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蛋白源替代饲料中鱼粉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段培昌 张利民 +1 位作者 王际英 李宝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以新型蛋白源(大豆浓缩蛋白、脱酚棉籽蛋白、喷雾血球蛋白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D0)中17%(D17)、35%(D35)、52%(D52)和69%(D69)的鱼粉,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星斑川鲽幼鱼[初始体重(75.6±0.18)g]60d,以考察鱼粉替代对星斑川鲽... 以新型蛋白源(大豆浓缩蛋白、脱酚棉籽蛋白、喷雾血球蛋白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D0)中17%(D17)、35%(D35)、52%(D52)和69%(D69)的鱼粉,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星斑川鲽幼鱼[初始体重(75.6±0.18)g]60d,以考察鱼粉替代对星斑川鲽幼鱼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肉Arg和His含量显著增大(P<0.05),Thr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全鱼EAA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D69组肝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AST及AST/ALT随鱼粉替代量的增加显著增大(P<0.05)。本试验条件下,当替代饲料中35%的鱼粉时,饲料EAA消化率及试验鱼肌肉和全鱼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替代比例进一步加大,会对试验鱼肝脏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斑川鲽 鱼粉 氨基酸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铜源和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组织铜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晓慧 杨原志 +1 位作者 郑石轩 张其华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7-383,共7页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的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两种形式的铜——硫酸铜和蛋氨酸铜,添加量分别为10、30、50 mg/kg,饲喂凡纳滨对虾8周,并于试验的第4周末、第8周末取对虾称重,同时采集对虾的血清、肝胰脏和肌肉,测定其血清酚...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的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两种形式的铜——硫酸铜和蛋氨酸铜,添加量分别为10、30、50 mg/kg,饲喂凡纳滨对虾8周,并于试验的第4周末、第8周末取对虾称重,同时采集对虾的血清、肝胰脏和肌肉,测定其血清酚氧化酶(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胰脏和肌肉中铜的含量。结果表明:1)4周时,硫酸铜各组虾的增重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蛋氨酸铜各组虾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为10 mg/kg时,铜源之间增重率差异极显著;8周时,硫酸铜各组虾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蛋氨酸铜各组虾的增重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为30 mg/kg时,铜源间增重率差异显著。2)两种铜源的各添加水平对对虾的成活率无影响。3)硫酸铜各组虾的PO、SO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蛋氨酸铜各组虾的PO、SOD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水平为10 mg/kg时,两种铜源对PO和SOD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添加水平为30 mg/kg时,两种铜源对SOD的影响差异显著。4)两种铜源的各添加水平对肌肉中的铜含量无显著影响;蛋氨酸铜各组虾的肝胰脏中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硫酸铜各组表现为随添加水平的增加,虾肝胰脏中铜含量极显著增加,10、30、50 mg/kg添加水平下,铜源对肝胰脏铜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对虾生长、酶活、组织中铜含量的统计结果表明:铜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蛋氨酸铜的营养效果好于硫酸铜;饲料中蛋氨酸铜的添加量为10 mg/kg时,即可满足对虾生长、免疫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蛋氨酸铜 硫酸铜 生长 免疫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脂肪水平对2种规格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猛强 郑昌区 +4 位作者 金敏 霍雅文 黎明 谢奉军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87-2697,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粗脂肪水平对2种规格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了粗脂肪水平分别为4.02%、5.98%、7.86%、10.13%、11.29%和13.99%的6组试验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粗脂肪水平对2种规格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了粗脂肪水平分别为4.02%、5.98%、7.86%、10.13%、11.29%和13.99%的6组试验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58±0.01)(幼虾组)和(7.93±0.03)g(大规格组)的凡纳滨对虾,养殖周期分别为8(试验一)和6周(试验二)。