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制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江永明 付天玺 +3 位作者 张丽 许国焕 吴月嫦 龚全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8-1004,共7页
选用192尾初始体重(34.50±0.25)g的健康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研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相同剂量(活菌含量为3.0×1011 cfu/kg饲料)的汉逊德巴利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 选用192尾初始体重(34.50±0.25)g的健康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研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相同剂量(活菌含量为3.0×1011 cfu/kg饲料)的汉逊德巴利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期56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分别提高12.27%和8.56%(P<0.05),饵料系数分别降低10.92%和8.18%(P<0.05)。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0.54%和10.07%(P<0.05),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4.18%和3.63%(P<0.05)。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组,奥尼罗非鱼肠道、肝胰脏和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汉逊德巴利酵母组(P<0.05),而添加三种微生物制剂对奥尼罗非鱼肠道、肝胰脏和胃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三种微生物制剂相互比较,饲料中添加剂量为3.0×1011 cfu/kg饲料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肠道、肝胰脏和胃的蛋白酶活性,满足最佳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德巴利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 生长 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多糖对罗非鱼生长及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许国焕 吴月嫦 +2 位作者 何四旺 陶家发 陈岗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3,67,共3页
在罗非鱼鱼种饲料中添加肽聚糖0 2g/kg、复合肽聚糖2g/kg、酵母细胞壁2g/kg、β-葡聚糖2g/kg;饲养60d后,观察测定了微生物多聚糖对罗非鱼生长及血清溶菌酶和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ACH50)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β-葡聚糖和肽聚... 在罗非鱼鱼种饲料中添加肽聚糖0 2g/kg、复合肽聚糖2g/kg、酵母细胞壁2g/kg、β-葡聚糖2g/kg;饲养60d后,观察测定了微生物多聚糖对罗非鱼生长及血清溶菌酶和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ACH50)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β-葡聚糖和肽聚糖对罗非鱼促生长作用不显著,复合肽聚糖有抑制生长作用。酵母细胞壁和β-葡聚糖均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但对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无明显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多糖 罗非鱼 生长发育 非特异免疫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及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许国焕 吴月嫦 +3 位作者 付天玺 张丽 江永明 龚全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6-28,共3页
选用192尾初始体重34.50g左右的健康奥尼罗非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相同剂量(活菌含量为3.0×1011cfu/kg饲料)的汉逊德巴利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研究其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期为56d。试... 选用192尾初始体重34.50g左右的健康奥尼罗非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相同剂量(活菌含量为3.0×1011cfu/kg饲料)的汉逊德巴利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研究其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期为56d。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可使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分别提高12.27%和8.56%(P<0.05),饵料系数分别降低10.92%和8.18%(P<0.05);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0.54%和10.07%(P<0.05),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4.18%和3.63%(P<0.05);汉逊德巴利酵母对生长性能和饲料表观消化率无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剂量为3.0×1011cfu/kg饲料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促进奥尼罗非鱼的生长和其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德巴利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 生长 表观消化率 奥尼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水体养殖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魏逸峰 成艳波 +3 位作者 陈金涛 谭文俊 张丽 姚继明 《广东饲料》 2018年第7期23-26,共4页
选取体长为1cm左右的凡纳滨对虾优质1代苗,随机分为2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的C组和添加环保微生态饲料及水体复合微生态制剂的M组,饲养期56d,以研究环保微生态饲料及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养殖水... 选取体长为1cm左右的凡纳滨对虾优质1代苗,随机分为2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的C组和添加环保微生态饲料及水体复合微生态制剂的M组,饲养期56d,以研究环保微生态饲料及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M组对虾的成活率高、饲料系数降低;与C组对比,M组对虾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提高;M组养殖环境内氨氮、亚硝酸盐、总氮含量低于C组,水体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碳源(糖蜜)有助于去除水体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多糖 复合微生态制剂 生长免疫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微生物制剂中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丽 郭莹姿 李志朋 《广东饲料》 2015年第7期37-38,共2页
