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定量药理学方法研究护骨胶囊的药效并分析各味药对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贾欢欢 曾昭利 +4 位作者 曾雯 秦中华 万超 李青南 胡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以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指标,通过正交模拟法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DAS3.0软件)分析护骨胶囊(HG)各味药对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并对该方不同组合的复方进行药效模拟。方法将HG 10个组分按照设计的正交表分为13个组,血清药... 目的以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指标,通过正交模拟法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DAS3.0软件)分析护骨胶囊(HG)各味药对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并对该方不同组合的复方进行药效模拟。方法将HG 10个组分按照设计的正交表分为13个组,血清药理学实验获取13个组的含药血清,CCK-8法及AKP法检测各组血清对成骨细胞(Ob)增殖和分化的影响。DAS3.0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各味药对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并对复方药效进行模拟。结果 (1)以Ob分化为指标,淫羊藿、山药、巴戟天、熟地黄、杜仲对成骨细胞分化有促进作用,骨碎补、制首乌无作用,龟甲、当归、续断对Ob分化有抑制作用;以Ob增殖为指标,淫羊藿、骨碎补、巴戟天、山药、龟甲、当归、熟地黄、续断对Ob增殖有促进作用,杜仲及制首乌对ob增殖无作用。(2)以两种指标进行观察,DAS3.0软件处理不同组合的复方进行药效模拟发现,分化药效预测最大值为0.2263,且共有6个组分化药效预测值大于0.2,原方排第二;增殖药效预测值最大为1.1620,为原方,另外还有4个组增殖药效大于1.0;此外,将两个结果综合发现,有三个模拟组方同时满足分化大于0.2和增殖大于1.0。结论利用Ob增殖和分化为指标,结合定量药理学方法综合分析HG,可提供丰富的组方信息,为HG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 成骨细胞 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F在破骨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金小冬 卢丽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7-550,共4页
MITF(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是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它在破骨细胞中的作用成为近几年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有研究证实,MITF调节破骨细胞中众多功能相关基因的转录,包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MITF(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是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它在破骨细胞中的作用成为近几年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有研究证实,MITF调节破骨细胞中众多功能相关基因的转录,包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破骨细胞相关受体(osteoclast-associated receptor,OSCAR),氯离子通道-7(chloride channel-7,Clcn7),骨硬化相关跨膜蛋白-1(osteopetrosis-associat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Ostm1)和E-钙粘蛋白(E-cadherin)等。无论在MITFmi/mi突变的小鼠模型还是来源于MITFmi/mi突变的小鼠体外培养的破骨样细胞中,我们都能检测到上述与破骨细胞众多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都会受到明显抑制,导致破骨细胞功能异常,小鼠患有严重的骨硬化病。因为小鼠和人类的MITF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所以理解MITF调控系统对小鼠破骨细胞的作用也将有助于我们阐明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骨硬化病或者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身上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和高钙血症等人类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现就MITF在破骨细胞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破骨细胞相关受体 氯离子通道-7 骨硬化相关跨膜蛋白-1 E-钙粘蛋白 Clcn7 Ost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成骨的双向作用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雪平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54-458,共5页
临床上常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来治疗多种疾病,但GCs诱导的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是其严重副作用之一。目前已知高剂量GCs可以抑制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增殖和分化,诱导OB的凋亡,减少... 临床上常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来治疗多种疾病,但GCs诱导的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是其严重副作用之一。目前已知高剂量GCs可以抑制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增殖和分化,诱导OB的凋亡,减少骨形成,而导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而低剂量GCs体外却刺激了OB的增殖和分化。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发现:一定的条件下,GCs在未影响松质骨的情况下,即可造成皮质骨骨量的丢失,这种GCs的双向作用是由于体内骨转移和GCs对骨组织作用的部位特异性造成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笔者主要从临床、实验和机理这3方面的研究入手,综述GCs对成骨的双向作用与OP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以便更深入地了解GIO的发病机理,并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成骨细胞 双向作用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造模对大鼠肱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珺 李凤华 +6 位作者 袁顺仪 吴玉娥 闵凡贵 赵宇红 陆幸妍 黄韧 李青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肱骨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基础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低、中、高频率组(L、M、H组)分别2次/周、4次/周、6次/周肌肉注射Dex,每次1.0 mg.kg-1],给...