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江门市蔬菜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杰斌 黄穗东 +1 位作者 孙远明 徐振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81-288,共8页
目的:对江门市2016~2020年蔬菜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食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江门市辖区内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单位10个种类的蔬菜样本共1928份,分析其不合格样本和不合格项目的分... 目的:对江门市2016~2020年蔬菜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食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江门市辖区内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单位10个种类的蔬菜样本共1928份,分析其不合格样本和不合格项目的分布情况,并基于监测指标和样本信息,选取蔬菜种类、蔬菜品种、监测场所等7个属性为输入,结论属性为输出,利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构建蔬菜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预测模型。结果:风险分析显示,江门市芽菜类蔬菜、叶菜类蔬菜、根茎类和薯类蔬菜合格率分别为81.7%、95.9%、96.3%,均低于总体合格率96.6%;4-氯苯氧乙酸钠、毒死蜱和铅元素超标问题突出,不合格批次占比达71.2%。经数据处理、最优参数筛选、数据训练和验证、模型优化等步骤构建出3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总体精度为96.3%,灵敏度为96.8%,特异性为83.9%。结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度和性能,可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建议可利用快检技术的大数据量优势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多算法组合模型,并加强样品信息登记的规范性,以构建出准确度更高,应用更广的风险分析与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数据挖掘 蔬菜 食品安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食品中胭脂红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琳 陈子键 +5 位作者 罗林 王宇 钟玉心 沈玉栋 孙远明 徐振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8-135,共8页
该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胭脂红半抗原,分别采用重氮化法和戊二醛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通过免疫Bal b/c小鼠及杂交瘤技术成功筛选制备了胭脂红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与苋菜红、柠檬黄等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基于该抗体建... 该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胭脂红半抗原,分别采用重氮化法和戊二醛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通过免疫Bal b/c小鼠及杂交瘤技术成功筛选制备了胭脂红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与苋菜红、柠檬黄等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基于该抗体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胭脂红残留。该方法对胭脂红的半抑制浓度(IC_(50))和检出限(IC_(10))分别为10.1 ng/mL和0.98 ng/mL,线性范围为2~50 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山楂条和雪碧中胭脂红的快速检测,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0%~113%和93.0%~1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7%~12%和3.2%~3.9%。结果与HPLC-UV方法一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食品中痕量胭脂红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红 半抗原设计 单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缓释剂对低温贮藏荔枝品质及关键花青素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郭莉 吴广 +2 位作者 尹青春 罗林 邓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7-303,共7页
荔枝采后易由花青素降解、呼吸代谢等导致其品质劣变,而二氧化氯(ClO2)有护色和抑制呼吸的多重作用。为探明ClO2对采后荔枝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0.1 g(T1)、0.4 g(T2)和1.2 g(T3)ClO2缓释剂处理荔枝,以0 g(CK)为对照,通过品质指标... 荔枝采后易由花青素降解、呼吸代谢等导致其品质劣变,而二氧化氯(ClO2)有护色和抑制呼吸的多重作用。为探明ClO2对采后荔枝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0.1 g(T1)、0.4 g(T2)和1.2 g(T3)ClO2缓释剂处理荔枝,以0 g(CK)为对照,通过品质指标、色泽指标、花青素等评价其保鲜效果,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它们间的联系。结果表明,T1组荔枝贮藏品质最佳。贮藏7 d时,T1组荔枝可溶性固形物、a值分别比同期CK组显著(P<0.05)提高了2.93%和10.13%,而呼吸速率显著(P<0.05)降低了34.54%。与此相反,T3组荔枝第7 d相对电导率达最高值35.84%,a达降到最低值18.38,说明细胞结构破坏、漂白明显,贮藏品质最差。为进一步探明色泽变化与花青素的关系,筛选出荔枝中10种关键花青素,含7种原花青素,它们占总花青素达66.96%。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贮藏期内,T1、T2、T3组中色泽a值与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0.548、0.360,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相关系数为0.985、0.488、0.402。T1组维持了最好的色泽,可能与其维持以上2种关键红色花青素较慢分解有关,而T3组加速了花青素的分解。本研究可为提高荔枝采后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CLO2 缓释剂 花青素 贮藏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浓度下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生物被膜的形成
4
