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靛蓝清洁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合金
陈佳豪
+2 位作者
文水平
刘旭峰
陈桂春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2,共11页
为应对靛蓝染料应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发靛蓝清洁染色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首先聚焦于靛蓝还原过程,介绍了靛蓝绿色还原剂的开发、电化学还原和生物还原靛蓝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进展;随后聚焦还原过程之外的其他靛蓝清洁染色技术,综述...
为应对靛蓝染料应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发靛蓝清洁染色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首先聚焦于靛蓝还原过程,介绍了靛蓝绿色还原剂的开发、电化学还原和生物还原靛蓝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进展;随后聚焦还原过程之外的其他靛蓝清洁染色技术,综述了靛蓝无氧泡沫染色技术、原位染色技术、氮气保护染色技术以及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靛蓝清洁染色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多种途径的靛蓝清洁染色技术不断被应用,持续的工艺优化和多种清洁染色技术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清洁染色技术
电化学还原
泡沫染色
非水介质染色技术
氮气保护染色
原位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染料在二元介质中上染棉纤维的技术进展
2
作者
刘芷钧
陈雅雪
+1 位作者
陈桂春
刘林云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4,共5页
阐述纤维素极性-非极性二元介质活性染料染色技术的加工原理及产业化现状。介绍染料、碱、染色介质间的作用机理,概述染色溶剂的理化性质及毒理学信息、去除或回收原理、生物降解性能。与传统染色相比,二元介质染色技术可提高染料在染...
阐述纤维素极性-非极性二元介质活性染料染色技术的加工原理及产业化现状。介绍染料、碱、染色介质间的作用机理,概述染色溶剂的理化性质及毒理学信息、去除或回收原理、生物降解性能。与传统染色相比,二元介质染色技术可提高染料在染液中化学势,提高利用率,实现无盐、低碱、少水染色,但增加溶剂去除和回收工艺,提高加工成本。二元介质染色技术有利于从源头制止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随着高固色率活性染料、配套染色助剂、数字化加工技术等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促进该技术的产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活性染料
极性-非极性二元染色介质
溶剂染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国内纳米纤维素发展趋势
3
作者
冯程程
周青青
+1 位作者
李鑫
李竹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4,共5页
随着我国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纳米纤维素因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佳、易于生物降解,且兼具高杨氏模量、高拉伸强度、高结晶度等优越性能,同时拥有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反应...
随着我国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纳米纤维素因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佳、易于生物降解,且兼具高杨氏模量、高拉伸强度、高结晶度等优越性能,同时拥有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纳米级尺寸精度及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殊性质,在纺织、食品、造纸、生物医学、电子、汽车制造及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巨大潜力。为了深入洞察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利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纳米纤维素相关专利进行全面检索与细致分析,重点阐述纳米纤维素领域的专利申请概况与技术构成,评估当前纳米纤维素的发展态势,并归纳总结该领域未来有潜力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绿色
可再生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凯氏定氮法定性鉴别腈纶和改性腈纶
4
作者
陈忆霞
徐杰
+1 位作者
陈海宏
肖传志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2,共5页
为了准确鉴别腈纶和改性腈纶,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纤维中氮含量,通过氮含量和修正系数计算纤维中丙烯腈含量,根据丙烯腈含量判别纤维是腈纶还是改性腈纶。选择样品干质量、硫酸钾用量、浓硫酸用量、消化温度为试验因素,以纤维中氮含量为...
为了准确鉴别腈纶和改性腈纶,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纤维中氮含量,通过氮含量和修正系数计算纤维中丙烯腈含量,根据丙烯腈含量判别纤维是腈纶还是改性腈纶。选择样品干质量、硫酸钾用量、浓硫酸用量、消化温度为试验因素,以纤维中氮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条件,并对最优试验条件进行验证。利用验证后的最优试验条件测试聚丙烯腈标准物质,计算得到修正系数。结果表明,最优试验条件为:样品干质量0.2 g、硫酸钾用量10.0 g、浓硫酸用量12 mL、消化温度420℃;修正系数为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
改性腈纶
定性鉴别
丙烯腈含量
氮含量
凯氏定氮法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扎口的纬编管状无缝织物三维仿真
5
作者
陈钰珊
蒋高明
李炳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02,共8页
为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实时查看纬编管状无缝织物不同部位的线圈结构与织物的三维效果,避免反复打样,缩短设计流程,通过分析扎口特殊结构的编织原理,分别建立下扎口、衣身和上扎口编织图模型。结合线圈几何模型和织物实际测量的参数,分别...
