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质量建设
1
作者 张细谦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共8页
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我国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家精神从政治品格、道德人格、核心能力、职业态度、职业素养以及格局视野6个维度,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 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我国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家精神从政治品格、道德人格、核心能力、职业态度、职业素养以及格局视野6个维度,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其引领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应聚焦优化培养目标,完善毕业要求,并构建分类型、层次化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要立足促进学生成长成材,围绕“三强化”目标,推动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同时,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应注重涵养教育家精神,将其内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的核心动力,通过课程教学这一关键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流程,真正实现教育家精神在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中的深度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教育家精神 体育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体育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经验借鉴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蔡建辉 王石峰 龙秋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7,共7页
基层体育组织是推进治理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基层体育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层体育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体现为:以激活乡村产业活... 基层体育组织是推进治理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基层体育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层体育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体现为:以激活乡村产业活力、优化公共体育环境、传承特色体育文化、创新基层体育治理、引领乡村体育富民为着力点,通过产业增值赋能、生态空间重塑、文明风尚浸润、乡村治理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等多维路径,最终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大目标。基于贵州“村BA”典型案例,揭示了基层体育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经验。从根本保障、良性互动、共建共享、畅通渠道四个维度,提出基层体育组织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路径: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村民参与基层事务治理,打造多元化的体育业态链条,建立正向激励和反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体育组织 乡村振兴 贵州“村BA” 农村体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费定向体育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晏骏 陈彩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4,共9页
对公费定向体育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关系进行探讨有助于提升培养质量,有效达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培养目标。采用公费定向体育师范生报考动机量表、教育质量满意度量表、从教意愿量表、乡土情怀量表对H省367名公费定向体... 对公费定向体育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关系进行探讨有助于提升培养质量,有效达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培养目标。采用公费定向体育师范生报考动机量表、教育质量满意度量表、从教意愿量表、乡土情怀量表对H省367名公费定向体育师范生进行测量,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得出:公费定向体育师范生报考动机、教育质量、乡土情怀、从教意愿彼此间显著相关;教育质量和乡土情怀在公费定向体育师范生报考动机和从教意愿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公费定向体育师范生能通过教育质量和乡土情怀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从教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费定向体育生 报考动机 从教意愿 教育质量 乡土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效应理论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模式构建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燕国 汪晓赞 孔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7,共12页
重叠效应理论是教育领域中指导家校社合作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基于“理论解读-问题剖析-逻辑阐释-模式构建-推进路径”的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深入探讨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剖析儿童... 重叠效应理论是教育领域中指导家校社合作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基于“理论解读-问题剖析-逻辑阐释-模式构建-推进路径”的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深入探讨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剖析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现实困境,阐释了重叠效应理论指导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逻辑理路。基于此,从目标靶向、内容结构、实践方式和评估反馈4个方面构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模式。研究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突破信息茧房束缚,形成多元联动强大合力;完善责任权益机制,厘清多元联动权责边界;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多元联动协同效应;实施综合评估反馈,保持多元联动的发展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效应理论 儿童青少年 体育健康促进 多元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思维原则、实施模型与实践案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皓晖 沈武旗 +3 位作者 刘恒洋 廖自园 郭振 刘波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8-647,共10页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课程内容,探索如何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经研究认为,开展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时应秉持凸显体育的育人性、彰显学科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课程内容,探索如何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经研究认为,开展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时应秉持凸显体育的育人性、彰显学科的独特性、反映现实的复杂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追求评价的综合性的思维原则。基于此,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CIPTE实施模型,具体涵盖核心素养为纲的学习目标(Core Competencies,C)、大概念(Big Idea,I)、问题链(Problem Chain,P)、任务群(Task Group,T)、学习评价(Evaluation,E)5个要素,并呈现了“忠诚的祖国卫士”体育与国防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水平四)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实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德育视域下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理阐释、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8
6
作者 叶松东 贾晨 Koh Koon Teck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从理论溯源、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的三维视角剖析以体育德,是从整体性维度确保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研究通过现象学、实用主义哲学与具身认知科学追溯了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基础,借助体验式学习理论... 从理论溯源、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的三维视角剖析以体育德,是从整体性维度确保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研究通过现象学、实用主义哲学与具身认知科学追溯了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基础,借助体验式学习理论、生活技能连续发展理论与莫斯顿教学风格频谱厘清了其教学实践进路,学校体育德育固有价值与功能价值的辨析则明确了以体育德的定位。基于具身化等多重理论关照与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多元实践困境,构建了以体育德协同育人推进路径。从遵循以体育德规律,选择适宜化教学风格;构建以体育德情境,构筑交互式教学氛围;挖掘协同育德潜能,形成精准化育人格局;注重以体育德迁移,强化一体化评价运用4个维度,分析了以体育德协同育人推进路径的具体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具身德育 立德树人 体育品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星华 蒲毕文 +8 位作者 曾诚 朱小涛 梁立启 丛密林 黄启龙 孙晨晨 刘仲豪 李禄玉 董乙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17,共8页