实验采用对羟基联苯法测定了功能性微生物制剂乳酸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显色条件为:20%硫酸铜0.5m L,待测样0.5m L,浓硫酸6m L,乳酸与浓硫酸沸水浴反应时间5min,1.5%对羟基联苯0.125m L,30℃保温时间30min,沸水浴时间90s;结果显示当乳酸... 实验采用对羟基联苯法测定了功能性微生物制剂乳酸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显色条件为:20%硫酸铜0.5m L,待测样0.5m L,浓硫酸6m L,乳酸与浓硫酸沸水浴反应时间5min,1.5%对羟基联苯0.125m L,30℃保温时间30min,沸水浴时间90s;结果显示当乳酸浓度在60-200μg/m L时浓度与吸光值基本呈现线性关系(R2=0.9996),此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联苯法 功能性微生物制剂 乳酸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水解干酪素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 许国焕 +2 位作者 吴月嫦 谭文俊 李志朋 《广东饲料》 2015年第6期27-28,共2页
通过对3种蛋白酶的试验比较,确定了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作为干酪素的水解工具酶。并探讨了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6h,水解p H7.2,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加酶量分别为1.0%,1.5%。
关键词 胰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 生物活性肽 干酪素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饲料对黄颡鱼生长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先义 张丽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3-69,共7页
研究以淀粉为主要糖源制备高糖饲料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4.13±0.11)g的黄颡鱼18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CG)投喂糖水平23.25%的基础饲料;高糖组(... 研究以淀粉为主要糖源制备高糖饲料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4.13±0.11)g的黄颡鱼18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CG)投喂糖水平23.25%的基础饲料;高糖组(HG)投喂糖水平31.11%的高糖饲料,两组实验料等氮等能(粗蛋白36.5%,能量16.1 kJ/g)。56 d的养殖实验表明:HG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低于CG(P<0.05);HG饲料系数高于CG,但与CG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HG肠道菌群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CG(P<0.05);OUT数量和Chao1指数低于CG,但差异不显著(P>0.05);Shannon和Simpson指数未体现显著差异(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黄颡鱼的肠道优势菌门,HG肠道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CG,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CG,螺旋体门(Spirochae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G(P<0.05);HG梭菌属(Clostridium)和分节丝状菌属(Candidatus Arthromitus)菌群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G(P<0.05),HG别样棒菌属(Allo-baculum)、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菌群相对丰度高于CG(P<0.05)。因此,长期摄入高糖饲料抑制了黄颡鱼生长,降低了饲料利用,同时改变了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增加易感染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饲料 黄颡鱼 生长 肠道菌群结构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甲酰谷氨酸对罗非鱼幼鱼生长、血液氨基酸组成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程炜轩 张丽 +5 位作者 许国焕 吴清洋 熊达 郭莹姿 谭文俊 许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0-497,共8页
为研究精氨酸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物学效应,采用精氨酸内源合成途径的必需辅助因子N-氨甲酰谷氨酸(NCG)代替精氨酸,研究不同剂量包被NCG制剂(实际NCG含量为80%)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脂肪沉积的影响。实验共设6个制剂... 为研究精氨酸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物学效应,采用精氨酸内源合成途径的必需辅助因子N-氨甲酰谷氨酸(NCG)代替精氨酸,研究不同剂量包被NCG制剂(实际NCG含量为80%)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脂肪沉积的影响。实验共设6个制剂添加组,分别为0.025%、0.05%、0.1%、0.2%、0.4%、0.5%及对照组。结果显示,罗非鱼血液中所有NCG添加组(0.025%—0.5%)和对照组相比,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当NCG添加量为0.4%时,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约为对照组的4倍,继续提高NCG添加量至0.5%时,精氨酸含量无显著提高(P>0.05);所有NCG添加组的末均重、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内脏比和肥满度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NCG添加量为0.2%时,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除了0.1%NCG添加组,其他各组全鱼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脂肪沉积方面,所有NCG添加组均显示肝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鱼干物质中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有从肝转移至肌肉的倾向。饲料中添加0.4%NCG,对于血液中精氨酸含量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且不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吸收;饲料中添加0.025%—0.5%NCG有利于减少肝脏脂肪沉积而增加了肌肉中的脂肪沉积,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精氨酸影响鱼体脂肪沉积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N-氨甲酰谷氨酸 脂肪 尼罗罗非鱼 生长指标 内脏指标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许国焕 梁友光 +2 位作者 吴月嫦 何四旺 陈岗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酵母葡聚糖 南美白对虾 免疫功能 饲料添加剂 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对罗非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何四旺 许国焕 +2 位作者 吴月嫦 翁华涛 谢贺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果糖 罗非鱼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食不同饵料对加州鲈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丽 许国焕 +3 位作者 郭慧青 江永明 王珺 董小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3,共4页