作者 李婷 陈清莹 +3 位作者 黄铭新 张睿 陈梦璐 钟青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0,共7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NaCl浓度对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下单种和混合生物被膜的生物量、代谢活性,以及生物被膜和浮游菌的细胞组成,分析了两菌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种生物被膜相比,... 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NaCl浓度对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下单种和混合生物被膜的生物量、代谢活性,以及生物被膜和浮游菌的细胞组成,分析了两菌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种生物被膜相比,混合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和代谢活性较强;在0.5 g/100 mL NaCl浓度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优势菌株为单增李斯特菌;而在1~5 g/100 mL NaCl浓度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副溶血性弧菌是优势菌株,单增李斯特菌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而副溶血性弧菌对单增李斯特菌具有抑制作用,且在1.5 g/100 mL NaCl浓度下两者相互作用最强。综上,副溶血性弧菌是优势菌株,在混合生物被膜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为控制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生物被膜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副溶血性弧菌 混合培养 氯化钠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荔枝壳中原花青素的鉴定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雨 杨晓迪 +3 位作者 胡卓炎 赵雷 王凯 刘旭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18-226,共9页
为筛选适合开发天然抗氧化产品的荔枝优良品种,本研究对7个不同品种荔枝壳中总酚、总原花青素、总黄酮含量及A型低聚原花青素组分进行了分析,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及FRAP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褐毛荔果壳提取物中所... 为筛选适合开发天然抗氧化产品的荔枝优良品种,本研究对7个不同品种荔枝壳中总酚、总原花青素、总黄酮含量及A型低聚原花青素组分进行了分析,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及FRAP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褐毛荔果壳提取物中所含抗氧化活性成分如总酚、总原花青素、总黄酮以及总A型低聚原花青素含量均为最高。经电喷雾液质联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MS)分析鉴定,得到所含物质的一级及二级质谱。质谱结果显示荔枝壳中含有的低聚原花青素组分主要为表儿茶素、原花青素A2、原花青素A4、A型三聚体及四聚体,不同品种荔枝壳中原花青素含量具有差异性(P<0.05)。褐毛荔果壳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DPPH·:1144.60μmol Trolox/g DW,ABTS^(+)·:2905.56μmol Trolox/g DW,FRAP:868.84μmol Trolox/g DW)。经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原花青素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综合分析,与其他品种相比,褐毛荔果壳提取物中A型低聚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表现最佳,可作为开发天然抗氧化产品的新型潜在原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水果 荔枝 A型原花青素 聚合度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γ-氨基丁酸航天育种乳酸菌的筛选与发酵剂的制备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清清 张孟雨 +2 位作者 江雨静 杨静贤 钟青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3-100,共8页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作为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可食用有益菌,在γ-氨基丁酸生产中作为首选菌种。该研究对乳酸菌进行航天诱变,对113株突变株通过纸层析法初筛、高效液相色谱法复筛,获得2株产GABA...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作为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可食用有益菌,在γ-氨基丁酸生产中作为首选菌种。该研究对乳酸菌进行航天诱变,对113株突变株通过纸层析法初筛、高效液相色谱法复筛,获得2株产GABA较稳定的乳酸菌。为了便于直接投入发酵体系生产,利用Box-Benhnken方法,探究两诱变菌株共培养产GABA的适宜配比,并优化两菌株产GABA的共培养体系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航天育种后遗传性较稳定的植物乳杆菌L1-51产GABA含量较原始菌株提升了59.58%,乳酸片球菌L21-48比出发菌株产GABA含量提高了9.29%。当发酵温度为37℃、pH值为6、植物乳杆菌L1-51和乳酸片球菌L21-48接种比例1∶1、接种量6%时,两菌株共同产GABA含量可达(1.675±0.014) mg/mL。研究结果对航天育种菌株产GABA并利用于发酵行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乳酸菌 航天育种 共培养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胺醇直接竞争ELISA法快速测定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保玲 袁利鹏 +5 位作者 雷红涛 徐振林 杨金易 孙远明 丁武 庞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0-274,共5页
建立沙丁胺醇的直接竞争ELISA(dcELISA)快速检测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棋盘滴定法确定包被抗原质量浓度和抗体稀释倍数,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离子浓度、甲醇体积分数、pH... 建立沙丁胺醇的直接竞争ELISA(dcELISA)快速检测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棋盘滴定法确定包被抗原质量浓度和抗体稀释倍数,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离子浓度、甲醇体积分数、pH值因素对dcELISA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检测条件,同时考察方法的特异性。结果表明:酶标抗体克分子比为2.1时偶合物的滴度最高,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抗原质量浓度1μg/mL,酶标抗体稀释2560倍,0.01mol/L、pH7.4的磷酸盐抗体稀释液(PBS)中含体积分数0.05%的Tween-20、0.5mol/LNaCl溶液和体积分数5%的甲醇时dcELISA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最好的稳定性,所建立方法的IC50为10.3ng/mL,检测限为0.049ng/mL,线性范围0.3~76.30ng/mL,批内变异系数13.8%,批间变异系数为22.38%,与克伦特罗交叉反应率为321.18%,与溴布特罗交差反应率为29.09%,与其他结构类似物没有明显交叉反应。本研究所建立的dcELISA可用于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的多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酶标抗体 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标抗原盐酸克伦特罗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樊晓博 杨金易 +3 位作者 高秀杰 吴英松 孙远明 雷红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07-310,共4页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CBL)检测方法。