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叶志金 郑力 +5 位作者 亓翠玲 张敏 唐富天 王尽淘 耿建国 王丽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3-395,399,共4页
目的研究C57BL/6J-APCMin/+小鼠肠道腺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记录APCMin/+小鼠的繁育情况,通过统计不同周龄小鼠小肠及大肠腺瘤的数目和总体积,观察其肠道腺瘤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腺瘤的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C57BL/6J-APCMin/+小鼠肠道腺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记录APCMin/+小鼠的繁育情况,通过统计不同周龄小鼠小肠及大肠腺瘤的数目和总体积,观察其肠道腺瘤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腺瘤的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APCMin/+小鼠9周龄时肠道开始有腺瘤发生,24周龄时多数小鼠出现死亡。从9~24周龄,腺瘤体积持续增大,但小肠腺瘤数目不再增加。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腺瘤中β-catenin入核,启动WNT信号通路下游原癌基因cyclinD1活化。结论 APCMin/+小鼠是良好的结直肠癌前病变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APCMin/+小鼠 腺瘤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调节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信号通路抗糖尿病小鼠肾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晶 兰天 +3 位作者 黄凯鹏 黄娟 谢曦 黄河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44-1549,共6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小鼠肾脏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SphK-S1P)信号通路的抑制效应。方法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采用黄连素(300 mg.kg-1.d-1)灌胃给药12周,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小...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小鼠肾脏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SphK-S1P)信号通路的抑制效应。方法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采用黄连素(300 mg.kg-1.d-1)灌胃给药12周,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的溶媒。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SphK1、TGF-β1、FN、ColⅣ的基因;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SphK1、FN、ColⅣ的蛋白表达;LC-MS/MS检测肾脏组织中SphK1活性和S1P含量。结果黄连素明显抑制糖尿病小鼠血糖,肾重/体重比、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异常增高;抑制肾脏肥大、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积聚。此外,黄连素明显减少肾脏SphK1活性、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S1P的生成。结论黄连素发挥抗糖尿病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肾脏SphK-S1P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糖尿病肾病 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 SphK-S1P信号通路 液质联用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苷改善CCl_4引起的小鼠肝纤维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兰天 曾志 陈颖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52-1755,共4页
目的研究栀子苷的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方法雄性C57小鼠采用腹腔注射CCl4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同时采用栀子苷进行灌胃给药干预。运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以及肝... 目的研究栀子苷的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方法雄性C57小鼠采用腹腔注射CCl4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同时采用栀子苷进行灌胃给药干预。运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以及肝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α-SMA的蛋白表达。结果栀子苷显著抑制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与纤维化模型组相比,栀子苷治疗组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水平明显降低(P<0.01)。栀子苷显著抑制肝组织中TGF-β1和α-SMA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栀子苷具有显著的改善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AM移植瘤模型的制备及其对肿瘤血管新生抑制药物的筛选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宇翔 周秦 +4 位作者 李江超 袁俏冰 韩露 雷岩 王丽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以改良方法在鸡胚绒膜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上接种人成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制备移植瘤,验证改良模型筛选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鸡胚种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传统方法与改良方法建... 目的:以改良方法在鸡胚绒膜尿囊膜(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上接种人成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制备移植瘤,验证改良模型筛选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鸡胚种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传统方法与改良方法建立CAM-U87移植瘤模型;改良方法在鸡胚孵育中增加9—16h的开窗适应期,再将特制的硅胶圈放置在CAM组织-级血管的半侧;硅胶圈内接种U87细胞建立CAM—U87移植瘤模型。模型的硅胶圈内分别加入经典抗血管新生药物沙利度胺(50、100、200μg/ml)和自主研发抗血管新药G386,以DMSO为对照;体视显微镜观察肿瘤形态,H—E染色法观察瘤组织新生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O),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ISH)技术检测血管标记物VEGFR2的表达。结果:成功制备改良CAM—U87细胞移植瘤,改良模型不影响CAM本身的血管生成,其瘤细胞接种成功率较传统模型显著升高[(70.00±4.226)%vs(41.25±5.154)%;t=4.314,P=0.0007],移植瘤体积显著增大[(60.20±6.012)vs(15.97±2.403)mm3;t=6.012,P〈0.0001]。