结果表明:试验一,饲料粗脂肪水平显著影响幼虾组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P〈0.05),摄食饲料粗脂肪水平5.98%的幼虾组WG、SGR、PER有最大值,FCR有最小值;饲料粗脂肪水平对幼虾组成活率(SR),全虾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幼虾组的肝体比(HSI)、肥满度(CF)和肌肉粗灰分含量(P〈0.05);饲料粗脂肪水平显著影响了幼虾组的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P〈0.05),但对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二,饲料粗脂肪水平显著影响大规格组对虾的WG、SGR、PER和FCR(P〈0.05),摄食饲料粗脂肪水平5.98%的大规格组WG、SGR、PER有最大值,FCR有最小值;饲料粗脂肪水平对大规格组的SR、CF、HSI,全虾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肌肉干物质、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全虾干物质含量及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P〈0.05);饲料粗脂肪水平显著影响对虾血清SOD、PO、AST及ALT活性(P〈0.05)。综上并结合SGR与饲料粗脂肪水平拟合折线模型后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阶段和大规格阶段粗脂肪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4.83%~5.98%和5.57%~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脂肪 生长 饲料利用 体成分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S测定饲料中矿物元素样品处理过程干扰因素的去除 被引量:3
4
作者 邓田方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年第9期42-44,共3页
矿物元素作为饲料中一类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对于动物体组织细胞结构的维系、各项生理功能的维持和代谢过程的完成意义重大,为保证配合饲料营养的全面性,人们往往通过外源添加的方式补充多种矿物元素来满足饲料中必需矿物元素的不足... 矿物元素作为饲料中一类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对于动物体组织细胞结构的维系、各项生理功能的维持和代谢过程的完成意义重大,为保证配合饲料营养的全面性,人们往往通过外源添加的方式补充多种矿物元素来满足饲料中必需矿物元素的不足,因此,实现对配合饲料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饲料品质的把控至关重要。此外,严格控制饲料原料中重金属元素的超标也是一个关乎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这同样需要对饲料原料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元素 饲料营养 AAS测定 样品处理 金属元素含量 干扰 组织细胞结构 准确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模压缩比对南美白对虾饲料粉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卢曦 余维三 梁碧丹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119-119,共1页
试验探讨了不同环模压缩比对南美白对虾饲料粉化率的影响。分别选取1︰20、1︰22、1︰24及1︰26压缩比的环模生产南美白对虾成虾料,用箱式粉化仪测定成品饲料的粉化率。结果表明,提高环模压缩比能显著降低饲料粉化率,生产南美白对虾成... 试验探讨了不同环模压缩比对南美白对虾饲料粉化率的影响。分别选取1︰20、1︰22、1︰24及1︰26压缩比的环模生产南美白对虾成虾料,用箱式粉化仪测定成品饲料的粉化率。结果表明,提高环模压缩比能显著降低饲料粉化率,生产南美白对虾成虾饲料适用1︰22~1︰26压缩比的环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模压缩比 南美白对虾 饲料粉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饲料养殖团头鲂技术要点
6
作者 曾凡归 张璐 +3 位作者 马学坤 刘丽燕 王涛 陈蝶玲 《广东饲料》 2012年第1期41-42,共2页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 Yih),原产湖北省武昌县,俗称武昌鱼、鳊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鳊亚科,鲂属。近20年来,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地区均已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
关键词 团头鲂 饲料养殖 技术 膨化 养殖规模 湖北省 武昌县 武昌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和硒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及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覃希 黄凯 +4 位作者 刘康 蒋焕超 程远 黄清 黄秀芸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4,共8页
本研究采用2×5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15 mg/kg的Se,每一Se水平下分别添加0、30、60、90、120 mg/kg的维生素E(VE),共制成10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0.37±0.01)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 本研究采用2×5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15 mg/kg的Se,每一Se水平下分别添加0、30、60、90、120 mg/kg的维生素E(VE),共制成10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0.37±0.01)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70 d,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50尾吉富罗非鱼,其中饲喂未添加Se和VE的基础饲料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VE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饲料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就生长性能而言,单独添加VE的适宜范围是63.86–70.58 mg/kg。Se对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在VE添加量为0 mg/kg的试验组中,硒的添加使吉富罗非鱼增重率高于对照组。