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及构想 被引量:27
1
作者 沈玉栋 柳春红 +2 位作者 孙远明 吴青 肖治理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4-267,共4页
食品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公众的健康,与之紧密相关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以及公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而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其发展之快在中国高教历史上实属罕见。通过专业调查资料,分析全中国及中国华南农业大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公众的健康,与之紧密相关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以及公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而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其发展之快在中国高教历史上实属罕见。通过专业调查资料,分析全中国及中国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状,指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专业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发展 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网络管理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小艳 谌国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5-237,共3页
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和维护是实现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作用的基础。针对大型仪器设备人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为例,开发了基于B/S的三层架构的大型仪器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包含大型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开放预约... 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和维护是实现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作用的基础。针对大型仪器设备人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为例,开发了基于B/S的三层架构的大型仪器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包含大型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开放预约、统计报表等功能。实现了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远程监控和网络化管理,满足了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快捷性,促进了测试工作的程序化进行,成为保证仪器设备的可持续运行的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网络管理 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快速测定食品中十种钩吻生物碱
3
作者 曾羲 徐振林 +5 位作者 胡凌 毛新武 刘春生 刘昕 王宇 于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19-326,共8页
钩吻生物碱是引起钩吻中毒的主要成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该文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法同时快速分析食品中10种钩吻生物碱... 钩吻生物碱是引起钩吻中毒的主要成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该文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法同时快速分析食品中10种钩吻生物碱的方法。食品样品经1%(体积分数)HCl超声提取后调pH值至11~12,加入乙腈涡旋振荡提取后,以NaCl辅助分层离心,上清液经无水Na_(2)SO_(4)和C18脱水净化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吹干复溶,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以0.1%氨水-10 mmol/L乙酸铵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经Hilic(2.1 mm×100 mm×1.7μm)柱梯度洗脱分离测定,采用基质标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钩吻生物碱的基质效应为13.1%~3692.7%,在0.5~10.0 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5以上,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75~0.225 ng/g和0.250~0.750 ng/g,在4种食品基质中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9.3%~118.7%,相对标准偏差为0.1%~12.1%(n=6)。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灵敏度高,对误食钩吻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诊断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分散固相萃取 钩吻中毒 断肠草误食 大茶药 生物碱 钩吻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食品安全控制上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武英 孙远明 +1 位作者 周杨 吴民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147-149,共3页
介绍了目前我国果蔬类食品中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综述了化学比色、酶抑制技术、生物传感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芯片、ATP生物发光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食品安全控制上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果蔬食品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研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BsMAb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锋 王宇 +1 位作者 王弘 肖治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51-256,共6页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BsMAb)是指具有两个不同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单克隆抗体分子。杂交-杂交瘤技术因其简便易行、制备周期短,在制备Bs MAb方面有较大优势。基于杂交-杂交瘤技术能制备出可以特异性识...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BsMAb)是指具有两个不同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单克隆抗体分子。杂交-杂交瘤技术因其简便易行、制备周期短,在制备Bs MAb方面有较大优势。基于杂交-杂交瘤技术能制备出可以特异性识别两种或者两类小分子药物的Bs MAb,在食品安全多残留免疫分析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Bs MAb的进展,探讨了基于该技术的Bs MAb生成机制,讨论分析了杂交-杂交瘤及Bs MAb筛选制备的关键技术要点,并归纳了Bs MAb在检测食品中小分子污染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旨在为食品安全多残留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杂交瘤技术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多残留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邹婷婷 徐振林 +3 位作者 杨金易 王弘 孙远明 沈玉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4-1181,共8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技术,具有信息含量丰富、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无损检测等优点,在食品安全领域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历程、增强机理、基底的分类与应用以及检测模...