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书成 张常松 +4 位作者 张良 吉宏武 章超桦 邓楚津 高加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0-414,共5页
超临界CO_2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刚刚起步。简单介绍了常见的食品物料的干燥方法,超临界CO_2干燥的发展历史和分类,重点综述了超临界CO_2干燥食品物料的可行性、干燥过程和特点以及超临界CO_2干燥在食品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等... 超临界CO_2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刚刚起步。简单介绍了常见的食品物料的干燥方法,超临界CO_2干燥的发展历史和分类,重点综述了超临界CO_2干燥食品物料的可行性、干燥过程和特点以及超临界CO_2干燥在食品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等,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干燥 食品加工 干燥过程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饲料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和 黄春丽 +3 位作者 陈荷英 高平 罗林 陈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62-68,共7页
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产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色谱条件和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水产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以体积比8∶92的乙腈、庚烷磺酸钠离子对试剂为流动相,柱温40℃,流速1.2 mL/min,... 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产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色谱条件和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水产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以体积比8∶92的乙腈、庚烷磺酸钠离子对试剂为流动相,柱温40℃,流速1.2 mL/min,以波长236 nm检测;以提取液为18 mL50%(φ)乙腈水+1 mL乙酸锌+1 mL1mol/L盐酸,淋洗液3 mL水和3 mL甲醇,洗脱体积6 mL作样品前处理。三聚氰胺加标回收率为85%~10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线性范围为0.2 mg/L~5.0mg/L,相关系数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饲料 三聚氰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贮藏对罗非鱼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俏仪 董强 +3 位作者 卢水仙 谢婉灵 刘书成 高加龙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86-90,共5页
采用质构仪的TPA模式对冷冻贮藏罗非鱼肌肉的硬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凝聚性和恢复性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18℃和-50℃的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罗非鱼肌肉质构的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凝聚性、恢复性... 采用质构仪的TPA模式对冷冻贮藏罗非鱼肌肉的硬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凝聚性和恢复性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18℃和-50℃的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罗非鱼肌肉质构的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凝聚性、恢复性等6个参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黏附性则呈上升趋势;-50℃贮藏的罗非鱼肌肉的质构参数变化速率低于-18℃贮藏条件。说明罗非鱼在冷冻贮藏过程中口感特征在不断下降,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保持罗非鱼肌肉的质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肌肉 质构特性 冷冻贮藏 TPA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虾头自溶产物主要呈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伍彬 章超桦 +3 位作者 吉宏武 解万翠 冯小敏 付光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以南美白对虾虾头为原料,制备风味良好的自溶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分析其主要的呈味物质。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总量达9300mg/L,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4种呈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达2130... 以南美白对虾虾头为原料,制备风味良好的自溶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分析其主要的呈味物质。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总量达9300mg/L,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4种呈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达2130mg/L,占总游离氨基酸的22.9%;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中,与鲜味有着密切联系的肌苷酸(IMP)含量为6.12mg/L;无机质离子Na+、K+、Cl-含量分别达663.7、182.1、417.2mg/L;甜菜碱、乳酸和琥珀酸含量分别达2400、15.27、13.32mg/L。这些成分都影响着南美白对虾虾头自溶产物的鲜味、甜味及整体的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虾头 自溶产物 呈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贮藏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邱泽锋 张良 +3 位作者 曾伟才 简卓英 高加龙 刘书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5期63-67,共5页
