对照,对照组腹腔注入含0.04%DMSO RPMI-1640培养基0.05 L/kg,genistein治疗组腹腔注入genistein 1mg kg-1·d-1,3周后观察肝癌增长情况,并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肝癌组织IP3含量,RT-PCR分析癌组织b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肝癌组织Bcl-2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肝癌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体积:(42.7±27.8)mm3vs(52.3±26.5)mm3;重量:(42.7±27.8)mgvs(91.3±31.4)mg],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3.4±1.4)nmol/g proteinvs(35.3±6.6)nmol/g protein],bcl-2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RI(灰度与面积之积的相对强度)0.48±0.02vs0.56±0.15],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RI(灰度与面积之积的相对强度)1.69±0.52vs1.37±0.48]。结论:Genistein能减少IP3生成,下调肝癌组织bcl-2基因表达,抑制裸鼠移植肝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染料木黄酮 基因 BCL-2 蛋白质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