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模板分子印迹整体柱测定甲氧苄啶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红武 史美丽 +2 位作者 李康 卢绮雯 翟海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3-1289,共7页
利用三聚氰胺(MAM)与甲氧苄啶(TMP)分子中嘧啶环局部结构类似的特性,以三聚氰胺为类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对甲氧苄啶(TMP)有识别作用的分子印迹(MIP)整体柱。在优... 利用三聚氰胺(MAM)与甲氧苄啶(TMP)分子中嘧啶环局部结构类似的特性,以三聚氰胺为类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对甲氧苄啶(TMP)有识别作用的分子印迹(MIP)整体柱。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该印迹整体柱对甲氧苄啶显示出选择性识别作用,而对叶酸、甲氨蝶呤等具有类似局部结构的药物分子无保留作用。此外,三聚氰胺对甲氧苄啶的测定无干扰。该整体柱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分别应用于复方磺胺甲唑片剂和人血清中TMP的测定,效果良好。对于复方磺胺药中TMP的测定,线性范围为5.05~101 mg/L(r=0.999 6),低(37.9 mg/L)、高(50.5 mg/L)两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104%和90%。对于人血清中TMP的测定,线性范围为5.05~60.7 mg/L(r=0.999 6),低(25.3 mg/L)、高(50.5 mg/L)两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95%和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苄啶 类模板 分子印迹聚合物 整体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结肠炎小鼠NF-κB活性及其对ICAM-1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名诗 龙友明 崔淑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0-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NF-κB活性、ICAM-1蛋白表达变化及NF-κB对其调控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BABC/L小鼠20只,采用5%DSS溶液结肠炎小鼠模型和0.9%盐水溶液(NS)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NF-κB活性、ICAM-1蛋白表达变化及NF-κB对其调控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BABC/L小鼠20只,采用5%DSS溶液结肠炎小鼠模型和0.9%盐水溶液(NS)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NF-κBp65表达水平,凝胶滞留迁移试验(EMSA)测定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DSS组较NS组NF-κBDNA结合活性显著升高,具统计学意义(P<0.01),NF-κBp65成份主要表达于粘膜下层的炎症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核移位现象,正常对照组仅少数细胞表达p65,ICAM-1。相关性分析提示NF-κB活性与ICAM-1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的NF-κB明显活化,可能上调了ICAM-1基因的表达,参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硫酸钠 结肠炎 核因子 细胞间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校4届21183名新生HBV感染状况及ALT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秋红 张信 崔淑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65-2067,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高校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4届新生(共计2118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物(HBV-M),并用sysmax-2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高校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4届新生(共计2118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物(HBV-M),并用sysmax-2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者1011例,总阳性率为4.77%,有逐年下降趋势;男生多于女生,农村生高于城镇生。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无性别差异。ALT升高35例,男生多于女生。HBV-M全阴性10370例,占48.95%;单项抗-HBs阳性9802例,占46.27%。结论:应加强新生HBV-M及ALT的检测,并采取综合性干预对策,预防和控制HBV在高校人群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HBV-M ALT 大学新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更年期大鼠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赖远征 冯冰虹 +4 位作者 刘美珍 吴志伟 梁倍毓 邓红 张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8-79,共2页
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选用雌性SD大鼠“更年期”模型 5 0只 ,随机分配到生理盐水组和各用药组 (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 ,乙烯雌酚组 ) ,每组 10只 ,设 10只青年SD大鼠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子宫重量指数、阴道... 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选用雌性SD大鼠“更年期”模型 5 0只 ,随机分配到生理盐水组和各用药组 (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 ,乙烯雌酚组 ) ,每组 10只 ,设 10只青年SD大鼠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子宫重量指数、阴道上皮脱落细胞检查、血清FSH、LH、E2 的变化。结果 :各用药组均能使更年期鼠子宫重量指数增加 ,其与补肾活血方的剂量呈依赖性增加 (高剂量组P <0 0 5 )。各用药组均能使更年期鼠阴道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角化现象 (补肾活血方中和高剂量组P <0 0 5 )。各用药组均能明显降低更年期鼠血清FSH的含量 (低、中剂量组P <0 0 1,高剂量组P <0 0 0 1) ,有效降低血清LH的含量 (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P <0 0 0 1) ,提高E2 含量 (中、高剂量组P <0 0 1)。结论 :补肾活血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性激素 大鼠 补肾活血方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人胰腺癌细胞Capan-1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黎 李勇 +2 位作者 周畅 刘靖 张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胰腺癌细胞Capan-1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128~500000nmol/L)Res作用于增殖期的Capan-1,检测5d各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生长状态;通过增殖率曲线获得其半数生长抑...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胰腺癌细胞Capan-1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128~500000nmol/L)Res作用于增殖期的Capan-1,检测5d各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生长状态;通过增殖率曲线获得其半数生长抑制浓度(IC50)和杀伤浓度(killing concentration),并以此浓度再次作用细胞5d,检测并分析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es在16nmol/L时增殖率显著升高,而在15000nmol/L开始呈现抑制增长表现。