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广高速公路K80滑坡分析与治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达章 袁坤 万军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4-127,共4页
通过对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K80滑坡的现场调查,确定该处为老滑坡地貌。分析了该边坡5次滑动变形的机理,并采用地质勘察、变形监测等方法确定了滑坡周界、滑动面和剪出口的位置。针对该工点病害机理与变形特性提出锚索+钢花管注浆加固的... 通过对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K80滑坡的现场调查,确定该处为老滑坡地貌。分析了该边坡5次滑动变形的机理,并采用地质勘察、变形监测等方法确定了滑坡周界、滑动面和剪出口的位置。针对该工点病害机理与变形特性提出锚索+钢花管注浆加固的组合结构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基 滑坡 地质勘察 变形监测 老滑坡 整治措施 锚索 钢花管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长联桥梁拓宽拼接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2
作者 叶永城 李思清 张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7,共4页
多跨长联连续梁桥的拓宽拼接是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以佛开高速公路某8×30 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拓宽拼接实践为例,介绍了影响长联连续梁桥拓宽的关键因素,如扩建荷载标准、混凝土收缩徐变、扩建桥基础沉... 多跨长联连续梁桥的拓宽拼接是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以佛开高速公路某8×30 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拓宽拼接实践为例,介绍了影响长联连续梁桥拓宽的关键因素,如扩建荷载标准、混凝土收缩徐变、扩建桥基础沉降和结构体系刚度等,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了在合理工期内通过箱梁翼缘板刚性连接实现结构一次性整体拼接的目的,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长联连续梁 桥梁拼接 收缩徐变 基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病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玉财 张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49,共3页
板式橡胶支座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桥梁支座,近年来板式橡胶支座的病害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本文以广东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桥梁病害调查结果为基础,对板式橡胶支座常见典型病害进行了分析,并从设计选型、加工制... 板式橡胶支座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桥梁支座,近年来板式橡胶支座的病害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本文以广东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桥梁病害调查结果为基础,对板式橡胶支座常见典型病害进行了分析,并从设计选型、加工制造、施工安装以及养护维修四个方面对病害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为支座病害评估及制定处治对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橡胶支座 病害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监控及综合处理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文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4期43-45,84,共4页
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需求,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及综合处理系统的概念,并对系统的总体目标与基本功能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控综合系统的总体架构及监控中心应具有的功能.最后,对设备选型及设置原则等问题进... 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需求,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及综合处理系统的概念,并对系统的总体目标与基本功能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控综合系统的总体架构及监控中心应具有的功能.最后,对设备选型及设置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系统 高速公路 交通 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贤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8-49,共2页
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与管理必须制定标准,科学规范服务区建设;规范管理, 提高服务区的服务功能;拓展市场,发挥综合规模效益。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服务区 制定标准 规范管理 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