VE和Se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的交互作用没有显著影响(P>0.05)。(2)VE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CAT活性随VE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Se可显著影响T-SOD和GSH-PX的活性(P<0.05),在VE添加量范围60–90 mg/kg时,加Se试验组的T-SOD、GSH-PX和CAT活性较不加Se组有所上升。VE和Se对GSH-PX活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VE和Se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及抗氧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二者联合使用,没有协同促生长作用,但抗氧化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维生素E 生长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聚糖对鲈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璐 艾庆辉 +1 位作者 麦康森 郑石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1-556,共6页
以初始体重(5.50±1.63)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对其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在配合饲料中分别加入0 mg/kg,100 mg/kg和500 mg/kg的肽聚糖制成3种等氮等能(蛋白42%,脂肪11%)的实验饲料... 以初始体重(5.50±1.63)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对其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在配合饲料中分别加入0 mg/kg,100 mg/kg和500 mg/kg的肽聚糖制成3种等氮等能(蛋白42%,脂肪11%)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肽聚糖对鲈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影响其生长。当饲料中添加500 mg/kg肽聚糖时,鲈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 mg/kg)和低添加量组(0 mg/kg)(P<0.01)。当饲料中肽聚糖添加量为500 mg/kg时,鲈鱼白细胞的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添加量组(P<0.01)。当饲料中肽聚糖添加量为100 mg/kg时,鲈鱼血清替代途径补体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却显著低于高添加量组(500 mg/kg)(P<0.01)。攻毒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00 mg/kg肽聚糖能显著提高鲈鱼对哈维氏菌的抵抗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肽聚糖添加量的升高,鲈鱼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均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肽聚糖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稚虾免疫指标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华军 李卓佳 +4 位作者 张家松 张晓阳 曹煜成 文国樑 程开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8,共6页
将体长为(3.59±0.26)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按1 800尾.m-3、1 500尾.m-3和1 200尾.m-3的密度分别饲养在注水0.3 m3的圆形玻璃纤维桶(容量为0.5 m3)中30 d,检测了基本水质因子、对虾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酚氧化酶(PO... 将体长为(3.59±0.26)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按1 800尾.m-3、1 500尾.m-3和1 200尾.m-3的密度分别饲养在注水0.3 m3的圆形玻璃纤维桶(容量为0.5 m3)中30 d,检测了基本水质因子、对虾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酚氧化酶(PO)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抗菌活力(Ua)、碱性磷酸酶(AKP)活力、体质量增长和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免疫指标及生长的影响。统计分析发现,试验过程中水体理化因子均在适宜范围,各处理间水质因子的差异不显著;对虾的PO活力、Ua和AKP活力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SOD活力则反之;对虾的体质量增长、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成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体长<4.8 cm或体质量<1.2 g)在密度为1 200~1 800尾.m-3时,密度胁迫可明显影响其免疫指标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密度胁迫 免疫指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和硒对吉富罗非鱼生殖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覃希 黄凯 +4 位作者 程远 蒋焕超 刘康 黄秀芸 黄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0-15,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VE)和硒(Se)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殖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2×5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15 mg/kg的Se,每一Se水平下分别添加0、30、60、90、120 mg/kg的VE,共...