以自制盐酸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包被96孔微孔板作为固相抗体,Eu3+标记抗原与样品中的CB...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CBL)检测方法。以自制盐酸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包被96孔微孔板作为固相抗体,Eu3+标记抗原与样品中的CBL竞争结合抗体,建立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体系。猪尿、组织样品添加回收率实验表明:方法灵敏度为0.02μg/L,样品回收率为91%~101%,与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建立盐酸克伦特罗铕标抗原直接竞争时间分辨免疫检测方法,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操作简单,完全可以满足现有实际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克伦特罗 时间分辨 标记抗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丽华 白瑞樱 +6 位作者 孙远明 沈玉栋 徐振林 雷红涛 张挺 王弘 杨金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6-220,共5页
建立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环丙沙星(CPF)间接竞争检测方法。将环丙沙星-卵清白蛋白(CPF-OVA)包被于固相微孔板,CPF标准品或样品中CPF与CPF包被原(CPF-OVA)共同竞争限量的CPF抗体,用铕标羊抗兔IgG示踪,建立环丙沙星时间分辨荧... 建立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环丙沙星(CPF)间接竞争检测方法。将环丙沙星-卵清白蛋白(CPF-OVA)包被于固相微孔板,CPF标准品或样品中CPF与CPF包被原(CPF-OVA)共同竞争限量的CPF抗体,用铕标羊抗兔IgG示踪,建立环丙沙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CPF-TRFIA);考察包被质量浓度、抗体稀释液、反应时间等对方法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5μg/L,半抑制质量浓度(IC5 0)为4.32μg/L,线性范围(IC20~IC80)为1.14~28.85μg/L;该方法对蜂蜜中CPF平均回收率为80.66%~100.30%,对牛奶中CPF的平均回收率为76.30%~95.22%,两者的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42%和10.92%。CPF-TRFIA间接竞争法测定环丙沙星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性能稳定的优点,适于高通量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抗体 添加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西林代谢物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海涛 沈玉栋 +5 位作者 徐振林 杨金易 雷红涛 肖治理 王弘 孙远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0-333,379,共5页
为了建立检测呋喃西林代谢物(SEM)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将所设计合成的系列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筛选获得源于新颖半抗原H3的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抗SEM多克隆抗体。同时,基于设计... 为了建立检测呋喃西林代谢物(SEM)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将所设计合成的系列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筛选获得源于新颖半抗原H3的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抗SEM多克隆抗体。同时,基于设计合成的系列同/异源包被抗原,考察了不同结构包被原对ELISA灵敏度的影响,发现H4-OVA作为异源包被原建立SEM的ELISA检测方法可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ELISA方法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2.37ng/mL;定量检测线性范围(IC20~IC80)为0.439~110.78ng/mL;检测限(IC10)达0.07ng/mL,达到了国内外相关检测限量要求,可应用于实际食品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西林 半抗原设计 多克隆抗体 异源包被 ELISA(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述辉 袁利鹏 +4 位作者 孙远明 雷红涛 王保玲 徐振林 庞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1-175,共5页
制备抗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异性并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以合成的沙丁胺醇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得到稳定分泌抗沙丁胺醇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命名为4E4和3A2。经鉴定,两个抗体... 制备抗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异性并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以合成的沙丁胺醇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得到稳定分泌抗沙丁胺醇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命名为4E4和3A2。经鉴定,两个抗体亚类都为IgG1,其腹水纯化后效价分别达到2.56×10^5和1.28×10^5。以效价高且特异性较好的4E4细胞株获得的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方法,经条件优化后得到标准曲线,检测范围为4.76-84.99ng/mL,IC50为20.12ng/mL,检测限为3.25ng/mL,与克伦特罗交叉反应率为253.62%,与其它结构类似物没有明显交叉反应。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开发同时检测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的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单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丹 谢加玲 +3 位作者 张孟雨 陈松 李孜 钟青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55-262,共8页
分别针对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基因bla_(CARB-17)、nuc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 分别针对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基因bla_(CARB-17)、nuc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的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分别为3.62×10^(2)、1.45×10^(4) copies/mL,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实现了一次LAMP反应中同时检测2种食源性致病菌,既缩短检测时间,也提高了检测效率,为多重LAMP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副溶血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它酮代谢物单链抗体制备和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武英 王弘 +6 位作者 洪艳平 王丹 徐振林 沈玉栋 柯法钧 陈薪竹 孙远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51-258,共8页