沙利度胺和G386两药均能显著抑制移植瘤组织中的血管形成,使瘤组织中MVD显著降低[沙利度胺200μg/ml时(15.85±1.15)%vs(29.80±4.16)%;t=2.49,P=0.0474]、VEGFR2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改良方法成功制备CAM—U87移植瘤模型,经沙利度胺和G386验证,该模型对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的筛选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绒膜尿囊膜 移植瘤 胶质瘤 U87细胞 肿瘤血管新生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通过Caspase-3/PARP途径诱导人舌癌Tb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亓翠玲 周鑫磊 +4 位作者 叶杰 杨扬 章倩倩 李江超 王丽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舌癌细胞(Tb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用瑞士吉姆萨染色法、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原位Annexin V/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Tb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穿心莲内酯诱导Tb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显...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舌癌细胞(Tb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用瑞士吉姆萨染色法、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原位Annexin V/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Tb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穿心莲内酯诱导Tb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处理Tb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穿心莲内酯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表达明显增强(P<0.05),表明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活化PARP促进Tb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细胞凋亡 PARP T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0δ突变失活上调血管MMPs表达并引发血管壁结构损伤 被引量:2
6
作者 邢丽英 郑凌云 +6 位作者 吴玉娥 曾翠玲 桂亚丽 方海燕 吴腾 王丽京 李卫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87-1992,共6页
目的:研究p110δD910A基因突变失活(p110δ-mutant)对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的野生型(WT)小鼠与p110δ-mutant小鼠(n=20;20-25 g),取胸主动脉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real-time ... 目的:研究p110δD910A基因突变失活(p110δ-mutant)对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的野生型(WT)小鼠与p110δ-mutant小鼠(n=20;20-25 g),取胸主动脉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real-time PCR等方法,研究p110δ突变对小鼠动脉血管形态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结果:与WT相比,p110δ突变失活后小鼠主动脉血管壁变薄,管腔变大。p110δ突变失活后主动脉血管壁形态紊乱,弹力纤维局部断裂,血管中内皮细胞凋亡。p110δ突变失活后主动脉血管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胶原Ⅰ和胶原Ⅳ含量减少。p110δ突变失活后主动脉血管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MMP-9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PI3K活性在维持小鼠动脉血管的正常形态中起重要作用,p110δ突变失活后可能通过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促进血管壁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δ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血管壁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NA-RNA原位杂交技术研究Robo2在早期鸡胚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艳青 亓翠玲 +6 位作者 吴婷 徐涛 韩哲 王尽淘 耿建国 杨雪松 王丽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68-2372,共5页
目的:探讨Robo2(roundabout homolog 2)在早期鸡胚发育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Robo2/pSPT18重组质粒,并且制备地高辛标记的Robo2 RNA探针,进而通过RNA-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obo2在早期鸡胚发育中的表达。结果:原条发生... 目的:探讨Robo2(roundabout homolog 2)在早期鸡胚发育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Robo2/pSPT18重组质粒,并且制备地高辛标记的Robo2 RNA探针,进而通过RNA-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obo2在早期鸡胚发育中的表达。结果:原条发生前Robo2表达较弱,原条发生后主要表达在原条和神经板。体节期Robo2主要表达在脊索、神经管、体节和血岛部位。冰冻切片后观察到Robo2主要表达在外胚层,而在中胚层和内胚层只有部分表达。结论:阐明了Robo2在早期鸡胚发育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Robo2在正常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NDABOUT homolog2 早期鸡胚 RNA探针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ibble在原肠期鸡胚表达的研究
8
作者 徐涛 林艳青 +5 位作者 王晓钰 吴婷 韩哲 张希敏 杨雪松 王丽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6-179,共4页
旨在研究极性脚手架蛋白Scibble(Scrib)在原肠期的表达及意义,明确Scrib在早期鸡胚发育中的作用。以含有全长人Scrib的质粒pEGFP-N2-Scrib作为模板克隆出N端一段770 bp左右的片段,从而构建一个新的质粒pSPT18-Scrib;以pSPT18-Scrib为模... 旨在研究极性脚手架蛋白Scibble(Scrib)在原肠期的表达及意义,明确Scrib在早期鸡胚发育中的作用。以含有全长人Scrib的质粒pEGFP-N2-Scrib作为模板克隆出N端一段770 bp左右的片段,从而构建一个新的质粒pSPT18-Scrib;以pSPT18-Scrib为模板进行体外转录制备cRNA探针;并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用此探针检测鸡原肠胚各个时期Scrib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crib在鸡胚四期开始逐渐在原条顶端及两侧的外胚层表达,并随着发育过程向外胚层两侧蔓延扩散,并且在发展到十期时呈现包括神经管和体节在内的广泛的弥散性表达。