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广东茶产历史地理研究之一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崚 赖兆祥 陈海强 《农业考古》 2015年第2期260-266,共7页
广东茶业经过唐宋两代的缓慢发展期,至明代,随着北人不断南下开发岭南,岭南的茶产经营进一步扩大,如果明以前文献中有关广东茶叶的种植、贡茶、品质、饮茶、诗赋等的相关记载还不甚多,那么有明一代关于广东茶业的文献记载则成几倍的增加... 广东茶业经过唐宋两代的缓慢发展期,至明代,随着北人不断南下开发岭南,岭南的茶产经营进一步扩大,如果明以前文献中有关广东茶叶的种植、贡茶、品质、饮茶、诗赋等的相关记载还不甚多,那么有明一代关于广东茶业的文献记载则成几倍的增加,这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明代广东茶产分布和名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广东 茶产 名茶 历史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至宋广东茶产区考述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崚 陈海强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9-244,共6页
五代时,南汉国由于远离政治中心,远离战乱,生活较为安定和富裕。随着北宋国家统一、生产力恢复,经济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农业发展迅速,粮食丰产,尤其是南宋广南地区的广东已经成为余粮大户,而且还供应给福建南部各县。粮食... 五代时,南汉国由于远离政治中心,远离战乱,生活较为安定和富裕。随着北宋国家统一、生产力恢复,经济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农业发展迅速,粮食丰产,尤其是南宋广南地区的广东已经成为余粮大户,而且还供应给福建南部各县。粮食的丰产为广东扩大茶树的种植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茶树 广东 产区 政治中心 经济建设 农业发展 福建南部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至唐广东茶史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8-223,共6页
广东产茶历史悠久,在现有关文献及地方志中,记载广东产茶历史最早仅追溯到南朝的梁武帝(503—515年)时期,东莞僧人建雁塔寺于铁炉岭(今茶山镇),沿山种茶,然而通过对文献的进一步考据及古代郡县设置等地理位置的分析,
关键词 茶史 广东 地理位置 地方志 历史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广东茶产历史地理研究之二——惠州府部 潮州府部 琼州府部 廉州府部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崚 陈海强 赖兆祥 《农业考古》 2015年第5期236-241,共6页
经过唐宋两代广东茶业的缓慢发展期,至明代,随着北人不断南下开发岭南,岭南的茶产经营进一步扩大,如果明以前文献中有关广东茶叶的种植、贡茶、品质、饮茶、诗赋等的相关记载还不甚多,那么有明一代关于广东茶的文献记载则成几倍的增加,... 经过唐宋两代广东茶业的缓慢发展期,至明代,随着北人不断南下开发岭南,岭南的茶产经营进一步扩大,如果明以前文献中有关广东茶叶的种植、贡茶、品质、饮茶、诗赋等的相关记载还不甚多,那么有明一代关于广东茶的文献记载则成几倍的增加,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明代广东茶产分布,同时通过文献可以了解明代广东名茶的分布和名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广东 茶产 名茶 历史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雌激素哌嗪雌酚酮对去卵巢小鼠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张延娇 王永东 +2 位作者 郑虎 翁玲玲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哌嗪雌酚酮(piperazinyl estrone,PE)对去卵巢小鼠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0只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Basal组,Ovx组,Ovx+PE 0.5mg.kg-1.d-1组,Ovx+PE 1.0 mg.kg-1.d-1,Ovx+PE 2.0 mg.kg-1.d-1,O... 目的研究哌嗪雌酚酮(piperazinyl estrone,PE)对去卵巢小鼠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0只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Basal组,Ovx组,Ovx+PE 0.5mg.kg-1.d-1组,Ovx+PE 1.0 mg.kg-1.d-1,Ovx+PE 2.0 mg.kg-1.d-1,Ovx+E 0.71mg.kg-1.d-1灌胃给药共42 d,处死小鼠,采用骨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测定哌嗪雌酚酮对去卵巢小鼠的骨量及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去卵巢小鼠骨小梁面积明显减少63%,小鼠股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指标均呈现显著性降低,表现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而哌嗪雌酚酮各剂量组的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鼠股骨的力学参数有不同程度提高;雌酚酮通过明显抑制骨吸收,轻度抑制骨形成增加骨量。结论哌嗪雌酚酮中剂量组(1.0 mg.kg-1.d-1)轻度抑制骨转换增加去卵巢小鼠的骨量,改善去卵巢小鼠股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雌酚酮 雌酚酮 骨质疏松 去卵巢 骨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历代方志研究——以广东茶史与茶文化研究为视角
6
作者 何崚 陈伟明 《中国茶叶》 2017年第2期32-34,共3页