从呋喃它酮代谢物5-吗啉甲基-3-氨基-2-恶唑烷基酮(5-morpholinomethyl-3-amino-2-oxazolidinone,AMOZ)衍生物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中克隆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通过(G1y4Ser)3连接肽采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构建单链... 从呋喃它酮代谢物5-吗啉甲基-3-氨基-2-恶唑烷基酮(5-morpholinomethyl-3-amino-2-oxazolidinone,AMOZ)衍生物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中克隆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通过(G1y4Ser)3连接肽采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构建单链抗体基因,pET-22b(+)表达载体进行表达,Ni亲和柱进行纯化,制备得到抗AMOZ衍生物单链抗体,采用棋盘滴定实验优化包被原包被浓度和单链抗体稀释度,建立基于此单链抗体的AMOZ残留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包被抗原质量浓度和单链抗体稀释度分别为0.0625μg/mL和20倍;建立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半抑制浓度为8.65μg/L,线性范围为2.90~53.28μg/L,检测限为1.48μg/L;除与原药呋喃它酮有交叉反应外,此单链抗体与其他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及其代谢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虾肉样品添加回收率为74.3%~86.6%;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免疫测定结果进行确证实验,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R^2=0.9992),说明建立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可用于虾类等水产品中AMOZ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它酮 呋喃它酮代谢物 单链抗体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多孔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良根 徐小艳 +3 位作者 庞杰 孙远明 董彬 罗晓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70-74,共5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为支撑膜,苏丹红I为模板分子,二甲基甲酰胺(DMF)和聚乙二醇20000(PEG2000)为致孔剂,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制备分子印迹复合膜(MICM)。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ITR... 以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为支撑膜,苏丹红I为模板分子,二甲基甲酰胺(DMF)和聚乙二醇20000(PEG2000)为致孔剂,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制备分子印迹复合膜(MICM)。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ITR—ATR)技术分析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和结构,并探讨膜结合、选择渗透和稳定性机理。结果表明苏丹红I与MAA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氢键构成了特异性孔穴的结合位点,对苏丹红I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MICM表面呈多孔状,对模板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渗透性能;MICM可在温度为30-80℃、pH值为1.5~10的条件下可稳定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复合膜 苏丹红Ⅰ 原位聚合 多孔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基-2-嗯唑烷酮半抗原、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丽华 徐振林 +4 位作者 孙远明 杨金易 王弘 雷红涛 沈玉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1,76,共4页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剂,建立了3-氨基-2-噁唑烷酮(AOZ)的高效衍生方法,成功获得了衍生物F-AOZ,并进一步通过硝基的选择性还原合成了新的半抗原AM-AOZ,经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NMR)鉴定F-AOZ与AM-AOZ合成成功;采用重氮化...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剂,建立了3-氨基-2-噁唑烷酮(AOZ)的高效衍生方法,成功获得了衍生物F-AOZ,并进一步通过硝基的选择性还原合成了新的半抗原AM-AOZ,经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NMR)鉴定F-AOZ与AM-AOZ合成成功;采用重氮化法和戊二醛交联法将半抗原AM-AOZ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偶联,合成了AOZ免疫原和包被原,经紫外吸收法进行成功鉴定;同时,分别采用紫外扫描法和三硝基苯磺酸法(TNBS)测定偶联比。另外,采用分子模拟手段对抗原表面半抗原决定簇的前线分子轨道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讨论了前线轨道的分布对可能获得的抗体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备高质量抗体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Z 二硝基氟苯 半抗原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方法检测克伦特罗残留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金易 李萍 +4 位作者 雷红涛 王弘 徐振林 孙文佳 孙远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8-202,共5页
摘要建立了克伦特罗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方法,并考察了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为25ng/mL;酶标抗体稀释80000倍;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0),竞争反应时间30min。方法的IC50为0... 摘要建立了克伦特罗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方法,并考察了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为25ng/mL;酶标抗体稀释80000倍;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0),竞争反应时间30min。方法的IC50为0.09ng/mL;检出限为0.01ng/mL;线性范围0.02~7.59ng/mL;对尿样、猪肉、肝脏以及饲料样品检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5%-95.3%、90.7%-94.1%,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该方法与HPLC方法的相关性良好,说明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伦特罗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直接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硫磷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浩 丁飞 +4 位作者 杨星星 徐振林 黄玲 沈玉栋 孙远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63-165,199,共4页
