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灵尼胶囊系列提取物对环孢素A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影响试验研究
1
作者 倪庆纯 李泽君 +2 位作者 杨威 张德志 王茜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78-1179,共2页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性疾病,治疗难度很大,虽然西医的哈特疗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全世界至今还未治愈1例,并且单独用西药易产生耐药性。复方灵尼胶囊在仔细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汲取众长,精心挑选了有效成分明确,...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性疾病,治疗难度很大,虽然西医的哈特疗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全世界至今还未治愈1例,并且单独用西药易产生耐药性。复方灵尼胶囊在仔细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汲取众长,精心挑选了有效成分明确,作用靶点不同的6味常用中药(君药桑白皮,臣药穿心莲和姜黄,佐药黄芪和黄芩,使药甘草)组合而成,从中医角度认为其具有治疗艾滋病的作用,在临床上原以汤剂形式使用,为优化和验证复方灵尼胶囊提取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课题组旨在考察不同提取工艺制备的提取物对环孢素A诱发的T淋巴细胞亚群抑制小鼠模型的影响,评价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抑制的调节作用,并将系列提取物的功效进行比较,为复方灵尼胶囊提取工艺的确定和优选提供临床前药效学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灵尼胶囊提取物 环孢素A 免疫抑制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研究甘草酸的代谢 被引量:5
2
作者 钟运鸣 王素军 +4 位作者 曾洁 黄丽花 程漩格 王桂香 臧林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1-505,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在大鼠体内的肠、肝中的生物转化。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采用LC-MS/MS方法测定灌流液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结果甘草酸在单向肠-肝血管灌流模型中稳态肠提取率和稳态肝提取率分别为(4.2±0.6)%和(28.0... 目的研究甘草酸在大鼠体内的肠、肝中的生物转化。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采用LC-MS/MS方法测定灌流液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结果甘草酸在单向肠-肝血管灌流模型中稳态肠提取率和稳态肝提取率分别为(4.2±0.6)%和(28.0±3.0)%,灌流液中未发现代谢物甘草次酸;原位循环肠血管灌流模型中甘草酸的一级吸收速率常数为(0.33±0.06)min-1;甘草酸在大鼠十二指肠给药后,灌流液中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甘草次酸,同时肠腔液也存在大量甘草次酸。结论甘草酸的首过效应明显,口服后其主要被肠道菌群或肝细胞代谢,在肠粘膜细胞仅少量代谢。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适用于甘草酸的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次酸 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 代谢 大鼠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体配体结合技术研究酸枣仁镇静催眠活性成分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佳虹 唐旗羚 +11 位作者 郭纪全 王其友 祝曙光 王有娣 杨晨 高思远 刘金泳 高瑞萍 王军业 叶晓琼 潘雪刁 臧林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利用受体配体结合法探索酸枣仁中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以及该成分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与苯二氮卓受体的关系。方法首先,对酸枣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乙醇粗提;其次,制备Wistar大鼠脑组织匀浆液;根据受体-配体结合原理,采用体外饱和分子... 目的利用受体配体结合法探索酸枣仁中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以及该成分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与苯二氮卓受体的关系。方法首先,对酸枣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乙醇粗提;其次,制备Wistar大鼠脑组织匀浆液;根据受体-配体结合原理,采用体外饱和分子竞争的方法,利用高浓度的地西泮作为阳性竞争药,竞争低浓度的酸枣仁中可与脑组织中苯二氮卓受体结合的配体化合物;收集这些镇静催眠有效化合物,利用HPLC和LC-MS方法对酸枣仁与脑组织孵育提取化合物、地西泮与脑组织孵育提取化合物、地西泮+酸枣仁与脑组织孵育提取化合物进行谱图表征差异性分析鉴定,以确认被地西泮竞争置换出的酸枣仁中的有效镇静催眠化合物。结果 HPLC检测结果显示,与地西泮组、酸枣仁+地西泮组对比,酸枣仁作用组在出峰时间2.71min和46.87min处出现特殊峰。LC-MS检测结果表明,酸枣仁中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的配体化合物分别为274.28 m/z、453.34 m/z、496.34 m/z和608.38 m/z,根据酸枣仁指纹图谱的比对这些化合物可能是脂肪酸类物质和三萜类化合物。结论利用受体配体结合技术的原理,结合HPLC和HPLC-MS分析技术研究酸枣仁中镇静催眠活性成分,实验结果发现,酸枣仁中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可能是脂肪酸类物质棕榈酸(palmitic acid,C_(16)H_(32)O_2)、三萜类化合物麦珠子酸(alphitolic acid,C_(30)H_(48)O_4)和斯皮诺素(spinosin,C_(28)H_(32)O_(15)),这3种化合物由于与地西泮竞争结合苯二氮卓受体,可能具有类似的镇静催眠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发新型镇静催眠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受体配体结合 苯二氮卓受体 地西泮 镇静催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和p38MAPK介导BAPTA-AM抑制RANKL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四桂 袁茜 +2 位作者 潘雪刁 金桂芳 徐立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46-1150,共5页