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VE)和硒(Se)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殖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2×5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15 mg/kg的Se,每一Se水平下分别添加0、30、60、90、120 mg/kg的VE,共制成10种试验饲料A1(0,0)、A2(0,30)、A3(0,60)、A4(0,90)、A5(0,120)、B1(0.15,0)、B2(0.15,30)、B3(0.15,60)、B4(0.15,90)、B5(0.15,120),对平均初始体质量为(0.37±0.01)g的吉富罗非鱼进行为期70 d的饲养试验,其中A1为对照组。结果表明:①在生殖激素方面,VE和Se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罗非鱼血清中睾酮和促性腺激素的含量(P〈0.05或P〈0.01),不添加Se,VE添加量为90 mg/kg时,睾酮含量最低,而促性腺激素含量达到最高值。在VE添加量为0~90 mg/kg,Se的添加,睾酮和促性腺激素的含量较不加Se组有所降低。VE和Se对吉富罗非鱼血清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二者协同降低吉富罗非鱼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②在机体免疫方面,VE对血清中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显著(P〈0.05),而Se对肝体比、脾指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相同的VE水平下,添加Se组肝体比和脾指数较不加Se组有所上升,在VE添加量0~90 mg/kg,添加Se组溶菌酶活力比不加Se组高。VE和Se对吉富罗非鱼白蛋白水平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本研究显示,添加VE对吉富罗非鱼的生殖和免疫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添加Se能一定程度提高吉富罗非鱼的免疫力,但对生殖无促进作用,VE和Se联合使用,对吉富罗非鱼的生殖也无促进作用,但免疫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 SE 吉富罗非鱼 生殖激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D-GalN诱发NF-κB转基因小鼠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潘庆军 朱学芝 刘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以NF-κB转基因BALB/c小鼠建立一个LPS/D-GalN诱发的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方法采取腹腔注射高剂量的LPS/D-GalN建立急性致死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模型小鼠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NF-κB的活性改变,以及肝脏功能和病理改变情况。... 目的以NF-κB转基因BALB/c小鼠建立一个LPS/D-GalN诱发的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方法采取腹腔注射高剂量的LPS/D-GalN建立急性致死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模型小鼠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NF-κB的活性改变,以及肝脏功能和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生存时间为8~10 h,模型建立后小鼠血清TNF-α、IL-6和MCP-1水平显著升高,在2~4h达到高峰;肝脏外观出现瘀血和出血,肝脏小叶被严重破坏,肝细胞严重坏死和出血;血清ALT/AST水平在模型诱发后持续迅速上升;整体成像显示NF-κB的活性在4~6 h达到高峰。正常对照组小鼠以上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成功建立LPS/D-GalN诱发的NF-κB转基因小鼠的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致死性肝损伤 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 NF-ΚB 细胞因子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血淋巴免疫指标变化与其养殖池塘理化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文国樑 张华军 +4 位作者 张家松 郭志勋 曹煜成 胡晓娟 李卓佳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2,共7页
2009年8月至9月期间,在广东粤西选择2口斑节对虾养殖土池(303、501号池),每14天一次定期采集养殖对虾和水样,检测了对虾血清的PO、SOD、Ua、AKP、ACP等免疫酶活力和水温、DO、氨氮、亚硝氮等环境因子,探讨养殖对虾免疫指标与环境因子的... 2009年8月至9月期间,在广东粤西选择2口斑节对虾养殖土池(303、501号池),每14天一次定期采集养殖对虾和水样,检测了对虾血清的PO、SOD、Ua、AKP、ACP等免疫酶活力和水温、DO、氨氮、亚硝氮等环境因子,探讨养殖对虾免疫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较高的COD、BOD、pH与较低盐度的303号池对虾血清SOD、Ua、AKP、ACP活力大体上低于501号池,PO活力高于501号池;8月25日到9月8日,501号池氨氮、亚硝氮和硝氮浓度由高于303号池转变为低于303号池,其对虾血清PO、SOD活力由低于303号池转变为高于303号池。本实验中COD、BOD、pH与盐度的耦合作用对斑节对虾血淋巴免疫指标的影响是明显的,氨氮、亚硝氮和硝氮为影响斑节对虾血淋巴PO、SOD等活力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血淋巴 免疫酶 土池 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氯醛诱发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庆军 朱学芝 刘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讨水合氯醛处理对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水合氯醛对RAW264.7巨噬细胞处理不同时间,采用形态学观察、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Hochest33258染色和DNA ladder试剂检测RAW264.7巨... 目的:探讨水合氯醛处理对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水合氯醛对RAW264.7巨噬细胞处理不同时间,采用形态学观察、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Hochest33258染色和DNA ladder试剂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Fas/FasL表达情况。结果:水合氯醛处理后RAW264.7巨噬细胞形态由梭形变圆直至脱落悬浮;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显示水合氯醛处理可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从早期向晚期凋亡,Hochest33258染色和DNA ladder检测均显示诱导凋亡;同时高表达Fas,但不表达FasL。结论:水合氯醛可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RAW264 7巨噬细胞 凋亡 FAS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地膜精养池浮游生物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4
