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栽培方式下铺地黍铅含量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
1
作者
高桂娟
韩瑞宏
+2 位作者
王俊梅
佘婷婷
李志丹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70,共15页
铺地黍(Panicum repens)因其较强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净化能力和适应极端干旱−水淹能力,具有污染河岸消涨带的生态修复优势。本研究通过3种不同铅处理的盆栽试验(T_(1):水培+400 mg·L^(−1) Pb;T_(2):水培+800 mg·L^(−1) Pb;T_(3)...
铺地黍(Panicum repens)因其较强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净化能力和适应极端干旱−水淹能力,具有污染河岸消涨带的生态修复优势。本研究通过3种不同铅处理的盆栽试验(T_(1):水培+400 mg·L^(−1) Pb;T_(2):水培+800 mg·L^(−1) Pb;T_(3):泥土栽培+400 mg·L^(−1) Pb),研究铺地黍根、茎、叶分别在处理5、15和25 d的Pb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旨在探明铺地黍在不同浓度Pb胁迫和不同栽培方式下的重金属耐受机制与动态迁移转运规律。结果显示,水培条件下,铺地黍根部向地上部的迁移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泥土栽培条件下的迁移率均显著高于水培(P<0.05)。其中,T_(1)、T_(2)和T_(3)处理下的根Pb平均含量分别为4745.85、6732.63和276.00 mg·kg^(−1),分别是叶Pb平均含量的66.20倍、80.21倍和4.30倍。铺地黍主要通过细胞壁的固定解毒Pb伤害,其次是细胞器固定,而可溶性组分含量最低,各组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和茎的化学态Pb主要分布在活性较低的醋酸态和盐酸态,叶的各化学形态Pb分布趋于均衡。根Pb总量在15 d出现拐点(T_(1)和T_(3)),即5~15 d显著上升(P<0.05),而15~25 d缓慢下降(P>0.05),说明低浓度Pb胁迫下的铺地黍根吸收浓度在15 d达到极限,这可能是铺地黍在根部启动了某种逃避机制。总体上,铺地黍在纯水培条件下的根Pb富集能力显著大于泥土栽培,用于污染河岸带深水区的净化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
铺地黍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迁移率
吸收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方式下铺地黍铅含量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
1
作者
高桂娟
韩瑞宏
王俊梅
佘婷婷
李志丹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所
仲恺农业工程
学院
园艺园林
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70,共15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2021ZDZX4004)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41427803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态学科研团队项目(广东二师[2020]58号)。
文摘
铺地黍(Panicum repens)因其较强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净化能力和适应极端干旱−水淹能力,具有污染河岸消涨带的生态修复优势。本研究通过3种不同铅处理的盆栽试验(T_(1):水培+400 mg·L^(−1) Pb;T_(2):水培+800 mg·L^(−1) Pb;T_(3):泥土栽培+400 mg·L^(−1) Pb),研究铺地黍根、茎、叶分别在处理5、15和25 d的Pb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旨在探明铺地黍在不同浓度Pb胁迫和不同栽培方式下的重金属耐受机制与动态迁移转运规律。结果显示,水培条件下,铺地黍根部向地上部的迁移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泥土栽培条件下的迁移率均显著高于水培(P<0.05)。其中,T_(1)、T_(2)和T_(3)处理下的根Pb平均含量分别为4745.85、6732.63和276.00 mg·kg^(−1),分别是叶Pb平均含量的66.20倍、80.21倍和4.30倍。铺地黍主要通过细胞壁的固定解毒Pb伤害,其次是细胞器固定,而可溶性组分含量最低,各组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和茎的化学态Pb主要分布在活性较低的醋酸态和盐酸态,叶的各化学形态Pb分布趋于均衡。根Pb总量在15 d出现拐点(T_(1)和T_(3)),即5~15 d显著上升(P<0.05),而15~25 d缓慢下降(P>0.05),说明低浓度Pb胁迫下的铺地黍根吸收浓度在15 d达到极限,这可能是铺地黍在根部启动了某种逃避机制。总体上,铺地黍在纯水培条件下的根Pb富集能力显著大于泥土栽培,用于污染河岸带深水区的净化优势明显。
关键词
铅
铺地黍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迁移率
吸收
累积
Keywords
lead
torpedo grass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chemical forms
mobility rate
uptake
accumulation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栽培方式下铺地黍铅含量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
高桂娟
韩瑞宏
王俊梅
佘婷婷
李志丹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