Scrib的表达规律提示在胚胎发育早期Scrib对外胚层细胞迁移和分化以及而后的器官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crib在鸡胚早期发育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IBBLE CRNA探针 原肠期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口腔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亓翠玲 周鑫磊 +6 位作者 叶杰 杨扬 章倩倩 李江超 兰天 何晓东 王丽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口腔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穿心莲内酯及其对照药物治疗金黄地鼠颊囊癌,通过测量肿瘤体积观察治疗效果。用免疫组化检测穿心莲内酯对肿瘤血管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用TUNEL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作...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口腔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穿心莲内酯及其对照药物治疗金黄地鼠颊囊癌,通过测量肿瘤体积观察治疗效果。用免疫组化检测穿心莲内酯对肿瘤血管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用TUNEL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用免疫组化检测凋亡信号分子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穿心莲内酯治疗组颊囊癌的肿瘤体积明显比对照组小,肿瘤微血管密度和增殖的肿瘤细胞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中caspase-3明显被活化。结论:穿心莲内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了金黄地鼠颊囊癌的生长。穿心莲内酯通过caspase-3途径诱导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细胞凋亡 血管生成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海燕 吴晓云 +3 位作者 兰天 杨毅 王丽京 李卫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3-646,共4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人的黑色素瘤细胞(A375)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方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A37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求出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并以IC50的穿心莲内酯和衍生物4H-穿心莲内酯作用于A375细胞,并设定溶剂DMSO对照组,W...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人的黑色素瘤细胞(A375)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方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A37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求出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并以IC50的穿心莲内酯和衍生物4H-穿心莲内酯作用于A375细胞,并设定溶剂DMSO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人原癌基因bcl-6的表达,同时用Honechst 33342染液检测A375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穿心莲内酯抑制A375生长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30μg/mL;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穿心莲内酯明显下调bcl-6的表达;Honechst 33342染色显示穿心莲内酯明显促进了A375细胞的凋亡。结论穿心莲内酯通过下调bcl-6促进A375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BCL-6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T基因在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取良 黄韧 +4 位作者 胡曦文 勾红菊 周晓明 郑凌云 王丽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SGT(small glutamine-ric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SGT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对照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建立DVT模型,观察建模后两种小鼠体... 目的探讨SGT(small glutamine-ric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SGT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对照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建立DVT模型,观察建模后两种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情况,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栓重量及长度。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特点,ELISA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对照鼠相比,SGT基因敲除小鼠在建模48 h后,裸血栓重量长度比明显减小,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均显著延长,形成的血栓中纤维蛋白所占比例较小;SGT基因敲除小鼠血清中sICAM-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鼠,IL-6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GT基因敲除能有效抑制DVT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小板功能受影响及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SGT 基因敲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t-Robo信号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冰 王丽京 +3 位作者 王静 张洁 赵媛 亓翠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39,45,共4页
目的探讨Slit-Robo信号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c3细胞生长与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流式细胞术细胞内因子检测法检测Mc3细胞Slit2及Robo1蛋白的表达;在Robo1受体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R5作用下,以细胞计数法与... 