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敏文 顾取良 +1 位作者 张博 李荷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81-86,共6页
乳糖酶作为乳品添加剂,应用相当广泛,通过来源及其性质、基础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对乳糖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乳糖酶研究上的新进展和应用的新领域,由于近年来低温乳糖酶成为研究热点,特别对低温乳糖酶的研究进行介绍。
关键词 乳糖酶 基础研究 应用 低温乳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致体质量增加与HTR2C受体基因-759C/T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伟忠 何红波 +5 位作者 何震宇 黄惜妮 张敏玲 张杰 梅尚英 刘文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出现的体质量增加与5-羟色胺2C(HTR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rs3813929)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81例,测定其接受奥氮平单药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体质量、血糖... 目的探讨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出现的体质量增加与5-羟色胺2C(HTR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rs3813929)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81例,测定其接受奥氮平单药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体质量、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检测各患者HTR2C受体基因-759C/T位点的半合子型或基因型,分析BMI的变化与-759C/T的相关性。结果 181例患者经奥氮平治疗后平均体质量增加(4.33±4.15)kg或超过基础体质量的(7.1±6.3)%,体质量变化范围为0~22 kg或0%~38%,平均BMI变化值为(1.52±1.48)kg.(m2)-1。92例男患者突变型半合子(-759T)频率为13.0%,89例女患者突变型纯合子(-759T/T)频率为0%,杂合子频率(-759C/T)为29.2%。-759C/C野生型纯合子女患者和-759C半合子男患者经奥氮平治疗后体质量增加更明显。结论 HTR2C受体基因启动子-759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导致患者体质量增加相关联,携带-759T等位基因可能是限制体质量增加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体质量增加 5-羟色胺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ro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与广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崔炳权 何震宇 林元藻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探讨Prepro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与广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相关性。方法:以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的95位非糖尿病的正常人(对照组)和102位2型糖尿病人(T2DM组)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目的... 目的:探讨Prepro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与广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相关性。方法:以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的95位非糖尿病的正常人(对照组)和102位2型糖尿病人(T2DM组)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目的片段、限制性内切酶BseNⅠ酶切,Native-PAGE分离和银染分析,确定各组Prepro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基因型,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T2DM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对照组95例样本中,CC68例、AC27例,AA0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16、0.284、0;在T2DM组102例样本中,CC71例、AC25例、AA6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96、0.245、0.059。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epro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与T2DM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但在T2DM组中检测到AA基因型而对照组中未发现,提示等位基因A在T2DM发生中有某种作用,将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proghrelin基因 Leu72Met多态性 2型糖尿病(T2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低乳糖牛奶生产的乳糖酶添加剂候选菌株筛选及粗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荷 张博 +1 位作者 张敏文 顾取良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8-141,145,共5页
在低乳糖牛奶加工过程中需要高活性的低温乳糖酶作为添加剂。为此,从采集土样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低乳糖奶加工过程中需要的高乳糖酶活性候选菌株,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动球菌属(Planococcus sp.),命名为Planococc... 在低乳糖牛奶加工过程中需要高活性的低温乳糖酶作为添加剂。为此,从采集土样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低乳糖奶加工过程中需要的高乳糖酶活性候选菌株,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动球菌属(Planococcus sp.),命名为Planococcus sp.Y。研究表明,该菌株是1株低温菌株,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佳生长pH值为7.0,所产酶为胞内酶,粗酶液的最适酸碱度和温度分别为pH7.0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酶 筛选 低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细菌Cip蛋白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游娟 黄建林 +1 位作者 曹莉 韩日畴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6,共5页
昆虫病原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细菌产生的2种胞内晶体蛋白CipA和CipB已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稳定表达,为进一步提高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确定工程菌摇瓶培养的最适条件,研究了多种无机离子、装液量、培养基初始pH... 昆虫病原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细菌产生的2种胞内晶体蛋白CipA和CipB已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稳定表达,为进一步提高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确定工程菌摇瓶培养的最适条件,研究了多种无机离子、装液量、培养基初始pH值、诱导前添加葡萄糖等因素对工程菌摇瓶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10 mmoL/L Mg2+和15 mmoL/LPO43-,调节初始pH值至7.2,装液量为25mL(250mL摇瓶),诱导前添加10g/L葡萄糖时,Cip蛋白的表达量可明显提高,发酵条件优化后CipA和CipB的表达量达到了39%和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细菌 胞内晶体蛋白 基因工程菌 原核表达 发酵优化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细菌Cip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游娟 黄建林 +1 位作者 曹莉 韩日畴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66,共5页
昆虫病原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细菌产生2种胞内晶体蛋白CipA和CipB,为其共生线虫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基于Cip蛋白已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稳定且高水平表达,以纯化的重组Cip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 昆虫病原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细菌产生2种胞内晶体蛋白CipA和CipB,为其共生线虫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基于Cip蛋白已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稳定且高水平表达,以纯化的重组Cip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2种蛋白抗血清效价,均可达到1∶6 400。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制备的抗体均可特异识别发光杆菌的胞内晶体蛋白。Cip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建立该类蛋白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细菌 发光杆菌属 胞内晶体蛋白 多克隆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昆虫病原细菌Cip蛋白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游娟 黄建林 +1 位作者 曹莉 韩日畴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昆虫病原细菌产生两种胞内晶体蛋白CipA和CipB,为新型的生物农药——昆虫病原线虫提供必需的营养。在已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15b-cipA和pET-15b-cipB的基础上,研究了这两种重组载体在不同宿主菌中的表达情况,重组菌的生长特性,摇瓶培养... 昆虫病原细菌产生两种胞内晶体蛋白CipA和CipB,为新型的生物农药——昆虫病原线虫提供必需的营养。在已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15b-cipA和pET-15b-cipB的基础上,研究了这两种重组载体在不同宿主菌中的表达情况,重组菌的生长特性,摇瓶培养时表达重组Cip蛋白工程菌的发酵条件。结果显示:以E.coli BL21(DE3)为宿主菌,在LB培养基中培养至OD600为0.8~1.0时,1 mmol/L IPTG诱导8 h,CipA和CipB的表达量可达30.9%和32.6%,重组质粒具有良好的分离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晶体蛋白 基因工程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