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人群CYP3A4基因rs28371759(20070T>C)位点多态性调查
1
作者 王瑢 陈珂蕊 +2 位作者 刘晓媚 唐惠恩 何震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人群CYP3A4基因rs28371759(20070T>C)位点的分布特点,为广东患者使用CYP3A4底物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200名广东志愿者的口腔拭子DNA为模板,PCR扩增包含rs28371759多态位点的DNA片断,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消化PCR产... 目的:探讨广东人群CYP3A4基因rs28371759(20070T>C)位点的分布特点,为广东患者使用CYP3A4底物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200名广东志愿者的口腔拭子DNA为模板,PCR扩增包含rs28371759多态位点的DNA片断,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消化PCR产物,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获得样品的限制性酶切图谱用于判别基因型。结果:在受检的200例样品中,检出杂合子3例,余者皆为野生型纯合子。野生型纯合子、杂合子、突变型纯合子的频率分别为0.985、0.015、0,突变等位基因20070C即CYP3A4*18A的频率为0.007 5。结论:本研究得到了广东人群CYP3A4基因rs28371759位点的多态性分布情况,为研究CYP3A4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药物效应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人群 CYP3A4~*18A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衍生化法分析决明子多糖水解产物中单糖组分及其多糖组成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万强 吴学昊 +4 位作者 范华均 罗安 陈智 黄晓文 张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31-1236,共6页
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HPLC法分析了12批不同批次药材的决明子多糖及其水解产物中的单糖组分,以水解的单糖组分建立了决明子多糖的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了决明子多糖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经过纯... 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HPLC法分析了12批不同批次药材的决明子多糖及其水解产物中的单糖组分,以水解的单糖组分建立了决明子多糖的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了决明子多糖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经过纯化的决明子多糖含量在93.41%-98.57%之间,以甘露糖为参照峰建立了12批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63-0.999之间,多糖水解产物中单糖组分的含量在1.617-304.5 mg/g之间,7个共有峰组分含量大小分布均依次为:甘露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显示了决明子多糖的基本组成结构特征,12批药材的决明子多糖中各单糖的平均摩尔比为甘露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43.0∶24.2∶15.4∶5.6∶5.5∶3.4∶2.9。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多糖的组成特征分析对市售药材的分析鉴定结果一致,可作为决明子多糖结构分析及其质量控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多糖 水解 单糖 指纹图谱 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52
3
作者 田素民 马宇昕 +3 位作者 孙灵芝 谭亮 刘靖 李国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162,167,共5页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雄性NIH小鼠,采用双侧海马CA1内注射淀粉样β蛋白(Aβ1-42,2 g/L,每侧2μL)制备AD小鼠动物模型,并以生理盐水模拟注射和不注射的正常...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雄性NIH小鼠,采用双侧海马CA1内注射淀粉样β蛋白(Aβ1-42,2 g/L,每侧2μL)制备AD小鼠动物模型,并以生理盐水模拟注射和不注射的正常组小鼠为对照。通过水迷宫测试,筛选出与两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的认知障碍小鼠,留作AD动物模型。AD动物模型又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石菖蒲水煎液灌胃组、石菖蒲去油水煎液灌胃组和石菖蒲挥发油灌胃组。每组6只,共4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组为对照,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灌胃组每天对应灌胃1次(0.2 g石菖蒲/10 g体重),连续3周。灌胃结束,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小鼠大脑和海马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中NOS的表达。结果:水迷宫测试结果表明,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水煎液和挥发油)灌胃2组模型小鼠与生理盐水灌胃组小鼠相比,60 s内跨越平台的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探索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大脑和海马内NOS活性检测显示,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灌胃3组AD模型小鼠和其对照组相比,大脑和海马内NOS活性下降,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石菖蒲不同药效部位能显著改善Aβ1-42致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疗效可能与降低大脑和海马中的NO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体外抗腺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商蕾 曲章义 +4 位作者 宁莉莉 王迎晨 魏凤香 高虹 鲁伟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4-858,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体外抗腺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实验和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黄芪甲苷对人腺病毒3型(HAdV3)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分析检测黄芪甲苷在病毒生物合成阶段对HAdV3六邻体(hexon)蛋白表达的影...