对摄食不同饵料(冰鲜小杂鱼和配合饲料)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初始体重为(4.87±0.02)g)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体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饲喂冰鲜小杂鱼组的加州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肥满度、肌... 对摄食不同饵料(冰鲜小杂鱼和配合饲料)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初始体重为(4.87±0.02)g)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体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饲喂冰鲜小杂鱼组的加州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肥满度、肌肉粗蛋白质和脂肪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1),饲料系数、肝体比和脏体比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1)。结果表明:饲喂冰鲜小杂鱼组可显著提高加州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改善加州鲈体形和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冰鲜小杂鱼 配合饲料 生长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饲料添加α-硫辛酸对藻毒素的解毒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丽 许国焕 +3 位作者 熊达 谭文俊 程炜轩 吴清洋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9,共5页
通过56 d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不同含量的α-硫辛酸(LA)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摄食含蓝藻粉饲料后的解毒作用。以不添加蓝藻粉和LA的饲料组作为正对照,其他5种饲料均添加9.0%的藻粉(含80 mg/kg的微囊藻毒素... 通过56 d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不同含量的α-硫辛酸(LA)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摄食含蓝藻粉饲料后的解毒作用。以不添加蓝藻粉和LA的饲料组作为正对照,其他5种饲料均添加9.0%的藻粉(含80 mg/kg的微囊藻毒素),LA添加量分别为:0、150、300、600和1 200 mg/kg(分别为负对照、LA150、LA300、LA600和LA1 200),共配制6种近似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结果显示:负对照和各LA添加组实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正对照组,LA600和LA1 200组实验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和其它LA添加组。各实验组和负对照组鱼体血清中GSH-Px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对照组,LA600和LA1 200组实验鱼血清中GSH-Px含量显著高于负对照组和其他LA添加组。正对照组鱼体血清中MDA含量显著低于各实验组和负对照组,LA添加组鱼体血清中MDA含量显著低于负对照组。LA添加组实验鱼肝脏和肌肉微囊藻毒素(MCs)含量显著低于负对照组,其中LA600组实验鱼肝脏和肌肉MCs含量最低。根据以上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在饲料中添加600 mg/kg LA可以有效缓解奥尼罗非鱼饲料中MCs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微囊藻毒素 Α-硫辛酸 解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黑色素细胞原代培养及迁移相关基因克隆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炜轩 许国焕 +4 位作者 熊达 张丽 吴清洋 郭莹姿 谭文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5-1040,共6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鱼体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及迁移起主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均表现出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对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MC1R基因进行克隆,为后续研究黄颡鱼...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鱼体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及迁移起主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均表现出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对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MC1R基因进行克隆,为后续研究黄颡鱼黑色素异常的细胞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在27℃培养条件下,72 h开始贴壁生长,培养基中添加20%小牛血清培养效果比添加10%小牛血清好。此外,我们对黄颡鱼MC1R基因进行克隆。MC1R基因克隆方面,黄颡鱼MC1R基因全长为936 bp,编码312个氨基酸,与剑尾鱼(Xiphophorus maculates)、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海鲈(Dicentrarchus labrax)、大菱鲆(Psetta maxima)等5种鱼类MC1R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7%、96%、90%、90%、90%,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MC1R基因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黄颡鱼的分类所处位置基本吻合。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原代培养的条件为:27℃,添加20%小牛血清,所克隆基因为黄颡鱼MC1R基因。