14
作者 关仁磊 向斌 +2 位作者 陈兆明 杨世平 孙成波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1期30-40,共11页
通过研究整个养殖周期地膜对虾养殖池浮游生物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探索浮游生物的时空差异。结果显示:整个养殖周期,浮游植物共8门46种,绿藻门15种,硅藻门9种,蓝藻门9种,隐藻门2种,裸藻门2种,黄藻门3种,甲藻门2种,金藻门4种。养殖前... 通过研究整个养殖周期地膜对虾养殖池浮游生物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探索浮游生物的时空差异。结果显示:整个养殖周期,浮游植物共8门46种,绿藻门15种,硅藻门9种,蓝藻门9种,隐藻门2种,裸藻门2种,黄藻门3种,甲藻门2种,金藻门4种。养殖前期优势种多为绿藻和硅藻;养殖中后期优势种多为蓝藻和绿藻;个体数量呈螺旋式上升,中期达最大,变化范围为3.01×107--1.45×108cell·L-1。浮游动物共4类28种,原生动物16种,轮虫类8种、桡足类2种,其他浮游幼虫2种。养殖前期优势种多为原生动物、轮虫类及桡足类;养殖中后期优势种多为原生动物和轮虫,密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变化范围为0.49×103cell·L-1--10.4×103cell·L-1。浮游生物空间分布:垂直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水平区域分布差异显著(P〈0.05),且个体总数大小排序是:D区(中心区)〉C区(近中心区)〉B区(近边缘区)〉A区(池塘边缘区)。虾池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均较低:浮游植物分别为1.69~1.76和0.36~0.44,浮游动物分别为1.39~1.46和0.3~0.34。浮游生物的时空差异间接体现了对虾地膜养殖池中水质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池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地膜精养池营养盐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仁磊 向赟 +2 位作者 陈兆明 杨世平 孙成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487-5492,共6页
[目的]研究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营养盐的时空差异状况。[方法]在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投放一定密度虾苗,选取不同时间段和取样点取水样,检测地膜精养池中营养盐的时空差异变化。[结果]虾池水质中磷酸盐、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含量的平均... [目的]研究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营养盐的时空差异状况。[方法]在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投放一定密度虾苗,选取不同时间段和取样点取水样,检测地膜精养池中营养盐的时空差异变化。[结果]虾池水质中磷酸盐、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369、0.393、0.775、0.525 mg/L,均已经超过了富营养化的阈值,试验过程中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硝酸氮和氨氮到了后期有所缓和;整个养殖过程中,垂直方向上各水层的营养盐差异不显著,而在水平方向上部分区域的营养盐则差异显著(P<0.05),且各区域的营养盐含量大小排列顺序是C区>D区>B区>A区。[结论]该研究为科学调控水质、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自身污染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池 仔虾 营养盐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石斑鱼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晓颖 黄宝松 +6 位作者 马骞 陈刚 王忠良 黄建盛 ERIC AMENYOGBE 谢瑞涛 邓文鑫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4-151,共8页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IRFs)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是IRFs家族中的一员,也是免疫相关因子。为了解IRF3基因在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IRFs)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是IRFs家族中的一员,也是免疫相关因子。为了解IRF3基因在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应对外源病毒刺激的免疫反应,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充(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了杂交石斑鱼IRF3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为2 529 bp,包含5'非编码区(5'-UTR)325 bp,3'非编码区(3'-UTR)916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377 bp,可编码4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含N-末端DNA结合区(N-terminal DNA binding region,DBD)(1-108 aa)、1个C-末端干扰素相关区(C-terminal interferon related region,IAD)(255-435 aa)及色氨酸富含区(Tryptophan rich region,SRD)(440-450 aa)3个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IRF3与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IRF3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RF3基因在杂交石斑鱼肝、胃、鳃、肠和脾脏等9种组织表达情况,以及在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的时序性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RF3基因在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胃和肠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头肾表达量最低。