在国内的茶史与茶文化研究中,方志是主要的利用文献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近代茶叶奠基人吴觉农先生在开展茶叶研究工作之初,首先是着手搜集国内各省地方志的茶叶历史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参考其他有关茶叶著作,写成了《湖南... 在国内的茶史与茶文化研究中,方志是主要的利用文献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近代茶叶奠基人吴觉农先生在开展茶叶研究工作之初,首先是着手搜集国内各省地方志的茶叶历史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参考其他有关茶叶著作,写成了《湖南茶叶史话》《四川茶叶史话》等专著,并于1990年出版了《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再有著名农史专家朱自振先生,由于其主攻方向为茶史,早年与陈祖槼先生等共同搜集资料,于1981年编撰出版了《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后于1991年编撰出版了《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续编·方志茶叶资料汇编》,在此资料的基础上,于1996年写成了茶叶专著《茶史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茶史 广东 中国茶叶 历史资料 历代 资料汇编 地方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厨余混合绿化垃圾的不同配比对赤子爱胜蚓生物量及堆肥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依林 陈大志 +1 位作者 朱爽 吴艳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1-575,共5页
为了探讨厨余混合绿化垃圾的不同配比对蚯蚓的生物量及其堆肥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两种物料不同混配比例条件下赤子爱胜蚓堆肥处理混合垃圾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生态因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混合基质中增加绿化垃圾的比例可以相应... 为了探讨厨余混合绿化垃圾的不同配比对蚯蚓的生物量及其堆肥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两种物料不同混配比例条件下赤子爱胜蚓堆肥处理混合垃圾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生态因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混合基质中增加绿化垃圾的比例可以相应地显著加快蚯蚓的生长、成熟和繁殖速度,显著提高对应基质的堆肥效率,这可能与混合基质碳氮比的提高、酸碱度的平衡以及透气性的改善有关。在厨余垃圾占主体(不低于50%)的情况下,绿化垃圾掺入的最佳比例范围为40%~50%,在该比例范围内,混合基质对赤子爱胜蚓种群增长的促进作用接近极限,相应的蚯蚓堆肥的效率也接近平台期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蚯蚓堆肥 厨余垃圾 绿化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计量学目前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珺 张豪 +4 位作者 杨国柱 陆幸研 金小冬 卢丽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1-1038,1054,共9页
1960年,美国骨整形外科医生Harold Frost提出一种定量研究骨微结构和骨量的技术——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HMT),其采用不脱钙硬包埋法和活体荧光标记法进行骨组织标本制作,更好地保留了骨组织微细结构。50多年来的实践证实BHMT是目前评价... 1960年,美国骨整形外科医生Harold Frost提出一种定量研究骨微结构和骨量的技术——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HMT),其采用不脱钙硬包埋法和活体荧光标记法进行骨组织标本制作,更好地保留了骨组织微细结构。50多年来的实践证实BHMT是目前评价骨转换与骨矿化最常用和有效的实验手段,至今仍是骨代谢和矿化评价的金标准。目前国际上有两套常用的标准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一是Harold Frost与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放射生物系Webster S.S.Jee教授及Sun Valley Hard Tissue Workshops一起发展并提出的BHMT标准命名法,下文简称Dr.Frost and Jee教授团队命名法。二是在美国医生A.Michael Parfitt于1980年提出的一套强调骨组织微结构研究重要性的体视学测量方法基础上,由美国骨矿研究协会(ASBMR)综合提出的标准命名法(1987年第一版和2012年第二版)。上述两种系统命名法均使用广泛,每套系统的指标都很多且各有侧重,使用时可按具体实验需要选择最为适用的系统。本文将讨论2种方法的异同点及其在BHMT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标准命名法 骨代谢 骨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砂仁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英文) 被引量:46
9
作者 张生潭 王兆玉 +2 位作者 汪铁山 李苗霞 林敬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64-472,共9页
本研究将Bligh-Dyer溶剂提取法首次应用于植物挥发油的提取,通过GC-MS方法分析,从干燥成熟的砂仁种子和果壳四种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38种化学成分,挥发油成分主要包括乙酸龙脑酯(5%~47%)、樟脑(4%~17%)、龙脑(1.5%~6%)、莰烯(0.2... 本研究将Bligh-Dyer溶剂提取法首次应用于植物挥发油的提取,通过GC-MS方法分析,从干燥成熟的砂仁种子和果壳四种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38种化学成分,挥发油成分主要包括乙酸龙脑酯(5%~47%)、樟脑(4%~17%)、龙脑(1.5%~6%)、莰烯(0.2%~3%)、α-蒎烯(0.2%~3%)、β-蒎烯(0.2%~5%)以及α-柯巴烯(0.1%~2%)等,其中总烯类物质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油总成分的10%~40%。从该植物中首次鉴定出蓝桉醇、二环大根香叶烯、薄荷烯醇、二十三烷、二十四烷等新的化学成分35个。所得挥发油对部分真菌及细菌的抑制试验表明其对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因此,砂仁不仅可作为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也可以作为食品原料或天然的食品防腐剂用于食品工业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挥发油 GC-MS 抗菌活性 Bligh-Dy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高建林 陈珺 +4 位作者 李兵 卢丽 杨国柱 陆幸妍 李青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9-1480,共2页