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体外抗腺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实验和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黄芪甲苷对人腺病毒3型(HAdV3)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分析检测黄芪甲苷在病毒生物合成阶段对HAdV3六邻体(hexo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PE及MTT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对腺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同时能够抑制腺病毒的复制和吸附,病毒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但在细胞保护作用方式下黄芪甲苷不能阻断病毒进入细胞。在生物合成阶段黄芪甲苷组与病毒对照组比较hexo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芪甲苷在体外具有抗腺病毒作用,黄芪甲苷抗腺病毒作用可能与其在生物合成阶段抑制hexon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抗腺病毒 细胞病变效应 直接灭活 病毒 复制 病毒吸附 六邻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对β淀粉样蛋白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宇昕 李国营 +2 位作者 孙灵芝 谭亮 田素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6,共6页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灌服对β淀粉样蛋白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Aβ沉积的影响。方法:雄性NIH小鼠分为AD模型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水提液灌胃组、去油水煎液灌胃组... 目的:探讨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灌服对β淀粉样蛋白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Aβ沉积的影响。方法:雄性NIH小鼠分为AD模型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水提液灌胃组、去油水煎液灌胃组和挥发油灌胃组。共6组,每组6只。AD模型组小鼠双侧海马CA1区内注射Aβ1-42(2μg/μl,2μl/侧)。模型制备后,进行第1次水迷宫测试,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然后,每天1次的石菖蒲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进行灌胃(0.2 g石菖蒲/10 g体重),连续3周,以生理盐水灌胃组为对照。灌胃结束后,进行第2次水迷宫测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β在小鼠海马的沉积情况。结果:第1次水迷宫检测显示,与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小鼠比较,AD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2次水迷宫检测表明,与生理盐水灌胃组相比,石菖蒲灌胃三组模型小鼠其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其中挥发油灌胃组逃避潜伏期最短,但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AD模型小鼠灌服后Aβ沉积明显减少(P<0.01)。但石菖蒲不同部位灌服组与生理盐水灌服组Aβ沉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石菖蒲三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石菖蒲水溶性部位与挥发油部位一样含有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药效成分,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这种改善功效是否与减少Aβ沉积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挥发油 非挥发油成分 AD 海马 Β淀粉样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CYP2C亚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咏莉 崔玉强 +2 位作者 汪向升 李静清 陈江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2-519,共8页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CYP2C亚酶的活性影响。方法建立体外"cocktail"反应体系,利用LC/MS/MS法测定酶代谢产物,计算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6、CYP2C9和CYP2C19亚酶...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CYP2C亚酶的活性影响。方法建立体外"cocktail"反应体系,利用LC/MS/MS法测定酶代谢产物,计算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6、CYP2C9和CYP2C19亚酶活性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同浓度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连续灌胃10 d,制备肝微粒体并进行"cocktail"反应,评价两种药物体内对大鼠CYP1A2、CYP2D1、CYP2C6和CYP2C11亚酶活性影响。结果在体外"cocktail"实验中,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明显地抑制了CYP2D6、CYP2C19和CYP1A2亚酶活性,而二者对于CYP2C9亚酶活性无影响。在大鼠灌胃给药实验中,黄芪颗粒在剂量32、160和800 mg.kg-1.d-1提高CYP1A2亚酶活性2.13、3.23和2.20倍,黄芪注射液在剂量0.16、0.8、4 g.kg-1.d-1提高CYP1A2亚酶活性1.65、2.26和2.89倍,而二者均未诱导CYP2D1、CYP2C6和CYP2C11亚酶活性增加。结论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2D6、CYP2C19活性有抑制作用,对大鼠CYP1A2活性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颗粒 黄芪注射液 CYP1A2 CYP2D CYP2C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果汁饮料抗疲劳及抗衰老功效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清松 曾满红 +3 位作者 李红枝 郑敏 郭静波 潘育方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0-843,共4页