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技术,具有信息含量丰富、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无损检测等优点,在食品安全领域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历程、增强机理、基底的分类与应用以及检测模式,综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有害小分子物质、食源性致病菌、重金属污染和真菌毒素等方面快速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傅慧君 董秀秀 +2 位作者 陈子键 杨池 徐振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5-912,共8页
以Fe,Co,Mn,Zn等过渡金属制备的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制备简单、形貌可控以及电化学活性高等特点,且可以固定在电极表面,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中显示了广阔前景。该文重点介绍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水热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简要阐述了基于过... 以Fe,Co,Mn,Zn等过渡金属制备的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制备简单、形貌可控以及电化学活性高等特点,且可以固定在电极表面,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中显示了广阔前景。该文重点介绍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水热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简要阐述了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纳米材料 水热法 过渡金属氧化物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宏威 白瑞樱 +4 位作者 张燕 徐振林 孙远明 曾道平 杨金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67-371,375,共6页
跟一般的吸附材料相比,碳纳米管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以及吸附能力强的优点,且固相萃取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有机溶剂使用量少,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结合固相萃取用于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显现出较好的效... 跟一般的吸附材料相比,碳纳米管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以及吸附能力强的优点,且固相萃取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有机溶剂使用量少,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结合固相萃取用于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显现出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吸附特性,主要综述了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在食品重金属、农药、兽药和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概况,并对碳纳米管固相萃取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固相萃取 样品前处理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江门市蔬菜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杰斌 黄穗东 +1 位作者 孙远明 徐振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81-288,共8页
目的:对江门市2016~2020年蔬菜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食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江门市辖区内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单位10个种类的蔬菜样本共1928份,分析其不合格样本和不合格项目的分... 目的:对江门市2016~2020年蔬菜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食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江门市辖区内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单位10个种类的蔬菜样本共1928份,分析其不合格样本和不合格项目的分布情况,并基于监测指标和样本信息,选取蔬菜种类、蔬菜品种、监测场所等7个属性为输入,结论属性为输出,利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构建蔬菜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预测模型。结果:风险分析显示,江门市芽菜类蔬菜、叶菜类蔬菜、根茎类和薯类蔬菜合格率分别为81.7%、95.9%、96.3%,均低于总体合格率96.6%;4-氯苯氧乙酸钠、毒死蜱和铅元素超标问题突出,不合格批次占比达71.2%。经数据处理、最优参数筛选、数据训练和验证、模型优化等步骤构建出3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总体精度为96.3%,灵敏度为96.8%,特异性为83.9%。结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度和性能,可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建议可利用快检技术的大数据量优势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多算法组合模型,并加强样品信息登记的规范性,以构建出准确度更高,应用更广的风险分析与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数据挖掘 蔬菜 食品安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景敏 贾宝珠 +5 位作者 詹蓉蓉 唐飞燕 黄惠晶 邓浩 徐振林 罗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53-364,共12页
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应用于生物传感器中,具有提高响应速度、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检测周期、简化操作步骤等优点,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石墨烯、石墨炔和类石... 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应用于生物传感器中,具有提高响应速度、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检测周期、简化操作步骤等优点,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石墨烯、石墨炔和类石墨烯等二维纳米材料在分析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了近5年二维纳米材料在食品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食源性致病菌、重金属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二维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传感器 食品安全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AHP法的菜薹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慧君 刘焕 +3 位作者 黄卓权 靳登鹏 柯倩华 柳春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92,共5页
