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氧化剂下苯直接催化氧化制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青青 刘宝生 +2 位作者 黄军左 郎春燕 陈小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7-31,共5页
苯直接催化氧化制苯酚反应具有高原子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优点,介绍了N2O、H2O2、O2和H2O作为氧化剂催化苯氧化制苯酚反应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还介绍了催化剂类型主要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 苯直接催化氧化制苯酚反应具有高原子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优点,介绍了N2O、H2O2、O2和H2O作为氧化剂催化苯氧化制苯酚反应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还介绍了催化剂类型主要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氧化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胆碱合成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蒋丽容 郎春燕 陈小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87-191,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氯化胆碱的两大主要生产工艺:氯乙醇法和环氧乙烷法,分别介绍了两大工艺路线的合成反应机理及各自所使用的各类均相催化剂、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复合固体碱催化剂和其它类型催化剂等,概括了不同种类催化剂的性质及催化特... 综述了近年来氯化胆碱的两大主要生产工艺:氯乙醇法和环氧乙烷法,分别介绍了两大工艺路线的合成反应机理及各自所使用的各类均相催化剂、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复合固体碱催化剂和其它类型催化剂等,概括了不同种类催化剂的性质及催化特点,着重分析了两大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及在工业应用中的出现的问题。最后对未来氯化胆碱合成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固体碱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生产氯化胆碱是未来氯化胆碱合成工艺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以后氯化胆碱的合成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胆碱 合成 氯乙醇 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烷氢甲酯化的催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业 周海军 +2 位作者 余文丽 陈小平 谢鲜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6-819,共4页
以Co2(CO)8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在一定CO压力下,催化环氧乙烷氢甲酯化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考察了不同配体、催化剂/配体的摩尔比、温度、CO压力、甲醇用量对环氧乙烷氢甲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咪唑为配体、n(催化剂... 以Co2(CO)8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在一定CO压力下,催化环氧乙烷氢甲酯化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考察了不同配体、催化剂/配体的摩尔比、温度、CO压力、甲醇用量对环氧乙烷氢甲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咪唑为配体、n(催化剂)∶n(配体)=1∶1.5、反应温度75℃、反应压力6.0 MPa、V(甲醇)∶V(环氧乙烷)=5∶1。在该优化条件下,环氧乙烷转化率为92.24%,3-羟基丙酸甲酯收率达8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3-羟基丙酸甲酯 Co2(CO)8 咪唑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1,3-丙二醇的中间产物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文丽 郎春燕 +1 位作者 王世琴 陈小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5,共5页
详细介绍了3-羟基丙醛及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过程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通过比较两种中间产物加氢特点,认为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的研究更具工业前景。
关键词 1 3-丙二醇 3-羟基丙醛 3-羟基丙酸甲酯 加氢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烷催化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春杰 陈小平 +2 位作者 常瑜 刘宝生 马玉刚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6,41,共4页
以环氧乙烷、CO和甲醇为原料,Co2(CO)8为催化剂,合成了3-羟基丙酸甲酯,并考察了不同配体、压力、温度和时间对环氧乙烷氢酯基化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以3-羟基吡啶为配体,压力7.5MPa,温度75℃,时间4 h。... 以环氧乙烷、CO和甲醇为原料,Co2(CO)8为催化剂,合成了3-羟基丙酸甲酯,并考察了不同配体、压力、温度和时间对环氧乙烷氢酯基化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以3-羟基吡啶为配体,压力7.5MPa,温度75℃,时间4 h。在此条件下,3-羟基丙酸甲酯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64.0%和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3-羟基丙酸甲酯 Co2(CO)8 氢酯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秋勇 许永东 +1 位作者 陈小平 马玉刚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2,共3页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引发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相关机理的介绍,通过对常温合成与加热合成过程中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原理的比较,以及对国内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所用引发剂的类型及种类进行介绍,并对常温合成减水剂提出建议。
关键词 常温合成 氧化还原 引发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类聚羧酸减水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9
7
作者 许永东 赵秋勇 +1 位作者 陈小平 黄秀丽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由于马来酸酐及其酯的特殊性质,通过介绍聚羧酸减水剂合成过程中马来酸酐的参与形式及特点,并详细分析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的酯化特点及运用,并对马来酸酐在今后合成与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马来酸酐 马来酸单酯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酸催化丙烯酸水合制备3-羟基丙酸 被引量:2
8
作者 温丽瑗 郎春燕 +1 位作者 陈小平 马玉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51-53,63,共4页
以质子酸为催化剂,研究了质子酸类型对丙烯酸水合的影响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的收率只与H+浓度有关,与酸的种类无关。以磷酸为催化剂,最佳的丙烯酸水合条件为:V(丙烯酸)∶V(水)=1∶5,pH值0.6、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3h,在此... 以质子酸为催化剂,研究了质子酸类型对丙烯酸水合的影响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的收率只与H+浓度有关,与酸的种类无关。以磷酸为催化剂,最佳的丙烯酸水合条件为:V(丙烯酸)∶V(水)=1∶5,pH值0.6、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丙烯酸的转化率为78.81%,3-羟基丙酸的选择性为9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水合 3-羟基丙酸 质子酸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条件下烯烃氢甲酰化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海军 张业 +1 位作者 谢鲜梅 陈小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75,共6页
综述了超临界CO2下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均相和多相体系下催化反应的特点,并结合分离以及催化剂的回收利用等内容,对于该反应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氢甲酰化 均相催化 多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养护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0
10