作者 彭仕武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44,共2页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高度发展的产物,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围绕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审工作如何贯彻落实新《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精神以及适应经济...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高度发展的产物,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围绕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审工作如何贯彻落实新《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精神以及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应对挑战,促进发展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经营企业 内审工作 问题及对策 社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 公路运输 高速公路 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 促进发展 应对挑战 经济形势 工作规定 内部审计 交通行业 贯彻落实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袁剑波 崔钢 +1 位作者 符秋生 余卫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100,共5页
针对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特点,构建了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风险要素层和风险因素层两个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呈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分析法理论,建立了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并结... 针对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特点,构建了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风险要素层和风险因素层两个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呈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分析法理论,建立了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并结合广清高速改扩建工程新华高架桥施工案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应用,计算了其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可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得出的结论符合工程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网络分析法 安全风险评价 权重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无缝线路轨温荷载预测模型研究
8
作者 刘兴晨 肖杰灵 +2 位作者 庄丽媛 景璞 余思昕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4,共9页
钢轨内巨大的温度力严重危害无缝线路的行车安全,预测轨温,提前掌握轨温变化规律十分必要。针对气温-轨温的关联关系展开研究,在新疆富蕴实地开展监测试验,对气温与轨温实行一年内1—10月的温度监测;分析气温与轨温的波动规律;采用贝叶... 钢轨内巨大的温度力严重危害无缝线路的行车安全,预测轨温,提前掌握轨温变化规律十分必要。针对气温-轨温的关联关系展开研究,在新疆富蕴实地开展监测试验,对气温与轨温实行一年内1—10月的温度监测;分析气温与轨温的波动规律;采用贝叶斯正则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轨温预测模型,对气温与轨头、轨腰与其他部位轨温的变化关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气温和钢轨各部位轨温的变化均呈现规律的周期性,且其最值的差值变化并不完全符合传统规律所述;实测结果显示,最高轨温与最高气温差值变化范围在3~15℃,其差值变化随气温回升而减小,最低气温与最低轨温差值约为1.08,其差值波动较稳定;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显示,由日最低气温预测钢轨各部位最低温时,平均误差最小,低至0.311℃,由轨腰日最高温预测钢轨其他部位最高温时,平均误差最小,可达0.877℃。实际工程中,可优先考虑由气温预测最低轨温,由轨腰温度预测其他部位的最高轨温;在冷热交替的时段,应注意及时监测轨温状况,放散温度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轨温预测模型 轨温监测试验 轨温变化规律 贝叶斯正则化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近场动力学耦合方法的挡土墙变形破损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牟太平 孙伟 +3 位作者 邱志雄 肖红萍 张嘎 林沛元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8-165,共8页
采用有限元-近场动力学耦合方法,分析公路路基悬臂式挡土墙的变形破损;在结构破损的较小区域采用近场动力学离散,实现了挡土墙整体和局部变形破损的全过程模拟。以某路基悬臂式L型挡土墙为例,进行全过程精确模拟。结果表明:(1)墙体处于... 采用有限元-近场动力学耦合方法,分析公路路基悬臂式挡土墙的变形破损;在结构破损的较小区域采用近场动力学离散,实现了挡土墙整体和局部变形破损的全过程模拟。以某路基悬臂式L型挡土墙为例,进行全过程精确模拟。结果表明:(1)墙体处于绕墙底转动模式,墙体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为受弯构件;(2)在L型转折交叉内侧处有较大的拉应力出现,最终形成了约6 cm的裂缝,破损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发生;(3)在同等计算条件下,扶壁式挡土墙拉应力降低了80%,没有出现裂缝。因此,增加扶壁是改善挡土墙受力条件、防止发生破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破损分析 近场动力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运营典型风险辨识 被引量:8
