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虹 张少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797-2801,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及ICU住院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9例,其中死亡17例,存活52例,比... 目的评估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及ICU住院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9例,其中死亡17例,存活5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清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数(N)、血气分析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吸烟指数、hs-CRP、N、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高于存活组,体质指数(BMI)、VEGF、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均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血清VEGF、hs-CRP、PaCO2与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有回归关系(P<0.05)。血清VEGF与BMI(r=0.351,P=0.003)、动脉血pH值(r=0.305,P=0.011)呈正相关,与COPD病程(r=-0.254,P=0.036)、PaCO2(r=-0.574,P=0.000)呈负相关。结论血清VEGF是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与BMI、动脉血pH值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痰细胞因子水平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价值 被引量:98
2
作者 王虹 张少卿 +1 位作者 毛锐 谭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3-956,共4页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及IL-17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及COPD合并哮喘的价值。方法 34例5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COPD组(n=10)、哮喘组(n=12)及C...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及IL-17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及COPD合并哮喘的价值。方法 34例5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COPD组(n=10)、哮喘组(n=12)及COPD合并哮喘组(n=12),记录吸烟史并检测其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峰值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及诱导痰上清液中VEGF、ICAM-1、IL-13及IL-17的浓度。结果COPD组及COPD合并哮喘组有吸烟史的患者多于哮喘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PEF%、FVC%COPD组差于其他两组,COPD合并哮喘组FEV1%差于单纯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ICAM-1及IL-17浓度哮喘组、COPD合并哮喘组均高于COPD组,IL-13哮喘组高于COPD组(P<0.05)。诱导痰ICAM-1、IL-13及IL-17浓度COPD合并哮喘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痰VEGF浓度在3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哮喘组VEGF最高(P<0.05)。COPD合并哮喘组VEGF浓度与FEV1%呈负相关(r=-0.49,P<0.01)。结论诱导痰VEGF水平对鉴别COPD合并哮喘与单纯COPD或单纯哮喘有指导意义。诱导痰ICAM-1、IL-13及IL-17水平对鉴别COPD与哮喘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痰 细胞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1受体拮抗剂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虹 关向群 +6 位作者 杨淑玲 汤彦 张少卿 毛锐 谢燕清 邹威凤 谭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17-3720,共4页
目的观察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规律经口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2次/d,每次1吸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下列治... 目的观察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规律经口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2次/d,每次1吸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下列治疗:A组(22例)氮卓斯汀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B组(2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C组(19例)氮卓斯汀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并测定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及诱导痰上清液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哮喘症状评分、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及诱导痰上清液中ECP、ICAM-1的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及诱导痰上清液中ECP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H1受体拮抗剂鼻喷剂可抑制气道嗜酸粒细胞及ECP、ICAM-1水平,有效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且不良反应较轻。对于顾忌鼻用激素的副作用而又认为联用两种鼻喷剂麻烦的患者可选择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1拮抗剂 鼻喷剂 哮喘 变应性鼻炎 诱导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痰VEGF、ECP、ICAM-1及IL-13评估哮喘病情及气道炎症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虹 张少卿 +1 位作者 谭杰 毛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4-1946,共3页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VEGF、ECP、ICAM-1、IL-13与哮喘控制程度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36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按ACT评分分为控制不良组(n=28)、完全控制组(n=8),9例健康人作对照组,检测其诱导痰上清液中VEGF、ECP、ICAM-1、IL-13...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VEGF、ECP、ICAM-1、IL-13与哮喘控制程度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36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按ACT评分分为控制不良组(n=28)、完全控制组(n=8),9例健康人作对照组,检测其诱导痰上清液中VEGF、ECP、ICAM-1、IL-13的浓度及肺功能FEV1%、FEV1/FVC、FVC%、PEF%指标。结果:诱导痰VEGF、ECP、ICAM-1、IL-13的浓度在控制不良组均高于完全控制组,肺功能FEV1%、FEV1/FVC、FVC%、PEF%指标在控制不良组均低于完全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痰VEGF、ECP、ICAM-1浓度及FEV1%、FEV1/FVC、FVC%、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3的浓度完全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诱导痰VEGF浓度与FEV1%、FVC%、PEF%、FEV1/FVC(r=-0.91、-0.37、-0.31、-0.55),ECP与FEV1%、FVC%、PEF%(r=-0.88、-0.62、-0.42),ICAM-1与FEV1%、FVC%(r=-0.63、-0.58)均呈负相关(P<0.05);哮喘患者诱导痰VEGF、IL-13浓度分别与ECP(r=0.84、0.33)、ICAM-1(r=0.68、0.61)正相关(P<0.05)。结论:诱导痰细胞因子VEGF、ECP、ICAM-1及IL-13水平能反映哮喘病情及气道炎症状态,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诱导痰 细胞因子 肺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卓斯汀鼻喷剂联用吸入激素对控制不良的中重度哮喘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虹 杨淑玲 +5 位作者 关向群 张少卿 毛锐 谢燕清 邹威凤 谭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观察氮卓斯汀鼻喷剂联用吸入激素对控制不良的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黏附分子的强化抑制作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方法,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规律经口吸入沙美特罗(50μg)及氟替卡松粉吸入剂(25... 目的观察氮卓斯汀鼻喷剂联用吸入激素对控制不良的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黏附分子的强化抑制作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方法,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规律经口吸入沙美特罗(50μg)及氟替卡松粉吸入剂(250μg),每天2次,每次1吸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下列治疗:A组(22例)氮卓斯汀鼻喷剂每日2次,每次两鼻孔各一喷;B组(2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每日2次,每次两鼻孔各一喷;C组(19例)氮卓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每日2次,每次两鼻孔各1喷,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按需吸入β2激动剂的次数和测定血清中及诱导痰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的哮喘症状评分、按需吸入β2激动剂的次数和诱导痰中ICAM-1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A组哮喘症状评分、按需吸入β2激动剂的次数和诱导痰中ICAM-1浓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和按需吸入β2激动剂的次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ICAM-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氮卓斯汀鼻喷剂可有效治疗变应性哮喘、抑制气道ICAM-1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阻滞剂鼻喷剂 支气管哮喘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部感染的效价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虹 李兰英 关向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347-2349,共3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与价格关系。方法:将60例AE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5%葡萄糖溶液250mL,1次/d...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与价格关系。方法:将60例AE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5%葡萄糖溶液250mL,1次/d,静滴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76.7%(P<0.05),且治疗组退热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提高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治疗效果,并能节约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发作期合并肺部感染 效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