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A20表达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帆 朱丽花 +6 位作者 王旭 陈少华 杨力建 吴秀丽 李萡 周毅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8-523,共6页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也称A20)、核因子κB(NF-κB)、黏膜相关淋巴瘤易位基因1(MALT1)及其转录本1(MALT1V1)的mRNA表达特点。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21例SLE患者(其中合并...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也称A20)、核因子κB(NF-κB)、黏膜相关淋巴瘤易位基因1(MALT1)及其转录本1(MALT1V1)的mRNA表达特点。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21例SLE患者(其中合并硬皮症2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1例,合并淋巴瘤1例)及31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ALT1、A20、NF-κB和MALT1V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LE样本中,A20 mRNA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MALT1和NF-κB也较健康人降低(P<0.01)。在健康人组,A20和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未呈现明显相关性,MALT1和NF-κB则呈正相关(P<0.05);而在SLE组中,A20和NF-κB mRNA则显示出显著正相关(P<0.05),MALT1和NF-κB则不存在相关性。SLE中MALT1V1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相关性研究还显示,健康人中A20和MALT1V1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在SLE中则不存在(P>0.05)。结论:本研究首先提供了MALT1-A20-NF-κB通路在SLE中的表达特点。SLE患者异常低表达A20,这可能与患者低免疫耐受相关,其与NF-κB表达的正相关性情况可能与其它因素的调控有关,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A20 MALT1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Wnt1基因启动子活性研究
2
作者 陈伟 徐卫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8-784,共7页
经典的Wnt信号通路是一条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经典Wnt信号通路在棉铃虫滞育蛹脑中受到抑制。本研究以棉铃虫Wnt1基因的转录调控为研究目标,对Wnt1启动子的活性进行了分析。首先,运用染色体步移的技术成功克隆了一段长为1566 b... 经典的Wnt信号通路是一条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经典Wnt信号通路在棉铃虫滞育蛹脑中受到抑制。本研究以棉铃虫Wnt1基因的转录调控为研究目标,对Wnt1启动子的活性进行了分析。首先,运用染色体步移的技术成功克隆了一段长为1566 bp的Wnt1启动子。然后,通过PCR扩增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构建到报告质粒,转染棉铃虫Hz Am1细胞并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结果表明-1077^-1120以及-1120^-1140这两个区域对Wnt1基因的转录起着明显的激活作用。最后对这两个区域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了预测。本研究从根本上了解棉铃虫滞育蛹脑中经典Wnt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染色体步移 启动子活性分析 Wnt1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枝雾水葛木脂素类化合物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开莹 陆海玲 +3 位作者 陆幸妍 钟楚倩 陈艳芬 郭丽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1-736,共6页
目的研究从多枝雾水葛中分离的新化合物雾水葛木脂素(pouzolignan)D,C和E(本文命名为化合物Ⅰ,Ⅱ和Ⅲ)的抗炎作用,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通过脂多糖(LPS)体外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目的研究从多枝雾水葛中分离的新化合物雾水葛木脂素(pouzolignan)D,C和E(本文命名为化合物Ⅰ,Ⅱ和Ⅲ)的抗炎作用,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通过脂多糖(LPS)体外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化合物Ⅰ和Ⅱ20,40,80,160和320 mg·L-1对细胞无明显毒性,化合物Ⅲ20,40,80和160 mg·L-1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Ⅰ40,80和160 mg·L-1组细胞释放NO含量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r=0.675,P<0.05),化合物Ⅰ160 mg·L-1组PGE2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化合物Ⅱ40,80和160 mg·L-1组细胞释放PGE2量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r=0.992,P<0.01),化合物Ⅱ80和160 mg·L-1组TNF-α含量逐渐减少(r=0.995,P<0.01),160 mg·L-1同时也抑制了NO的释放(P<0.05)。化合物Ⅲ20,40和80 mg·L-1明显降低炎症细胞释放的NO,无明显浓度效应关系(r=0.605,P>0.05),同时40和80 mg·L-1组PGE2和TNF-α的释放量也均明显减少,呈浓度依赖性(r=0.993,P<0.01;r=0.984,P<0.01)。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化合物Ⅰ和Ⅱ明显降低COX-2和TNF-αmRNA表达(P<0.05,P<0.01),化合物Ⅱ和Ⅲ能明显降低iNOS mRNA表达(P<0.05,P<0.01)。