阿魏酸化学名称为3-甲氧基4-羟基丙烯酸,是当归等抗骨质疏松中药复方制剂的组方中药所含的一种水溶性单体成分,是其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降低胆固醇、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功能.目前阿魏酸对心肌细胞、淋巴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已有报... 阿魏酸化学名称为3-甲氧基4-羟基丙烯酸,是当归等抗骨质疏松中药复方制剂的组方中药所含的一种水溶性单体成分,是其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降低胆固醇、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功能.目前阿魏酸对心肌细胞、淋巴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已有报道,而其对成骨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较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碱性磷酸酶 成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苷对人肾癌786-0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广献 肖建勇 +5 位作者 邵红伟 赖炫城 丘鹏翔 吴映雅 谭宇蕙 杜标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782,共5页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Dioscin,Dio)对人肾癌786-0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Dio对786-0细胞生长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示踪法分析GJ功能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连接...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Dioscin,Dio)对人肾癌786-0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Dio对786-0细胞生长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示踪法分析GJ功能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连接蛋白基因表达。结果 0~2.5μmol.L-1 Dio处理786-0细胞48h不影响其存活率;用0、0.1、0.5、1和2μmol.L-1 Dio处理细胞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io能明显提高786-0细胞Calcein传递,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绿色荧光细胞(G4)与双阴性受体细胞(G3)比值(G4/G3)分别是0.13±0.01、0.23±0.01、0.30±0.01、0.56±0.02和1.15±0.02,各实验组G4/G3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用0、0.1、0.5、1和2μmol.L-1 Dio处理细胞48 h对其Cx43、Cx32和Cx26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体外较低浓度Dio能够有效促进786-0细胞GJ功能,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Dio促进GJ机制并不是通过上调Cx43、Cx32和Cx26蛋白表达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荧光示踪 786-0细胞 缝隙连接 连接蛋白 Calcein-AM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混合物对肝细胞脂毒性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辉 陈骁 +5 位作者 项夏霖 彭鑫 王苑芳 刘填桂 黄树林 邵红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FFA)混合物对肝细胞L-02的脂毒性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正常肝细胞L-02分别用正常培养基和0.5、1、2 mmol/LFFA混合物(油酸和软脂酸的比例为2:1)培养24 h后,尼罗红染液室温避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FFA)混合物对肝细胞L-02的脂毒性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正常肝细胞L-02分别用正常培养基和0.5、1、2 mmol/LFFA混合物(油酸和软脂酸的比例为2:1)培养24 h后,尼罗红染液室温避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确定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组织细胞酶法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凋亡检测试剂盒分析肝细胞的凋亡情况,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试剂盒分别检测培养液中ALT和AST活性。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脂代谢相关的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各浓度FFAs混合物均可剂量依赖性增加肝细胞脂肪堆积和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且1 mmol/LFFA混合物可增高肝细胞的甘油三酯含量2.6倍,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的变化基本相同。2 mmol/LFFA混合物可降低肝细胞L-02细胞存活率并诱导细胞凋亡,而0.5 mmol/L和1 mmol/LFFA混合物对细胞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FFA混合物对细胞上清中ALT和AST活性无明显影响。1 mmol/LFFA混合物作用后可分别上调肝细胞的ADRP和SREBP-1 mRNA的表达2.660和2.758倍。结论:FFA混合物可诱导肝细胞L-02脂肪变性且2mmol/LFFA混合物可造成轻度细胞损伤。