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3种建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田军 廖贵清 +5 位作者 刘海潮 李传真 李清 王敬旭 杜日昌 张同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采用3种不同移植瘤方法建立稳定的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并对这3种方法建立的模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方法将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只,分别用瘤组织块植入法、改良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及瘤细胞悬液注入法植于兔舌侧缘... 目的采用3种不同移植瘤方法建立稳定的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并对这3种方法建立的模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方法将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只,分别用瘤组织块植入法、改良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及瘤细胞悬液注入法植于兔舌侧缘中1/3黏膜下,建立兔舌鳞癌的移植瘤模型。观察和比较3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成瘤率和自发转移发生率。结果瘤组织块植入组、改良瘤细胞悬液注入组、瘤细胞悬液注入组的成瘤率分别为83.3%、91.7%、33.3%,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4%、100.0%、37.5%,肺转移率分别为35.7%、81.3%、0;3种方法建立的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的组织学形态均符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特征。结论3种方法建立的移植瘤模型均较接近人舌鳞癌自然生长过程。其中,改良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因成瘤率高、转移率高、同期瘤体大小差异较小,更适合于舌鳞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VX2肿瘤细胞株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和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杜日昌 谭丽珊 +1 位作者 陈玉英 陈智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11例正常子宫内膜,15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11例正常子宫内膜,15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或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60/、87/,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随组织学病理分级的增加、手术临床分期的进展、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和淋巴结的转移,COX-2及survivin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2、surviv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r=0.38,P=0.008)。结论:COX-2、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环氧化合物 SURVIV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乳腺癌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卫民 谭丽珊 陈智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772-2773,共2页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报道2例副乳腺癌并复习文献。结果:副乳腺癌大多位于腋窝部,大体上表现为界限不清的肿块,病理类型同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多见。结论:副乳腺应及早诊治,如肿物增大及固定应怀疑为癌,副乳腺...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报道2例副乳腺癌并复习文献。结果:副乳腺癌大多位于腋窝部,大体上表现为界限不清的肿块,病理类型同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多见。结论:副乳腺应及早诊治,如肿物增大及固定应怀疑为癌,副乳腺癌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或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副乳腺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恶性混合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卫民 陈玉英 谭丽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讨涎腺恶性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涎腺恶性混合瘤进行光镜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结果: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具有软骨黏液样基质的混合瘤成分和腺样囊性癌成分共存,肿瘤细胞上皮膜蛋白、S-100... 目的:探讨涎腺恶性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涎腺恶性混合瘤进行光镜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结果: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具有软骨黏液样基质的混合瘤成分和腺样囊性癌成分共存,肿瘤细胞上皮膜蛋白、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型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涎腺恶性混合瘤较少见,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涎腺肿物增大及固定应怀疑为恶性肿瘤,涎腺恶性混合瘤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混合瘤 恶性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髂静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
5
作者 杜日昌 谭丽珊 +3 位作者 陈智慧 李海南 郭慧 陈玉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6-677,共2页
患者男性,40岁。1个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内科住院期间MRI检查发现左下腹包块,约鸡蛋大小,自觉左腰部酸胀,余无不适。MRI示:左侧髂动脉外侧与左侧腰大肌之间占位性病变,压迫左侧髂总动脉使其向前内移位,可能与左侧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关... 患者男性,40岁。1个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内科住院期间MRI检查发现左下腹包块,约鸡蛋大小,自觉左腰部酸胀,余无不适。MRI示:左侧髂动脉外侧与左侧腰大肌之间占位性病变,压迫左侧髂总动脉使其向前内移位,可能与左侧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关系密切(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左髂静脉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