采用质构仪TPA模式对冷冻贮藏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的硬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和凝聚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18℃和-50℃的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凡纳滨对虾肌肉的硬度、咀嚼性、胶黏性... 采用质构仪TPA模式对冷冻贮藏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的硬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和凝聚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18℃和-50℃的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凡纳滨对虾肌肉的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和凝聚性均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弹性的变化不明显,而黏附性则有所上升。这表明冷冻贮藏凡纳滨对虾虽然能保证其较长的货架期,但其口感特征总体上持续下降,而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保持其肌肉的质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冷冻贮藏 TPA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拟扇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初庆柱 刘书成 +2 位作者 范德炜 张建东 陈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南极拟扇虾(ParribacusantarcticusLund)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的龙虾类(Palinura)中的蝉虾科(Scyllaridae),分布于我国台湾、南海,栖息于10—150ITI深浅不等的暖水区域。南极... 南极拟扇虾(ParribacusantarcticusLund)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的龙虾类(Palinura)中的蝉虾科(Scyllaridae),分布于我国台湾、南海,栖息于10—150ITI深浅不等的暖水区域。南极拟扇虾耐饥饿强、成活率高、肉质细滑、风味独特,在南方沿海一带深受欢迎,是一种稀有的名贵品种,价格比龙虾更高,极具开发性。但由于资源量较少,南极拟扇虾并未受到重视,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仅见对其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简单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拟扇虾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银硅胶柱分离纯化蛇鲻鱼油中的EPA和DHA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良 刘美玲 +3 位作者 董强 刘书成 郝记明 张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3-68,共6页
采用NaOH-乙醇皂化再硫酸酸化的方法制备蛇鲻鱼油混合脂肪酸,然后用硝酸银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EPA和DHA。结果表明:15 g硅胶与1 g硝酸银充分混合后装柱,置于5℃的恒温层析柜中,待色谱柱平衡后,上样0.75 g混合脂肪酸,然后依次用100 mL石油... 采用NaOH-乙醇皂化再硫酸酸化的方法制备蛇鲻鱼油混合脂肪酸,然后用硝酸银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EPA和DHA。结果表明:15 g硅胶与1 g硝酸银充分混合后装柱,置于5℃的恒温层析柜中,待色谱柱平衡后,上样0.75 g混合脂肪酸,然后依次用100 mL石油醚,2%,4%,8%,10%无水乙醚-石油醚溶液各100 mL进行洗脱,洗脱液流速为0.5~1.0 mL/min,收集200 mL以后的洗脱液,进行旋转蒸发,EPA和DHA的质量分数分别从4.43%和13.94%提高至21.47%及70.13%,总质量分数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银-硅胶 DHA EPA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头自溶产物苦味与蛋白平均疏水度的联系及脱苦 被引量:5
8
作者 付光中 章超桦 +3 位作者 吉宏武 解万翠 高加龙 卢虹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21-123,共3页
为了探明虾头自溶产物中苦味肽的分布以及蛋白疏水性与苦味的联系,采用超滤将虾头自溶产物分成不同组分,分别检测其苦味与平均疏水度,并研究自溶过程中添加复合风味蛋白酶协同水解虾头对苦味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虾头自溶产物的苦味主... 为了探明虾头自溶产物中苦味肽的分布以及蛋白疏水性与苦味的联系,采用超滤将虾头自溶产物分成不同组分,分别检测其苦味与平均疏水度,并研究自溶过程中添加复合风味蛋白酶协同水解虾头对苦味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虾头自溶产物的苦味主要来自分子质量为3~5kD的肽;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自溶产物,平均疏水度越小苦味越大;添加复合风味蛋白酶协同水解虾头,与自溶比较,其蛋白回收率提高了3.5%,苦味降低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头 自溶 苦味 平均疏水度 复合风味蛋白酶 脱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发酵对马氏珠母贝酶法提取物滋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志敏 吉宏武 +2 位作者 王博 章超桦 卢虹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88,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方法分析了马氏珠母贝酶解液和发酵后的马氏珠母贝酶解液的主要呈味物质甜菜碱、氨基酸、乳酸、琥珀酸、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糖原、无机离子K+、Na+、PO43-、Cl-,并对主要呈味物质含量作比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方法分析了马氏珠母贝酶解液和发酵后的马氏珠母贝酶解液的主要呈味物质甜菜碱、氨基酸、乳酸、琥珀酸、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糖原、无机离子K+、Na+、PO43-、Cl-,并对主要呈味物质含量作比较。结果表明:经混合发酵后,氨基酸和琥珀酸含量增加,甜菜碱、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和糖含量减少,无机离子含量相差不大,整体风味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酶解液 发酵 呈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锐 叶盛权 +3 位作者 时威 吉宏武 高加龙 卢虹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97-99,共3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液对冷却肉的防腐保鲜效果,对冷却肉的微生物指标、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浓度为2.0%的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液可使冷却猪肉的保质期达12 d以上,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液对冷却肉中潜在致病菌—... 研究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液对冷却肉的防腐保鲜效果,对冷却肉的微生物指标、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浓度为2.0%的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液可使冷却猪肉的保质期达12 d以上,羧甲基壳聚糖保鲜液对冷却肉中潜在致病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冷却猪肉的天然防腐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冷却猪肉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ZJHD-06产类细菌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安俊莹 刘颖 +2 位作者 朱雯娟 胡雪琼 叶莉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1-195,共5页