目的探讨BAPTA-AM对RANKL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能力的影响以及其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建立RANKL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的实验模型。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 目的探讨BAPTA-AM对RANKL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能力的影响以及其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建立RANKL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的实验模型。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检测RANKL诱导的小鼠破骨细胞分化和存活的能力及BAPTA-AM对其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ERK1/2和p38MA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RANKL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胞质内可见多核,并能分化成为破骨细胞。不同浓度的BAPTA-AM(1、2μmol·L-1)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能明显地降低TRAP阳性细胞数目。RANK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ERK1/2和p38MAPK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诱导胞质ERK1/2和p38MAPK磷酸化,而不同浓度的BAPTA-AM可明显地抑制这种磷酸化作用。结论 BAPTA-AM能明显地抑制RANKL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ERK1/2和p38MAPK信号蛋白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PTA-AM ERK1/2 P38MAPK 巨噬细胞 RANKL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潘雪刁 杨周萍 +3 位作者 杨志英 周四桂 张海涛 臧林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10~80μmol/L芹菜素处理NCI-H46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细胞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10~80μmol/L芹菜素处理NCI-H46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细胞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信号分子Bax、Bcl-2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芹菜素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芹菜素处理组细胞出现核固缩、染色质凝集和核碎片化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NCI-H460细胞凋亡率随着芹菜素浓度增加逐渐增高;芹菜素处理组细胞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芹菜素能够抑制人肺癌NCI-H4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和下调Bcl-2的表达,导致Bcl-2/Bax比值下降,caspase-3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BAX 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异性结合多肽ZS-1的肺癌新肿瘤标志物的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素军 潘雪刁 +3 位作者 臧林泉 王桂香 石磊 谢海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利用本实验室已获得的与肺癌特异性结合的十二肽ZS-1(EHMALTYPFRPP)从人类肺癌cDNA文库中筛选出肺癌相关标志物,并进行初步确认,为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本实验以ZS-1为探针,通过将偶联生物素的多肽ZS-1固... 目的:利用本实验室已获得的与肺癌特异性结合的十二肽ZS-1(EHMALTYPFRPP)从人类肺癌cDNA文库中筛选出肺癌相关标志物,并进行初步确认,为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本实验以ZS-1为探针,通过将偶联生物素的多肽ZS-1固化在亲和素处理的酶标板,筛选人类肺癌cDNA噬菌体展示文库,经过三轮减性筛选后,挑取与ZS-1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单克隆、扩增、纯化,再通过PCR技术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DNA测序,测序结果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对相关生物大分子进行了检测。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发现与ZS-1结合的肺癌细胞膜受体蛋白为KIAA1199,随后以KIAA199抗体检测人肺癌组织芯片证实,KIAA1199的阳性检出率为32.8%。结论:从人类肺癌cDNA噬菌体展示文库中筛选出潜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KIAA1199,为肺癌的早期诊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ZS-1 CDNA文库 减性筛选 肺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的优化及完善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素军 莫李立 +5 位作者 杨本坤 臧林泉 潘雪刁 王桂香 谭毓治 谢海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对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的灌流液组成成分进行优化,以获取最佳灌流液配方。方法:对灌流条件进行优化,分别对Krebs-Rin-ger(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甘露醇、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右旋糖酐T-40二者进行对比,找出最佳的灌流介质... 目的:对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的灌流液组成成分进行优化,以获取最佳灌流液配方。方法:对灌流条件进行优化,分别对Krebs-Rin-ger(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甘露醇、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右旋糖酐T-40二者进行对比,找出最佳的灌流介质。然后对最佳的灌流介质中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进行了优化。结果: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右旋糖酐T-40组优于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甘露醇组;5%牛血清白蛋白的灌流液是一个较为经济理想的灌流液。结论:在灌流介质中5%牛血清白蛋白是一个较为理想和经济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 右旋糖酐T-40 甘露醇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研究小补心汤总黄酮体内效应物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素军 阮金秀 +4 位作者 张振清 张有志 于能江 王桂香 莫李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5-886,共2页
