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石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提升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兆琛 胡炜杰 +2 位作者 卢永前 陈焕鑫 欧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3-18,共6页
概述了我国石化企业建设双重预防机制的作用和必要性,通过深入剖析石化企业双重机制应用案例及问题,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石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效果提升模式,为我国石化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优化设计提供策略指导。
关键词 生产安全 石化企业 数字化转型 双重预防机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酚吡啶基多孔离子聚合物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
2
作者 陈亚举 梁晓道 +6 位作者 林冬莹 郑梓帆 高兴 邱永健 雷琳 任清刚 纪红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93-2701,2736,共10页
以1,4-二(溴甲基)苯、4-苯基吡啶、2,3-二萘酚为单体,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一步合成了含酚吡啶基多孔离子聚合物(Py-Pi P&OH),采用FTIR、XPS、SEM、XRD和TGA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N_(2)和CO_(2)吸附-脱附分别对其孔道参数和C... 以1,4-二(溴甲基)苯、4-苯基吡啶、2,3-二萘酚为单体,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一步合成了含酚吡啶基多孔离子聚合物(Py-Pi P&OH),采用FTIR、XPS、SEM、XRD和TGA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N_(2)和CO_(2)吸附-脱附分别对其孔道参数和CO_(2)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Py-Pi P&OH催化环氧氯丙烷(ECH)与CO_(2)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条件及循环使用稳定性。探究了Py-Pi P&OH在环氧化物与CO_(2)环加成反应中的底物普适性。结果表明,Py-Pi P&OH框架中富含酚羟基、吡啶离子液体单元和微孔结构,其比表面积为155.4 m^(2)/g,在273 K、0.1 MPa条件下,CO_(2)吸附量为37.1 cm^(3)/g。在25 mg Py-Pi P&OH、3.0 mmol ECH、0.05 m L N,N-二甲基甲酰胺、初始CO_(2)压力1.0 MPa、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2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ECH转化率为99.7%,氯甲基二氧杂戊环酮收率为96.3%;Py-Pi P&OH循环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没有明显下降;以模拟废气(CO_(2)和N_(2)体积分数分别为15%和85%)为CO_(2)源时,在100℃、3.0 MPa条件下反应24 h,氯甲基二氧杂戊环酮的收率仍可达90.3%。Py-Pi P&OH对催化环氧丙烷、环氧溴丙烷、1,2-环氧丁烷、1,2-环氧乙烷、1,2-环氧辛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烷与CO_(2)的反应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环状碳酸酯 环氧化物 多孔离子聚合物 多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次甲基蓝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巩育军 刘杰凤 欧飞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4-597,共4页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次甲基蓝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的萃取行为,探索了质量配比(mPEG/m(NH4)2SO4)、温度和次甲基蓝的浓度对双水相及次甲基蓝萃取率(Y)的影响。实验表明:(1)在一定的温度和浓度下,随着mPEG/m(NH4)2SO4的减小,分...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次甲基蓝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的萃取行为,探索了质量配比(mPEG/m(NH4)2SO4)、温度和次甲基蓝的浓度对双水相及次甲基蓝萃取率(Y)的影响。实验表明:(1)在一定的温度和浓度下,随着mPEG/m(NH4)2SO4的减小,分配系数K(cup/clow)增加,萃取率Y略有减小;(2)在一定的质量配比和浓度下,分配系数K(cup/clow)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萃取率Y却基本保持不变;(3)在一定的质量配比和温度下,随着次甲基蓝浓度的增加,分配系数K(cup/clow)增大;萃取率Y略有增加。在mPEG/m(NH4)2SO4为1.50∶1,c次甲基蓝=8.915×10-5mol/L、t=30℃的实验条件下,K(cup/clow)=22.14,萃取率(Y)可达9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甲基蓝 聚乙二醇 双水相 分配系数K(cup/clow) 萃取率(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自牺牲模板法制备ZnO及其对NO2的气敏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沭璇 贾丽华 +3 位作者 郭祥峰 赵振龙 杨瑞 王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39-1648,共10页
以硝酸锌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MOF-74,并利用MOFs自牺牲模板法制备了ZnO纳米材料。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测试(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氮气吸附-脱附... 以硝酸锌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MOF-74,并利用MOFs自牺牲模板法制备了ZnO纳米材料。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测试(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和高倍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煅烧温度对产物结构、形貌和组成的影响,以及材料的气敏传感性能。结果表明,450℃煅烧Zn-MOF-74制备的六方柱状介孔氧化锌(ZnO450)是由直径约为20 nm的粒子组成的纳米片堆叠形成的,表面残留部分有机官能团,且吸附氧含量明显高于350和550℃处理的样品。基于ZnO450的气敏传感器选择性响应NO2气体,对100 mL·m^-3的NO2气体响应值达到了77.40,是所测试的其他气体响应值的6~105倍,检出限为0.1 mL·m^-3;并且在有SO2等气体共存时,对NO2的响应值基本不变,抗干扰能力强。该传感器对NO2优异的响应能力是由于材料表面吸附氧含量高、比表面积及孔径较大,这些有利于NO2的吸附、表面反应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自牺牲模板法 ZNO 传感器 气敏 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Fe^3+和草酸具有荧光“关-开”功能的喹啉衍生物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昕 贾丽华 +3 位作者 杨瑞 王金平 赵振龙 郭祥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15-2020,2026,共7页