利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机制和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制主要包括话语主体的参与机制、话语平台的运作机制、话语内容的生成机制、话语资源的整合机制和话语方式的传播机制... 利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机制和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制主要包括话语主体的参与机制、话语平台的运作机制、话语内容的生成机制、话语资源的整合机制和话语方式的传播机制。而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存在话语主体参与路径不畅,融合协同不足;话语平台运作同质化,民族特色不鲜明;话语内容生成原创乏力,与国际接轨不够;话语资源整合体系松散,综合能效不强;话语传播渠道手段单一,表达方式滞后等问题。为此,需要不断拓展多元话语主体的参与渠道、积极打造立体化体育话语平台格局、动态把握体育话语民族性与世界性、充分发挥体育话语资源的最大效能、不断夯实体育话语对外传播的基础,以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体育国际话语权 体育话语 话语平台 话语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挑战与路径审视--基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思考 被引量:20
8
作者 汪晓赞 杨燕国 +2 位作者 孔琳 张君孝 禹华森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6,共8页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既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赋予新征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新使命和新挑战。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既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赋予新征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新使命和新挑战。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距离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干预、评价、监测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思考,提出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发展的新路径:(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我国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2)创新智慧化教学共同体,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方式变革;(3)打造动态追踪管理平台,实现体育与健康行为数字化精准监测;(4)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综合评价机制;(5)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以此为契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全面深入发展,为全球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征程 儿童青少年 体育健康促进 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困境下的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文英 陈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1,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深度访谈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对乡村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困惑、内涵关系和专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在运用身份认同和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探究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内涵关系,并提出乡村体育教师"四位一体"的... 运用文献资料、深度访谈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对乡村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困惑、内涵关系和专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在运用身份认同和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探究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内涵关系,并提出乡村体育教师"四位一体"的专业发展路径:乡村体育教师在对自己个人体征和所归属的群体特征进行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当地教育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利用高等院校师资资源开展分层分类的精准培训;调动名师工作室开展定点的精准帮扶计划;鼓励乡村中小学建立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本文通过厘清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本质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为学校体育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学校体育 乡村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实践路径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燕国 汪晓赞 孔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89,共9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存在政策执行效力软化、资源供需失衡、参与主体博弈分歧等困境。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以重叠效应理论...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存在政策执行效力软化、资源供需失衡、参与主体博弈分歧等困境。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以重叠效应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理论、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以“4点-6面-4线”为核心内容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金字塔”模型。提出推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战略发展一体化进程的策略:以平等互惠为原则,明确多元联动权责划分;以活动创新为渠道,打造多元联动动力引擎;以供求平衡为基本,保持多元联动资源供求;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构建多元联动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体育健康促进 多元联动 政策执行 资源供需 参与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的优化 被引量:77
11
作者 张细谦 张仕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0,共5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它贯穿于各学段,体现在各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体育与健康学科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它要求全方位渗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嬗变,进而落实体育...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它贯穿于各学段,体现在各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体育与健康学科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它要求全方位渗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嬗变,进而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二次校准。健康生活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做到效益精准化、效果实效化、效率最优化,同时要注重发挥课外体育锻炼和竞赛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与健康 课程实施 路径优化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涵义与路径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细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2,共5页
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推行,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成为一种必须。校本化实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具象化过程,是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对接的必由路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施中,要精准理解并真切... 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推行,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成为一种必须。校本化实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具象化过程,是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对接的必由路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施中,要精准理解并真切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为主旨,全面分析并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科学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体育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要激活其课程实践智慧,并提升其课程实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校本化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非线性教学的理论释义、价值探求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叶松东 贾晨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18,共8页