本研究为后续研究黄颡鱼黑色素异常的细胞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 原代培养 克隆 黄颡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s调控剂对加州鲈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丽 许国焕 +2 位作者 郭慧青 吴月嫦 江永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研究PPAR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调控剂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调控剂罗格列酮0.3、1.5、7.5和37.5 mg/kg,饲喂初始体重为(3.9... 为研究PPAR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调控剂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调控剂罗格列酮0.3、1.5、7.5和37.5 mg/kg,饲喂初始体重为(3.90±0.04)g的加州鲈56 d后,测定了PPARs调控剂罗格列酮对加州鲈生长和糖脂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罗格列酮对加州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7.5 mg/kg罗格列酮试验组加州鲈鱼体脂肪和肝脏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它试验组(P<0.05)。添加7.5 mg/kg和37.5 mg/kg罗格列酮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中罗格列酮添加水平的增加,试验各组鱼体血糖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呈下降趋势,但试验各组鱼体血糖和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罗格列酮可预防加州鲈糖脂代谢混乱,防止加州鲈脂肪肝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S 罗格列酮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生长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对黄颡鱼生长及体色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丽 成艳波 +4 位作者 程炜轩 李薇 陈金涛 谢黎炜 许国焕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4,共6页
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100、1 000 mg/kg的组胺,制成4种等氮饲料(分别记为C、H10、H100和H1000),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02.13±0.52)g为试验对象,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生长、... 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100、1 000 mg/kg的组胺,制成4种等氮饲料(分别记为C、H10、H100和H1000),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02.13±0.52)g为试验对象,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生长、皮肤显微结构、皮肤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力和脑中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微流水室内养殖系统,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组胺对黄颡鱼生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高组胺添加量组(H1000组,组胺含量1 390 mg/kg)黄颡鱼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及脑组织中MC1R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添加量组(H10和H100)黄颡鱼皮肤黑色素含量和脑中MC1R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组胺添加量的增加,皮肤酪氨酸酶活力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组胺对黄颡鱼生长表现无影响,但会引起黄颡鱼体色白化,且白化程度与饲料中组胺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黑色素 酪氨酸酶 黑素皮质素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鱼油对黄颡鱼黑色素合成酶及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炜轩 许国焕 +3 位作者 张丽 韩木兰 陈金涛 魏逸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0-1026,共7页
实验模拟自然氧化条件制备氧化鱼油,替代普通鱼油加入饲料中,研究其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表皮黑色素、酪氨酸酶活力、血清与脑内分泌激素含量的影响。处理组分别为未替代组(C组)、50%氧化鱼油替代组(Y50组)和100%氧化鱼油... 实验模拟自然氧化条件制备氧化鱼油,替代普通鱼油加入饲料中,研究其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表皮黑色素、酪氨酸酶活力、血清与脑内分泌激素含量的影响。处理组分别为未替代组(C组)、50%氧化鱼油替代组(Y50组)和100%氧化鱼油替代组(Y100组),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鱼油替代普通鱼油的比例提高,黄颡鱼5级(黑色素占细胞面积80%以上)黑色素细胞比例上升;酪氨酸酶活力上升,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皮质酮(CORT)在血清和脑组织中各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脑组织中含量增加(P<0.05),而血清中Y50组含量高于C组及Y100组(P<0.05);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降低,Y50与Y100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脑组织中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含量,Y100组高于其他组(P<0.05),而脑组织中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鱼油替代普通鱼油的比例提高,5级黑色素细胞比例上升,黄颡鱼血清和脑组织中能互相转换的ACTH与α-MSH总量提高,变化趋势与表皮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氧化鱼油 黑色素 酪氨酸酶 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饲料对黄颡鱼生长、糖脂代谢及肠道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丽 许国焕 +1 位作者 成艳波 陈金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1,共5页