【目的】研究余甘子果汁饮料抗疲劳和抗衰老的功效,为开发余甘子功能性饮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经连续灌胃余甘子果汁饮料30 d后进行负重游泳试验,测定其负重游泳时间及血清中的尿素氮、乳酸、肝糖原;采用皮下... 【目的】研究余甘子果汁饮料抗疲劳和抗衰老的功效,为开发余甘子功能性饮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经连续灌胃余甘子果汁饮料30 d后进行负重游泳试验,测定其负重游泳时间及血清中的尿素氮、乳酸、肝糖原;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构建Wistar大鼠衰老模型,同样方法进行抗衰老试验,测定Wistar大鼠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脑组织脂褐素(LPF)。【结果】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相比,灌胃余甘子果汁饮料后昆明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负重游泳运动后有效降低血清中的乳酸和尿素氮及提高肝糖原水平,且随灌胃剂量的增加其效果越明显,高剂量组(40 mL/kg)的各项指标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抗衰老动物试验中,也发现余甘子果汁饮料可有效提高衰老Wistar大鼠的血清SOD、GSH-Px水平及降低血清MDA、脑组织LPF水平,其效果也随灌胃剂量的增加而越明显。【结论】余甘子果汁饮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抗衰老功效,今后可开发为解除疲劳、延缓衰老的保健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饮料 抗疲劳 抗衰老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抗菌肽基因Cecropin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产物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金小宝 朱家勇 +1 位作者 马艳 刘雷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家蝇抗菌肽Cecropin cDNA在非洲绿猴肾细胞株COS-7中的表达及其产物的抗菌作用。方法以Cecropin基因为模板设计2条特异引物,扩增在C端含6×His标签的Cecropin开放阅读框序列,将此序列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进行重组... 目的初步研究家蝇抗菌肽Cecropin cDNA在非洲绿猴肾细胞株COS-7中的表达及其产物的抗菌作用。方法以Cecropin基因为模板设计2条特异引物,扩增在C端含6×His标签的Cecropin开放阅读框序列,将此序列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进行重组,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Cecropin-His_6。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为载体,对COS-7细胞进行重组质粒pcDNA3.1(+)/Cecropin-His_6和空载体pcDNA3.1(+)的转染,72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表达产物经His-TrapHP亲合层析柱分离纯化和Tricine-SDS-PAGE电泳鉴定后,进行杀菌活性的初步检测。结果转染了重组质粒pcDNA3.1(+)/Cecropin-His_6细胞培养上清液的纯化物,行Tricine-SDS-PAGE电泳得到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相符的单一目的条带,该纯化物对大肠杆菌E.coli K12D31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结论家蝇抗菌肽Cecropin cDNA在COS-7中得到了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素 真核表达 转染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永霞 王琳琳 +4 位作者 郑凌云 王淑美 黄榕波 张磊 黄耀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83-1888,共6页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黄连解毒汤(HJD)对高果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棕色脂肪代谢组的影响.选取Wistar大鼠32只,适应7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黄连解毒汤(HJD)对高果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棕色脂肪代谢组的影响.选取Wistar大鼠32只,适应7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喂养,其它3组给予100 g/L的果糖水喂饲.28 d后,4组大鼠除了继续给予100 g/L的果糖水喂养外,阳性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组同时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d)和HJD水煎剂3.175 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一定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整个实验持续56 d.取各组大鼠棕色脂肪组织(BAT),采集各组组织提取液的1H NMR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模型组中乳酸、胆碱、磷脂胆碱/甘油磷脂胆碱、肌酸/肌酸酐、牛磺酸和肌苷的含量升高,脂质含量降低;黄连解毒汤组逆转了模型组中上述各代谢物的变化,且引起肌醇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能够逆转机体能量代谢、减轻细胞膜受损以及降低肝肾损伤,初步阐明了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棕色脂肪组织代谢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代谢组学 黄连解毒汤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的鱼类新鲜度估计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红秀 李洪波 +1 位作者 李卫东 骆德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0,36,共4页