10
作者 白建营 王不凡 夏杨于雨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71-477,共7页
为加强对公路隧道运营风险的辨识、改善和优化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降低重大隧道事故对人员伤亡、隧道结构、设备和经济收益的损失,通过隧道事故调研和大数据技术,收集近些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802起公路隧道事故,对公路隧道自身特性和隧... 为加强对公路隧道运营风险的辨识、改善和优化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降低重大隧道事故对人员伤亡、隧道结构、设备和经济收益的损失,通过隧道事故调研和大数据技术,收集近些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802起公路隧道事故,对公路隧道自身特性和隧道事故的时间、空间、类型、诱因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外界因素对隧道事故影响较大,在高温和车流量较大的环境下,事故发生较多;2)特长隧道和长隧道的事故数远高于短隧道和中隧道;3)小型车是隧道内发生事故的主要车型,事故原因多是驾驶员违规驾驶,事故类型多为追尾事故;4)火灾事故的诱因多为车辆自身故障,其中危化品泄露多为易燃液体泄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运营风险 风险辨识 风险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压作用下钻爆隧道结构承载力学特性相似试验装备研发与应用
11
作者 江星宏 李科 +1 位作者 肖仕来 刘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5-122,共8页
为研究隧道不同渗水状态与衬砌背后水压函数关系及开裂渗水衬砌结构的承载安全,利用空气稳压的方式研制一套适用于大型模型试验的恒压恒流供水设备,实现大流量下局部水压稳定产生、分米级水头高度的控制。在室内开展1∶50大比例模型试验... 为研究隧道不同渗水状态与衬砌背后水压函数关系及开裂渗水衬砌结构的承载安全,利用空气稳压的方式研制一套适用于大型模型试验的恒压恒流供水设备,实现大流量下局部水压稳定产生、分米级水头高度的控制。在室内开展1∶50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在渗水量、裂缝开度等可直接量测的既有表观现象指标基础上,映射出衬砌背后水压大小,从而评定开裂渗水衬砌结构的承载安全。结果表明:1)受裂缝粗糙度、迂曲度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开裂渗水衬砌渗流量与背后水压呈非线性变化,渗水流量(mL/s)与水头高度(m)的函数关系为y=19.69e(x/2.45)-18.06。2)开裂衬砌在水压及土压的共同作用下,渗水部位轴力会显著降低;弯矩方向发生改变,表现出“铰效应”,安全系数随渗水量的增大呈指数形式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水压作用 水压装备 承载力学 相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排水隧洞水工混凝土多尺度损伤演化特征及本构模型研究
12
作者 崔树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78,共5页
含腐蚀性离子地下水会显著劣化排水隧洞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而影响隧道安全与稳定。采用宏观力学试验与微观特征测试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不同侵蚀液浓度和干湿循环龄期作用下排水隧洞混凝土多尺度劣化机理及力学特性,并建立了腐蚀作用下... 含腐蚀性离子地下水会显著劣化排水隧洞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而影响隧道安全与稳定。采用宏观力学试验与微观特征测试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不同侵蚀液浓度和干湿循环龄期作用下排水隧洞混凝土多尺度劣化机理及力学特性,并建立了腐蚀作用下的宏细观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龄期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线性降低,抗拉强度表现为先快速下降后缓慢降低,弹性模量变化趋势相似。在高浓度溶液和长期干湿循环侵蚀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和裂缝尺寸显著上升,腐蚀产物在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大量孔洞和微裂隙通道中膨胀并降低了微结构完整性。基于试验结果和损伤理论提出的宏细观损伤模型的模拟结果误差小于10%,能够表征该环境下混凝土的力学行为特点,为富水-腐蚀环境下排水隧洞混凝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隧洞 硫酸盐侵蚀 干湿循环 多尺度损伤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土动荷载下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汤连生 廖化荣 +1 位作者 刘增贤 张庆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从试验研究、模型和本构关系研究两大部分入手,介绍了路基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及回弹行为、安定行为与临界应力水准及其判别、应变速率、固结沉降与固结度、动力本构模型、孔压模型、应变软化、应变硬化等基本特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 从试验研究、模型和本构关系研究两大部分入手,介绍了路基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及回弹行为、安定行为与临界应力水准及其判别、应变速率、固结沉降与固结度、动力本构模型、孔压模型、应变软化、应变硬化等基本特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对路基土动荷载下力学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当前路基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土 循环荷载 力学行为 安定理论 塑性应变 回弹模量 永久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索力测试方法评价 被引量:35