以分离自海洋宝石石斑鱼肠道的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ZJHD-06所产类细菌素为研究对象,以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为抗菌活性测试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菌株ZJHD-06产类细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 以分离自海洋宝石石斑鱼肠道的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ZJHD-06所产类细菌素为研究对象,以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为抗菌活性测试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菌株ZJHD-06产类细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对类细菌素产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通过最陡爬坡实验确定显著因素的中心水平,最后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最终得到的最佳配比为葡萄糖浓度4.80%,蛋白胨浓度0.47%,酵母浸膏浓度0.44%,NaCl、K2HPO4和MgSO4·7H2O浓度分别为1.0%、0.01%、0.03%。在该培养基配比下,发酵上清液的抑菌圈直径增加了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类细菌素 发酵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和菠萝皮渣纤维素交联复配物对铜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锐 叶盛权 +3 位作者 吉宏武 高加龙 卢虹玉 姜秋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3-85,89,共4页
菠萝加工成罐头和菠萝汁后会产生大量的皮渣废弃物,因此,菠萝皮渣的再利用是资源再生与低碳生活的重要课题。通过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菠萝皮渣纤维为填充剂,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来修饰壳聚糖分子,改善其对有害重金属Cu2+... 菠萝加工成罐头和菠萝汁后会产生大量的皮渣废弃物,因此,菠萝皮渣的再利用是资源再生与低碳生活的重要课题。通过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菠萝皮渣纤维为填充剂,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来修饰壳聚糖分子,改善其对有害重金属Cu2+的吸附性能。通过溶解度和脱水率测试,揭示了菠萝皮渣纤维素交联复配物比壳聚糖微粒在酸性介质中有较高的耐酸性,同时复配物比壳聚糖有更大的致密性和机械强度。吸附实验表明交联复配物对铜离子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在铜离子初始浓度为100mg/L时,吸附容量在pH6附近达到最大,为32.5mg/g,在pH6,浓度为15mg/L的条件下交联复配物7h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为6.6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菠萝皮渣 复配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模型预测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货架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鹏鹏 关志强 +2 位作者 李敏 康彦 吴宝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44-348,共5页
以真空包装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273、277、283K)下贮藏实验构建了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货架期预测模型。测定不同温度下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脂肪氧化(TBA)值的变化,用Arrhenius方程建立了真... 以真空包装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273、277、283K)下贮藏实验构建了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货架期预测模型。测定不同温度下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脂肪氧化(TBA)值的变化,用Arrhenius方程建立了真空包装罗非鱼的品质变化与时间的动力学模型。菌落总数、TVB-N值和TBA值变化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和速率常数k0分别为53.5kJ/mol和4.390×108,25.9kJ/mol和8.96×103,29.3kJ/mol和4.92×104。验证结果表明:货架期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在±10%之内,可以在273-283K内,根据菌落总数、TVB-N值以及TBA值对真空包装罗非鱼的货架期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货架期 真空包装罗非鱼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头蛋白质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慧清 周春霞 +1 位作者 洪鹏志 王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1-246,共6页
以罗非鱼头为原料,采用加热浸提、酶法水解、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法提取鱼蛋白,冷冻干燥得到4种鱼蛋白粉,分别记为热提鱼蛋白(HFP)、酶解鱼蛋白(EFP)、酸溶鱼蛋白(AFP)和碱溶鱼蛋白(ALFP),并探讨了4种鱼蛋白的营养特性、溶解性和乳化... 以罗非鱼头为原料,采用加热浸提、酶法水解、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法提取鱼蛋白,冷冻干燥得到4种鱼蛋白粉,分别记为热提鱼蛋白(HFP)、酶解鱼蛋白(EFP)、酸溶鱼蛋白(AFP)和碱溶鱼蛋白(ALFP),并探讨了4种鱼蛋白的营养特性、溶解性和乳化性。结果表明:ALFP和AFP的蛋白含量分别为89.97%和85.87%,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达到49.72%和48.63%,而脂肪和灰分含量以及白度值均低于HFP和EFP,且差异显著(P<0.05)。溶解性和乳化性的研究显示,EFP和HFP在pH 2.0~10.0内溶解度均高于93%,但体系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较差;而AFP和ALFP的溶解度随pH值的变化非常明显,在pH 4.0~6.0内,体系的溶解性和乳化性极差,而在pH值低于4.0或高于6.0时,溶解度大大增强,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随之提高,且乳化活性和稳定性明显高于HFP和EFP。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法可用于制备营养价值高,乳化特性相对较好的鱼分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头蛋白 营养特性 溶解性 乳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虾头蛋白酶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庄志凯 陈康玉 +6 位作者 彭珩 曹文红 高加龙 卢虹玉 池岸英 蓝尉冰 吉宏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7-230,共4页