以新西兰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四类鱼(红甲鱼、鲂鱼、唇指鲈和(澳洲)鲹)为对象研究鱼的新鲜度。在同一实验室环境下,运用便携式电子鼻Cyranose 320测量这四类鱼被储藏第1,2,5,6,7,8,9,10(第3,4天的未测量)天后对应的同一样品,每个样品测量... 以新西兰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四类鱼(红甲鱼、鲂鱼、唇指鲈和(澳洲)鲹)为对象研究鱼的新鲜度。在同一实验室环境下,运用便携式电子鼻Cyranose 320测量这四类鱼被储藏第1,2,5,6,7,8,9,10(第3,4天的未测量)天后对应的同一样品,每个样品测量一次对应每个传感器平均采样2000个左右数据,获得大约2.048×106[4(鱼)×8(天)×32(传感器)×2 000(采样)=2 048 000]个数据。将实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及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处理,得到传感器对每类鱼每天的响应模式,进而估计鱼的新鲜度,获得了91%以上的正确识别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实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信息处理 神经网络 鱼的新鲜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水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血脂和肝脏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春梅 杨日福 +6 位作者 顾取良 王波 吴健虹 范晓丹 陈舜宏 丘泰球 黄文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1-156,共6页
为研究丹参的雌激素样作用,将32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手术组(OVX)、阳性对照17β-雌二醇治疗组(E2,1mg.kg-1.d-1,灌胃)和丹参治疗组(SM,600 mg.kg-1.d-1,灌胃),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体重的增加情况、子宫指数、... 为研究丹参的雌激素样作用,将32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手术组(OVX)、阳性对照17β-雌二醇治疗组(E2,1mg.kg-1.d-1,灌胃)和丹参治疗组(SM,600 mg.kg-1.d-1,灌胃),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体重的增加情况、子宫指数、血脂水平、血清转氨酶活性及抗氧化情况,并进行肝脏的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丹参水提取物治疗12周能明显抑制去卵巢诱导的大鼠体重的增加,刺激萎缩的子宫生长,改善血脂水平,降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的活性,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丹参水提取物的这些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氧化剂丙二醛(MDA)水平,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水提取物 去卵巢大鼠 血脂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波谱的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永霞 杨生义 +1 位作者 梁敏锋 丘翠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1H NMR)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变化。方法临床正常人血清8例和慢性乙肝患者血清20例,采用BRUKER5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并运用PCA分析方法,得...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1H NMR)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变化。方法临床正常人血清8例和慢性乙肝患者血清20例,采用BRUKER5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并运用PCA分析方法,得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探讨相关生化过程的改变。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的代谢组具有明显差异。乙肝患者血清中的脂和葡萄糖是升高的,而乳酸、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酰胺以及胆碱类物质则是降低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上述代谢物的变化可以区分正常人和慢性乙肝患者。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和主成分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为乙肝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分子水平上的代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乙型肝炎 代谢组学 主成分分析 慢性乙肝患者 代谢物 正常人血清 谷氨酰胺 葡萄糖 分析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SW1900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魏凤香 李美玉 +2 位作者 李红枝 罗奇志 罗佳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14-1715,共2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SW190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对SW190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冬凌草甲素作用于SW1900细胞后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观察Bcl2-2和Bax表达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SW190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对SW190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冬凌草甲素作用于SW1900细胞后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观察Bcl2-2和Bax表达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明显抑制SW1900细胞的增殖,诱导SW1900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48h后。