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52
1
作者 田素民 马宇昕 +3 位作者 孙灵芝 谭亮 刘靖 李国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162,167,共5页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雄性NIH小鼠,采用双侧海马CA1内注射淀粉样β蛋白(Aβ1-42,2 g/L,每侧2μL)制备AD小鼠动物模型,并以生理盐水模拟注射和不注射的正常...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雄性NIH小鼠,采用双侧海马CA1内注射淀粉样β蛋白(Aβ1-42,2 g/L,每侧2μL)制备AD小鼠动物模型,并以生理盐水模拟注射和不注射的正常组小鼠为对照。通过水迷宫测试,筛选出与两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的认知障碍小鼠,留作AD动物模型。AD动物模型又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石菖蒲水煎液灌胃组、石菖蒲去油水煎液灌胃组和石菖蒲挥发油灌胃组。每组6只,共4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组为对照,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灌胃组每天对应灌胃1次(0.2 g石菖蒲/10 g体重),连续3周。灌胃结束,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小鼠大脑和海马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中NOS的表达。结果:水迷宫测试结果表明,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水煎液和挥发油)灌胃2组模型小鼠与生理盐水灌胃组小鼠相比,60 s内跨越平台的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探索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大脑和海马内NOS活性检测显示,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灌胃3组AD模型小鼠和其对照组相比,大脑和海马内NOS活性下降,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能显著改善Aβ1-42致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疗效可能与降低大脑和海马中的NO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对β淀粉样蛋白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宇昕 李国营 +2 位作者 孙灵芝 谭亮 田素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6,共6页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灌服对β淀粉样蛋白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Aβ沉积的影响。方法:雄性NIH小鼠分为AD模型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水提液灌胃组、去油水煎液灌胃组...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灌服对β淀粉样蛋白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Aβ沉积的影响。方法:雄性NIH小鼠分为AD模型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水提液灌胃组、去油水煎液灌胃组和挥发油灌胃组。共6组,每组6只。AD模型组小鼠双侧海马CA1区内注射Aβ1-42(2μg/μl,2μl/侧)。模型制备后,进行第1次水迷宫测试,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然后,每天1次的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进行灌胃(0.2 g石菖蒲/10 g体重),连续3周,以生理盐水灌胃组为对照。灌胃结束后,进行第2次水迷宫测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β在小鼠海马的沉积情况。结果:第1次水迷宫检测显示,与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小鼠比较,AD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2次水迷宫检测表明,与生理盐水灌胃组相比,石菖蒲灌胃三组模型小鼠其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其中挥发油灌胃组逃避潜伏期最短,但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AD模型小鼠灌服后Aβ沉积明显减少(P<0.01)。但石菖蒲不同部位灌服组与生理盐水灌服组Aβ沉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石菖蒲三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石菖蒲水溶性部位与挥发油部位一样含有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药效成分,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这种改善功效是否与减少Aβ沉积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挥发油 非挥发油成分 AD 海马 Β淀粉样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的代谢机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嵋戈 阮志刚 +1 位作者 刘靖 李国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4-348,共5页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和γ-分泌酶的蛋白水解作用而产生的含有39-43个氨基酸的多肽(4.5 kD),它是构成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内的特征...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和γ-分泌酶的蛋白水解作用而产生的含有39-43个氨基酸的多肽(4.5 kD),它是构成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内的特征性沉积物,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的核心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AB) 阿尔兹海默症(AD)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和tau蛋白从独立学说到联合学说-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灵芝 阮志刚 +1 位作者 刘靖 李国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2,共4页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斑块(即老年斑,Senileplaques,SP)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和神经元...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斑块(即老年斑,Senileplaques,SP)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和神经元丢失;并主要发生于大脑内与学习和记忆功能相关的区域一海马区和大脑皮质区,所以患者多表现出进行性记忆衰退和认知障碍等主要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TA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敏 张黎 +1 位作者 刘靖 李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5~150μmol/L Re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H-SY5Y,72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构成比和细胞凋亡率,用Hochest染色观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5~150μmol/L Re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H-SY5Y,72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构成比和细胞凋亡率,用Hoche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0.5~5μmol/L各组,进入G2/M期细胞所占活细胞比率逐渐升高;5~150μmol/L各组,随浓度升高,凋亡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50μmol/L组凋亡率为51.80±1.72%,进入G0/G1期间细胞为78.54±0.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进入G2/M期细胞为0.48±0.50%,即大多细胞停留于DNA复制前期。结论:Res在0.5~15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SH-SY5Y具有双向浓度依赖性,即在0.5~5μmol/L浓度范围内,Res促进SH-SY5Y细胞增殖,而在15~150μmol/L浓度范围内Res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中Res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主要表现为阻止G1期细胞进入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神经母细胞瘤 细胞周期 凋亡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人胰腺癌细胞Capan-1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黎 李勇 +2 位作者 周畅 刘靖 张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胰腺癌细胞Capan-1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128~500000nmol/L)Res作用于增殖期的Capan-1,检测5d各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生长状态;通过增殖率曲线获得其半数生长抑...