抗抑郁作用经典古方小补心汤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张有志等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乙醇提取物总黄酮(BX-2)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且BX-2抗抑郁作用的效价强度比小补心汤明显提高,由于B... 抗抑郁作用经典古方小补心汤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张有志等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乙醇提取物总黄酮(BX-2)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且BX-2抗抑郁作用的效价强度比小补心汤明显提高,由于BX-2所含成分多,含量低,目前动物体内物质基础研究无法开展,为了研究其体内效应物质基础,本实验尝试用大鼠原位肠肝循环灌流模型对BX-2的体内效应物质基础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 小补心汤总黄酮 吸收 代谢 中药复方 效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特异性结合多肽的体外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潘雪刁 何冰 +3 位作者 王桂香 刘金泳 曹成明 臧林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出与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方法以人肺癌细胞NCI-H1299为靶细胞,人胚肺细胞MRC-5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3轮全细胞减性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进行ELISA鉴定;对亲和力较高的阳性克隆... 目的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出与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方法以人肺癌细胞NCI-H1299为靶细胞,人胚肺细胞MRC-5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3轮全细胞减性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进行ELISA鉴定;对亲和力较高的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并翻译为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多肽(FITC-ZS-5),采用细胞和组织免疫荧光法鉴定FITC-ZS-5与肺癌细胞的亲和力及特异性。结果通过3轮减性筛选后,与NCI-H1299细胞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得到有效的富集;ELISA结果显示5号克隆对NCI-H1299细胞亲和力最高,将其命名为Phage ZS-5;测序结果显示Phage ZS-5所表达的多肽序列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细胞及组织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FITC-ZS-5对肺癌细胞及组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结论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到肺癌靶向性多肽ZS-5,为肺癌的靶向治疗和诊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噬菌体展示技术 多肽 减性筛选 NCI-H1299细胞 肽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法测定关附甲素及其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天 王素军 王广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建立关附甲素的LC-MS测定法,研究其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特性。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C8柱,(250mm×2.1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V/V),用0.2%冰乙酸溶液,加入二乙胺适量调pH至4.0左右,流速:0.2 ml.min-1,电喷雾离... 目的建立关附甲素的LC-MS测定法,研究其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特性。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C8柱,(250mm×2.1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V/V),用0.2%冰乙酸溶液,加入二乙胺适量调pH至4.0左右,流速:0.2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1)方式,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法,检测离子为正离子,关附甲素的选择性离子:[M+H],m/z 430。考察温度、药物浓度、时间和pH值对关附甲素在Caco-2细胞上摄取的影响。结果关附甲素在0.2~50.0μ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最低定量限0.2μmol.L-1。关附甲素在Caeo-2细胞上的摄取具有一定的浓度、时间和pH值依赖性,其摄取表现为被动扩散。结论该法灵敏、简单,专属性强,关附甲素在Caco-2细胞上具有良好的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附甲素 LC-MS CACO-2细胞 PH值 摄取 被动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霉唑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机制的研究
11