为研究高糖饲料对黄颡鱼生长、糖脂代谢及肠道代谢物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4.13±0.11)g的黄颡鱼18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糖水平23.25%)和高糖饲料(糖水平31.11%)两组等氮等能饲料(粗... 为研究高糖饲料对黄颡鱼生长、糖脂代谢及肠道代谢物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4.13±0.11)g的黄颡鱼18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糖水平23.25%)和高糖饲料(糖水平31.11%)两组等氮等能饲料(粗蛋白质水平36.5%,能量水平13.4 kJ/g),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黄颡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降低了22.93%和11.44%(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黄颡鱼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提高了45.20%(P<0.05);(3)与对照组相比,肠道代谢物葡萄糖、多糖、组胺、尸胺和腐胺含量分别提高了119.64%、60.33%、188.82%、848.23%和526.97%(P<0.05)。综上所述,长期摄入高糖饲料抑制了黄颡鱼生长,降低了饲料利用,导致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增加了肠道代谢物糖水平及组胺、尸胺和腐胺含量,提示长期摄食高糖饲料会导致黄颡鱼肝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饲料 黄颡鱼 生长 糖脂代谢 肠道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PPARs调控剂对草鱼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丽 许国焕 +2 位作者 吴月嫦 梁建庆 刘阿朋 《广东饲料》 2013年第2期33-36,共4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是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
关键词 血液生化指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S 调控剂 生长 草鱼 转录因子 超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对组胺引起黄颡鱼肝肠损伤修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成艳波 李薇 +4 位作者 韩木兰 许国焕 谢黎炜 印遇龙 梁建庆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101,共8页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4.23±0.65) g为实验对象,分别饲喂3组等氮饲料(C组:组胺含量147 mg/kg; H组:479 mg/kg和H+B组:496 mg/kg+1×10~5 CFU/g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进行56d的养殖实验,研究组胺...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4.23±0.65) g为实验对象,分别饲喂3组等氮饲料(C组:组胺含量147 mg/kg; H组:479 mg/kg和H+B组:496 mg/kg+1×10~5 CFU/g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进行56d的养殖实验,研究组胺及罗伊氏乳杆菌对黄颡鱼的影响。结果显示, H+B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显著低于H组(P<0.05),而与C组无差异(P>0.05); H+B组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H组(P<0.05),与C组无差异(P>0.05);肝脏HE染色显示, H组肝脏中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而H+B组肝脏细胞结构完整,无明显损伤;肠道HE染色显示, H组肠道皱襞数量明显减少、长度显著变短,有水肿发生,而H+B组肠道皱襞数量、长度与对照组无差异,水肿程度不明显。结果表明:组胺会引起黄颡鱼肝脏、肠道损伤,而罗伊氏乳杆菌对组胺引发的肝肠损伤有保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罗伊氏乳杆菌 组胺 HE染色 保护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对尼罗罗非鱼生长、脂肪蓄积、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多胺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炜轩 许国焕 +2 位作者 张丽 李薇 印遇龙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22,共7页
为探明精氨酸对尼罗罗非鱼生长、脂肪蓄积、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多胺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初始体重20 g左右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a)分别投喂精氨酸含量为2.21%(对照组,CL组)、3.58%(低精氨酸... 为探明精氨酸对尼罗罗非鱼生长、脂肪蓄积、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多胺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初始体重20 g左右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a)分别投喂精氨酸含量为2.21%(对照组,CL组)、3.58%(低精氨酸组,LA组)和4.46%(高精氨酸组,HA组)的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饲喂试验,评价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指标。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胆汁酸(TBA),索氏抽提法测量肌肉脂肪含量(MFC)和肝脏脂肪含量(LFC),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脏多胺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间尼罗罗非鱼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A组的尼罗罗非鱼肝体比、肥满度均显著高于CL组、LA组(P<0.05)。30 d时,HA组和LA组的尼罗罗非鱼血清ALT、AST、T-CHO、TG和LFC均显著低于CL组(P<0.05),血清HDL含量则显著高于CL组(P<0.05),HA组的尼罗罗非鱼肝脏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与亚精胺/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Spermidine/sperm⁃ine-N1-acetyltransferase,SSA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CL组(P<0.05);60 d时,HA组和LA组的尼罗罗非鱼血清ALT、AST、T-CHO、TG、LDL、LFC和MFC显著高于CL组(P<0.05),HA组的LDH和ALP含量显著高于CL组(P<0.05),而HA组和LA组的血清HDL含量、肝脏ODC与SSAT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CL组(P<0.05)。2次采样时各处理组之间血清TBA、肝脏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1,CPT-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基因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饲喂30 d时,高精氨酸含量饲料饲喂尼罗罗非鱼可减少其肝脏脂肪蓄积、保护肝脏和减少血清脂肪含量,60 d后,可增加其肝脏脂肪蓄积、对肝脏造成一定损伤和提高血清脂肪含量。多胺代谢途径在精氨酸调节尼罗罗非鱼肝脏脂肪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多胺 代谢途径 脂肪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