通过8-羟基喹啉-2-甲醛与水杨酰肼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喹啉席夫碱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L)。采用FTIR、1HNMR、13CNMR、ESI-MS对探针L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探针L的识别性能。在二甲基亚砜中,探针L与Fe3+能够形成物... 通过8-羟基喹啉-2-甲醛与水杨酰肼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喹啉席夫碱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L)。采用FTIR、1HNMR、13CNMR、ESI-MS对探针L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探针L的识别性能。在二甲基亚砜中,探针L与Fe3+能够形成物质的量比1∶1型配合物L-Fe,表观结合常数为4.6×10^4 L/mol。利用该配合物的形成导致的探针荧光猝灭,能够在常见金属离子中高选择性识别Fe^3+,检出限为6.8×10^-8 mol/L。进一步以L-Fe配合物为探针,实现了对草酸的高选择性荧光增强识别,检出限为1.3×10^-7mol/L。该方法可用于菠菜中草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席夫碱 喹啉 FE3+ 草酸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食品安全分析样品前处理的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平利 陈彦龙 +1 位作者 胡玉玲 李攻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食品安全关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食品基质复杂,痕量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之前必须经过有效的前处理。目前发展的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磁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其关键是吸附介质。共价有机聚合物是一类通过共价... 食品安全关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食品基质复杂,痕量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之前必须经过有效的前处理。目前发展的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磁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其关键是吸附介质。共价有机聚合物是一类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有机多孔材料,具有质轻、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结构可控、易于修饰等特性,是一类优异的新型吸附材料。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共价有机聚合物(COPs)在食品安全分析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共价有机聚合物及其功能化复合材料通过简单的装填、聚合反应或化学键合固定到小柱或毛细管柱中用作固相萃取的吸附介质;通过一锅法、原位还原法、原位生长法或共沉淀法生成具有磁性的固相萃取吸附介质;或者通过物理涂覆、化学键合、溶胶凝胶法及原位生长法制备固相微萃取纤维。基于以上高吸附容量共价有机聚合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食品中农残兽残、添加剂、环境污染物及生物毒素等得到了有效富集。最后,展望了COPs在食品分析样品前处理应用中的发展方向:简单高效绿色制备方法的开发,功能化COPs的设计合成;萃取机理的研究;高通量、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这些研究将促进COPs在样品前处理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聚合物 食品安全分析 样品前处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辅助合成Co3O4纳米材料及其气敏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汤丹蕾 贾丽华 +3 位作者 赵振龙 杨瑞 王欣 郭祥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4-1222,共9页
以有机化合物作为助剂合成纳米材料,可调控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而影响材料的催化和电化学性能。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2Na)为助剂,乙酸钴为钴源,利用水热法合成Co3O4纳米材料,测定材料的结构和气敏性能,研究其结构与气敏性能的关系... 以有机化合物作为助剂合成纳米材料,可调控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而影响材料的催化和电化学性能。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2Na)为助剂,乙酸钴为钴源,利用水热法合成Co3O4纳米材料,测定材料的结构和气敏性能,研究其结构与气敏性能的关系,并探讨EDTA-2Na在材料合成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o2+与EDTA2–形成的配合物调控Co3O4晶核的生长方向,形成了边长约为50 nm的六边形介孔纳米片。在205℃下,利用该材料构筑的气敏传感器对100×10–6甲苯响应值约为104,在225℃下对100×10–6丙酮的响应值约为70。该传感器对甲苯和丙酮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高响应性能是由于EDTA-2Na辅助合成的Co3O4表面存在的大量缺陷,提高了吸附氧含量。另外,介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VOCs的吸附、表面反应和扩散。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添加EDTA-2Na辅助合成Co3O4纳米材料并获得高响应VOCs气体传感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3O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水热 VOCs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CH_(3)NH_(3))PbBr_(3)纳米晶静电纺丝膜的制备及对氨气的荧光传感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姮 谭晓红 +7 位作者 吴少如 周艳梅 黄国斌 张俊英 郑乔文 蔡志雄 李飞明 张茂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57-1765,共9页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MAPbBr_(3)纳米晶(MAPbBr_(3)@PMMA,MA=甲铵离子)静电纺丝膜。