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和平·平等·博爱——池田大作“教育童话”价值体系初论 |
乔丽媛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2
|
为《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一辩 |
骆礼刚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3
|
网络流行语的“非网络化”浅议 |
汪磊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4
|
论《狂人日记》修辞策略 |
曹禧修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5
|
“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之四)——陈独秀与鲁迅家庭伦理及性爱道德的比较 |
王福湘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五)——陈独秀与鲁迅宗教思想之比较(Ⅰ) |
王福湘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7
|
文本性思想与非文本性思想——略论鲁迅研究中的一个理论问题 |
曹禧修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8
|
建构现代汉语的诗意空间 |
鲍昌宝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9
|
教师发展的经验取向之经验观:一种解释学的视角 |
周险峰
曾毅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6 |
0 |
|
10
|
“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五)——陈独秀与鲁迅宗教思想之比较(Ⅱ) |
王福湘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1
|
一座精神遗产的宝库——鲁迅书简管窥 |
王福湘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2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形式批评的困境及其对策 |
曹禧修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3
|
辨性质明角度趋大流--谈谈影视时代小说文本的分类 |
易洁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