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干酪乳酪杆菌E6通过其代谢物改善长春瑞滨诱导的斑马鱼免疫抑制
1
作者 许欣筑 郭丽娜 +6 位作者 郑康帝 马燕 林淑娴 何盈犀 盛雯 许素哗 邱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9,共9页
目的通过斑马鱼模式生物探究副干酪乳酪杆菌E6改善长春瑞滨诱导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副干酪乳酪杆菌E6,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副干酪乳酪杆菌斑马鱼肠道的定植情况。运用长春瑞滨构建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分... 目的通过斑马鱼模式生物探究副干酪乳酪杆菌E6改善长春瑞滨诱导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副干酪乳酪杆菌E6,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副干酪乳酪杆菌斑马鱼肠道的定植情况。运用长春瑞滨构建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分别通过斑马鱼尾部造血组织(CHT)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生成,胸腺T细胞的生成,以及斑马鱼体内免疫基因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来研究副干酪乳酪杆菌E6的免疫调节活性。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别检测副干酪乳酪杆菌E6发酵上清液和副干酪乳酪杆菌E6在斑马鱼体内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含量。通过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评价SCFAs乙酸钠、丙酸钠、丁酸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斑马鱼肠球、中肠和后肠部位均清晰可见FITC标记副干酪乳酪杆菌E6的绿色荧光。与模型组相比,副干酪乳酪杆菌E6缓解长春瑞滨诱导斑马鱼CHT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增加斑马鱼体内胸腺T细胞的荧光强度(P<0.05)。同时副干酪乳酪杆菌E6可促进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免疫因子IL-12和IFN-γ基因的表达(P<0.01)。与MRS培养基相比,副干酪乳酪杆菌E6发酵上清液中代谢物SCFAs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增加(P<0.001)。副干酪乳酪杆菌E6在斑马鱼体内的代谢物SCFAs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也增加(P<0.05)。SCFAs乙酸钠、丙酸钠均能够增加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CHT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P<0.001),抑制长春瑞滨诱导斑马鱼胸腺T细胞荧光强度的降低(P<0.01)。结论副干酪乳酪杆菌E6通过其代谢物SCFAs乙酸、丙酸改善长春瑞滨诱导斑马鱼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酪杆菌E6 代谢物 短链脂肪酸 长春瑞滨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