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113
1
作者 项鹏 夏文杰 +5 位作者 王连荣 陈振光 张丽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4,I001,共5页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 【目的】丹参注射液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液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分别采用含丹参注射液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 (DMEM )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 ,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NF M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0 5× 10 6,15代可获得 (2~ 3)× 10 12 个细胞 ,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4、CD90、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加入丹参或硫代甘油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 M、nestin表达阳性 ,GFAP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丹参注射液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脂肪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项鹏 张丽蓉 +4 位作者 陈振光 夏文杰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98-601,T001,共5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indomethacin定向...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 (1 0 77× 10 3 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 ,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indomethacin定向诱导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油红O检测中性脂肪 ,光镜下细胞计数。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 5代可获得 1× 10 8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4、CD90、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4、CD34、CD45、CD11a为阴性。诱导 48h后 ,细胞内有脂滴出现 ,随着时间延长 ,脂滴逐渐增加并融合为脂泡。细胞由梭形转变为圆形或多角性。细胞计数结果显示 85 %以上细胞转变为脂肪细胞。结论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肥胖症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98059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丽蓉 项鹏 +4 位作者 夏文杰 陈振光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96-899,I003,共5页
目的 :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应用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在成... 目的 :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应用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PD980 59,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 :MSC体外扩增 1 5代可获得 (3 - 4 )× 1 0 1 2 个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作用下 ,MSC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不同剂量的PD980 59均可抑制MSC分化为成骨细胞 ,并有剂量依赖关系 ;同时促使部分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98059 骨髓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蛋白激酶类 细胞分化 骨质疏松 难治性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红 陈伟强 +2 位作者 罗少洪 金桂芳 潘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取10月龄的小鼠,以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复制AD模型小鼠,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灌胃15d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取10月龄的小鼠,以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复制AD模型小鼠,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灌胃15d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脑内海马组织切片神经元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SOD活力显著提高(P<0.01)、血清LDH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多,形态改善。结论:异黄酮活性组分能有效地改善衰老AD小鼠的抗氧化系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 AD小鼠 抗氧化 海马区 神经元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通路在大鼠缺血延迟预适应抗心肌细胞凋亡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颖 陈晨 +1 位作者 吴伟康 陈伟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04,i0001,共5页
目的:以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为切入点,探讨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抑制心缺血再灌注(MI/R)后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 目的:以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为切入点,探讨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抑制心缺血再灌注(MI/R)后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h。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缺血5min,再灌5min,反复循环3次,24h后缺血1h,再灌1h。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进行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Westernblotting分析及Caspase-3活性测定,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HSP70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心肌缺血预处理24h后可以减少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率,抑制CytC和AIF自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及caspase-3的活化,上调HSP70蛋白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MI/R造成的细胞凋亡,机制与其诱导HSP70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预适应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凋亡诱导因子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陈伟强 赵宇红 +3 位作者 罗少洪 杨红 金桂芳 潘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2 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 O2 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的模型,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判断细胞的存活率,LDH法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结果: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能明显改...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2 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 O2 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的模型,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判断细胞的存活率,LDH法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结果: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能明显改善H2 O2 导致的细胞甲瓒减少,大豆异黄酮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H2 O2 处理组(P <0 .0 1) ;而LDH漏出率则明显低于H2 O2 处理组(P <0 .0 5 )。结论: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2 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PC12 大豆异黄酮 细胞损伤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的激活在四逆汤预处理诱导大鼠心肌延迟预适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颖 吴伟康 赵明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9-523,共5页
目的 :探讨四逆汤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 (I/R)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 ,缺血 5min ,再灌 5min ,反复循环 3次 ,2 4... 目的 :探讨四逆汤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 (I/R)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 ,缺血 5min ,再灌 5min ,反复循环 3次 ,2 4h后缺血 1h ,再灌 1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 (5mL·kg-1·d-1)连续 3d ,末次灌药 2 4h后缺血 1h ,再灌 1h。以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为评价指标 ,测定心肌中NO2 -/NO3 -的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心肌p38MAPK及PKC的表达。结果 :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LDH的值明显少于I/R组 ,NO2 -/NO3 -含量显著高于I/R组 ,p38MAPK和PKC发生转位且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组。结论 :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 ,其机制与p38MAPK的激活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蛋白激酶C 一氧化氮 有丝分裂索激活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姚冬生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9-180,共2页
本文研究了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发病时和发病过程血浆中TNF—α含量,脾细胞诱生TNF能力和脾细胞中TNF mRNA的表达的改变。结果发现:再障时血浆中TNF的水平升高,而目.随病情的发展TNF的量逐渐增多;而脾细胞诱生TNF的能力却下降,脾细胞TNF ... 本文研究了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发病时和发病过程血浆中TNF—α含量,脾细胞诱生TNF能力和脾细胞中TNF mRNA的表达的改变。结果发现:再障时血浆中TNF的水平升高,而目.随病情的发展TNF的量逐渐增多;而脾细胞诱生TNF的能力却下降,脾细胞TNF mRNA的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表达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b共刺激PBLs介导肝癌细胞凋亡与CPP32基因表达的关系
9
作者 潘德顺 陈伟强 王迪浔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凋亡 CPP32基因 McAb 共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