14
作者 张卓杰 王荣辉 +2 位作者 甄晓霞 刘新欢 韩晓成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评价钢弦计法、磁通量法、频谱法、压力环法及千斤顶法5种方法对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索力测试的适用性及测试精度,对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90+240+630+240+90)m连续钢桁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斜拉索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研究,对各工况的实... 为评价钢弦计法、磁通量法、频谱法、压力环法及千斤顶法5种方法对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索力测试的适用性及测试精度,对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90+240+630+240+90)m连续钢桁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斜拉索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研究,对各工况的实测索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工况和不同测试方法的测量结果。结果表明:外套管的振动能够代表钢绞线索体的振动,为频谱法测试钢绞线斜拉索索力提供了基础;频谱法、千斤顶法和压力环法的测试结果的相互偏差在5%以内,基本能够满足工程控制的需要,钢弦计法和磁通量法的测试结果可用以复核其他方法的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平行钢绞线斜拉索 索力测试 振动频率法 应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下路基土动应力应变累积的特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汤连生 张庆华 +2 位作者 尹敬泽 吴玉刚 廖化荣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144,共2页
采用模型试验、循环荷载单轴压缩试验及原位监测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交通荷载下路基土动附加应力的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路基土动附加应力累积效应的概念,探讨了动附加应力累积与荷载次数、荷载频率、动附加应力水平及深... 采用模型试验、循环荷载单轴压缩试验及原位监测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交通荷载下路基土动附加应力的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路基土动附加应力累积效应的概念,探讨了动附加应力累积与荷载次数、荷载频率、动附加应力水平及深度的关系,分析了交通荷载下路基土塑性应变行为。由此得出动应力累积随加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深度的增加渐趋平缓,并确定了红黏土的临界应力水平为50%,建立交通荷载下路基土动附加应力量化模型和永久变形量化模型。最后,给出了交通荷载下路基土工后沉降的3种组成模式及其相关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荷载 路基土 动应力 永久变形 累积效应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中含铁离子物质的化学行为与力学效应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汤连生 刘增贤 +2 位作者 黄国怡 廖志强 颜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49,共5页
首先从地球化学理论上分析了铁离子的化学行为力学效应及其方向性,然后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水溶液化学作用后的红层黏性土和冲积黏性土中铁离子的化学行为对土体的力学效应及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含铁离子物质与水作用后的化学... 首先从地球化学理论上分析了铁离子的化学行为力学效应及其方向性,然后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水溶液化学作用后的红层黏性土和冲积黏性土中铁离子的化学行为对土体的力学效应及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含铁离子物质与水作用后的化学行为确实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双向性力学效应;(2)含铁离子物质的双向性力学效应受环境水溶液的pH值和化学成分的控制;(3)酸性水溶液使含铁离子物质的胶结作用增强,使红土强度提高,形成正方向的力学效应;而碱性水溶液使含铁离子物质的胶结作用降低,形成负方向的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铁离子 水溶液 化学行为 力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施工监测和三维模拟的临危边坡锚固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国维 顾忠卫 +3 位作者 贺冠军 张俊标 王润 胡龙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8-1416,共9页
依据实际工程边坡案例,研究利用施工监测资料联合边坡稳定分析三维数值模拟确定临危边坡锚固方案的方法。研究表明,根据连续的监测资料可确定边坡内部剪切位移带的位置、发生区间和开始时间,据此可推测边坡潜在滑移面的位置和形状;边坡... 依据实际工程边坡案例,研究利用施工监测资料联合边坡稳定分析三维数值模拟确定临危边坡锚固方案的方法。研究表明,根据连续的监测资料可确定边坡内部剪切位移带的位置、发生区间和开始时间,据此可推测边坡潜在滑移面的位置和形状;边坡稳定分析有限元法三维模拟可以考虑坡体断面形态变化对坡体稳定和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更具有合理性;以三维数值计算得到的坡体外部变形拟合实测变形和滑动面,依据临危边坡所处的极限平衡条件,可以确定坡体当前状态的等效力学参数;根据等效力学参数,通过三维模拟可以确定坡体最终形态下的潜在滑动面形状和位置,从而合理地确定加固锚索的长度和密度;工程运行情况表明,由此确定的加固方案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滑移面 变形 数值模拟 锚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灰岩高边坡二次开挖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技术优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冯忠居 江冠 +3 位作者 王富春 龙厚胜 范哲 胡铁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6,共8页