Res对Capan-1的IC50为48.33μmol/L,细胞杀伤浓度为87.40μmol/L。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Res浓度为48.33μmol/L时,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当Res浓度为87.40μmol/L时,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48.33μmol/L组(P<0.01),且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Res对Capan-1的增殖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分别表现为促进增殖、抑制增殖、促进凋亡3个阶段浓度,其中Res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其对细胞周期的阻断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白藜芦醇 增殖率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黎 李勇 +1 位作者 张洁 张秋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1~150μmol/L)Res作用于增殖期的MEF,用MTT法检测72h后各组细胞增殖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其细胞周期。结果:Res1μmo/L组...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1~150μmol/L)Res作用于增殖期的MEF,用MTT法检测72h后各组细胞增殖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其细胞周期。结果:Res1μmo/L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es50μmol/L和150μmol/L组A值分别为0.196±0.055和0.185±0.0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4.0%和18.9%。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Res1μmol/L组中G2/M期细胞占(14.82±0.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μmol/L和150μmol/L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9.61±6.03)%和(65.31±0.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es对MEF增殖的影响,具有双向浓度依赖性,增殖和抑制增殖均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其中阻断G1期细胞进入S期是其抑制MEF增殖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及胞内血红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叶少英 阮萍 +3 位作者 雍军光 沈洪涛 廖志红 董晓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红细胞及胞内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人30名为对照组(H组),T2DM患者102例,按Hb A1c水平分为3组: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30例(Hb A1c<7.0%);血糖控制较差组(B组)3...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红细胞及胞内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人30名为对照组(H组),T2DM患者102例,按Hb A1c水平分为3组: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30例(Hb A1c<7.0%);血糖控制较差组(B组)36例(7.0%≤Hb A1c<9.0%);持续高血糖组(C组)36例(Hb A1c≥9.0%)。利用新型静态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对各组红细胞及胞内Hb进行检测。结果:与H组比较,A、B、C组红细胞的圆度因子明显增大(P<0.05)且与Hb A1c水平呈正相关;B组红细胞的截面积和C组红细胞的全部形态参数均较H组明显增大(P<0.05);A、B、C组,除A、B组间红细胞长短轴参数无显著差异,其它组间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与H组比较,A、B、C组Hb的紫外-可见光谱的谱型和谱峰未出现明显差异,但B、C组Hb的吸光度较H组明显下降(P<0.01),且C组Hb的吸光度也明显低于A组(P<0.05),随Hb A1c水平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随Hb A1c水平的升高,T2DM患者红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变形功能逐渐减弱,胞内Hb的结构可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A1C 红细胞 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注射液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大鼠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小迅 黄瑶 +1 位作者 吴新华 吕伟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39-741,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大鼠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脾脏细胞凋亡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吖啶橙(AO) 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率。结果:107 molL 氢化可的松作用大鼠脾脏细胞6 h...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大鼠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脾脏细胞凋亡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吖啶橙(AO) 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率。结果:107 molL 氢化可的松作用大鼠脾脏细胞6 h ,DNA 片段率显著增高,达27-4 % ,与对照组(19-4 % ) 相比有极显著意义( P< 0-01 ,n = 6) ,加入5 % 当归注射液后,凋亡率降至21-7 %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当归注射液可抑制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大鼠脾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脾脏 细胞凋亡 当归注射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碱性磷酸酶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莉萍 杨国柱 +3 位作者 陆幸妍 陈珺 卢丽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2-575,579,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某高校人群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结合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分析两指标的临床预测意义以及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1~2012年广州地区的某高校505例人群的完整体... 目的调查广州某高校人群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结合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分析两指标的临床预测意义以及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1~2012年广州地区的某高校505例人群的完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直接检测法得出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的水平及ALP水平,根据公式计算出non-HDLC,结合AIP指数统计分析不同分组人群血浆non-HDLC水平和ALP水平,探讨non-HDLC对动脉粥样硬化评估的临床预测意义,以及骨代谢指标ALP与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血脂non-HDLC、LDL0C水平60岁以前同年龄层不存在性别差异,血脂水平都在60岁以后出现高值,且存在性别差异;无论对血脂正常人群按TC或TG分层与否,与LDL-C,non-HDLC都呈现出与AIP更稳定更密切的相关性。