当氨气(NH_(3))通入MAPbBr_(3)@PMMA纤维膜时与MAPbBr_(3)中的MA发生取代,能显著降低MAPbBr_(3)@PMMA纤维的荧光强度,以此构建了基...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MAPbBr_(3)纳米晶(MAPbBr_(3)@PMMA,MA=甲铵离子)静电纺丝膜。当氨气(NH_(3))通入MAPbBr_(3)@PMMA纤维膜时与MAPbBr_(3)中的MA发生取代,能显著降低MAPbBr_(3)@PMMA纤维的荧光强度,以此构建了基于MAPbBr_(3)@PMMA纤维荧光猝灭的NH_(3)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和红外对静电纺丝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对其光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传感器的荧光强度与NH_(3)浓度在8~90 mg·L^(-1)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9),NH_(3)的检出限低(3 mg·L^(-1)),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在实际样品气体的测定中,加标回收率为92.2%~10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CH_(3)NH_(3))PbBr_(3) 静电纺丝 荧光传感 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萘酰亚胺和烷基疏水基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邢环宇 贾丽华 +2 位作者 赵振龙 杨瑞 郭祥峰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2-747,共6页
为获得高效多功能表面活性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萘酰亚胺和长链烷基为疏水基的新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_(n)NDA,n=10,12,14,16代表长链烷基链长),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 NMR)、核磁碳谱(^(13)C NMR)和质谱(HRMS)... 为获得高效多功能表面活性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萘酰亚胺和长链烷基为疏水基的新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_(n)NDA,n=10,12,14,16代表长链烷基链长),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 NMR)、核磁碳谱(^(13)C NMR)和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_(n)NDA的表面活性、胶束性质、泡沫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_(n)NDA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当疏水烷基链长碳数从10增加到16,其cmc值从1.01降至0.026 mmol/L;0.10 g/L的C14NDA水溶液的泡沫半衰期可达16 h。同时C_(n)NDA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C_(16)NDA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0和1.2μg/mL。另外,^(1)H NMR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C_(n)NDA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且萘酰亚胺基团间形成了π-π堆积。C_(n)NDA的优异性能与上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该类表面活性剂在杀菌和泡沫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表面活性剂 萘酰亚胺 表面活性 泡沫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肝癌基因标志物的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窦承贤 郭菲 +1 位作者 梁晋涛 李桂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4,43,共8页
为了筛选出潜在的肝癌检测标志物,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中选择GSE14520、GSE36376、GSE25097数据集,筛选出公共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平台进行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枢纽基因,并通过GEP... 为了筛选出潜在的肝癌检测标志物,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中选择GSE14520、GSE36376、GSE25097数据集,筛选出公共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平台进行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枢纽基因,并通过GEPIA2平台对枢纽基因的表达和预后进行验证,最后分析蛋白表达水平.共197个基因被定义为3个基因芯片的公共差异表达基因,其中,CDC20、RACGAP1、ASPM、RFC4、FEN1、AURKA、NUSAP1、TOP2A为枢纽基因,均在肝癌中高表达并影响不良预后.枢纽基因的KEGG重分析显示,RFC4和FEN1显著富集在DNA复制通路;蛋白表达分析显示,肝癌患者的RFC4和FEN1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均表现为高表达.筛选出的8个基因可以作为肝癌诊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RFC4和FEN1可能是调控肝癌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标志物 差异表达基因 枢纽基因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有机聚合物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亚举 任清刚 +1 位作者 周贤太 纪红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564-3583,共20页