结论化合物Ⅰ,Ⅱ和Ⅲ通过减少炎症细胞释放炎症因子NO,PGE2和TNF-α,同时不同程度地影响iNOS,COX-2和TNF-α基因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雾水葛 木脂素类化合物 多枝雾木脂素 巨噬细胞 腹膜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Wnt-1基因克隆、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在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的表达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伟 徐卫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Wnt1蛋白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员。本研究旨在克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Wnt1基因,制备多克隆抗体,进而从蛋白水平初步研究该蛋白在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RACE的方法克隆棉铃虫Wnt1基... 【目的】Wnt1蛋白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员。本研究旨在克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Wnt1基因,制备多克隆抗体,进而从蛋白水平初步研究该蛋白在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RACE的方法克隆棉铃虫Wnt1基因。根据获取的序列构建Wnt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调查其亚细胞定位,同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后免疫兔子,制备多克隆抗体。最后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Wnt1蛋白在两种发育状态蛹脑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了棉铃虫Wnt1基因(Gen Bank登录号为KJ206240)。Wnt1定位在细胞质,通过镍柱纯化获得了较纯的重组蛋白。制备的Wnt1抗体效价高达1∶625 00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滞育蛹脑中Wnt1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滞育蛹脑。【结论】获得了高效价的棉铃虫Wnt1多克隆抗体。我们的结果表明滞育蛹脑中Wnt/β-catenin通路很有可能受到抑制。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棉铃虫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棉铃虫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WNT1 滞育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β-catenin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伟 徐卫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4-280,共7页
β-catenin基因是生物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组分。本研究通过RACE方法获得了棉铃虫β-catenin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Har-β-catenin(Gen Bank登录号为KJ206237)。其开放阅读框长2382 bp,编码793... β-catenin基因是生物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组分。本研究通过RACE方法获得了棉铃虫β-catenin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Har-β-catenin(Gen Bank登录号为KJ206237)。其开放阅读框长2382 bp,编码793个氨基酸残基。与已报道的其它物种β-catenin蛋白相似,Har-β-catenin蛋白具有多个ARM重复结构域。运用RT-PCR的方法比较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Har-β-caten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非滞育蛹脑中Har-β-catenin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滞育蛹脑。最后,我们构建了包含Har-β-catenin全长编码区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调查了Har-β-catenin的亚细胞定位情况。这些结论为我们进一步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棉铃虫滞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滞育 基因克隆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一种survivin抗原肽诱导T淋巴细胞优势取用TCR Vβ基因的方法
6
作者 林燕梅 沈晗 +3 位作者 邵红伟 吴凤麟 黄树林 肖兰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抗原肽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T淋巴细胞活化情况及TCRVβ表达谱变化。方法:分离健康人PBMC经rhIL-4、rhGM-CSF诱导DCs,将成熟DCs分为阴性组(不负载肽)、未洗脱负载组(负载survivin肽)、洗脱负载组(... 目的:探讨survivin抗原肽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T淋巴细胞活化情况及TCRVβ表达谱变化。方法:分离健康人PBMC经rhIL-4、rhGM-CSF诱导DCs,将成熟DCs分为阴性组(不负载肽)、未洗脱负载组(负载survivin肽)、洗脱负载组(经酸液洗脱并多聚甲醛固定后负载survivin肽),分别与自体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和7天以Elisa法检测诱导后T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并于第7天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TCRVβ表达谱。结果:随着时间延长两实验组IFN-γ的分泌比阴性组显著增高,且洗脱负载组增加更为显著。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洗脱负载组相比于阴性组及未洗脱负载组引起TCR Vβ表达谱的改变更为明显,其中TCR亚家族Vβ7.2、Vβ12、Vβ14、Vβ16、Vβ20、Vβ22最为显著。结论:DCs经酸液洗脱表面多肽并固定的方法更能有效地诱导TCRVβ亚家族优势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DC负载抗原 TCR Vβ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