6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人群中ALP与血脂non-HDLC均呈正相关(r=0.520、0.226,P<0.001、P<0.05),而男性仅60岁以上的ALP值与AIP呈正相关(r=0.717,P<0.001)。结论较以往单凭LDL-C值的判断,血脂non-HDLC值和AIP值的结合判断能提高临床上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血脂与骨指标ALP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碱性磷酸酶 低密度脂蛋白 促动脉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味清口含片中桂皮醛和橙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丽珍 周之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7-1630,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味清口含片中桂皮醛和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为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290 nm,流动相为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味清口含片中桂皮醛和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为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290 nm,流动相为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理论板数不低于3 000。结果桂皮醛进样量在0.025~0.500μg,橙皮苷进样量在0.10~2.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均良好;在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重复性实验中,桂皮醛和橙皮苷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16%和1.03%,1.27%和1.08%,1.23%和1.28%;桂皮醛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4%,RSD为1.65%(n=9),橙皮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9%,RSD为1.85%(n=9)。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实验符合要求,能准确、稳定地对四味清口含片中桂皮醛和橙皮苷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味清口含片 桂皮醛 橙皮苷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M与HBV-DN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联合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乙肝病毒复制水平(HBV-DNA)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HBV-M;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FQ-PCR... 目的: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联合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乙肝病毒复制水平(HBV-DNA)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HBV-M;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BV-DNA的水平。结果:在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血清学模式中,HBV-DNA的阳性率(高达98.84%)、对数平均值(4.26×107拷贝/mL)为最高;在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血清学模式中,HBV-DNA的阳性率(达96.43%)、对数平均值(2.51×107拷贝/mL)也较高;但在部分HBeAg(-)或抗-HBe(+)及抗-HBc(+)模式中,也有一定的HBV-DNA阳性率和一定的含量;从8组血清学模式来看,HBeAg(+)与HBV-DNA含量关系最为密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仅从HBV-M模式不能准确地判断HBV的复制程度及传染性强弱,而采用FQ-PCR法检测HBV-DNA准确度高、特异性强,更能真实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是评价传染性的可靠指标,在临床上对乙肝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M HBV—DNA 临床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多酚对核辐射损伤小鼠血液系统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佩莲 迟文 曾洪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91-392,共2页
目的:研究杨梅多酚对受核辐射损伤小鼠血液系统的保护作用,为抗核辐射损伤药物的开发提供床前药效预试。方法:采用60Co-r射线致小白鼠有形血细胞下降的动物模型。结果:杨梅多酚能提高有形血细胞计数,在杨梅多酚组和病理模型对照组之间... 目的:研究杨梅多酚对受核辐射损伤小鼠血液系统的保护作用,为抗核辐射损伤药物的开发提供床前药效预试。方法:采用60Co-r射线致小白鼠有形血细胞下降的动物模型。结果:杨梅多酚能提高有形血细胞计数,在杨梅多酚组和病理模型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能保护血液系统功能。结论:杨梅多酚可保护小白鼠由核辐射引起的有形血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多酚 辐射 血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超声诊断宫颈管内积气1例
13
作者 许本献 凌蓓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84-184,188,共2页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宫颈 斑片状强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折胆囊多发性结石超声误诊为肝囊肿1例
14
作者 许本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皱折胆囊 误诊 肝囊肿 多发性胆囊结石 超声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改中的道德冲突及化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海鸥 赵鲜云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6期34-35,52,共3页
探析了我国医改过程中政府、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在医改实践中所面临的道德冲突。为了化解医改中的道德冲突,医改中的各主体除了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增强道德判断和道德自决能力外,更要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目标,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探析了我国医改过程中政府、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在医改实践中所面临的道德冲突。为了化解医改中的道德冲突,医改中的各主体除了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增强道德判断和道德自决能力外,更要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目标,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必要时进行一定的道德妥协,从而最大限度地化解道德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事业 改革 医改 道德 道德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