二氧化碳(CO_(2))捕集、利用和储存(CCUS)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策略,能够实现能源供给、基础原料产出以及限制气候变化。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具有高CO_(2)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突出的结构特性以及优异的化学可调控性... 二氧化碳(CO_(2))捕集、利用和储存(CCUS)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策略,能够实现能源供给、基础原料产出以及限制气候变化。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具有高CO_(2)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突出的结构特性以及优异的化学可调控性,其作为极具潜力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催化CO_(2)参与的有机反应中。其中,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生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具有100%的原子经济性,且其产物也极具工业价值。本文基于CO_(2)环加成反应催化机制,从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结构性质与组成特性角度出发,综述了POPs在CO_(2)/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金属配合物类、氢键供体类、离子液体类、金属配合物/离子液体和氢键供体/离子液体等有机多孔聚合物体系。通过阐述POPs在催化CO_(2)制备高附加值环状碳酸酯反应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POPs的开发与应用以及CO_(2)综合利用的工业化探索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状碳酸酯 多孔有机聚合物 多相催化 离子液体 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功能化salen Mn催化苯乙烯与CO_(2)一锅合成碳酸苯乙烯酯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炜杰 陈亚举 +3 位作者 梁中秀 任清刚 周贤太 纪红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2-639,共8页
合成了咪唑离子液体功能化salen Mn配合物(IL-salen Mn),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苯乙烯与CO_(2)一锅合成碳酸苯乙烯酯反应中。以尿素过氧化氢(UHP)为氧化剂、吡啶氮氧化物(PyNO)为助剂,催化苯乙烯高效制备环氧苯乙烷,继而催化环氧苯乙烷与CO... 合成了咪唑离子液体功能化salen Mn配合物(IL-salen Mn),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苯乙烯与CO_(2)一锅合成碳酸苯乙烯酯反应中。以尿素过氧化氢(UHP)为氧化剂、吡啶氮氧化物(PyNO)为助剂,催化苯乙烯高效制备环氧苯乙烷,继而催化环氧苯乙烷与CO_(2)发生环加成反应合成碳酸苯乙烯酯。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助剂用量、氧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CO_(2)压力对上述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IL-salen Mn用量为苯乙烯物质的量的8%、n(苯乙烯)∶n(UHP)∶n(PyNO)=1.0∶3.0∶0.2、环氧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0℃和5 h、环加成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0℃和12 h、CO2压力为1.0 MPa时,苯乙烯的转化率为90%,碳酸苯乙烯酯收率达到32%。结合前期研究与反应时间动力学结果,推测了该一锅反应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催化 环氧化 环状碳酸酯 离子液体 salen Mn配合物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复合生物吸附剂吸附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龙威 陈秋灵 杨诗霖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5,共9页
为了提升含铀废水的净化效果,制备一种新型磁性复合生物吸附剂,用于铀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运用BET吸附理论、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对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 为了提升含铀废水的净化效果,制备一种新型磁性复合生物吸附剂,用于铀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运用BET吸附理论、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对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和啤酒酵母粉质量比为1∶2,溶液pH值为5、吸附剂用量为0.05 g、初始浓度为60 mg/L、振荡时间为2 h时,吸附剂能发挥最佳的吸附效果,吸附率可达82.41%,其单位吸附容量为29.76 mg/g,准一级动力学方程为y=0.3882x+0.6089,R^(2)=0.9306,线性关系良好,吸附剂表面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剂 含铀废水 吸附实验 动力学研究 酵母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离子液体催化生物质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浩 蔡滔 +4 位作者 黄正宇 陈利利 乔艳辉 滕俊江 纪红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0-812,共13页
生物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且唯一可再生的有机碳资源,可以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高附加值碳基化学品和燃料,被认为是传统化石资源的理想替代品。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是生物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所在,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可设计性,在生物质... 生物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且唯一可再生的有机碳资源,可以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高附加值碳基化学品和燃料,被认为是传统化石资源的理想替代品。