PBL在PolyI:C刺激1 h后IRF3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4 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约为对照组的9.3倍),8 h后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石斑鱼 干扰素调节因子3 基因克隆 外周血淋巴细胞 Poly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田方 吴玉刚 刘慧玲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探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用蝇蛆粉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及适宜的添加比例,研究了蝇蛆粉替代饲料中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成活和饵料系数的影响。饲喂试验共持续了65 d。结果显示:当蝇蛆粉替代鱼粉添加量为7%时,... 为探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用蝇蛆粉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及适宜的添加比例,研究了蝇蛆粉替代饲料中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成活和饵料系数的影响。饲喂试验共持续了65 d。结果显示:当蝇蛆粉替代鱼粉添加量为7%时,试验中期(32 d)和末期对虾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低于7%添加范围内,随着蝇蛆粉添加水平的增加对虾WGR和SGR逐渐提高,超过7%后,对虾WGR和SGR逐渐下降。试验中期和末期,17%添加组饵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7%添加组饵料系数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无论是中期还是末期,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7%的蝇蛆粉替代鱼粉可促进对虾生长,利用蝇蛆粉替代对虾饲料中的部分鱼粉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蝇蛆粉 鱼粉 可替代饲料源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对4种鱼粉及其简单组合的利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传龙 郑石轩 +3 位作者 程开敏 张其华 张璐 朱学芝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4-891,共8页
本试验通过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对4种鱼粉及其简单组合的利用情况,旨在分析其可利用性及各自特点。试验选用了智利蒸汽鱼粉、秘鲁直火鱼粉、国产半脱脂鱼粉及国产鱼排粉作为试验材料。共设8个组,4个单一组(蒸汽、直火... 本试验通过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对4种鱼粉及其简单组合的利用情况,旨在分析其可利用性及各自特点。试验选用了智利蒸汽鱼粉、秘鲁直火鱼粉、国产半脱脂鱼粉及国产鱼排粉作为试验材料。共设8个组,4个单一组(蒸汽、直火、半脱脂和鱼排组),4个组合组[蒸汽:直火(1:1)、蒸汽:半脱脂(1:1)、蒸汽:直火:半脱脂(1:1:1)和蒸汽:鱼排(1:1)组],每组3个重复,单重复投放初始体重为(0.60±0.00)g的幼虾40尾,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前3个单一组(蒸汽、直火、半脱脂组)在生长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半脱脂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优于其他3个单一组(P<0.05)。除蒸汽:鱼排组合的生长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蒸汽组存在差异外(P<0.05),各组合组在生长与机体营养成分2方面均与相应单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国产半脱脂鱼粉、智利蒸汽鱼粉和秘鲁直火鱼粉养殖效果均较好,皆可在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中单独使用;鱼粉之间简单组合有利于蛋白质互补,但个别组合会影响生长;鱼排粉使用时要结合其优劣2方面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鱼粉 生长 表观消化率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寡糖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幼 钟文彪 +5 位作者 许合金 刘定 陈子腾 许进奉 吴丹 黎相广 《饲料博览》 2013年第5期51-54,共4页
甘露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调节肠道微生态区系平衡和改善水产动物生产性能。文章就甘露寡糖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关键词 甘露寡糖 水产动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及其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幼 许合金 +5 位作者 刘定 陈子腾 许进奉 黎相广 舒丹平 蔡汉秋 《饲料博览》 2013年第11期47-49,共3页
虾青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改善水产动物体色、缓解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文章就虾青素的理化特性及其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以简述。
关键词 虾青素 水产动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