目的探讨Slit-Robo信号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c3细胞生长与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流式细胞术细胞内因子检测法检测Mc3细胞Slit2及Robo1蛋白的表达;在Robo1受体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R5作用下,以细胞计数法与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Mc3细胞生长变化及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内因子检测法检测增殖相关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 Mc3细胞表达Slit2及Robo1蛋白,并且在R5单克隆抗体作用下,Mc3细胞体外生长能力受到抑制,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CN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Slit-Robo信号可能影响Mc3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对肿瘤细胞内的PCNA有正调控作用,提示该信号可能参与粘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Slit-Robo信号 Mc3细胞 R5mAb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t2在化学诱导的小鼠皮肤癌形成过程中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韦平 梁兵 +3 位作者 亓翠玲 杨永霞 王丽京 李卫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Slit2过表达在小鼠皮肤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lit2-Tg转基因小鼠构建DMBA/TPA化学多级皮肤癌模型,测量小鼠背部皮肤肿瘤的长径变化,观察皮肤癌成癌各时期的病理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小鼠皮肤癌模型。Slit2-Tg小鼠皮肤癌... 目的探讨Slit2过表达在小鼠皮肤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lit2-Tg转基因小鼠构建DMBA/TPA化学多级皮肤癌模型,测量小鼠背部皮肤肿瘤的长径变化,观察皮肤癌成癌各时期的病理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小鼠皮肤癌模型。Slit2-Tg小鼠皮肤癌的长径明显比C57小鼠的长,且Slit2-Tg小鼠皮肤癌的形成速度明显增快。结论Slit2促进了小鼠皮肤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癌 Slit2-Tg转基因小鼠 DMBA诱导 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倩倩 丁一 +4 位作者 亓翠玲 兰天 李江超 何晓东 王丽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6-679,共4页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Andro)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U87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4H-穿心莲内酯(4H-Andro)对照组和Andro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15、20和25μmol.L-1)DMSO...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Andro)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U87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4H-穿心莲内酯(4H-Andro)对照组和Andro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15、20和25μmol.L-1)DMSO、4H-Andro及Andro对U87细胞活力的影响,计算U87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U87细胞NF-κB蛋白表达强度。结果:通过浓度筛选,Andro平均IC50为8μmol.L-1。与DMSO和4H-Andro对照组比较,8μmol.L-1 Andro处理24h后U87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增殖抑制率达到50%;Andro处理96h时,U87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降低(P<0.01),增殖抑制率达到65%。与DMSO和4H-Andro对照组比较,8μmol.L-1 Andro处理48h后,U87细胞中NF-κB(即磷酸化p65)蛋白表达强度下降(P<0.01)。结论:Andro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天然抗炎药物,具有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功能,并且可通过靶向抑制NF-κB蛋白表达强度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胶质瘤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对Apc^(Min/+)小鼠肠道肿瘤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四美 亓翠玲 +2 位作者 叶杰 周秦 王丽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研究P-选择素(P-selectin)在ApcMin/+小鼠肠道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selectin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和肠道肿瘤模型ApcMin/+小鼠杂交,计数ApcMin/+小鼠与ApcMin/+P-selectin-/-杂交小鼠小肠及大肠肿瘤的数目,并测量其肿瘤体积... 目的:研究P-选择素(P-selectin)在ApcMin/+小鼠肠道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selectin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和肠道肿瘤模型ApcMin/+小鼠杂交,计数ApcMin/+小鼠与ApcMin/+P-selectin-/-杂交小鼠小肠及大肠肿瘤的数目,并测量其肿瘤体积,研究P-selectin对ApcMin/+小鼠肠道肿瘤的作用。结果:与ApcMin/+小鼠相比,ApcMin/+P-selectin-/-杂交小鼠在9周龄时肠道肿瘤数目与总负荷明显减少。结论:P-selectin缺失能够显著抑制ApcMin/+小鼠肠道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基因工程小鼠 肠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t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翠玲 郑凌云 +2 位作者 邢丽英 李香莉 王丽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Slit2蛋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LDLR-/-小鼠和LDLR-/-;Slit2-Tg小鼠,各6只,高脂喂养12周建立NAFLD模型后,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TC,TG,LDL-C,HDL-C的水平,取肝脏组织做切片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并提取肝组... 目的探讨Slit2蛋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LDLR-/-小鼠和LDLR-/-;Slit2-Tg小鼠,各6只,高脂喂养12周建立NAFLD模型后,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TC,TG,LDL-C,HDL-C的水平,取肝脏组织做切片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并提取肝组织RNA用QPCR分析LDLR-/-小鼠和LDLR-/-;Slit2-Tg小鼠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LDLR-/-;Slit2-Tg小鼠血清中LDL-C水平明显低于LDLR-/-小鼠;与LDLR-/-小鼠相比,LDLR-/-;Slit2-Tg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及肝损伤明显减轻,且肝脏组织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Slit2蛋白减轻了小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2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crib基因杂合子小鼠的制作与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晓东 李江超 +3 位作者 兰天 亓翠玲 章倩倩 王丽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28-32,共5页