以南美白对虾虾头为原料,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pH、温度和料液比对内源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然后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内源蛋白酶的最佳提取条件,初步研究内源蛋白酶硫酸铵分级沉淀的最佳饱和度。结果表明:内源蛋白酶在p... 以南美白对虾虾头为原料,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pH、温度和料液比对内源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然后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内源蛋白酶的最佳提取条件,初步研究内源蛋白酶硫酸铵分级沉淀的最佳饱和度。结果表明:内源蛋白酶在pH为2和8时酶活力较高。通过正交实验得出酸性蛋白酶最佳提取条件为缓冲溶液pH3,料液比1:2,温度30℃;碱性蛋白酶最佳提取条件为缓冲溶液pH8,料液比1:3,温度50℃。酸性蛋白酶进行初步分离的结果是硫酸铵一级沉淀饱和度10%,硫酸铵二级沉淀饱和度50%;碱性蛋白酶进行初步分离的结果是硫酸铵一级沉淀饱和度20%,硫酸铵二级沉淀饱和度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内源蛋白酶 提取工艺 参数优化 硫酸铵分级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头酶解产物混合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光中 章超桦 +3 位作者 吉宏武 解万翠 高加龙 卢虹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5-67,71,共4页
为了考察混合液体发酵对虾头酶解产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发酵前后酶解物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虾头酶解产物经混合发酵以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增加了2种,醛类、酮类、酯类三类... 为了考察混合液体发酵对虾头酶解产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发酵前后酶解物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虾头酶解产物经混合发酵以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增加了2种,醛类、酮类、酯类三类物质总量占整个挥发性组分的87%,和发酵前的85%相当,香味物质在原有的虾风味组分较好保留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饱和直链醛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头酶解物 混合发酵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微生物复合发酵制备呈味基料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章雪琴 吉宏武 +2 位作者 张迪 段伟文 刘书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3,共7页
采用响应面结合模糊数学评价的方法对南极磷虾复合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和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对菌种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复合发酵剂接种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 采用响应面结合模糊数学评价的方法对南极磷虾复合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和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对菌种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复合发酵剂接种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复合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与鲁氏酵母菌、木糖葡萄球菌比例为1∶2∶3,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22 h,接种量4%,在此条件下,南极磷虾发酵液感官评定总分最高为4.39,发酵液营养丰富,风味饱满,口感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响应面分析 复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鲣鱼蒸煮液营养品质与风味价值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代莉 刘丹 +4 位作者 张迪 吉宏武 刘书成 苏伟明 宋文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5-241,共7页
该研究以鲣鱼加工过程中的蒸煮液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组成进行分析,评价鲣鱼蒸煮液的营养品质与风味价值。结果表明,鲣鱼蒸煮液蛋白质含量为(55.69±0.38)%、灰分(32.42±0.02)%与少量的脂肪(0.58±... 该研究以鲣鱼加工过程中的蒸煮液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组成进行分析,评价鲣鱼蒸煮液的营养品质与风味价值。结果表明,鲣鱼蒸煮液蛋白质含量为(55.69±0.38)%、灰分(32.42±0.02)%与少量的脂肪(0.58±0.04)%;总氨基酸中半必需氨基酸甘氨酸含量最高占(28.81±0.84)%,赖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苏氨酸7种必需氨基酸占(22.07±0.37)%;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8.31±0.65)%、(30.83±0.77)%、(30.86±1.42)%;功能性成分肌肽含量为(10.43±2.74)mg/g,鹅肌肽含量为(19.24±1.78)mg/g;GC-MS检测的挥发性物质38种,最多的是醛类15种,其次为烷烃类10种、酮类6种、杂环类3种、醇类3种、芳香族1种。鲣鱼蒸煮液不仅营养品质高,而且富含风味物质与风味前体物质,是功能活性与良好风味物质提取的优质原料。该研究能够为鲣鱼蒸煮液在营养保健与调味品方面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 蒸煮液 成分分析 营养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舵鲣抗氧化肽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瞿瑜杉 吉宏武 +6 位作者 宋文奎 彭烁 詹苏泓 韦柳益 陈铭 张迪 刘书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目的】从扁舵鲣(Auxis thazard)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中分离鉴定具有较高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抗氧化肽。【方法】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扁舵鲣,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检测指标,通过超滤、凝胶过滤层析和反向高效... 【目的】从扁舵鲣(Auxis thazard)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中分离鉴定具有较高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抗氧化肽。【方法】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扁舵鲣,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检测指标,通过超滤、凝胶过滤层析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抗氧化肽,再经过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Xevo G2-XS QTOF)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酶解产物中获得3种抗氧化肽,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β-丙氨酸-1-甲基-L-组氨酸(241 u)、Gly-Ala-Gly-Gly-Pro(357 u)和Val-Glu(246 u)。【结论】扁舵鲣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含有抗氧化活性的肽类,可为其抗氧化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舵鲣 抗氧化肽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