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胰腺癌细胞Capan-1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128~500000nmol/L)Res作用于增殖期的Capan-1,检测5d各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生长状态;通过增殖率曲线获得其半数生长抑制浓度(IC50)和杀伤浓度(killing concentration),并以此浓度再次作用细胞5d,检测并分析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es在16nmol/L时增殖率显著升高,而在15000nmol/L开始呈现抑制增长表现。Res对Capan-1的IC50为48.33μmol/L,细胞杀伤浓度为87.40μmol/L。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Res浓度为48.33μmol/L时,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当Res浓度为87.40μmol/L时,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48.33μmol/L组(P<0.01),且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Res对Capan-1的增殖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分别表现为促进增殖、抑制增殖、促进凋亡3个阶段浓度,其中Res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其对细胞周期的阻断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白藜芦醇 增殖率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黎 李勇 +1 位作者 张洁 张秋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1~150μmol/L)Res作用于增殖期的MEF,用MTT法检测72h后各组细胞增殖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其细胞周期。结果:Res1μmo/L组...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1~150μmol/L)Res作用于增殖期的MEF,用MTT法检测72h后各组细胞增殖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其细胞周期。结果:Res1μmo/L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es50μmol/L和150μmol/L组A值分别为0.196±0.055和0.185±0.0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4.0%和18.9%。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Res1μmol/L组中G2/M期细胞占(14.82±0.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μmol/L和150μmol/L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9.61±6.03)%和(65.31±0.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es对MEF增殖的影响,具有双向浓度依赖性,增殖和抑制增殖均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其中阻断G1期细胞进入S期是其抑制MEF增殖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黎 张洁 刘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增殖变化规律和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15~500)μmol/LRes作用于SH-SY5Y,检测药物作用5d后各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生长状态,同时通过增殖率曲线获得其半数生长...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增殖变化规律和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15~500)μmol/LRes作用于SH-SY5Y,检测药物作用5d后各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生长状态,同时通过增殖率曲线获得其半数生长抑制浓度(IC50)和杀伤浓度,并对各组细胞进行Hochest染色,检测其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es5μmol/L组细胞增殖率为(117.00±15.30)%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5μmol/L组细胞增殖率为(31.33±2.89)%,50、150、500μmol/L组,细胞出现负增长。Res对SH-SY5Y的IC50为12.78μmol/L,细胞杀伤浓度(即增殖率为0%)为19.88μmol/L。Res50~500μmol/L各组内,部分细胞皱缩,突起减少或消失,并出现凋亡细胞。结论:Res在0.15~5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SH-SY5Y的增殖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并依次表现为促进增殖、抑制增殖和杀伤细胞三个方面效应。其中杀伤细胞效应与促进SH-SY5Y的凋亡启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神经母细胞瘤 增殖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对仔鼠大脑额叶皮质神经元DCX和SYN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李细霞 赵萌萌 +4 位作者 张亚琼 杨德慧 李国营 罗利 刘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暴露对仔鼠大脑额叶皮质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孕鼠随机分为4组,自怀孕第6 d起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和(50,100,200)μg/ml ACR饮水,直至仔鼠出生21 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仔鼠额叶皮质神经... 目的:探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暴露对仔鼠大脑额叶皮质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孕鼠随机分为4组,自怀孕第6 d起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和(50,100,200)μg/ml ACR饮水,直至仔鼠出生21 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仔鼠额叶皮质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情况。结果:ACR实验组和对照组额叶皮质神经元均有DCX和SYN的表达。DCX和SYN免疫阳性产物均为棕黄色颗粒状,表达于胞浆内。与对照组相比,ACR染毒高剂量组(200μg/ml)DCX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低、中剂量组(50μg/ml和100μg/ml)的减少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CR实验组SYN的表达显著降低,呈剂量依赖性,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ACR染毒可能是通过降低DCX和SYN的表达,干扰神经元的迁移分化和突触的形成,从而影响额叶皮质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神经发育毒性 皮质神经元 微管相关蛋白 突触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对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毒性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张亚琼 李细霞 +4 位作者 赵萌萌 梁自豪 马宇昕 李国营 刘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14,共7页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对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将培养至第7天的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丙烯酰胺不同浓度组。染毒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各组皮...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对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将培养至第7天的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丙烯酰胺不同浓度组。染毒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各组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皮质神经元核形态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各剂量ACR组的神经元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降低,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CR可造成皮质神经元突起萎缩,胞体肿胀,并可以诱导皮质神经元发生核固缩、碎裂,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毒性作用加重。结论:ACR可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产生毒性损伤作用。它能抑制皮质神经元的存活,诱导神经元形态结构的改变、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 丙烯酰胺 皮质神经元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