目的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crib基因杂合子小鼠,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在动物整体水平研究Scrib基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方法将Scrib条件敲除杂合子小鼠(Scrib+/fl小鼠)进行繁殖并鉴定,然后将鉴... 目的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crib基因杂合子小鼠,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在动物整体水平研究Scrib基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方法将Scrib条件敲除杂合子小鼠(Scrib+/fl小鼠)进行繁殖并鉴定,然后将鉴定结果为阳性的子代Scrib+/fl小鼠与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MMTV-Cre纯合子小鼠进行杂交,鉴定其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结果成功繁育Scrib条件敲除小鼠和MMTV-Cre小鼠,并通过鉴定得到Scrib+/fl小鼠,与MMTV-Cre小鼠杂交并繁殖,获得基因型为Scrib+/fl;MMTV-Cre+/-小鼠5只。结论本研究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成功构建了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crib基因杂合子小鼠,为进一步研究极性蛋白Scrib表达下调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Cre LOXP 条件敲除 极性蛋白 Scrib 小鼠乳腺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GL-1基因敲除小鼠血中MIP-1γ和TNF-α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江超 周泽启 +9 位作者 叶杰 韩露 叶宇翔 刘影 何晓东 陈卉 袁俏冰 黎帅 张静丽 王丽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70-73,78,共5页
目的研究PSGL-1缺失对遗传基因工程小鼠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并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GFBP-6、TNF-α和MIP-1γmRNA表达水平。方法用血常规检测方法检测正常C57/BL/6小鼠和PSGL-1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PSGL-1-/-小鼠)的外周血中血常规... 目的研究PSGL-1缺失对遗传基因工程小鼠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并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GFBP-6、TNF-α和MIP-1γmRNA表达水平。方法用血常规检测方法检测正常C57/BL/6小鼠和PSGL-1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PSGL-1-/-小鼠)的外周血中血常规的差异;其次,提取两种鼠的血液的mRNA,逆转录为cDNA,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C57小鼠与PSGL-1-/-小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TNF-α和MIP-1γmRNA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C57小鼠相比,PSGL-1-/-基因工程小鼠在12周龄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P<0.05)、淋巴细胞(**P<0.01)和白细胞细胞(***P<0.001)总数显著增加炎症因子TNF-α以及MIP-1γ表达增加(P<0.05)。结论 PSGL-1的缺失改变了小鼠细胞因子并影响了外周血的血细胞组成,MIP-1γ和TNF-α炎症因子上调,有可能影响了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GL-1 TNF-Α MIP-1γ 基因工程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0δ突变失活的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曦文 章倩倩 +4 位作者 雷岩 刘红英 周大磊 陈佳园 王丽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32-1536,共5页
目的:建立p110δ突变失活的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为研究p110δ在小鼠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将C57BL/6J背景的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与p110δ突变失活小鼠(p110δD910A/D910A)进行杂交建系,通... 目的:建立p110δ突变失活的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为研究p110δ在小鼠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将C57BL/6J背景的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与p110δ突变失活小鼠(p110δD910A/D910A)进行杂交建系,通过PCR技术鉴定子代小鼠基因型,获得p110δ突变失活的ApcMin/+小鼠。对适龄小鼠进行肠道取材,亚甲蓝染色后,观察肠道结构,对腺瘤和微腺瘤进行统计。肠道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做HE染色进行进一步观察。结果:获得p110δ突变失活的ApcMin/+杂交鼠(ApcMin/+;p110δD910A/D910A)并得以稳定传代。ApcMin/+;p110δD910A/D910A杂交小鼠的肠道组织中,腺瘤数目和体积比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均有减少。结论:成功建立p110δ突变失活的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并得到小鼠肠道肿瘤的初步表型,为进一步研究p110δ在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工具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p110δ Apc^Min/+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病理学观察
20
作者 张敏 亓翠玲 +5 位作者 王会萍 叶志金 唐富天 王尽淘 耿建国 王丽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过表达IL-5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变化。方法记录转基因小鼠的繁育情况,通过计数小鼠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规律;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器官损害的病理变化特征。结果小鼠已成功繁育,... 目的研究过表达IL-5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变化。方法记录转基因小鼠的繁育情况,通过计数小鼠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规律;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器官损害的病理变化特征。结果小鼠已成功繁育,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数的比例持续增长到48周龄时的49.9±3.5%,脏器组织内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出现体表被毛缺失和直肠脱垂现象。结论小鼠体内高水平的IL-5能显著影响外周血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和比值,造成了肺脏、肝脏和脾脏等脏器的严重损坏。表明该小鼠是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良好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基因工程小鼠 IL-5基因过表达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