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过程中脑皮质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
1
作者 戴慧寒 高庆春 黄如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脑皮质功能改变的规律,及其与康复效果间的关系。方法:60例累及上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35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25例,并与20例健康者做对照。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后2周和1个月时,...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脑皮质功能改变的规律,及其与康复效果间的关系。方法:60例累及上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35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25例,并与20例健康者做对照。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后2周和1个月时,用经颅多普勒(TCD)测定被动运动肘关节时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并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结果:对照组和2组脑梗死患者正常肢体被动运动时均为对侧MCA的血流速度明显增快,且3次结果类似。患侧肘关节被动运动时,治疗前除对侧MCA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外,同侧血流速度也明显增快(P<0.05)。但治疗2周和1个月时,单纯药物治疗组同侧血流速度逐渐减慢,而康复治疗组则一直维持在较快的水平。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得分,单纯药物治疗组与同侧血流速度呈负相关(r=-0.89341,P<0.05),康复治疗组则与双侧流速均呈正相关(r=0.99139,0.88812,P<0.05)。结论:正规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卒中运动功能的恢复,机理可能与募集皮质范围加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过程 脑皮质功能 功能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戴慧寒 王健 +1 位作者 杨红春 张海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81-583,587,共4页
观察不同强度静态运动负荷对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sEMG信号变化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活动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静态运动负荷诱发上肢肘关节屈肌和下肢膝关节伸肌收缩,... 观察不同强度静态运动负荷对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sEMG信号变化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活动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静态运动负荷诱发上肢肘关节屈肌和下肢膝关节伸肌收缩,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和上肢三角肌前部的AEMG和MPF均值明显小于健侧,运动负荷对各组观察肌肉MPF时间序列曲线斜率变化均无明显实验效应。结论:静态运动负荷条件下脑卒中患者患侧肌肉sEMG信号活动的振幅降低,频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四肢肌肉 电信号特征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在动态运动负荷下对协同收缩率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谭炎全 蔡奇芳 +1 位作者 林奕 戴慧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观察动态运动负荷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变化的影响。方法11例脑卒中患者(偏瘫组)和14例正常人(正常组)利用动态运动负荷诱发双侧下肢屈伸膝关节,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结果偏瘫组... 目的观察动态运动负荷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变化的影响。方法11例脑卒中患者(偏瘫组)和14例正常人(正常组)利用动态运动负荷诱发双侧下肢屈伸膝关节,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结果偏瘫组与正常组组内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平均肌电值(AEMG)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均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MF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均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偏瘫组MPF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明显增高,AEMG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MPF、AEMG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能反映动态运动负荷下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而MF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动态运动负荷下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关节 拮抗肌 协同收缩率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协同收缩率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谭炎全 戴慧寒 蔡奇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观察在被动、主动-助力和抗阻等动态运动负荷下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变化的特征。方法2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偏瘫组和17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动态运动负荷诱发双侧下肢膝关节屈伸运动,采用表面电极... 目的观察在被动、主动-助力和抗阻等动态运动负荷下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变化的特征。方法2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偏瘫组和17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动态运动负荷诱发双侧下肢膝关节屈伸运动,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然后计算协同收缩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偏瘫组下肢的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协同收缩率患侧明显增大而健侧明显下降,平均肌电值(AEMG)协同收缩率患侧明显下降而健侧明显增大(P<0.01);MF和AEMG协同收缩率活动侧明显小于非活动侧(P<0.05);MPF协同收缩率被动活动明显减少,AE-MG协同收缩率随运动负荷增大而减少(P<0.001)。结论偏瘫患者患侧拮抗肌群运动单位肌电募集过度,兴奋的同步化程度降低,肌力下降,而健侧拮抗肌群运动单位肌电募集和运动单位兴奋的同步化过度,肌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被动活动 主动-助力活动 抗阻活动 膝关节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骨关节病对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谭炎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4期179-179,176,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 )活性在退行性骨关节病变中的变化。方法检测 14 8例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LDH ,并与 138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LDH为 199.2 8± 91.6 4U ,正常人为 183.85± 6 9.46U ,两者之...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 )活性在退行性骨关节病变中的变化。方法检测 14 8例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LDH ,并与 138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LDH为 199.2 8± 91.6 4U ,正常人为 183.85± 6 9.46U ,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并不一定引起LDH活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骨关节病 乳酸脱氢酶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中频电疗等治疗颈椎病69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闵克智 刘晓华 张兰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0年第2期76-77,共2页
观察现代熏蒸仪 (中药熏蒸治疗 )、中频电疗等治疗颈椎病的疗效。A、B、C三个治疗组共 69例患者。A组 :中药熏蒸加中频电疗 ;B组 :颈椎牵引加红外线 ;C组 :中频电疗加红外线。比较 A组和 B组显效率 :经统计学处理 ,0 .0 1<P<0 .0... 观察现代熏蒸仪 (中药熏蒸治疗 )、中频电疗等治疗颈椎病的疗效。A、B、C三个治疗组共 69例患者。A组 :中药熏蒸加中频电疗 ;B组 :颈椎牵引加红外线 ;C组 :中频电疗加红外线。比较 A组和 B组显效率 :经统计学处理 ,0 .0 1<P<0 .0 5,有显著性差异 ;比较 A组和 C组显效率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1,有极显著性差异。中药熏蒸、中频电疗是治疗颈椎病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中频电疗 颈椎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