为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实时查看纬编管状无缝织物不同部位的线圈结构与织物的三维效果,避免反复打样,缩短设计流程,通过分析扎口特殊结构的编织原理,分别建立下扎口、衣身和上扎口编织图模型。结合线圈几何模型和织物实际测量的参数,分别建立上下扎口、衣身和扎口线线圈网格模型。将无缝管状产品的不同组织结构数字化存储为编织图,判断其中编织动作对应的线圈网格类型,代入线圈型值点与线圈网格点间的数学关系式,求得线圈型值点的三维坐标;结合穿纱模型中设计的对应纱线参数,采用WebGL技术渲染线圈型值点路径,实现纬编管状无缝织物的三维仿真。将扎口部位的仿真结果与实际织物对比,结果表明:将线圈分方向建模的方法对实现双扎口结构的仿真是科学可行的,以典型无缝抹胸为例,可对简单的纬编管状无缝产品进行三维平面、筒状和曲面仿真,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的纬编无缝产品仿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口结构设计
线圈几何模型
线圈网格模型
纬编无缝内衣
三维结构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氟全疏水单向导湿织物的制备及保暖性能
被引量:
3
6
作者
晋义凯
黄钢
+3 位作者
李峥嵘
潘依林
黄礼之
何晓霞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在涤纶织物单侧涂覆无氟防水剂,制备出全疏水型单向导湿织物。研究了防水剂用量对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并模拟出汗状态下的保暖性能。结果表明,防水剂质量分数为2%时,织物单向传输指数(R)为825.8%,液态水分管理综合值(OMMC)为0.8...
通过在涤纶织物单侧涂覆无氟防水剂,制备出全疏水型单向导湿织物。研究了防水剂用量对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并模拟出汗状态下的保暖性能。结果表明,防水剂质量分数为2%时,织物单向传输指数(R)为825.8%,液态水分管理综合值(OMMC)为0.82。在模拟出汗状态下,全疏水单向导湿织物与含有亲疏水结构的单向导湿织物相比,前者能使人体皮肤温度提高2.2℃,可用于具有吸湿速干保暖效果的冬季运动服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单向导湿
全疏水
热舒适性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双活性基三拼色染料在废烹饪油/水二元体系中的配伍性能
7
作者
刘林云
董旭烨
+2 位作者
刘芷钧
李锦冠
许嘉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纺织印染工业中的纤维素活性染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耗盐、高耗水和高排污等。在以废烹饪油为染色介质的研究中,考察了染色机理、烹饪油的去除效率及回用方法等。为扩展其应用范围,本文从固色时间对相对固色率的影响、染料投入量对固色...
纺织印染工业中的纤维素活性染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耗盐、高耗水和高排污等。在以废烹饪油为染色介质的研究中,考察了染色机理、烹饪油的去除效率及回用方法等。为扩展其应用范围,本文从固色时间对相对固色率的影响、染料投入量对固色效率的影响、拼色稳定性等方面研究了异双活性基三拼色染料在烹饪油/水二元体系中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单个染料在棉布中某时刻的固色量差异较小;随着三拼色染料用量的增加,三拼色染料在棉布上的固色量的总和呈现线性增加;在二元体系中,三拼色染料具有良好的拼色稳定性,有色棉布的常规色牢度未明显发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染色
应用范围
异双活性基三拼色染料
废烹饪油
二元体系
配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靛蓝清洁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合金
陈佳豪
文水平
刘旭峰
陈桂春
机构
广东
职业
技术
学院
轻工与材料
学院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
科学与工程
学院
韶关市北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2,共11页
基金
省市共建高端牛仔产品低碳智造技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22B1212030001)
佛山市自筹经费类科技创新项目(2420001003940)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XJGCC202403)。
文摘
为应对靛蓝染料应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发靛蓝清洁染色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首先聚焦于靛蓝还原过程,介绍了靛蓝绿色还原剂的开发、电化学还原和生物还原靛蓝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进展;随后聚焦还原过程之外的其他靛蓝清洁染色技术,综述了靛蓝无氧泡沫染色技术、原位染色技术、氮气保护染色技术以及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靛蓝清洁染色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多种途径的靛蓝清洁染色技术不断被应用,持续的工艺优化和多种清洁染色技术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靛蓝清洁染色技术
电化学还原
泡沫染色
非水介质染色技术
氮气保护染色
原位染色
Keywords
indigo clean dyeing technology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foam dyeing
non-aqueous medium dyeing technology
nitrogen-protected dyeing
in-situ dyeing
分类号
TS193.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染料在二元介质中上染棉纤维的技术进展