凋亡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的降低和Bax蛋白上调。结论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00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同时抗凋亡蛋白Bcl2-2表达的降低和促凋亡蛋白Bax上调是冬凌草甲素体外诱导胰腺癌SW1900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冬凌草甲素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邓祖军 曹理想 周世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从8种红树林植物中共分离出85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发现其主要类群为无孢类群(Mycelia sterilia),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 spp.和盘长孢属Gloeosporium spp.,分别占菌株总数的50.6%、18.0%、14.6%。对这85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从8种红树林植物中共分离出85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发现其主要类群为无孢类群(Mycelia sterilia),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 spp.和盘长孢属Gloeosporium spp.,分别占菌株总数的50.6%、18.0%、14.6%。对这85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发现:其菌丝和发酵液提取物对试验细菌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对大肠杆菌有抗性的菌株比例分别为22.4%、21.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9%、14.1%,枯草芽胞杆菌为20.0%、36.5%;其发酵液提取物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等试验真菌均有较好的抗性,抗性菌株占菌株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5.9%,23.5%,28.2%,而菌丝提取物均未表现出抗性;有8株(占菌株总数的9.0%)可产生抑制小麦发芽和芽生长的代谢物,具有除草剂活性;通过本实验建立的全细胞定向筛选模型发现:有14个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耐药性大肠杆菌具有拮抗活性,占菌株总数的16.5%。以上结果表明:红树林内生真菌蕴含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新型药物先导物和除草剂的开发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制甘遂减毒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永霞 丁佳佳 +3 位作者 唐冰雯 王琳琳 毋福海 宋粉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7-1103,共7页
目的比较甘遂醋制前后引起的大鼠血浆代谢组的变化,探讨甘遂醋制减毒可能的代谢调控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甘遂低剂量组(7.875g/kg)、甘遂高剂量组(15.75g/kg)、醋制甘遂低剂量组(7.875g/kg)和醋制甘... 目的比较甘遂醋制前后引起的大鼠血浆代谢组的变化,探讨甘遂醋制减毒可能的代谢调控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甘遂低剂量组(7.875g/kg)、甘遂高剂量组(15.75g/kg)、醋制甘遂低剂量组(7.875g/kg)和醋制甘遂高剂量组(15.75g/kg),每组6只,持续给予甘遂和醋制甘遂14d后,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4d和停药7d取各组大鼠血浆,后加入重水和PBS缓冲溶液制备血浆检测样品。收集各组血浆样品的1 HNMR谱,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结果与甘遂组相比,醋制甘遂组血浆中脂质、3-羟丁酸盐、葡萄糖是升高的,乳酸、肌酸/肌酸酐是降低的,且醋制甘遂组血浆代谢谱特征更靠近正常组。停药7d后,醋制甘遂组恢复较好。结论甘遂醋制后具有减毒作用,能够调控机体能量代谢、脂肪代谢,降低肝脏和肾脏的毒性损伤。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波谱和多变量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能够从整体上阐明甘遂醋制减毒的代谢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制甘遂 代谢组学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果糖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胰腺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琳琳 郑凌云 +4 位作者 张磊 陈阿丽 丘翠环 许静芬 杨永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高果糖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的胰腺代谢组变化。方法选取Wistar大鼠16只,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 目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高果糖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的胰腺代谢组变化。方法选取Wistar大鼠16只,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模型组给予10%果糖水喂饲8周,制备胰岛素抵抗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实验8周后取大鼠胰腺组织,采集两组大鼠胰腺组织水溶性提取液的1H NMR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肌酸、甜菜碱/氧化三甲胺、牛磺酸、甘氨酸和肌醇在模型组中是升高的,乳酸、胆碱和甘油磷脂胆碱/磷脂胆碱则是降低的,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核磁共振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能够给出胰岛素抵抗模型胰腺组织提取液的代谢特征,为理解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胰腺组织的代谢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代谢组学 高果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藻基因组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泽民 章群 +1 位作者 谢数涛 吴任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以金藻门群体和单细胞藻类的典型代表——球形棕囊藻和绿色巴夫藻为研究对象,对金藻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psbA基因的PCR扩增结果对4种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VP法和高盐法安全、快速、经济,获得的基因组DN... 