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RVβ7.1基因修饰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丽彩 邱曙东 +3 位作者 黄树林 刘璋 林月霞 罗利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9,103,共4页
目的:观察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裹pcDNA3.1Vβ7.1后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Vβ7.1基因表达,改良MTT法检测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裹pcDNA3.1Vβ7.1后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Vβ7.1基因表达,改良MTT法检测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结果:TCRVβ-1基因转染可显著增加正常人PBMC该基因表达,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TCR基因修饰可明显提高正常人PBMC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CRVβ7.1基因 外周血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 基因表达 基因修饰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 Vβ7.1基因对IL-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丽彩 黄树林 +2 位作者 邱曙东 罗利琼 林月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探讨TCRVβ7 1基因与IL 1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识别和杀伤中的效应机制和相互作用。 方法 :用脂质分别包裹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和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 ,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 1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 目的 :探讨TCRVβ7 1基因与IL 1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识别和杀伤中的效应机制和相互作用。 方法 :用脂质分别包裹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和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 ,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 1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IL 12基因在MCF 7 S中的表达及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 ,改良MTT法检测TCRVβ7 1基因修饰PBMC对IL 12基因转染前后MCF 7 S的杀伤活性。 结果 :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在PBMC和乳腺癌细胞MCF 7 S中稳定表达 ;ELISA法检测提示IL 12基因修饰前后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细胞毒活性检测表明IL 12基因修饰可明显增强TCRVβ7 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的杀伤作用。 结论 :TCRVβ7 1基因修饰CTL及IL 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株共培养 ,提高了CTL的杀伤作用 ,说明TCR识别基因与杀伤基因在抗肿瘤效应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Vβ7.1基因 IL-12基因 修饰 乳腺癌细胞 识别 杀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鳢(Channa argus)MHC Class I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及表达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强强 贾伟章 黄泽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7-173,共7页
旨在探究乌鳢(Channa argus)MHC基因的分子特征、表达方式及多态性。应用抑制差减杂交(SHH)和快速扩增c 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并鉴定了乌鳢全长MHC I c DNA序列Char-Ia-1、Char-Ia-2和Char-Ib,推测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硬骨鱼MHC I基因同源... 旨在探究乌鳢(Channa argus)MHC基因的分子特征、表达方式及多态性。应用抑制差减杂交(SHH)和快速扩增c 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并鉴定了乌鳢全长MHC I c DNA序列Char-Ia-1、Char-Ia-2和Char-Ib,推测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硬骨鱼MHC I基因同源。Char-Ia-1和Char-Ia-2 c DNA序列包含1 167和1 083 bp的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388和360 aa的膜型Ⅰ类分子;而Char-Ib c DNA序列包含97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5 aa,显著截短的羧基末端显示Char-Ib为潜在的分泌型Ⅰ类分子。比较发现Char-Ia与Char-Ib在3'非转录区存在显著差异,在细胞外区、跨膜区和细胞质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低,推测二者来自不同的MHC I基因座。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乌鳢MHC I分子与抗原肽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较保守,在α1和α3结构域均出现硬骨鱼特征性的氨基酸残基缺失。进化树分析表明Char-Ia-1和Char-Ia-2聚为一簇,与Char-Ib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上,进一步证实Char-Ia与Char-Ib分别由不同MHC I基因座编码。RT-PCR分析显示乌鳢MHC I在组织中呈现组成型表达。设计基因专一性引物检测乌鳢Char-Ia与Char-Ib两类MHC I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har-Ia以较低的浓度表达于所有被检测组织,而Char-Ib主要表达于脾、肠、鳃和外周血,呈现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提示两类MHC I分子在鱼类免疫反应中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基因座 表达特征 乌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的动力学模拟
4
作者 刘顺会 陶嫦立 +1 位作者 罗珠河 黄树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44-1248,共5页
目的:建立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揭示细胞凋亡途径各分子间的动态调控过程,简要分析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方法:根据数据库KEGG及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细胞凋亡各条通路及抗细胞凋亡相关分子作用的方式及数量关系,... 目的:建立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揭示细胞凋亡途径各分子间的动态调控过程,简要分析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方法:根据数据库KEGG及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细胞凋亡各条通路及抗细胞凋亡相关分子作用的方式及数量关系,利用Matlab7.0的Simulink工具箱构建信号途径的动力学模型并仿真。结果:模型仿真结果与文献符合得较好,能够从数量上反映细胞凋亡信号途径中各分子间复杂的调控关系,并能通过模型仿真发现和验证该信号途径中一些关键节点分子。结论:本模型基本反映了细胞凋亡信号途径的动力学特征,可以作为后续的精确定量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 模型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