2
作者
刘芷钧
陈雅雪
陈桂春
刘林云
机构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
韶关市北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4,共5页
基金
省市共建高端牛仔产品低碳智造技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22B1212030001)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项目——基于植物染料废弃物的蚕丝易护理剂制备技术及功能性服用纺织品的开发
+1 种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4GZGJ183)
2022年佛山市自筹经费类科技创新项目(2220001005226)。
文摘
阐述纤维素极性-非极性二元介质活性染料染色技术的加工原理及产业化现状。介绍染料、碱、染色介质间的作用机理,概述染色溶剂的理化性质及毒理学信息、去除或回收原理、生物降解性能。与传统染色相比,二元介质染色技术可提高染料在染液中化学势,提高利用率,实现无盐、低碱、少水染色,但增加溶剂去除和回收工艺,提高加工成本。二元介质染色技术有利于从源头制止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随着高固色率活性染料、配套染色助剂、数字化加工技术等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促进该技术的产业化推广。
关键词
纤维素
活性染料
极性-非极性二元染色介质
溶剂染色技术
Keywords
Cellulosic Fibers
Reactive Dyes
Polar/non-polar Binary Dyeing Medium
Slovents Dye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190.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国内纳米纤维素发展趋势
3
作者
冯程程
周青青
李鑫
李竹君
机构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4,共5页
基金
2023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2023KTSCX259)
佛山市先进纺织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科函(2021)91号]
冯程程高层次人才科研专项(GZGC202210)。
文摘
随着我国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纳米纤维素因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佳、易于生物降解,且兼具高杨氏模量、高拉伸强度、高结晶度等优越性能,同时拥有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纳米级尺寸精度及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殊性质,在纺织、食品、造纸、生物医学、电子、汽车制造及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巨大潜力。为了深入洞察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利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纳米纤维素相关专利进行全面检索与细致分析,重点阐述纳米纤维素领域的专利申请概况与技术构成,评估当前纳米纤维素的发展态势,并归纳总结该领域未来有潜力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绿色
可再生
专利分析
Keywords
Nano-cellulose
Green
Renewable
Patent Analysis
分类号
TQ352.79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凯氏定氮法定性鉴别腈纶和改性腈纶
4
作者
陈忆霞
徐杰
陈海宏
肖传志
机构
广东
省江门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2,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项目(2023CZ22)。
文摘
为了准确鉴别腈纶和改性腈纶,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纤维中氮含量,通过氮含量和修正系数计算纤维中丙烯腈含量,根据丙烯腈含量判别纤维是腈纶还是改性腈纶。选择样品干质量、硫酸钾用量、浓硫酸用量、消化温度为试验因素,以纤维中氮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条件,并对最优试验条件进行验证。利用验证后的最优试验条件测试聚丙烯腈标准物质,计算得到修正系数。结果表明,最优试验条件为:样品干质量0.2 g、硫酸钾用量10.0 g、浓硫酸用量12 mL、消化温度420℃;修正系数为1.013。
关键词
腈纶
改性腈纶
定性鉴别
丙烯腈含量
氮含量
凯氏定氮法
响应面优化
Keywords
Acrylic
Modacrylic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Acrylonitrile Content
Nitrogen Content
Kjeldahl Method
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S10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扎口的纬编管状无缝织物三维仿真
5
作者
陈钰珊
蒋高明
李炳贤
机构
江南大学针织
技术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02,共8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BK2022109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USRP123005)。
文摘