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是生物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所在,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可设计性,在生物质资源利用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鉴于金属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以及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将金属活性中心引入离子液体中制备金属基离子液体催化剂在生物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金属基离子液体催化剂在生物质催化转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金属氯化物型、多金属氧酸盐型金属基离子液体在生物质基碳水化合物、木质素催化转化制备平台化学品,以及油脂催化(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综述了金属螯合物型金属基离子液体以及离子液体金属盐在生物质催化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此外,对金属基离子液体在生物质资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对金属基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设计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离子液体 生物质 催化转化 高值化利用 平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甲基糠醛及糖类定向转化制备2,5-呋喃二甲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浩 邝栋铃 +3 位作者 陈利利 滕俊江 李凝 纪红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2-293,共12页
2,5-呋喃二甲酸(FDCA)是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学品,具有与重要化工原料对苯二甲酸(PTA)相同的官能团和相似的芳香性,完全可以代替PTA制备绿色环保且可再生的高性能聚合物产品。生物质基5-羟甲基糠醛(HMF)是制备FDCA的最佳原料。该文综... 2,5-呋喃二甲酸(FDCA)是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学品,具有与重要化工原料对苯二甲酸(PTA)相同的官能团和相似的芳香性,完全可以代替PTA制备绿色环保且可再生的高性能聚合物产品。生物质基5-羟甲基糠醛(HMF)是制备FDCA的最佳原料。该文综述了近十年来HMF定向氧化制备FDCA的方法,如"直接氧化法"、"贵金属催化氧化法"、"非贵金属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以及"生物酶催化氧化法"等,并对糖类原料直接制备FDCA的催化反应体系和经济可行性进行总结,重点综述了氧化过程中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对未来催化剂体系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呋喃二甲酸 5-羟甲基糠醛 催化氧化 生物质 对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提高采收率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刚 毛鹏程 +2 位作者 谭华 朱佳平 孙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6-300,336,共6页
为满足哈得油田高温高盐储层条件下三次采油技术的要求,采用Pickering乳液模板法,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全氟辛酸对SiO_(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得同时具有亲水氨基和疏水氟碳链的两亲性纳米颗粒。研究了Na^+与Ca^(2+)浓度、温度对... 为满足哈得油田高温高盐储层条件下三次采油技术的要求,采用Pickering乳液模板法,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全氟辛酸对SiO_(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得同时具有亲水氨基和疏水氟碳链的两亲性纳米颗粒。研究了Na^+与Ca^(2+)浓度、温度对两亲性纳米颗粒分散液与模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考察了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和提高采收率性能。结果表明,两亲性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盐耐温性能,Na^(+)与Ca^(2+)浓度、温度对两亲性纳米颗粒界面活性的影响较小。两亲性纳米颗粒分散液与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维持在10^(-2)mN/m数量级。虽然两亲性纳米颗粒会吸附在岩心孔隙表面,减缓了两亲性纳米颗粒分散液中一部分颗粒的运移速度,但最终可通过布朗运动实现脱附并运移出岩心。两亲性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最终吸附量小于10%,抗吸附性能优良。两亲性纳米颗粒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提高采收率效果。在120℃、矿化度为215 g/L的储层条件下,注入0.5 PV 0.6%两亲性纳米颗粒分散液,可在一次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1百分点。两亲性纳米颗粒结合了分子表面活性剂和均质颗粒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和稳定性。图7表1参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纳米颗粒 提高采收率 界面活性 耐温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氧化物合成及催化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游子娟 陈汉林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3-63,共11页
高熵氧化物(High entropy oxides, HEOs)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由五种及以上氧化物以等物质的量或近等物质的量构成的新型氧化物体系,因具有简单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等而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高熵氧化物主要有岩盐型、萤石型、... 高熵氧化物(High entropy oxides, HEOs)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由五种及以上氧化物以等物质的量或近等物质的量构成的新型氧化物体系,因具有简单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等而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高熵氧化物主要有岩盐型、萤石型、尖晶石型或钙钛矿等固溶体结构,在催化领域(包括热催化、电催化和光催化)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介绍了国内外高熵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火焰喷雾和喷雾热解法、湿化学法和溶液燃烧合成法等,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还简述了HEOs的主要表征手段;归纳了高熵氧化物在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包括热催化、电催化和光催化,并通过分析反应机理,以进一步推动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然后对HEOs的理论计算进行简要介绍,最后指出了高熵氧化物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解决措施,展望了高熵氧化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氧化物 合成方法与表征 催化应用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SiO_(2)/APTES/PFOA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界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刚 邱俊彬 +2 位作者 朱佳平 谭华 侯兆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8-91,共4页