作者 许静 陈杰 +4 位作者 罗子玲 官碧琼 何炳洪 孙萍萍 袁芳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孕烷X受体(PXR)诱导药克霉唑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凋亡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克霉唑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进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TUNEL法... 目的观察孕烷X受体(PXR)诱导药克霉唑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凋亡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克霉唑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进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TUNEL法检测肝组织中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肝脏CYP3A1、Bcl-2、Bax、PARP表达水平。结果克霉唑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数减少,组织损伤减轻,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抑制PARP剪切,提示有较好的抗凋亡作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作为PXR特异性强诱导药克霉唑,与假手术组比,能明显诱导CYP3A1基因表达。结论 PXR特异性强诱导药克霉唑可能通过促进Bcl-2表达及抑制Bax表达而拮抗肝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也与抑制PARP剪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霉唑 肝细胞 损伤 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孕烷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二烯对人胃腺癌MGC-80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健敏 陈雨 +2 位作者 周云 韩重 杨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研究呋喃二烯(FDE)在体外对人胃腺癌MGC-80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FDE46.29-740.74μmol·L^-1MGC-803细胞孵育48 h,MTT法测定FDE对细胞存活的抑制率;FDE 92.58-370.32μmol·L^-1MGC-803细胞作用24 h,光镜下及Hoechs... 目的研究呋喃二烯(FDE)在体外对人胃腺癌MGC-80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FDE46.29-740.74μmol·L^-1MGC-803细胞孵育48 h,MTT法测定FDE对细胞存活的抑制率;FDE 92.58-370.32μmol·L^-1MGC-803细胞作用24 h,光镜下及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罗丹明123染色和DCFH-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和活性氧的产生。结果 MTT结果表明,FDE 46.29-740.74μmol·L^-1MGC-803存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作用24,48和72 h时IC50分别为347.91,257.41和101.01μmol·L^-1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FITC/PI双染结果显示,FDE在92.58-370.32μmol·L^-1用24 h,能显著促进MGC-803细胞凋亡(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FDE可使MGC-803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罗丹明123和DCFH-DA染色结果显示,当药物浓度为370.37μmol·L^-1,FDE使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对应荧光强度的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的比值为0.85∶1,使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增加,活性氧水平为对照组的1.30倍(P〈0.05)。结论 FDE可抑制人胃腺癌MGC-803细胞存活,并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影响细胞周期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二烯 MGC-803细胞 胃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线粒体膜电位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对人NCI-H1650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晓彤 杨周萍 +1 位作者 刘欢 潘雪刁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8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650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CI-H1650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芹菜素(10,20,40,80μmol·L^(-1))处理NCI-H1650细胞,加入不含药物的等体积的RPMI-1640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650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CI-H1650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芹菜素(10,20,40,80μmol·L^(-1))处理NCI-H1650细胞,加入不含药物的等体积的RPMI-1640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噻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芹菜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细胞核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芹菜素作用后,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信号分子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白血病-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显示芹菜素对NCI-H1650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echst 33258细胞核染色法显示一定浓度依赖性的典型细胞凋亡特征,如核固缩和凋亡小体产生等。空白对照组,10,20,40,80μmol·L^(-1)的芹菜素作用NCI-H1650细胞48 h的凋亡率分别是(5.00±0.33)%,(18.05±4.67)%,(21.48±1.95)%,(43.24±1.11)%,(66.23±3.65)%,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升高Bax蛋白表达量增加,Bcl-2的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减少。结论芹菜素具有抑制及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CI-H1650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内促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增加、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非小细胞 增殖抑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