运用Delphi-AHP法调查、分析菜薹从田间到餐桌整个供应链中影响其质量安全的各类因素,评价各因素对菜薹质量安全影响的重要性。结果表明,系统层中种植阶段的质量安全水平对菜薹质量安全的影响最大;指标层中对菜薹质量安全影响列前5位的... 运用Delphi-AHP法调查、分析菜薹从田间到餐桌整个供应链中影响其质量安全的各类因素,评价各因素对菜薹质量安全影响的重要性。结果表明,系统层中种植阶段的质量安全水平对菜薹质量安全的影响最大;指标层中对菜薹质量安全影响列前5位的分别为产地环境及设施条件合格率、病虫害防治水平、农药和生长调节剂残留合格率、防腐保鲜剂残留合格率、贮藏环境条件及管理规范程度,总权重分别为0.130、0.130、0.130、0.128、0.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薹 Delphi-AHP法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缓释剂对低温贮藏荔枝品质及关键花青素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莉 吴广 +2 位作者 尹青春 罗林 邓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7-303,共7页
荔枝采后易由花青素降解、呼吸代谢等导致其品质劣变,而二氧化氯(ClO2)有护色和抑制呼吸的多重作用。为探明ClO2对采后荔枝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0.1 g(T1)、0.4 g(T2)和1.2 g(T3)ClO2缓释剂处理荔枝,以0 g(CK)为对照,通过品质指标... 荔枝采后易由花青素降解、呼吸代谢等导致其品质劣变,而二氧化氯(ClO2)有护色和抑制呼吸的多重作用。为探明ClO2对采后荔枝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0.1 g(T1)、0.4 g(T2)和1.2 g(T3)ClO2缓释剂处理荔枝,以0 g(CK)为对照,通过品质指标、色泽指标、花青素等评价其保鲜效果,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它们间的联系。结果表明,T1组荔枝贮藏品质最佳。贮藏7 d时,T1组荔枝可溶性固形物、a值分别比同期CK组显著(P<0.05)提高了2.93%和10.13%,而呼吸速率显著(P<0.05)降低了34.54%。与此相反,T3组荔枝第7 d相对电导率达最高值35.84%,a达降到最低值18.38,说明细胞结构破坏、漂白明显,贮藏品质最差。为进一步探明色泽变化与花青素的关系,筛选出荔枝中10种关键花青素,含7种原花青素,它们占总花青素达66.96%。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贮藏期内,T1、T2、T3组中色泽a值与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0.548、0.360,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相关系数为0.985、0.488、0.402。T1组维持了最好的色泽,可能与其维持以上2种关键红色花青素较慢分解有关,而T3组加速了花青素的分解。本研究可为提高荔枝采后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CLO2 缓释剂 花青素 贮藏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浓度下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生物被膜的形成
13
作者 李婷 陈清莹 +3 位作者 黄铭新 张睿 陈梦璐 钟青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0,共7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NaCl浓度对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下单种和混合生物被膜的生物量、代谢活性,以及生物被膜和浮游菌的细胞组成,分析了两菌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种生物被膜相比,... 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NaCl浓度对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下单种和混合生物被膜的生物量、代谢活性,以及生物被膜和浮游菌的细胞组成,分析了两菌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种生物被膜相比,混合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和代谢活性较强;在0.5 g/100 mL NaCl浓度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优势菌株为单增李斯特菌;而在1~5 g/100 mL NaCl浓度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副溶血性弧菌是优势菌株,单增李斯特菌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而副溶血性弧菌对单增李斯特菌具有抑制作用,且在1.5 g/100 mL NaCl浓度下两者相互作用最强。综上,副溶血性弧菌是优势菌株,在混合生物被膜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为控制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生物被膜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副溶血性弧菌 混合培养 氯化钠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糖乳杆菌Z097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国良 张杏果 +2 位作者 黄铭新 李婷 钟青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单增李斯特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采用乳酸菌的活性物质淬灭其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以控制单增李斯特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研究测定了戊糖乳杆菌Z097的乙酸乙酯提取物(Z097-E)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 单增李斯特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采用乳酸菌的活性物质淬灭其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以控制单增李斯特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研究测定了戊糖乳杆菌Z097的乙酸乙酯提取物(Z097-E)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探究Z097-E在亚抑菌浓度下对其生长、自聚性、疏水性、运动性、生物被膜形成、胞外多糖、胞外蛋白和QS信号分子AI-2等的影响,并测定了其不同浓度对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Z097-E的MIC为6.4 mg/mL;亚抑菌浓度3.2 mg/mL的Z097-E处理使单增李斯特菌的自聚性和疏水性分别下降了73.58%和89.62%;同时对单增李斯特菌的胞外多糖、胞外蛋白、AI-2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80.03%、34.23%和84.43%;此浓度处理24 h和48 h后,生物被膜量分别降低了52.76%和53.77%。以12.8 mg/mL的Z097-E处理成熟生物被膜24、48 h后,对其清除率分别为30.08%和62.07%。结果表明,Z097-E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被膜和群体感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在食品加工、运输和保藏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糖乳杆菌 单增李斯特菌 群体感应 生物被膜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残留免疫分析法中抗体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俊钧 周孟新 +1 位作者 吕晓丹 肖治理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1-309,共9页