以金藻门群体和单细胞藻类的典型代表——球形棕囊藻和绿色巴夫藻为研究对象,对金藻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psbA基因的PCR扩增结果对4种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VP法和高盐法安全、快速、经济,获得的基因组DNA产量高,但DNA杂质含量也较高。CTAB法虽然也具有安全、快速等优势,但提取的DNA产量较低。玻璃粉法提取的DNA质量好,产量也较高,但操作略为烦琐,经济费用高。结论:就球形棕囊藻而言,玻璃粉法是4种方法中最好的DNA提取方法。就绿色巴夫藻而言,4种方法都行,但是从经济和方便考虑,以高盐法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绿色巴夫藻 高盐法 PVP法 玻璃粉法 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遂毒性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永霞 唐冰雯 +3 位作者 丁佳佳 王琳琳 毋福海 宋粉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甘遂毒性致大鼠血浆代谢组的变化,探讨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SD大鼠18只,适应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甘遂低剂量组(7.875 g/kg)和甘遂高剂量组(15.75 g/kg),持续给予甘遂2周后,取各组大鼠血... 目的研究甘遂毒性致大鼠血浆代谢组的变化,探讨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SD大鼠18只,适应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甘遂低剂量组(7.875 g/kg)和甘遂高剂量组(15.75 g/kg),持续给予甘遂2周后,取各组大鼠血浆,收集各组血浆样品的1H NMR谱,运用正交最小二乘判别(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甘遂组血浆代谢有明显变化。甘遂低剂量组血浆中乳酸和肌酸的含量升高(P<0.05),脂、3-羟丁酸盐、牛磺酸和葡萄糖的含量降低(P<0.05)。此外,丙氨酸、O-乙酰糖蛋白和氧化三甲胺在高剂量甘遂组中升高(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则降低(P<0.05)。结论甘遂可引起机体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三氯苯对斑马鱼生殖和胚胎发育毒性效应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杜青平 刘伍香 +1 位作者 袁保红 贾晓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6-741,共6页
采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技术研究了1,2,4-三氯苯(1,2,4-TCB)对成年斑马鱼(Danio retio)和斑马鱼受精卵染毒后胚胎生命早期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大于5mg/L剂量的1,2,4-TCB有明显发育毒性,会导致胚胎致畸,引起胚胎凝集或死亡.1,2,... 采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技术研究了1,2,4-三氯苯(1,2,4-TCB)对成年斑马鱼(Danio retio)和斑马鱼受精卵染毒后胚胎生命早期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大于5mg/L剂量的1,2,4-TCB有明显发育毒性,会导致胚胎致畸,引起胚胎凝集或死亡.1,2,4-TCB对成年斑马鱼和斑马鱼受精卵染毒后,胚胎的致死率均与1,2,4-TCB处理之间呈现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的(15 mg/L)1,2,4-TCB对成年斑马鱼的染毒,其平均产卵量和受精率均降低.成年斑马鱼或者受精卵接触1,2,4-TCB后,胚胎发育中典型的非致死效应—心包囊水肿和脊柱畸形的比例均随着1,2,4-TCB的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同浓度1,2,4-TCB处理后,斑马鱼胚胎直接染毒造成的非致死毒性效应更强.结果表明,水体中残留的1,2,4-TCB对于鱼类的生殖和发育具有潜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氯苯 胚胎 急性毒性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苷改善CCl_4引起的小鼠肝纤维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兰天 曾志 陈颖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52-1755,共4页
目的研究栀子苷的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方法雄性C57小鼠采用腹腔注射CCl4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同时采用栀子苷进行灌胃给药干预。运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以及肝... 目的研究栀子苷的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方法雄性C57小鼠采用腹腔注射CCl4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同时采用栀子苷进行灌胃给药干预。运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以及肝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α-SMA的蛋白表达。结果栀子苷显著抑制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与纤维化模型组相比,栀子苷治疗组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水平明显降低(P<0.01)。栀子苷显著抑制肝组织中TGF-β1和α-SMA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栀子苷具有显著的改善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