通过制备对硫磷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对硫磷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获得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使用对硫磷抗血清,经优化条件参数建立了对硫磷的icELIS... 通过制备对硫磷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对硫磷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获得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使用对硫磷抗血清,经优化条件参数建立了对硫磷的icELISA分析方法。该方法检测线性范围为3.39~533.05ng/mL,最低检测限为0.90ng/mL,对蔬菜样品和水样品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5.6%~127.4%,能用于实际样品中对硫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硫磷 酶联免疫吸附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A2肠道菌群代谢物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光美 李桐云 +2 位作者 张玉莹 杨瑞丽 李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55-159,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对原花青素A2(procyanidin A2,PCA2)体外大鼠肠道菌群代谢物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培养时间点PCA2肠道菌群代谢物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对原花青素A2(procyanidin A2,PCA2)体外大鼠肠道菌群代谢物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培养时间点PCA2肠道菌群代谢物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菌群培养时间的延长,PCA2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在6 h时PCA2的浓度降低77.28%,24 h降低了90.07%。PCA2经肠道菌群代谢主要产生8种新化合物,经鉴定为对羟苯基乙酸、表儿茶素、3-(4-羟苯基)丙酸、B型原花青素、5,7,2’-三羟基黄烷和3种未知结构化合物。PCA2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PCA2,其中代谢6 h时,其T-AOC、DPPH自由基和ABTS+μ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2.01、2.16、1.34倍。肠道菌群代谢物在PCA2生物活性作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A2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nO2纳米片类氧化酶特性的有机磷农药荧光分析方法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林 邓楚瑶 +6 位作者 贾宝珠 林豪红 廖彩霞 吴卓裕 何镇熹 王弘 徐振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6-311,共6页
利用MnO2纳米片类氧化酶特性并结合有机磷农药的酶抑制原理,构建一种快速、简便、高灵敏有机磷农药荧光分析方法。通过测定反应体系荧光强度前后的变化,可以检测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含量。通过优化酶浓度、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发现乙酰... 利用MnO2纳米片类氧化酶特性并结合有机磷农药的酶抑制原理,构建一种快速、简便、高灵敏有机磷农药荧光分析方法。通过测定反应体系荧光强度前后的变化,可以检测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含量。通过优化酶浓度、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发现乙酰胆碱酯酶浓度为9.375 U/L,底物浓度为10 mmol/L,反应时间为11 min时,该荧光分析方法检测性能最佳,对氧磷的动态检测范围为1.56~200 ng/mL,检出限达到0.5 ng/mL(RSN=3),运用该方法测定标准添加的自来水、卷心菜、燕麦样品的回收率在83.4%~105.9%之间,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为快速高灵敏测定有机磷农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乙酰胆碱酯酶 MnO2纳米片 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检测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和赭曲霉毒素A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卢迪莎 王序 +2 位作者 杨金易 罗林 肖治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6-354,共9页
研究制备了一种可同时快速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二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铕系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分别标记AFB_(1)和OTA单克隆抗体,优化荧光微球活化pH值、标... 研究制备了一种可同时快速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二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铕系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分别标记AFB_(1)和OTA单克隆抗体,优化荧光微球活化pH值、标记的抗体浓度、荧光探针使用量、检测线包被原浓度、质控线羊抗鼠IgG浓度、样品前处理条件等因素。结果表明:检测AFB_(1)和OTA的IC_(50)分别为1.58、3.91μg/kg,线性范围分别为0.26~9.73、1.14~13.29μg/kg,肉眼检测限分别为3.70、5.55μg/kg;与黄曲霉毒素类似物交叉率为12%~62%,与赭曲霉毒素B交叉率为58%,与其他真菌毒素无明显交叉反应;选择玉米样品进行添加回收实验,2种毒素回收率在92%~103%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5%;对实际样品的检测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市售胶体金试纸检测结果一致;且该试纸条可在4℃稳定保存5个月以上,稳定性较好。本研究所制备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灵敏、准确、快速和简便等特点,非常适用于玉米等食品和农产品中AFB_(1)和OTA的现场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赭曲霉毒素A 时间分辨 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