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肱骨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基础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低、中、高频率组(L、M、H组)分别2次/周、4次/周、6次/周肌肉注射Dex,每次1.0 mg.kg-1],给药30 d后取肱骨脱钙、石蜡包埋,骨形态计量学分析骨量、骨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肱骨上段松质骨: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组差异无显著性,M、H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明显降低(P<0.01),骨小梁宽度、数目明显减少(P<0.05),分离度明显增加(M组P<0.05;H组P<0.01)。肱骨中段皮质骨: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M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H组骨组织总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数、皮质骨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骨髓腔面积百分数明显增大(P<0.05)。肱骨生长板: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M和H组的生长板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L组肥大细胞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H组的肥大细胞直径明显减少(M组P<0.01;H组P<0.05)。结论短期、低频率(30d,每次1.0 mg.kg-1,2次/周)应用Dex不改变肱骨形态,当注射频率上升(4次/周)时仅观察到松质骨丢失,而皮质骨无变化,高频率时松质骨、皮质骨均严重丢失,3种频率用药均抑制肱骨生长板的生长发育,提示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用药频率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合理设计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肱骨 松质骨 皮质骨 生长板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卢丽 吴亮 +3 位作者 陈珺 林晓慧 万超 李青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71-1874,共4页
探讨不同浓度钠离子(Na + )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ENaC)的相关性。方法 Ob经1×10 -4 ~1 mol/L Na + 处理后,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再从中选3个浓度Na + 处理Ob,RT-PCR测定成骨功能相... 探讨不同浓度钠离子(Na + )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ENaC)的相关性。方法 Ob经1×10 -4 ~1 mol/L Na + 处理后,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再从中选3个浓度Na + 处理Ob,RT-PCR测定成骨功能相关基因(Cbfa1,OPN,OC)及ENaC-α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1×10 -4 ~1 mol/L范围内,Na + 对Ob具有双向影响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Na + 明显促进Ob分化,升高Na+浓度则抑制Ob分化,而Na+对Ob的增殖无影响。RT-PCR示:Na + 对Ob中 Cbfa1、OPN 及 OC 表达同样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促进表达,高浓度抑制;并且 ENaC-α mRNA 在 Na + 调控下的变化情况与成骨功能相关基因及Ob分化活性的变化相一致。 结论 Na + 可直接影响Ob的分化及成骨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且 Na + 对Ob的影响作用与ENa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 成骨细胞 上皮钠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磷联合腺嘌呤饮食诱导大鼠高转化型肾性骨病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豪 孟彦 +5 位作者 金小冬 陈珺 李英彬 黄韧 左力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高磷联合腺嘌呤制作大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模型诱导的骨矿代谢异常。方法雄性3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基础组(Basal)、对照组(Control)、慢性肾病组(CKD),实验持续6周。所有大鼠先饲养两周以适应环... 目的探讨高磷联合腺嘌呤制作大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模型诱导的骨矿代谢异常。方法雄性3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基础组(Basal)、对照组(Control)、慢性肾病组(CKD),实验持续6周。所有大鼠先饲养两周以适应环境,Basal在实验开始时处死;Control组给予高磷(1.03%)饮食;CKD组前四周给予腺嘌呤(0.75%)和高磷(1.03%)饮食,后两周给予不含腺嘌呤的高磷(1.03%)饮食。所有动物在处死前进行体内双荧光标记。实验结束时,取左侧胫骨上段(proximal tibia metaphometry,PTM)不脱钙包埋,并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结果与Basal组相比:6周高磷饮食的Control组大鼠骨组织未出现静态参数、生长板参数的变化;而动态参数显示矿化沉积率(MAR)、类骨质体积百分数(%OV/BV)明显增加,矿化延迟时间(MLT)明显减少。与Control组相比:CKD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数量(Tb.N)显著降低,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性升高;荧光周长百分率(%L.Pm)、矿化沉积率(MAR)、骨形成率(BRF/TV、BRF/BS、BRF/BV)、类骨质周长百分数(%O.Pm)、类骨质面积百分数(%OV/BV)、每毫米成骨细胞数量(Ob.N)、成骨细胞贴壁周长(%Ob.S.Pm)、每毫米破骨细胞数(Oc.N)、破骨细胞贴壁周长(%Oc.S.Pm)、明显升高,MLT与髙磷对照组比无变化,与Basal组比也减少。生长板参数显示:生长板宽度(G.P.Wi)、纵向生长率(L.G.R)明显减少,但是退行细胞高度(D.C.H)没有改变。结论 CKD模型导致骨的变化表现为明显的骨高转换模型,既促进骨形成,也促进骨吸收;最终骨量减少,说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生长板参数G.P.Wi和L.G.R减少,说明此模型对软骨下成骨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饮食 腺嘌呤 高转化骨病 慢性肾脏病 肾性骨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骨胶囊配伍和成骨细胞分化的正交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东 贾欢欢 +6 位作者 曾昭利 曾雯 秦中华 万超 陆幸妍 李青南 胡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以碱性磷酸酶(AKP)为指标,采用正交模拟法分析护骨胶囊十味药不同模拟组合的药效。方法将护骨胶囊十味药按照正交表,分为12个组。血清药理学实验获取12个组的含药血清,AKP法检测各组血清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正交模拟法与非... 目的以碱性磷酸酶(AKP)为指标,采用正交模拟法分析护骨胶囊十味药不同模拟组合的药效。方法将护骨胶囊十味药按照正交表,分为12个组。血清药理学实验获取12个组的含药血清,AKP法检测各组血清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正交模拟法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各组分在复方背景下的重要程度和相互作用。