脂代谢相关基因ADRP和SREBP-1表达上调与FFA混合物诱导的脂肪变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游离脂肪酸 脂毒性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荷减肥颗粒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升云 黄进 +5 位作者 孟民杰 陆家海 杨钦河 张荣华 朱晓峰 刘康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观察山荷减肥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大鼠的减肥降脂作用及对脂肪组织脂联素、抵抗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肥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山荷减肥颗粒高、中、低剂量3个实验组及高脂对照组、正常组。对给药8周的动物称体重,测体长,... 目的:观察山荷减肥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大鼠的减肥降脂作用及对脂肪组织脂联素、抵抗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肥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山荷减肥颗粒高、中、低剂量3个实验组及高脂对照组、正常组。对给药8周的动物称体重,测体长,计算Lee’s指数,测定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用ELISA法测瘦素水平,用RT-PCR检测附睾周围脂肪组织脂联素、抵抗素mRNA表达。结果:山荷减肥颗粒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脂肪重量、血清TC、TG、LDL水平明显低于高脂组大鼠(P<0.05),瘦素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脂肪组织脂联素、抵抗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脂组大鼠(P<0.05)。结论:山荷减肥颗粒对肥胖大鼠具有减肥降脂作用,调整肥胖大鼠脂肪组织瘦素、脂联素、抵抗素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高脂饮食 山荷减肥颗粒 脂联素 抵抗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卢丽 吴亮 +3 位作者 陈珺 林晓慧 万超 李青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71-1874,共4页
探讨不同浓度钠离子(Na + )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ENaC)的相关性。方法 Ob经1×10 -4 ~1 mol/L Na + 处理后,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再从中选3个浓度Na + 处理Ob,RT-PCR测定成骨功能相... 探讨不同浓度钠离子(Na + )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ENaC)的相关性。方法 Ob经1×10 -4 ~1 mol/L Na + 处理后,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再从中选3个浓度Na + 处理Ob,RT-PCR测定成骨功能相关基因(Cbfa1,OPN,OC)及ENaC-α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1×10 -4 ~1 mol/L范围内,Na + 对Ob具有双向影响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Na + 明显促进Ob分化,升高Na+浓度则抑制Ob分化,而Na+对Ob的增殖无影响。RT-PCR示:Na + 对Ob中 Cbfa1、OPN 及 OC 表达同样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促进表达,高浓度抑制;并且 ENaC-α mRNA 在 Na + 调控下的变化情况与成骨功能相关基因及Ob分化活性的变化相一致。 结论 Na + 可直接影响Ob的分化及成骨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且 Na + 对Ob的影响作用与ENa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 成骨细胞 上皮钠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造模对大鼠肱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珺 李凤华 +6 位作者 袁顺仪 吴玉娥 闵凡贵 赵宇红 陆幸妍 黄韧 李青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肱骨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基础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低、中、高频率组(L、M、H组)分别2次/周、4次/周、6次/周肌肉注射Dex,每次1.0 mg.kg-1],给...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肱骨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基础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低、中、高频率组(L、M、H组)分别2次/周、4次/周、6次/周肌肉注射Dex,每次1.0 mg.kg-1],给药30 d后取肱骨脱钙、石蜡包埋,骨形态计量学分析骨量、骨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肱骨上段松质骨: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组差异无显著性,M、H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明显降低(P<0.01),骨小梁宽度、数目明显减少(P<0.05),分离度明显增加(M组P<0.05;H组P<0.01)。肱骨中段皮质骨: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M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H组骨组织总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数、皮质骨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骨髓腔面积百分数明显增大(P<0.05)。肱骨生长板: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M和H组的生长板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L组肥大细胞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H组的肥大细胞直径明显减少(M组P<0.01;H组P<0.05)。