为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实时查看纬编管状无缝织物不同部位的线圈结构与织物的三维效果,避免反复打样,缩短设计流程,通过分析扎口特殊结构的编织原理,分别建立下扎口、衣身和上扎口编织图模型。结合线圈几何模型和织物实际测量的参数,分别建立上下扎口、衣身和扎口线线圈网格模型。将无缝管状产品的不同组织结构数字化存储为编织图,判断其中编织动作对应的线圈网格类型,代入线圈型值点与线圈网格点间的数学关系式,求得线圈型值点的三维坐标;结合穿纱模型中设计的对应纱线参数,采用WebGL技术渲染线圈型值点路径,实现纬编管状无缝织物的三维仿真。将扎口部位的仿真结果与实际织物对比,结果表明:将线圈分方向建模的方法对实现双扎口结构的仿真是科学可行的,以典型无缝抹胸为例,可对简单的纬编管状无缝产品进行三维平面、筒状和曲面仿真,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的纬编无缝产品仿真奠定基础。
关键词
扎口结构设计
线圈几何模型
线圈网格模型
纬编无缝内衣
三维结构仿真
Keywords
welt structure design
loop geometry model
loop grid-based model
weft knitted seamless underwear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simulation
分类号
TS186.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氟全疏水单向导湿织物的制备及保暖性能
被引量:
3
6
作者
晋义凯
黄钢
李峥嵘
潘依林
黄礼之
何晓霞
机构
五邑大学
纺织
材料与工程
学院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
出处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306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A1515010704)
+2 种基金
广东省科技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2020-182)
五邑大学港澳联合研发基金项目(2021WGALH03)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20KQNCX155)。
文摘
通过在涤纶织物单侧涂覆无氟防水剂,制备出全疏水型单向导湿织物。研究了防水剂用量对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并模拟出汗状态下的保暖性能。结果表明,防水剂质量分数为2%时,织物单向传输指数(R)为825.8%,液态水分管理综合值(OMMC)为0.82。在模拟出汗状态下,全疏水单向导湿织物与含有亲疏水结构的单向导湿织物相比,前者能使人体皮肤温度提高2.2℃,可用于具有吸湿速干保暖效果的冬季运动服装。
关键词
功能整理
单向导湿
全疏水
热舒适性
涤纶
Keywords
functional finish
unidirectional moisture transport
all-hydrophobicity
thermal comfortableness
polyester
分类号
TS19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双活性基三拼色染料在废烹饪油/水二元体系中的配伍性能
7
作者
刘林云
董旭烨
刘芷钧
李锦冠
许嘉宁
机构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
北江智联
纺织
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2021KTSCX210)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ZXKY2022054)
+2 种基金
佛山市先进纺织技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2120001009566)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XJKY2021010)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专项项目(GZGC202208)。
文摘
纺织印染工业中的纤维素活性染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耗盐、高耗水和高排污等。在以废烹饪油为染色介质的研究中,考察了染色机理、烹饪油的去除效率及回用方法等。为扩展其应用范围,本文从固色时间对相对固色率的影响、染料投入量对固色效率的影响、拼色稳定性等方面研究了异双活性基三拼色染料在烹饪油/水二元体系中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单个染料在棉布中某时刻的固色量差异较小;随着三拼色染料用量的增加,三拼色染料在棉布上的固色量的总和呈现线性增加;在二元体系中,三拼色染料具有良好的拼色稳定性,有色棉布的常规色牢度未明显发生下降。
关键词
纤维素染色
应用范围
异双活性基三拼色染料
废烹饪油
二元体系
配伍性能
Keywords
cellulose dyeing
application scope
hetero-bifunctional trichromatic dye mixture
waste cooking oil
binary dyeing system
compatibility
分类号
TS193.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靛蓝清洁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朱合金
陈佳豪
文水平
刘旭峰
陈桂春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活性染料在二元介质中上染棉纤维的技术进展
刘芷钧
陈雅雪
陈桂春
刘林云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国内纳米纤维素发展趋势
冯程程
周青青
李鑫
李竹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凯氏定氮法定性鉴别腈纶和改性腈纶
陈忆霞
徐杰
陈海宏
肖传志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双扎口的纬编管状无缝织物三维仿真
陈钰珊
蒋高明
李炳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无氟全疏水单向导湿织物的制备及保暖性能
晋义凯
黄钢
李峥嵘
潘依林
黄礼之
何晓霞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异双活性基三拼色染料在废烹饪油/水二元体系中的配伍性能
刘林云
董旭烨
刘芷钧
李锦冠
许嘉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