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与创新——以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洪凤 吴霞 肖智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64-67,共4页
依托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校企所协省级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校校、校企、企协、企企等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跨界共享,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教学过程、生产实践、科技研发、成果推广、社会服务等环节协同推进,克服育人与用人"两张... 依托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校企所协省级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校校、校企、企协、企企等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跨界共享,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教学过程、生产实践、科技研发、成果推广、社会服务等环节协同推进,克服育人与用人"两张皮",达到协同育人的效能整合和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职 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协同育人平台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之囿与破解之策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洪凤 《中国成人教育》 2019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前,不同区域纷纷推进示范职教集团建设。为了发挥示范职教集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职教集团办学体制机制有待创新,职教集团办学主体价值取向有待趋同,职教集团办学经费投入有待稳定,职教集团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以及职教集团综合服务能... 目前,不同区域纷纷推进示范职教集团建设。为了发挥示范职教集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职教集团办学体制机制有待创新,职教集团办学主体价值取向有待趋同,职教集团办学经费投入有待稳定,职教集团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以及职教集团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为了打造示范职教集团,需要创新职教集团办学体制机制,消除职教集团办学主体价值取向冲突,保障职教集团办学经费投入,加强职教集团信息化建设以及提升职教集团综合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集团化办学 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评价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立忠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6,共3页
不同的学生评价模式直接导致不同的教学质量观。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体系应当以职业能力为重点进行构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评价模式是对传统学科本位评价模式的挑战。高职院校职业能力本位的学生评价模式是更为公平的一种学生评价方式,更有利... 不同的学生评价模式直接导致不同的教学质量观。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体系应当以职业能力为重点进行构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评价模式是对传统学科本位评价模式的挑战。高职院校职业能力本位的学生评价模式是更为公平的一种学生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能力本位 学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继续教育定位及其实践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立忠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3,共3页
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展开研究是目前我国教育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高校与继续教育的关系来看,高校实际上是继续教育的管理机构,是实施继续教育活动的真正载体。高校具有多重身份,是多重身份的综合体。它的多重身份体现在它的多重... 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展开研究是目前我国教育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高校与继续教育的关系来看,高校实际上是继续教育的管理机构,是实施继续教育活动的真正载体。高校具有多重身份,是多重身份的综合体。它的多重身份体现在它的多重角色上。它不但是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和实施继续教育的实体,而且承担着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创新的多重任务。因此,从多重角度和视角来研究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问题和实现对策,是实现高校继续教育准确定位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继续教育 定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体系系统化基础上的多元发展——论新时期高职“双师型”师资培养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忠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75,共3页
高职教育发展至今,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高职院校自身,都已经把目光投向高职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职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期望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而这种期望的满足,又直接决定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高职教育&qu... 高职教育发展至今,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高职院校自身,都已经把目光投向高职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职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期望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而这种期望的满足,又直接决定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高职教育"双师型"的素质要求是现时代高职教师职业成长规律的反映。高职师资发展会经历继承、借用、自培等三个阶段。目前,高职师资培养面临着体制上的瓶颈。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化是高职师资培养的基础战略,系统化基础上的多元化是高职师资培养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师资 系统化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货运站(市场)物流生态化的瓶颈与途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关善勇 《南方农村》 2021年第3期29-33,共5页
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通过基于生态物流模式的农村货运站(市场)基础设施、主体、管理、信息化等现状研究,目的是通过农村货运站(市场)生态物流建设解决全面推进乡村振... 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通过基于生态物流模式的农村货运站(市场)基础设施、主体、管理、信息化等现状研究,目的是通过农村货运站(市场)生态物流建设解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瓶颈,提出了农村货运站(市场)建设三步曲,阐明农村货运站(市场)生态物流运作模式,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基于生态物流模式建设农村货运站(市场)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货运站(市场) 生态物流 瓶颈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