作为一种“信息-行为”耦合下冲破知识中心导向体育课程桎梏的探索式教学模式,体育非线性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对这种以生态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习过程中学生、任务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探索式... 作为一种“信息-行为”耦合下冲破知识中心导向体育课程桎梏的探索式教学模式,体育非线性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对这种以生态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习过程中学生、任务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归纳其创设代表性体育教学情境、调控关键性体育教学制约因素、简化复杂性体育教学任务设计、优化封闭性体育教学信息约束等实践原则;厘清体育非线性教学在注重学生身体主体性发展、强调多维体育情境开发、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等层面的内在价值。最后提出实践路径:从主动设置探索性体育教学情境,创造感知-行为共同体;合理调适复合性体育教学任务,促进有意义的身体体验;有效引导学生运动行为自组织,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核心素养 体育非线性教学 生态动力学 探索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度与尺度:学校体育惩戒“度”的审视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任雅琴 龙秋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学校体育惩戒“度”问题一直是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敏感话题。研究从法律、伦理、社会、身体、心理维度来审视学校体育惩戒的“度”,认为学校体育惩戒应当遵循健康第一原则、可测量性原则和不可接触原则,综合考虑体育教学特征和... 学校体育惩戒“度”问题一直是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敏感话题。研究从法律、伦理、社会、身体、心理维度来审视学校体育惩戒的“度”,认为学校体育惩戒应当遵循健康第一原则、可测量性原则和不可接触原则,综合考虑体育教学特征和学校体育特点,设置学校体育惩戒因素和惩戒度。基于学校体育惩戒原则、惩戒度划分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学校体育惩戒尺度划分为一般惩戒、较重惩戒和严重惩戒,为提升中小学体育管理水平和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教育惩戒 体育惩戒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伟光 任雅琴 龙秋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校园霸凌作为当代中国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缩影,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校园霸凌现象发生的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极易受暴力影视作品、父母语言行为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形成... 校园霸凌作为当代中国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缩影,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校园霸凌现象发生的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极易受暴力影视作品、父母语言行为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形成恃强凌弱,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独生子女"式的社会结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等是导致校园霸凌事件的重要原因。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中小学以学校体育为抓手,通过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健全人格道德等方式有效预防校园霸凌事件发生,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促进 身心健康 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族志作为体育研究方法的价值回应、适用确证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晨 郭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32,共8页
伴随数字技术与虚拟社区的兴起,网络民族志在革新传统民族志的基础上以一种新形态出现。作为一种“整体情景化”的质性研究范式,网络民族志是通过研究者的沉浸体验、互文对话与透视反思探索网络文化实践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已经进入国... 伴随数字技术与虚拟社区的兴起,网络民族志在革新传统民族志的基础上以一种新形态出现。作为一种“整体情景化”的质性研究范式,网络民族志是通过研究者的沉浸体验、互文对话与透视反思探索网络文化实践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已经进入国内外体育学研究者的视野并逐步得到应用。该方法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崛起释放出无限的活力,但在互联网时代数字体育研究实践中却遭遇了混用、误用与乱用等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体育学研究中网络民族志实践的现存问题与现实效用的探讨,对其适用情境和使用边界进行厘清与反思,为合理、有效使用该方法探索移动互联时代体育研究的新境遇、新问题与新现象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族志 移动互联时代 体育研究方法 线上体育交往实践 数字体育行为 网络体育社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技能具身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与教学实践启示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叶松东 贾晨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
自古以来人类对运动技能的认识便与身体认知息息相关,随着身体认知的范式转型,重构运动技能发展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以西方具身认知科学、生态动力学与中国体认范式为旨归,以西方运动技能实证研究、中国运动行为叙事研究为互证证据链,提... 自古以来人类对运动技能的认识便与身体认知息息相关,随着身体认知的范式转型,重构运动技能发展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以西方具身认知科学、生态动力学与中国体认范式为旨归,以西方运动技能实证研究、中国运动行为叙事研究为互证证据链,提出了以具身性生成、情境性塑造、简并性提升和非线性发展为要义的运动技能具身发展模式,并从促进身体与情境深度交互,构建“感知-行动”耦合系统;创设代表性运动学习情境,探索适应性运动行为表达;归纳同质性动作能力集群,提高自主性运动技能呈现;探究助力性运动行为圈层,推进运动技能正向迁移4个方面探讨了运动技能具身发展模式的教学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技能 具身发展 “感知-行动”耦合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足球青训体系发展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房作铭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88,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德国足球青训体系、发展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发展经验:开辟层次清晰的人才输送路径,打造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科学、合理的青训赛事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练员队伍,建立家、校、社...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德国足球青训体系、发展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发展经验:开辟层次清晰的人才输送路径,打造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科学、合理的青训赛事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练员队伍,建立家、校、社多方联动的合作机制。启示:构建多维度的人才选拔机制,设立常态化的精英训练中心,构建高质量的训练和赛事体系,注重系统化的教练员培训过程,建立多元融合的精英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足球青训体系 德国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视域下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使命与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晨晨 张细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剖析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使命和路径。研究认为奥林匹克教育传递人类共同价值、激励全球团结共治、搭建世界交流舞台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价值相通、理念相融、实践相汇。在人...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剖析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使命和路径。研究认为奥林匹克教育传递人类共同价值、激励全球团结共治、搭建世界交流舞台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价值相通、理念相融、实践相汇。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逻辑理路下,对于大学生的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在个体层面提升价值认知、行为自觉,在社群层面增强服务实践和社会融合能力,在国家层面提高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在全球层面形成包容开放和全球责任意识。为此,应构建本土化的教育课程内容,增强价值认知和文化自信;创新生活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升行为自觉和实践服务能力;开拓国际化的教育文化交流,提升国际理解力和全球胜任力;完善协同化的教育治理机制,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奥林匹克教育 个体自觉 社群亲融 民族自信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小龙创立截拳道对中西文化的借鉴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晏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97,共4页
截拳道是中西文化碰撞出的结晶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窥究,得出构成独具"李氏"武学思想中西文化元素,它包含有:中国道家的"虚无自然";儒家的"... 截拳道是中西文化碰撞出的结晶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窥究,得出构成独具"李氏"武学思想中西文化元素,它包含有:中国道家的"虚无自然";儒家的"侠胆仁义";佛家的"参禅慈悲";兵家的"功效取胜";周易的"阴阳平衡",西方尼采思想的"强人意志";克里希那穆提的"自由不羁";黑格尔思想的"绝对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革新"。归纳出的中西文化元素让截拳道的"无形、无法"更加具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为截拳道"正本清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龙 截拳道 中西 文化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