结论短期、低频率(30d,每次1.0 mg.kg-1,2次/周)应用Dex不改变肱骨形态,当注射频率上升(4次/周)时仅观察到松质骨丢失,而皮质骨无变化,高频率时松质骨、皮质骨均严重丢失,3种频率用药均抑制肱骨生长板的生长发育,提示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用药频率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合理设计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肱骨 松质骨 皮质骨 生长板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法方药对大鼠脂肪肝Kupffer细胞ERK1/2蛋白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孟民杰 杨钦河 +8 位作者 王强 陈雪梅 王凤珍 王彦平 唐海兰 程少冰 凌家生 温承远 谢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祛湿、综合不同治法方药对大鼠脂肪肝Kupffer细胞ERK1/2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饮食、白酒灌胃复制大鼠脂肪肝实验动物模型,同时给予疏肝、健脾、活血、祛湿、综合不同方药进行干预。12周后以Ⅳ型胶...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祛湿、综合不同治法方药对大鼠脂肪肝Kupffer细胞ERK1/2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饮食、白酒灌胃复制大鼠脂肪肝实验动物模型,同时给予疏肝、健脾、活血、祛湿、综合不同方药进行干预。12周后以Ⅳ型胶原酶、蛋白酶E联合灌注消化、梯度离心、选择性贴壁分离不同组别大鼠Kupffer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Kupffer细胞ERK1/2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Kupffer细胞ERK1/2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各干预组ERK1/2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疏肝组(柴胡疏肝散:柴胡、川芎、枳壳、陈皮、白芍、香附、炙甘草)、健脾组(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砂仁、山药、桔梗、白扁豆、莲子、炙甘草)ERK1/2蛋白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下降最为明显。结论:在大鼠脂肪肝的形成过程中Kupffer细胞ERK1/2蛋白高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高表达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Kupffer细胞ERK1/2蛋白的高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并促进了脂肪性肝损伤,抑制ERK1/2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可能是健脾疏肝等治法方药抗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大鼠 有些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甲基糠醛对模拟高原大鼠血红蛋白氧结合特性及游泳耐力和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官立彬 李晓栩 +5 位作者 李锦松 杨诚忠 谭小玲 崔宇 高钰琪 黄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61-15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变构剂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fural,5-HMF]对血红蛋白氧结合特性的作用及其对大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平原空白组、高原空白组、平原用药组、高原用药组。空白组用生理...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变构剂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fural,5-HMF]对血红蛋白氧结合特性的作用及其对大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平原空白组、高原空白组、平原用药组、高原用药组。空白组用生理盐水、用药组以50 mg/kg 5-HMF腹腔给药。高原暴露采用模拟海拔5 000 m低压舱内24 h。各组按原剂量经腹腔重复给药30 min后从腹主动脉采血,测血气及氧平衡曲线。大鼠经过游泳训练后,负重游泳力竭实验检测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大鼠经过记忆训练后,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结果高原空白组负重游泳力竭时间、目标象限大鼠滞留时间、穿越平台位置次数、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指标,较平原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高原用药后这些指标显著升高,但是负重游泳力竭时间、目标象限大鼠滞留时间仍低于平原水平。各给药组P50、希尔系数均较相应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平原用药组较平原空白组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显著降低(P<0.05),血氧分压显著升高,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5-HMF在低氧条件下可增加血红蛋白氧亲和力、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分压,增强游泳耐力和空间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作业能力 氧亲和力 5-HMF 游泳耐力 空间记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护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洪曼杰 卢丽 +3 位作者 王晓东 曹克广 曾昭利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91-895,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护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将护骨胶囊(试验组)344例与骨松宝颗粒(对照组)121例进行比较研究。