重金属毒性大、污染范围广,其污染和残留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食品中的重金属残留检测至关重要。重金属的免疫分析法快速、高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重金属抗体是其中的核心试剂。重金属抗原由重金属离子及螯合剂两部分组... 重金属毒性大、污染范围广,其污染和残留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食品中的重金属残留检测至关重要。重金属的免疫分析法快速、高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重金属抗体是其中的核心试剂。重金属抗原由重金属离子及螯合剂两部分组成,由于金属离子结构相似、螯合剂又具有通用性,因此制备的抗体往往特异性不佳,但仍有部分文献报道的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因此,研究重金属抗体对抗原特异性识别及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重金属抗原抗体识别机制的3种研究手段及进展,分析了重金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及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旨在为重金属抗体性能改造提升提供参考,并为建立高效、灵敏、特异性好的食品重金属残留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抗体 特异性识别 相互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8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磊 吴青 +2 位作者 梁健华 冯观萍 陈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84-188,共5页
建立检测塑料包装材料中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分析了7种塑料材质、包装不同类型食品的27个塑料包装材料中的PAEs含量,结果发现所有抽检样品中均含有DBP,且44%的样品中含有DEHP,其中1个样品还含有... 建立检测塑料包装材料中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分析了7种塑料材质、包装不同类型食品的27个塑料包装材料中的PAEs含量,结果发现所有抽检样品中均含有DBP,且44%的样品中含有DEHP,其中1个样品还含有BBP,其他的PAEs未被检出,说明我国目前食品塑料包装材料所用增塑剂主要以DBP和DEHP为主;DBP的含量范围为22.89~267.6mg/kg,而DEHP的含量范围为0.33~899.8mg/kg,其中PET和HDPE两种包装材料中含有很高量的DE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用麻醉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7
作者 吕书为 雷红涛 孙远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7-270,共4页
鱼用麻醉剂能有效降低鱼类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伤亡率,已在某些国家渔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其残留及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目前有关鱼用麻醉剂的综述很少,为此本文对鱼用麻醉剂的类别、毒理学研究结果、麻醉剂在鱼体中积累与净化的影响... 鱼用麻醉剂能有效降低鱼类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伤亡率,已在某些国家渔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其残留及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目前有关鱼用麻醉剂的综述很少,为此本文对鱼用麻醉剂的类别、毒理学研究结果、麻醉剂在鱼体中积累与净化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鱼用麻醉剂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部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用麻醉剂 毒理学 残留净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在食品中兽药残留降解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佳佳 徐振林 +3 位作者 罗翠红 王弘 雷红涛 孙远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317,共5页
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的技术之一,电子束辐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杀菌与保鲜。近年来,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降解食品中兽药残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中兽药残留降解方面的应用现... 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的技术之一,电子束辐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杀菌与保鲜。近年来,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降解食品中兽药残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中兽药残留降解方面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辐照 兽药残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基质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子键 王宇 +2 位作者 李美英 孙远明 徐振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5-1323,共9页
有机磷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食品中的有机磷农药进行检测十分迫切必要。然而,食品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基质,检测之前必须通过前处理步骤提取和纯化。该文总结了有机磷农药仪器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液-液微萃取... 有机磷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食品中的有机磷农药进行检测十分迫切必要。然而,食品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基质,检测之前必须通过前处理步骤提取和纯化。该文总结了有机磷农药仪器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液-液微萃取、超声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免疫亲和层析、纳米材料富集等方法,并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前处理方法 食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HPLC快速测定食品中七种食用合成色素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丽 吴青 +1 位作者 林凤英 邝敏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85,共5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豆制品和肉制品中7种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偶氮玉红、诱惑红)的QuEChERS-HPLC方法。样品采用乙醇-氨水-水(7∶2∶1)超声提取,混合使用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两种基质分散净化...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豆制品和肉制品中7种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偶氮玉红、诱惑红)的QuEChERS-HPLC方法。样品采用乙醇-氨水-水(7∶2∶1)超声提取,混合使用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两种基质分散净化剂净化,浓缩后采用SunFireTM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分离。以甲醇-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测定波长410nm和520nm。实验通过空白基质溶液稀释标准品建立校正的标准曲线,以消除基质效应。结果表明,7种食用合成色素在0.5~10μg/mL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71~0.9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3.01%~108.84%,相对标准偏差为4.53%~15.23%,方法的检出限在0.1~0.3mg/L之间,定量限在0.3~0.4mg/kg之间。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满足豆制品和肉制品中食用合成色素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用合成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