基于界面保护修饰法,制备了一侧为亲水的氨基(-NH_(2))、另一侧为疏水的氟碳链的两亲性纳米颗粒SiO_(2)/APTES/PFOA.采用红外光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面张力仪、动态泡沫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两亲性颗粒的化学组成、表面结构、表面... 基于界面保护修饰法,制备了一侧为亲水的氨基(-NH_(2))、另一侧为疏水的氟碳链的两亲性纳米颗粒SiO_(2)/APTES/PFOA.采用红外光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面张力仪、动态泡沫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两亲性颗粒的化学组成、表面结构、表面活性、泡沫性能和石蜡微球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浓度的提高,SiO_(2)/APTES改性颗粒在石蜡液滴表面吸附得更紧密,对应制备的两亲性颗粒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两亲性颗粒分散液的浓度为0.6%时其表面张力为33.7 mN/m,具备优良的表面活性.当浓度达到0.4%时,两亲性颗粒能够有效抑制气泡的破裂和液膜排液,制备的泡沫具有极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颗粒 自组装 表面活性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皮生物活性肽的提取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游子娟 陈汉林 邓辅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104,共14页
对水产加工过程中的鱼皮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处理,对其高附加值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鱼皮来源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菌等功效。对鱼皮废弃物中生物活性肽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及其功能活性进行深入探讨,可为食品、... 对水产加工过程中的鱼皮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处理,对其高附加值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鱼皮来源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菌等功效。对鱼皮废弃物中生物活性肽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及其功能活性进行深入探讨,可为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药品和化工产品等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酶法、化学法及发酵法提取鱼皮来源生物活性肽的优缺点,酶法相对于化学法应用广泛,获得的生物活性肽活性高,发酵法成本低,适用于批量生产。归纳总结了超滤、纳滤、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和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联用等鱼皮生物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多种分离、鉴定方法相结合来获取具有特定功能活性的鱼皮生物活性肽是首选,但获得高纯度及高活性的目标产物仍是当前亟待突破的难点。此外,分析了鱼皮生物活性肽在抗氧化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抗菌性及其他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功能活性与肽的分子量大小、肽序列结构及位置的构效关系。最后展望了生物活性肽在功能活性研发方面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可为鱼类加工业打造高值化利用功能性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皮 生物活性肽 提取 分离鉴定 功能活性 抗氧化性 ACE抑制活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卟啉-四丁基溴化铵串联催化苯乙烯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合成碳酸苯乙烯酯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亚举 梁中秀 +1 位作者 周贤太 纪红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981-4989,共9页
通过仿生催化,将苯乙烯、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直接合成环状碳酸酯在现代化学中极具学术研究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采用钴卟啉-四丁基溴化铵为双组分催化剂,以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为助剂,在O2和CO2条件下,直接将苯乙烯转化为碳酸苯... 通过仿生催化,将苯乙烯、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直接合成环状碳酸酯在现代化学中极具学术研究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采用钴卟啉-四丁基溴化铵为双组分催化剂,以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为助剂,在O2和CO2条件下,直接将苯乙烯转化为碳酸苯乙烯酯。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高达99%,环状碳酸酯的收率可达35%。利用在线紫外与在线红外探讨了该串联反应可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钴中心与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的环内氧原子配位后活化氧气形成过氧活性物种,进而形成高价钴-氧中间体,其通过传递氧原子给苯乙烯而生成环氧苯乙烷。而后,环氧苯乙烷在四丁基溴化铵的催化作用下开环,并通过CO2插入反应和分子内闭环反应最终生成环状碳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卟啉 氧化 氧气 二氧化碳 仿生催化 环状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