作者 谢迁 陈小平 温丽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1766,1771,共7页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使用养护剂对维持内部湿度、促进水化进程、发展混凝土各性能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用于混凝土的各类养护剂研究现状,并将其分为内养护剂和外养护剂,其中内养护剂包括无机类、有机乳液类、有机无机复合类...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使用养护剂对维持内部湿度、促进水化进程、发展混凝土各性能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用于混凝土的各类养护剂研究现状,并将其分为内养护剂和外养护剂,其中内养护剂包括无机类、有机乳液类、有机无机复合类三种,而外养护剂主要以饱水轻集料、溶剂型树脂两类为主;重点阐述了各种养护剂对混凝土的养护机理及养护效果,同时还总结了各自优缺点;最后对混凝土养护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养护剂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泥砂浆矿物掺合料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谢迁 陈小平 温丽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3,共5页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有着重要影响。就目前用于水泥砂浆中矿物掺合料分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天然资源等两大类,重点综述了分别以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硅灰及石灰石等为代表性的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性...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有着重要影响。就目前用于水泥砂浆中矿物掺合料分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天然资源等两大类,重点综述了分别以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硅灰及石灰石等为代表性的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当今发展现状,对未来矿物掺合料在砂浆中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矿物掺合料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砂浆矿物掺和料的筛选及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迁 陈小平 +1 位作者 温丽瑗 郎春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65-2670,共6页
矿物掺和料被广泛用于水泥砂浆的制备,但由于其成份、粒度、比表面等因素,致使矿物掺和料对水泥砂浆性能的改善产生一定差异。如何筛选出使水泥砂浆性能达到最佳的矿物掺和料是制备高性能水泥砂浆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选取粉煤灰、钢渣... 矿物掺和料被广泛用于水泥砂浆的制备,但由于其成份、粒度、比表面等因素,致使矿物掺和料对水泥砂浆性能的改善产生一定差异。如何筛选出使水泥砂浆性能达到最佳的矿物掺和料是制备高性能水泥砂浆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选取粉煤灰、钢渣、矿渣、煤渣、偏高岭土5种物质作为水泥砂浆矿物掺和料,通过对其水胶比、保水率、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收缩率等性能进行综合对比筛选,并采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对其水化产物形貌进行微观表征。结果表明:钢渣与矿渣更适合作为砂浆矿物掺和料,当其掺量分别为30%和40%,对砂浆改性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矿物掺和料 性能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条件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永东 赵秋勇 +1 位作者 陈小平 马玉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7-1832,共6页
实验以(NH4)2S2O8为引发剂,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AMPS)、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为原料合成聚羧酸减水剂(PC-1),讨论原料比例、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减水剂的分散性能的影响,利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 实验以(NH4)2S2O8为引发剂,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AMPS)、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为原料合成聚羧酸减水剂(PC-1),讨论原料比例、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减水剂的分散性能的影响,利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利用PC-1的最佳物料配比,运用氧化还原引发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PC-2)。利用凝胶色谱(GPC)测定合成的减水剂分子量:PC-1分子量为Mn=26990 g/mol、PC-2的分子量Mn=19370 g/mol,同时运用XRD和SEM着重对水泥水化产物CH及C-S-H进行研究:PC-1、PC-2减水剂都促进水泥水化反应,PC-2对水泥后期水化作用明显强于PC-1,相比PC-1掺PC-2的水泥浆体28 d抗压强度增长18%,相关性能测试也表明PC-2优于PC-1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分子量 水化产物 微观结构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法制备纳米ZnF_2
14
作者 张业 刘宝生 +1 位作者 陈小平 纪红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2-54,共3页
室温下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得了纳米ZnF2。实验以Zn片作为阳极,Pb片作为阴极,NH4F-H2O2-C2H5OH作为电解质。利用SEM、EDS和XRD方法对所得产物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长约100~250nm、宽约50~100nm的菱... 室温下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得了纳米ZnF2。实验以Zn片作为阳极,Pb片作为阴极,NH4F-H2O2-C2H5OH作为电解质。利用SEM、EDS和XRD方法对所得产物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长约100~250nm、宽约50~100nm的菱形纳米颗粒,物相归属为ZnF2和ZnO,其中ZnO含量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F2 电化学 阳极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羰基钴钠的制备及其合成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文丽 郎春燕 +1 位作者 马玉刚 陈小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47,共4页
以锌粉及保险粉为还原剂、一氧化碳为羰化剂从Co(Ac)2.6H2O制备了四羰基钴钠催化剂。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压力及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合成四羰基钴钠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3MPa、反应时间5h。此时制备出的催化剂用... 以锌粉及保险粉为还原剂、一氧化碳为羰化剂从Co(Ac)2.6H2O制备了四羰基钴钠催化剂。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压力及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合成四羰基钴钠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3MPa、反应时间5h。此时制备出的催化剂用于环氧乙烷羰基化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环氧乙烷的转化率达99.84%,3-羟基丙酸甲酯的选择性为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羰基钴钠 制备 环氧乙烷 氢酯基化 3-羟基丙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组分摩尔比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力学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盾兴 谢鲜梅 +1 位作者 陈小平 张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8,83,共6页
以偏高岭土、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备地聚合物,研究了氧化物组分摩尔比(n(SiO_2)/n(Al_2O_3)、n(Na2O)/n(Al_2O_3)和n(H2O)/n(Al_2O_3))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地... 以偏高岭土、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备地聚合物,研究了氧化物组分摩尔比(n(SiO_2)/n(Al_2O_3)、n(Na2O)/n(Al_2O_3)和n(H2O)/n(Al_2O_3))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地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摩尔比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最佳值,在最佳配比下制得的地聚合物样品3,7,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62.6,69.4,77.2 MPa。在地聚合反应中,主要形成无定形凝胶结构,当n(SiO_2)/n(Al_2O_3)<3.6和n(Na2O)/n(Al_2O_3)<0.8时,产生结晶度良好的沸石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合物 摩尔比 抗压强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