结果护骨胶囊各组分在复方中的药效贡献值顺序为淫羊藿>山药>巴戟天=熟地黄>杜仲>骨碎补>制首乌>龟甲>当归>续断。最佳药效组合为淫羊藿、巴戟天、骨碎补、杜仲、制首乌、熟地黄、山药。结论采用正交模拟法分析的结果提示护骨胶囊十味药中淫羊藿对成骨细胞分化起主要的作用,续断、当归及龟甲对成骨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模拟法 碱性磷酸酶(AKP) 护骨胶囊 药效模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盐对高浓度地塞米松作用下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东 虎松艳 +3 位作者 王金枝 孙平 周燕辉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Sr)对高浓度地塞米松(Dex)作用下大鼠成骨细胞(OB)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运用MTT试剂盒和AKP试剂盒分别测定Sr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定量PCR方法测定Sr对高浓度地塞米松作用下...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Sr)对高浓度地塞米松(Dex)作用下大鼠成骨细胞(OB)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运用MTT试剂盒和AKP试剂盒分别测定Sr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定量PCR方法测定Sr对高浓度地塞米松作用下成骨钙素(OC)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结果 Sr浓度在10-5、10-4mol/L时,能够促进OB增殖和分化(P<0.01);Sr浓度为10-4mmol/L能够有效拮抗高浓度Dex(10-5mol/L)对成骨细胞分化抑制作用(P<0.01),并能逆转Dex对成骨相关基因OC和TGF-β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 Sr能够对大鼠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促进作用,同时10-4mol/L Sr可以拮抗Dex(10-5mol/L)对ALP和成骨相关基因的抑制作用。为Sr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地塞米松 大鼠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_2与rhVEGF联合用药对大鼠成骨细胞及跖骨的作用
9
作者 陆幸妍 李青南 +5 位作者 吴飞虎 罗文寅 杨国柱 陈珺 卢丽 金勋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1-1035,1040,共6页
目的观察rhBMP2(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rhVEGF(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用药对体外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不同成熟阶段的增殖、分化及胎鼠跖骨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大鼠颅盖骨的细胞培养获得前成骨细胞(preosteoblast,pOB),再诱导分化... 目的观察rhBMP2(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rhVEGF(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用药对体外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不同成熟阶段的增殖、分化及胎鼠跖骨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大鼠颅盖骨的细胞培养获得前成骨细胞(preosteoblast,pOB),再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osteoblast,OB),以rhBMP2和低(2μg/L)、中(4μg/L)及高(8μg/L)剂量rhVEGF干预48 h,比较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另取胎鼠跖骨,以rhBMP2和rhVEGF干预7d和14 d,比较其纵向骨生长率(longitudinal bone growth rate,LBDR)。结果①LD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RGR:pOB的中、高剂量联用组较同剂量rhBMP2组高。OB的中、高剂量联用组较同剂量rhBMP2及rhVEGF组高。③AKP:pOB的中、高剂量联用组较同剂量rhBMP2及rhVEGF组高。OB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LBDR;7d联用组较rhBMP2及rhVEGF组高,但14d联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量联用rhBMP2与rhVEGF对骨再生诱导及骨组织早期生长有协同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联合用药 成骨细胞 跖骨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皮质骨和松质骨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雪平 陈珺 +8 位作者 卢丽 杨国柱 程晴 高建林 陆幸妍 王晓东 杨莉萍 万超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2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正常对照组(Ctrl);②糖皮质激素组(dexamethasone,Dex)。每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灌胃6周,取左侧胫骨上段(proximal ... 目的探讨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2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正常对照组(Ctrl);②糖皮质激素组(dexamethasone,Dex)。每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灌胃6周,取左侧胫骨上段(proximal tibia metaphyses,PTM)和中段(middle part of tibia shaft,TX)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取左侧股骨(Left Femur,LF)和第5腰椎(the5th Lumbar Vertebra,LV5)进行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Ctrl组大鼠的体重随时间(6周)逐渐增加;而Dex组大鼠的体重增加缓慢,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两组大鼠的体重差异具有显著性。与Ctrl组比,Dex组大鼠软组织中:肝、脾、肾、子宫和胸腺重量显著性减少。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显示:与Ctrl组相比,Dex组大鼠TX段皮质骨的骨量明显降低,骨髓腔增大。动态参数显示:Dex组大鼠的骨内膜面荧光周长百分率、骨形成率明显降低,而骨吸收百分率增加;骨外膜面动态参数无显著性变化,两组大鼠PTM松质骨无论静态参数或动态参数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变化。Dex也没有弱化LF和LV5的力学性能(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结论短期、少量使用Dex(45d,2.5mg·kg-1,twice per week),仅使大鼠皮质骨丢失,由于几何形状的变化,并不改变生物力学的性能。以这种方式使用Dex,不仅不影响松质骨,也不改变大鼠的生物力学性能。此结论提示Dex短期使用对不同部位的骨骼影响不同,先出现皮质骨的变化。因此需要重视对糖皮质激素导致皮质骨变化的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皮质骨 松质骨 形态计量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