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
1
作者 唐木聪 卢泳 +5 位作者 甘国兴 邓桂珠 龙国斌 宋飞 陈小锐 陈海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142,共9页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选择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以凝血...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选择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以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为指标,评价醋制、酒制、四制对益母草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方法炮制后益母草中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略有下降,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含量明显下降;不同方法炮制后益母草能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本研究表明不同炮制方法对益母草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较小,对黄酮类成分的影响较大;不同炮制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增强益母草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方法 益母草 化学成分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干鲜品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邓桂珠 甘国兴 +5 位作者 李炜 向燕芬 龙国斌 卢泳 吴茂勇 朱卫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4-1190,共7页
目的 比较余甘子干鲜品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鞣质的含量,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芦丁的含量,建立鞣质、黄酮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鲜品总鞣质含量高于干品,而芦丁、总黄酮、没食子酸含量更低。以没食... 目的 比较余甘子干鲜品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鞣质的含量,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芦丁的含量,建立鞣质、黄酮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鲜品总鞣质含量高于干品,而芦丁、总黄酮、没食子酸含量更低。以没食子酸为参照峰,鲜品、干品鞣质部位指纹图谱中共有峰均为5个,但峰面积有差异。鲜品相似度大于0.840 0,干品相似度大于0.770 0;以芦丁为参照峰,鲜品黄酮部位指纹图谱中共有峰为7个,干品为10个,相似度均大于0.850 0。结论 余甘子干鲜品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鲜品 余甘子干品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紫外-分光光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叠鞘石斛叶抗氧化部位的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阮沛桦 邓红 +4 位作者 傅咏梅 张蜀 郭彩娥 黄树滨 李志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00-1707,共8页
以不同浓度乙醇对叠鞘石斛[Dendrobium aurantiacum Rchb.f.var.denneanum(Kerr.)Z.H.Tsi.]叶进行提取,再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60%乙醇粗提取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采用超... 以不同浓度乙醇对叠鞘石斛[Dendrobium aurantiacum Rchb.f.var.denneanum(Kerr.)Z.H.Tsi.]叶进行提取,再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60%乙醇粗提取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各部位进行成分分析,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主要的抗氧化活性部位。其中,总黄酮在正丁醇层最高(24.89%);多糖在水层最高(0.23%);各萃取层均有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水层>正丁醇层>乙酸乙酯层>二氯甲烷层>石油醚层。筛选出正丁醇层、水层为抗氧化主要活性部位,其抗氧化活性是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为进一步提取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鞘石斛叶 灰色关联度 抗氧化活性部位 黄酮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鞘石斛叶黄酮类成分的“点-线-面”质量分析
4
作者 阮沛桦 邓红 +4 位作者 傅咏梅 张蜀 郭彩娥 林俊强 李志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36-1541,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法对叠鞘石斛叶进行“点-线-面”质量分析评价。方法采用UPLC-PDA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PDAHSS T3 C18(2.1 mm×100 mm,1.8μm);以四氢呋喃-乙腈-甲醇(10:22:5)-0.05%磷酸...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法对叠鞘石斛叶进行“点-线-面”质量分析评价。方法采用UPLC-PDA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PDAHSS T3 C18(2.1 mm×100 mm,1.8μm);以四氢呋喃-乙腈-甲醇(10:22:5)-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1;检测波长337 nm;柱温30℃;在此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芹菜素-6,8-二-C-葡萄苷、异夏佛塔苷、芦丁3个成分含量——“点”,并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线”,对10批叠鞘石斛叶指纹图谱进行全成分分析及相似度评价——“面”。结果3种单一成分及总黄酮成分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及相应RSD分别为99.15%(2.48%)、101.43%(1.86%)、96.42%(2.29%)、101.68%(2.17%)。指纹图谱共标定出峰29个,其中黄酮峰25个,共有峰23个;同种产地样品相似度0.968~0.995。相对于云南叠鞘石斛叶,产地四川的黄酮类成分更多,芹菜素-6,8-二-C-葡萄苷含量较低,但芦丁、总黄酮含量更高。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可同时测定叠鞘石斛叶三种单一成分及总黄酮成分含量。建立的“点-线-面”质量分析体系可为其他中药材、中成药等黄酮类成分的定量检测和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鞘石斛叶 黄酮类成分 “点-线-面” 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