凝灰岩具有遇水后易软化、崩解导致的强度大幅度下降性质,施工容易产生坡体局部开裂、溜坍等病害。为解决惠深高速公路加宽改扩建工程中凝灰岩高边坡二次开挖的稳控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凝灰岩高边坡开挖中失稳机理及影响因素,... 凝灰岩具有遇水后易软化、崩解导致的强度大幅度下降性质,施工容易产生坡体局部开裂、溜坍等病害。为解决惠深高速公路加宽改扩建工程中凝灰岩高边坡二次开挖的稳控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凝灰岩高边坡开挖中失稳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高边坡二次开挖加固技术,后结合现场边坡位移和支护结构应力联合监控的方法,评价凝灰岩高边坡加固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级边坡至五级边坡的初次浅层溜坍区,降雨为诱因,开挖卸荷变形为主因;削方卸荷后发生二次溜塌,降雨为诱因,未及时支护为主因。针对病害实况,在三级边坡溜坍区采取“素混凝土护壁+锚杆格梁”支护措施,加固施工完成后,4级平台水平位移测点最大水平速率为0.28 mm/d,平均速率仅为0.02 mm/d,支护结构的应力值亦在预警范围内且无明显波动,加固措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高边坡 稳定性分析 防护技术 数值模拟 现场测试 二次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谷地形对高填方拱涵涵周土压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忠居 王思琦 +4 位作者 王溪清 王泽国 潘放 成圆梦 李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30,143,共13页
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涵洞土压力分布规律较为复杂,不同沟谷地形下涵周土压力分布规律与上埋式涵洞差异显著。为探明沟谷地形对高填方拱涵涵周土压力的影响,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地形-涵洞-填土的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不同... 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涵洞土压力分布规律较为复杂,不同沟谷地形下涵周土压力分布规律与上埋式涵洞差异显著。为探明沟谷地形对高填方拱涵涵周土压力的影响,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地形-涵洞-填土的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不同沟谷宽度B、沟谷坡度α下的拱涵涵周土压力及涵顶土压集中系数K_(s)的分布规律,并与最新涵洞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拱涵土压力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沟谷宽度B对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_(s)影响显著,沟谷宽度B为4D~6D,D为拱涵的净跨径,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_(s)增幅较大;(2)沟谷宽度B小于4D时,可发挥沟谷地形对涵洞的减载作用;(3)沟谷坡度α在45°~60°时,涵顶土压力及其K_(s)变化最显著;(4)填土高度为20m,α>70°时,K_(s)≤1。填土高度为40m,α>50°时,K_(s)≤1;(5)我国最新涵洞设计规范推荐的K_(s)与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当α=45°时,沟谷宽度B较小时,规范的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K_(s)较为保守;(6)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拱涵K_(s)与拱顶压密区、等压面的形成有关。拱顶压密区可引起拱涵涵顶土压力集中,并引起压密区周边土体的竖向土压力呈拱形分布。在接近地表一定深度处,拱形分布逐渐向水平分布过渡,从而形成等压面。等压面上部荷载将分散于沟谷坡体,故可发挥沟谷地形的卸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拱涵 沟谷宽度 沟谷坡度 涵周土压力 受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A在沥青流变性能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5
20
作者 迟凤霞 张肖宁 王丽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3期3180-3184,共5页
沥青具有显著的流变性,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简称DMA)恰是用流变学指标来评价材料的各种性能。简要阐述了DMA的原理,论述了用DMA方法进行沥青材料性能研究的优越性,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该方法在研究沥青及沥青结合料... 沥青具有显著的流变性,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简称DMA)恰是用流变学指标来评价材料的各种性能。简要阐述了DMA的原理,论述了用DMA方法进行沥青材料性能研究的优越性,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该方法在研究沥青及沥青结合料的粘弹性、高温性能、疲劳性能和低温性能等方面的应用,以及DMA方法用于测定沥青零剪切粘度的方法介绍。结果表明,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丰富的粘弹信息,是全面研究沥青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动态力学分析 流变性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