临床观察主要指标为骨密度测定、骨代谢... 目的观察中药护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将护骨胶囊(试验组)344例与骨松宝颗粒(对照组)121例进行比较研究。临床观察主要指标为骨密度测定、骨代谢指标、中医症状与不良反应等。结果①骨密度疗效:腰椎(L2-4)试验组总有效率59.8%,对照组总有效率60.5%;股骨颈试验组总有效率54.6%,对照组总有效率46.1%;Ward s三角试验组总有效率56.4%,对照组总有效率40.2%;大粗隆试验组总有效率50.7%,对照组总有效率44.1%。Ward s三角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各部位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骨代谢指标:护骨胶囊试验组治疗前后血碱性磷酸酶含量维持不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下降。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血碱性磷酸酶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③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ITT和PP分析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88.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9%和72.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④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护骨胶囊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骨胶囊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对糖尿病大鼠股骨和胫骨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芳 高英 +1 位作者 李卫民 陈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2,287,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糖尿病长期造模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方法 180~200 g雄性SD大鼠,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剂量10 ml·kg-1(前期实验已进行过高中低剂量筛选),一次性低剂量(35 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糖尿病长期造模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方法 180~200 g雄性SD大鼠,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剂量10 ml·kg-1(前期实验已进行过高中低剂量筛选),一次性低剂量(35 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高脂饲料(HFD)诱导2型糖尿病(T2DM)模型,造模的同时灌胃黄芪散(HQS),实验进行120天后处死大鼠,对股骨进行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的考察,对胫骨进行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厚度、数目等指标测定。结果黄芪散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股骨试件所承受的外力,其骨材料韧性、骨内在硬度、骨脆性上都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胫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及骨小梁数目显著降低(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加(P〈0.05),骨小梁宽度有减少的趋势(P〉0.05),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胫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均有增大的趋势。结论黄芪散能显著改善T2DM模型大鼠股骨和胫骨质量,有预防其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黄芪散 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筛选人抗狂犬病毒抗体scFv-Fc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丁丁 许天敏 +5 位作者 余丽江 苏曼曼 黄树林 宿晓云 陈磊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3-967,共5页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人抗狂犬病毒抗体分泌表达文库获得具特异性狂犬病毒抗原结合活性的分泌型小分子抗体(scFv-Fc)。方法:RT-PCR方法扩增获得一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组装scFv基因后克隆入毕赤酵母scFv-Fc抗体库...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人抗狂犬病毒抗体分泌表达文库获得具特异性狂犬病毒抗原结合活性的分泌型小分子抗体(scFv-Fc)。方法:RT-PCR方法扩增获得一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组装scFv基因后克隆入毕赤酵母scFv-Fc抗体库通用表达质粒pPICZα/Fc后,电转化X33酵母菌,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ELISA筛选、基因序列分析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构建了抗狂犬病毒毕赤酵母分泌型scFv-Fc库,获得了12株阳性菌株。对其中2株阳性克隆进行了序列分析证实为新的抗体可变区基因。ELISA、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该scFv-Fc具有特异性狂犬病毒抗原结合活性,相对分子质量为56 000。结论:通过毕赤酵母人抗狂犬病毒抗体scFv-Fc分泌表达文库筛选获得具较高亲和力的新scFv-Fc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分泌型小分子抗体 毕赤酵母 狂犬病病毒 分泌表达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